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教程基础知识(ppt49)-管理培训(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978年 12月邓小平提出 “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 1981年的相关文件《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 1982年通过的新宪法对公民的劳动权、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纪律、社会报险都规定基本原则。 198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关于认真执行改革劳动制度几个规定的通知》是国家加快劳动制度改革的标志 1987年的相关规定《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 人力资源基础知识《劳动法》 3 简单了解一下 04年下人力资源考前培训 199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1993年 7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1993年劳动部立法文件《劳动监察规定》诞生 1994年 7月 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诞生,自 1995年 1月 1日执行 1994年 10月 8日至 12月 26日又出台 17个配套规章为劳动法的发展标志。 1998年成立劳动社会保障部,出台了一系列涉及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劳动行政法规 人力资源基础知识《劳动法》 3 04年下人力资源考前培训 ◆ 宪法对劳动者保护的 6 个权利有:劳动权、劳动保护权、休息权、职业培训权、物质帮助权、企业民主管理权等 ◆ 我国劳动法的 3 个基本原则 (选择、判断) 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 人力资源基础知识《劳动法》 4 第四节 中国劳动法的发展 04年下人力资源考前培训 ★ 劳动法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有: 偏重保护和优先保护 平等保护 全面保护 基本保护 ★ 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 3 个原则 (选择、判断 ) 双重价值取向 劳动力资源的宏观配置 劳动力资源的微观配置 人力资源基础知识《劳动法》 4 04年下人力资源考前培训 ◆ 劳动法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中的偏重保护和优先保护的原则是什么。 偏重保护是指劳动法在对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都给予保护的同时, 偏重 于保护在劳动关系中事实上处于相对 弱者 地位的劳动者,也就是向保护劳动者倾斜。 优先保护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当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与对用人单位利益的保护发生冲突时,劳动法应 优先保护劳动者 利益 人力资源基础知识《劳动法》 4 04年下人力资源考前培训 ◆ 劳动法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中的平等保护的原则是什么。 平等保护是指 全体劳动者 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劳动法的保护。 具体含义包括 2个层次: ( 1)对各类劳动者的平等保护。 ( 2)对特殊劳动者群体的特殊保护。 (女性、残疾、未成年 ) 人力资源基础知识《劳动法》 4 04年下人力资源考前培训 ◆ 劳动法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中的全面保护和基本保护指的是什么。 全面保护是指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包括财产权益和人身权益,法定权益和约定权益,无论其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 哪个方面 ,无论它存在于劳动关系缔结以前、缔结以后或终止以后,都应纳入劳动法的保护范围之内。 劳动法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中的基本保护指的是什么。 基本保护是指对劳动者 最低限度 的保护,也就是对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保护。 人力资源基础知识《劳动法》 4 04年下人力资源考前培训 ★ 劳动法律关系的定义: 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所形成的,实现劳动过程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 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首先,两者形成的前提条。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教程基础知识(ppt49)-管理培训(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