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及优惠政策汇集(doc41)-税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备,其租赁费可在租赁期内平均摊销,但最少不得短于 3 年。 注: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租赁费用,凭租赁发票、合同、协议,经主管国税机关审核后,据实扣除。 二十六、利息支出 向金融机构借款利息支出,按实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集资的利息支出,凡是不高于同期同类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部分,准予扣除。 纳税人为购置、建造和生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在有关资产购建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有关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 费用,可在发生当期扣除。 纳税人借款未指明用途的,其借款费用应按经营性活动和资本性支出占用资金的比例,合理计算应计入有关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和可直接扣除的借款费用。 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纳税人为开发房地产而借入资金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在房地产完工之前发生的,应计入有关房地产的开发成本。 纳税人从关联方取得的借款金额超过其注册资本 50%的,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6 页 共 39 页 纳税人为对外投资而借入的资金发生借款费用,应计入有关投资的成本,不得作为纳税人的经营性费用在税前扣除。 纳税人逾期归还银行贷款,银行按规定加收的罚息,不属于行政性罚款,允许在税前扣除 二十七、公益、救济性捐赠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包括中国红十字会)或政府部门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和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及贫困地区儿童、联合国儿童基金的捐款。 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3%以内的部分(金融保险企业在应纳税所得额 %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向红十字事业基金会、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基金会、公益性青少年活 动场所的捐赠,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准予全额扣除。 向国家重点交响乐团、巴蕾舞团、歌剧团、京剧团和其他民族艺术表演团体;公益性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革命历史记念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非生产经营性的文化馆或群众艺术馆的社会公益性活动、项目和文化设施等方面的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10%以内的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 向中国绿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中国人口、中国文学、中国之友、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光华科技、志愿者等学会、基金会的公益救济性捐赠 ,可按税收法规规定的比例在所得税前扣除。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7 页 共 39 页 对纳税人向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的捐赠,可纳入公益救济性捐赠范围,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 3%的部分,允许在税前扣除。 纳税人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不允许扣除。 注:税务机关查增的所得额不得作为计算公益性、救济性捐赠的基数。 为了简化计算,公益性、救济性捐赠的计算程序可为: 公益性、救济性捐赠的扣除限额 =纳税调整前所得 3%(金融保险企业按 %计算 )+纳税调整前所得 10%+准予全额扣除的部分; 扣除限额的计算应按 3%和 10%两种比例分别归集。 捐赠支出纳税调整额 =捐赠支出总额 实际允许扣除的公益性、救济性捐赠额; 公益性、救济性捐赠支出总额≤公益性、救济性捐赠的扣除限额,则实际允许扣除的公益性、救济性捐赠额 =公益性、救济性捐赠支出总额;公益性、救济性捐赠支出总额 公益性、救济性捐赠的扣除限额,则实际允许扣除的公益性、救济性捐赠额 =公益性、救济性捐赠的扣除限额。 二十八、 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 企业按国家统一规定为职工交纳的住房公积金,按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办法发放的住房补贴、住房提租补贴和住房困难补贴,可在 税前据实扣除。 企业发给停止实物分房以前参加工作的未享受过福利分房待遇的无房老职工以及住房未达规定面积的职工的一次性住房补贴资金,按当地县(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 2020】 39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8 页 共 39 页 号第五条规定,经税务机关审核可在不少于 3 年的期间内均匀扣除。 省国税所【 2020】 67 号文《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涉及的若干所得税业务问题的通知》:住房补贴的处理,分三种:住房公积金补贴、一次性住房补贴、工龄住房补贴。 汇总纳税的国有、股份制银行房改损失可由省行统一做纳税调 整。 二十九、 基本保险费 纳税人为全体雇员按国家规定向税务机关、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或其它指定机构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基本失业保险费、按经省级税务机关确认的标准交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可以扣除。 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继续执行国发 [1998]44 号《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的标准,提取额在工资总额 4%以内的部分,从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福利费不足列支的部分,经同级财税部门核准后列支成本,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企业按省政府《关于建 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省政【 1997】 15 号)及《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意见》(省劳社【 2020】 149 号)规定为全体雇员缴纳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在不超过本企业工资总额 5%的范围内、补充医疗保险不超过本企业工资总额 4%的范围内,据实在税前扣除。 上述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与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计算基数一致。 财政部《关于企业为职工购买保险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 2020】 61 号)规定(此项规定,于 2020 年 4 月 1 日起执 行):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9 页 共 39 页 ( 1)、各类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统筹,为职工缴纳的除基本医疗保险费以外的社会保险费,作为劳动保险费列入成本(费用),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由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从职工个人的应发工资中扣缴。 ( 2)、由条件的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辽宁等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地区的企业,提取额在工资总额 4%以内的部分,作为劳动保险费成本(费用);非试点企业,应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但不得因此导致应付 福利费发生赤字。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所需费用在工资总额 4%以内的部分,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应付福利费不足作为劳动保险费直接列入成本(费用)。 ( 3)、企业按照内部议事规则,经过董事会或者经理(厂长)办公会决议,改革内部分配制度,在实际发放工资和社会保险统筹之外,为职工购买商业保险,作为职工奖励的,所需资金应从应付工资中列支;作为职工福利的,所需资金从结余的应付福利费中列支,但不得因此导致应付福利费发生赤字。 涉及的税收问题,按照国家税收政策的有关规定处理。 ( 4)、公 益金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期间,按规定应当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方面的资本性支出,不得用于职工保险费用。 三十、其他保险费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0 页 共 39 页 按国家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法定人身安全保险费,准予扣除。 按规定交纳的财产保险和运输保险费用准予扣除。 纳税人为其投资者或雇员个人向商业保险机构投保的人寿保险或财产保险,以及在基本保障以外为雇员投保的补充保险,属于个人投资行为,其所需资金一律由职工个人负担,不得由企业报销,不得在税前扣除。 注:保险公司给予的无赔款优待,应计入应 纳税所得额。 企业为职工在商业保险机构购买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不得在税前扣除。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职工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列入社保范围的保险费支出可在税前扣除。 三十一、各项基金 企业缴纳的各种价内外基金(资金、附加、收费),属于国务院或财政部批准收取,并按规定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内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可以税前扣除。 企业缴纳的各种费用,属于国务院或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按规定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内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 两条线管理的,可以税前扣除。 除上述规定者外,其他各种价内外基金(资金、附加、收费),不得税前扣除。 三十二、代办储蓄手续费扣除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1 页 共 39 页 代办储蓄手续费按代办储蓄存款年平均余额的 %(城市商业银行按储蓄存款平均余额 8‰)以内的部分,据实扣除。 注:银行实际支付给代理人的代办手续费凭合法凭证据实扣除。 三十三、代办保险业务手续费、佣金 (一 )、保险企业当年支付的代理手续费可在不超过代理业务实收保费8%的范围内凭合法凭证据实扣除;保险企业支付的佣金可在不超过缴费期内营销业务实收保费 5%的范围内凭合法凭证据实扣除。 同一项保险业务不得同时扣除代理手续费和佣金。 注:代理手续费:是指企业向受其委托并在其授权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保险代理人支付的费用; 佣金:是指公司向专门推销寿险业务的个人代理人支付的费用。 (二 )、保险企业营销员佣金支出税前扣除问题 ( 1)保险企业应按保险合同的全额保费收入计入应税保费收入,缴纳企业所 得税。 保险企业支付的佣金不得直接冲减保费收入。 ( 2)保险企业的佣金支出,在不超过保险合同有效期内营销业务保费收入总额的 5%部分,从保单签发之日起 5 年内,凭合法凭证据实在税前扣除;退保收入的佣金支出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 保险企业应如实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当年的佣金计算分配表和其他相关资料。 三十四、 防预费 财产、意外伤害、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按不超过当年自留保费收入的1%据实扣除;寿险业务和长期健康保险业务按不超过当年自留保费收入的 %据实扣除。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2 页 共 39 页 三十五、保险保障基金 保险企业的财 产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再保险业务,可按当年自留保费收入,提取不超过 1%的保险保障基金,并在税前扣除。 保险保障基金达到总资产的 6%,不再提取扣除。 寿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