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肉食品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和新包装技术保存肉类食品已取得一定进展。 我国学者应用乳酸链球菌素、壳聚糖、茶多酚 、甘露聚糖、海藻糖、溶菌酶、有机酸等保存肉类食品一直处于研究阶段,一旦获得突破,将会开创肉类保鲜技术的新领域。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8 页 共 17 页 肉类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国内肉类市场需求分析 中国是一个拥有 12 亿多人口的国家,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海内外的专家和商家都十分重视中国的食品市场。 随着我国政府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允许外资进入我国零售商业,国外资本更加看好在我国投资超市和连锁店。 2020 年,我国内陆省份的超市已经赶上沿海城市,大约有 19000 个用于发展食品零售业。 同时,国内一些大型肉食加工企业,如河南 双汇、山东金锣等分别在各大中城市开设肉食连锁店,直接面对消费者销售大家更加喜爱的低温肉制品和冷却肉。 这些内外因素均可以推动国内肉食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十五”是中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中叶实现伟大复兴迈开的第一步。 2020年我国将加入 WTO,我国经济将逐步实现和全球经济接轨。 据国家权威部门预测,“十五”期间,我国的 GDP 仍将以年均 7%以上的速度增长,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带动人民生活的提高,进而促进肉类消费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 预计“十五”期间我国肉类生产仍将稳步发展,但增速将明显低于“九五”。 理由如下: 第一、 2020 年末,我国人均占有肉类的理论产量为 48KG 左右,买方市场相当明显。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9 页 共 17 页 第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恩格尔系数将逐步下降,肉食消费的增幅将会越来越小。 第三、农村人口将是我国未来增加肉类消费的主要群体。 以猪肉为例, 2020年城市人均消费 47KG,而农村只有 28KG 左右,所以,广大农民肉类消费量的增长在未来几年更具有决定意义。 到 2020 年,按照市场能够消化的程度,我国国内肉类总产量宜在 7200 万吨左右,比“九五”末增加约 1000 万吨,届时人均占有肉类大约 54KG,五年间每年人均递增 上下,产量再增加,买方市场将更加明显,反而对畜牧业发展不利。 “十五”期间,我国肉制品发展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2020 年,我国肉制品产量仅占肉类总产量的 %,发达国家已占 4050%,高的达到 70%。 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更新,预计到 2020 年,我国肉制品产量将达到 400 万吨,年均增长 20%,肉制品将占肉类总产量的 %左右,人均年占有量大致在 3KG 左右。 所以,“十五”期间,我国肉类生产及其加工业将会在“九五”高速发展的基础上,进入稳步发展的阶 段。 国际市场需求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在近十年里,受中国市场发展的影响,亚洲一直是世界肉类,特别是猪肉市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10 页 共 17 页 场最活跃的地区,数字表明,亚洲一年的猪肉产量估计为 4200 万 T,是欧洲猪肉产量的 3 倍,几乎占世界猪肉产量的一半以上。 同时,亚洲也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地区,近年来,亚洲国家如印尼、菲律宾、韩国和台湾地区的猪肉产量与销量均有明显上升,中国的猪肉市场在亚洲地区居统治地位,据美国农业部资料,在近十年里,中国的猪肉产量和销量几乎翻了一番, 1995 年达到 3700 万 T,占总量的 %。 目前,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周边地区和欧盟等国家猪肉市场供需形势及对进口中国猪肉的政策的变化,为我国猪肉出口带来了大好的机会。 首先,日本市场容量增大,据有关资料统计, 1996 年我国台湾地区出口了价值达 亿美元的猪肉,其中 99%出口到日本, 1997 年 3 月,台湾爆发猪口蹄疫,自此,台湾猪肉出口受阻,这就意味着台湾地区暂时退出了日本猪肉市场,在短期内难以恢复,从而为中国开辟猪肉出口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时机。 最近俄罗斯进口市场重新对中国开放,欧盟也于 1996 年度宣布解除禁止进口猪肉平抑肉价。 国际市场的变化,有利 于中国猪肉及其制品大量出口。 由此可见,开发符合国际标准和质量优良的猪肉及其制品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和出口创汇机会,前景看好。 加入 WTO 对我国肉食品行业的影响 我国肉食品行业的优势。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肉食品消费市场。 目前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已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11 页 共 17 页 达 48kg 左右,人均年肉类消费达到 438 元,毫无疑问是全世界最大的肉类市场。 据有关部门预计,下个世纪的前 10 年,我国肉类消费仍可保持年均 3%~ 5%的增长速度。 很明显,中国肉食品市场的巨大潜力为国内肉食品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肉食品还具有成本价格上的优势。 因为活体牲畜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我国的肉食品生产成本和价格相应较低,且有肉质独特的土种家畜家禽,在国际市场上应该有相当的竞争优势。 据专家测算,我国主要肉类的生产价格除禽肉外,均低于国际市场,其中,猪、牛、羊价格按加入WTO后减去基期平均水平计算,分别低 57%、 84%和 54%。 另外,我国肉食品的生产加工能力在全球名列前茅。 这些优势都对我国肉食品产业的发展是极其有利的。 我国肉食品行业开放较早,市场化程度较高。 我国外资与中外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