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doc57)-人力资源综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各种津贴”( %)。 采取“长期激励”的企业占少数( %)。 从不同地区看,中、西部地区企业销售人员采取“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奖金”、“佣金”和“长期激励”比例均略高于东部地区。 在采取“年功工资”上,西部地区的比例最高。 从不同性质企业看,非国有股份和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集体企业销售人员“岗位工资”的比例高于外资、港澳台资企业、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销售人员“职务工资”的 比例最低,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比例较高;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销售人员采取“年功工资”的比例较高,外资、港澳台资企业的比例最小;私营企业、非国有股份和责任公司销售人员采取“佣金”“长期激励”比例较高,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采取的比例最低。 从不同行业看,在采取“岗位工资”上,采掘业、批发零售餐饮、房地产比例较高,农林牧渔业、公用事业、金融保险业销售人员比例较低;社会服务业、批发零售餐饮业、通信与信息技术也销售人员采取“职务工资”比例较高;采掘业销售人员采取“年功工资”比例最高,高于总体平均水平 近 3 倍;金融保险、通信与信息技术、房地产销售人员采取“佣金”比例较高,公用事业、采掘业、批发零售餐饮比例较低;在采取“长期激励”上,农林牧渔业、制造业、通信与信息技术行业的比例高于其他行业。 从企业是否上市看,境内境外都上市企业的销售人员采取“岗位工资”的比例最高,仅境外上市企业最低;非上市企业采取“职务工资”的比例高于上市企业;境内境外都上市企业采取“年功工资”的比例最高,高出总体平均水平近 2 倍;境内境外都上市和境外上市企业“佣金”的比例偏低;仅境外上市企业采取“长期激励”比例最高。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10 (二)工资收 入构成:近半数企业销售人员固定工资占其收入 40%以下 从调查的总体情况看, %的企业销售人员固定工资比例在 40%以下。 固定工资比例在 20%以下占 %, 20~40%为 %、 60~80%为 %、 60~80%为 %、 80%以上为 %。 从不同地区看,中部地区企业销售人员固定工资占总收入 40%以下的比例最高( 52%),其次是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最低( %)。 从不同性质企业看,集体企业销售人员固定工资占总收入 40%以下的比例最高( %),以下依次为国 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 49%)、私有企业( %)、非国有股份和有限责任公司( %)、外资、港澳台资企业( 46%)。 从不同行业看,金融保险行业销售人员固定工资占总收入 40%以下的比例最高( %),以下依次为社会服务业( %)、房地产(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批发零售餐饮( %)、建筑业( %)、农林牧渔业( %)、公用事业( %)、通讯与信息技术( %)、制造业( %)、采掘业( %)。 从企业是否上市看,仅 境内上市企业销售人员固定工资占总收入 40%以下的比例最高( %),以下依次为拟上市( %)、没有上市( %)、仅境外上市( %)、境内境外都上市( %)。 五、技术、销售以外人员薪酬结构 (一)主要形式:岗位工资、奖金、各种津贴、职务工资 从调查的总体情况看,企业对技术、销售以外人员采取最多的薪酬形式是“岗位工资”( %)、“奖金”( %)、“各种津贴”( %)和“职务工资”( %)。 采取“长期激励”的企业占少数( %)。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11 从不同地区看, 差别不大。 中、西部地区采取“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各种津贴”、“奖金”和“长期激励”的比例略高于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采取“职务工资”和“佣金”的比例略高。 从不同性质企业看,非国有股份和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采取“岗位工资”的比例高于外资、港澳台资企业以及集体企业、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采取“职务工资”的比例最低,集体企业为最高;在采取“年功工资”上,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比例最高,外资、港澳台资企业的比例最低;采取“佣金”比例较高的是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和外资、港澳台资企业; 在采取“长期激励”上,私营企业的比例最高。 从不同行业看,多数行业技术、销售以外人员的薪酬结构相近。 在采取“岗位工资”上,采掘业、房地产、制造业的比例较高,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农林牧渔业较低。 通信与信息技术、批发零售餐饮采取“职务工资”的比例较高,采掘业最低。 在采取“年功工资”上,采掘业的比例最高,高出总体平均水平 个百分点。 在采取“佣金”上,除了公用事业、房地产、农林牧渔业、通信与信息技术以外其他行业均偏低或没有采取。 公用事业、农林牧渔业、通信与信息技术采取“长期激励”的比例也较高。 从 企业是否上市看,差别并不明显。 境内境外都上市企业采取“岗位工资”、“年功工资”的比例较高。 在采取“长期激励”上,拟上市、仅境外上市比例较高。 (二)工资收入构成:多数企业技术、销售人员以外人员固定工资占其收入60%以上 从调查的总体情况看, %的企业技术、销售以外人员的固定工资占总收入比例在 60%以上。 固定工资比例在 20%以下的为 %, 20~40%为 %, 40~60%为 %,60~80%为 %, 80%以上为 %。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12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技术、销售以外人员固定工资 占总收入 60%以上的比例最高( %),其次是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最低( %)。 从不同性质企业看,非国有股份和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销售员工以外的其他人员固定工资占总收入 60%以上的比例最高( %),以下依次为外资、港澳台资企业( %)、私有企业( %)、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 %)、集体企业( %)。 从不同行业看,农林牧渔业技术、销售以外人员固定工资占总收入 60%以上的比例最高( %),以下依次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建筑 业( %)、通讯与信息技术( %)、房地产( %)、批发零售餐饮( %)、制造业( %)、公用事业( %)、采掘业( %)、社会服务业( %)、金融保险( %)。 从企业是否上市看,境内境外都上市企业技术、销售以外人员固定工资占总收入 60%以上的比例最高( %),以下依次为仅境外上市( %)、没有上市( %)、拟上市( %)、仅境内上市( %)。 六、长期激励的主要形式:虚拟股票 从调查的总体情况看,“股票”、“股票 期权”和“虚拟股票”以外的“其他”形式是目前长期激励的主要形式。 除“其他”以外,主要形式是“虚拟股票”,其次是“股票期权”,再次是“股票”。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采取“股票”和“股票期权”的比例略高于其他两个地区,中部地区企业采取“虚拟股票”的比例最高。 从不同性质企业看,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非国有股份和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首选是“虚拟股票”,集体企业则是“股票”,外资、港澳台资企业是“股票期权”。 从不同行业看,除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保险业企业首选“股票”以外,其他行业企业首选的 都是“虚拟股票”。 选择“股票”比例最多的是交通运输、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13 仓储和邮政业企业,选择“股票期权”比例最多的是通讯与信息技术业企业,“虚拟股票”比例最多的是房地产业企业。 从企业是否上市看,上市企业选择“股票期权”作为主要形式,非上市企业选择“虚拟股票”作为主要形式。 选择“股票”比例最多的是仅境内上市企业,“股票期权”最多的是仅境外上市企业,“虚拟股票”最多的是拟上市企业。 从企业规模看,销售额或资产额 3 亿元以上和资产额 ~3 亿元企业以“股票期权”作为长期激励的主要形式,其他规模的企业以“虚拟股票”为主要形 式。 七、工资水平:多数企业人均月收入在 800~2500 元之间 从调查总体情况看, %的企业人均月工资集中在 800~2500 元水平之间。 比例最高为“ 1200~1800 元”( %),以下依次为“ 800~1200 元”( %)、“ 1800~2500元”( %)、“ 2500~3500 元”( %)、“ 3500~5000 元”( %)、“ 800元以下”( %)、“ 5000~8000 元”( %)、“ 8000 以上”( %)。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的人均月工资水平 最高,其次是西部地区,再次是中部地区。 东部地区企业人均月工资主要集中在 800~2500 元水平之间( %);中部、西部地区企业主要集中在 800~1800 元水平之间,所占比例分别为 %和%。 西部地区“ 800 元以下”的比例最高,占 %。 从不同性质企业看,除了集体企业以外,其他性质企业人均月工资水平接近,70%左右的企业集中在“ 800~1200 元”、“ 1200~1800 元”或“ 1800~2500 元”水平上。 月平均收入在 5000 元以上比例最大的是外资、港澳台资企业,其他依次为国有企业和国 有控股企业、非国有股份和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 从不同行业看,金融保险业、通信与信息技术业的工资水平明显高于采掘业、批发零售餐饮业:金融保险业人均月工资水平最高, %的企业在 2500 元以上,其中“ 8000 元以上”的比例在所有行业中最高;采掘业人均月工资水平最低, %的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14 企业在“ 800~1200 元”之间。 行业内部企业工资水平差距不等:采掘业内部工资水平比较平均, %的企业集中在“ 800~1800 元”之间;而农林牧渔业行业内部工资水平差距较大, 25%的企业月工资水平在 1200 元以下,但月工 资水平在 5000 元以上的比例最高。 从企业是否上市看,仅境外上市企业的人均月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企业,%的企业工资水平在 2500 元以上。 境内境外上市企业人均月工资水平偏低, %的企业在 1200 元以下,没有 5000 元以上的企业。 从企业规模角度看,差别并不明显,销售收入或资产额 3 亿以上企业的人均月工资水平略高。 八、人工成本:多数企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在 30%以下 %的企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在 30%以下。 人工成本在 10%以下的企业为 %, 10~30%为 %, 30~50%为 %, 50~60%为 %, 60%以上的为 %。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的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例略高于中、西部地区企业,西部地区的人工成本最低。 从不同企业性质看,外资、港澳台资企业人工成本略低于其他性质企业。 从不同行业看,多数行业企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在 10~30%之间。 采掘业企业人工成本最低,其半数以上企业人工成本在 10%以下;人工成本明显高于总体平均水平的行业有通讯与信息技术业、社会服务业。 从企业是否上市看,上市企业的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例明 显低于非上市企业。 境内境外都上市企业人工成本 10%以下的比例是未上市企业的 倍。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15 从企业规模看,规模大的企业人工成本较低。 销售额或资产额 3 亿元以上企业人工成本在 30%以下的比例最高。 九、企业确定工资标准的主要依据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确定员工工资标准的依据首先是“参照同类企业经验数据”( %),以下依次为“根据本公司历史水平”( %)、“主管机构规定的标准”( %)、“公司财务状况”( %)、“参照薪酬调查结果”( %)。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选择 “参照同类企业经验数据”的比例明显高于中部地区,且在选择上排序一致,为“参照同类企业经验数据”、“根据本公司历史水平”、“主管机构规定的标准”、“公司财务状况”、“参照薪酬调查结果”。 中部地区排序为“根据本公司历史水平”、“参照同类企业经验数据”、“主管机构规定的标准”、“参照薪酬调查结果”、“公司财务状况”。 从不同性质企业看,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首选是“主管机构规定的标准”;非国有股份和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和外资、港澳台资企业前两位的选择的是“参照同类企业经验数据”和“根据本公司历史水平”。 从不同行业看,采掘业、公用事业企业主要根据“主管机构规定的标准”确定;农林牧渔业是“根据本公司历史水平”、“参照同类企业经验数据”确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是“根据本公司历史水平”、“主管机构规定的标准”确定;建筑业是“参照同类企业经验数据”、“参照薪酬调查结果”确定;社会服务业是“参照同类企业经验数据”、“主管机构规定的标准”确定;制造业、批发零售餐饮、金融保险、房地产、通讯与信息技术是“参照同类企业经验数据”、“根据本公司历史水平”确定。 多数企业受同业影响,其中通信与信息技术、社会服务、批发零售餐 饮业受影响最大。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16 从企业是否上市看,非上市企业主要“参照同类企业经验数据”和“根据本企业历史水平”;仅境内上市企业主要“根据本公司历史水平”;仅境外上市企业主要“参照薪酬调查结果”;境内境外都上市企业主要依据“主管机构规定的标准”。 从企业规模看,企业规模越大受主管机构的影响越大;规模小的企业受企业财务状况影响较大。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17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doc57)-人力资源综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