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ppt61)-税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外引进的设备按设备买价加上进口环节的税金、国内运杂费、安装费等后的价值计价。 (四 )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价款加上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以及投入使用前发生的利息支出和汇兑损益等后的价值计价。 2020/9/19 来自 料库下载 29 (五 )接受赠与的固定资产,按发票所列金额加上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确定;无所附发票的,按同类设备的市价确定。 (六 )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七 )接受投资的固定资产,应当按该资产折旧程度,以合同、协议确定的合理价格或者评估确认的价格确定。 (八 )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的,按照固定资产的原价,加上改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后的余额确定。 2020/9/19 来自 料库下载 30 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 、建筑物; 、运输车辆、器具、工具; ; ; ; 定资产。 2020/9/19 来自 料库下载 31 不得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 ; 、建筑物以外未使用、不需要以及封存的固定资产; ; ; ; ; 、关停企业的固定资产;。 提前报废的固定财产,不得计提折旧。 2020/9/19 来自 料库下载 32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依据和方法 ,应当从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提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从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应当估计残值,从固定资产原价中减除,残值比例在原价的 5%以内,由企业自行确定;由于情况特殊,需调整残值比例,应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020/9/19 来自 料库下载 33 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 无形资产是指纳税人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一 )投资者作为资本金或者合作条件投入的无形资产 , 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 、 协议约定的金额计价。 (二 )购入的无形资产 , 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计价。 (三 )自行开发并且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 , 按照开发过程中实际支出计价。 (四 )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 , 按照发票帐单所列金额或者同类无形资产的市价计价。 2020/9/19 来自 料库下载 34 无形资产的摊销采取直线法计。 受让或投资的无形资产,法律和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分别规定有效期限和受益期限的,按法定有效期限与合同或企业申请书中规定的受益年限孰短原则摊销; 法律没有规定便用年限的,按照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的受益年限摊销; 法律和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没有规定使用年限的,或者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摊销期限不得少于 10年。 2020/9/19 来自 料库下载 35 递延资产的税务处理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 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开办费,应当从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 5年的期限内分期摊销。 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是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工程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即为增加租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或延长其寿命,而对其进行改装、翻修、改建等的支出。 2020/9/19 来自 料库下载 36 流动资产的税务处理及存货计价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存货、应收及预付款项等,税法规定,纳税人的产品、材料、产成品、半成品等存货的计算,应当以实际成本为准。 纳税人各项存货的发生和领用,其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后进后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方法中任选一种。 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改变。 2020/9/19 来自 料库下载 37 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为了体现国家的经济政策,鼓励和扶持某些产业或企业的发展, 《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 规定了两项减免税优惠。 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需要照顾和鼓励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定期减税或者免税。 2020/9/19 来自 料库下载 38 、 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给予的税收优惠 1)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 2)支持发展第三产业的优惠。 3)鼓励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环境的优惠。 4)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优惠。 5)鼓励技术转让的优惠。 6)救助企业灾害的优惠。 7)鼓励企业投资的优惠。 2020/9/19 来自 料库下载 39 8)鼓励安置待业人员的优惠。 9)鼓励发展教育事业的优惠。 10)支持科研机构转制的税收优惠。 11)支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优惠。 12)鼓励发展乡镇企业的优惠。 13)收取政府性基金(收费)的优惠。 14)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的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