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视角(ppt57)-管理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t)  The Home Market, Trad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Donald 1998):市场规模效应连同运输成本以及区域间劳动流动性决定一体化经济对区域经济活动和财富的空间分布的影响  同质化产品和差异化产品  同质产业和异质产业的市场规模 当二者贸易成本相同时,东道国市场效应就会消失,产业结构不依赖于市场规模 产品异质产业间贸易成本较高的假设未得到实证证明,东道国市场对于生产和贸易结构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市场规模效应 (home market effect)  市场规模效应 连同运输成本以及区域间劳动流动性决定一体化经济对区域经济活动和财富的空间分布的影响  市场规模效应包括后向关联性和前向关联性 后向关联性是指在一个接近较大规模市场的区域从事商品的生产所能够带来的规模经济性。 前向关联性是指一个大的区域市场能够支持该区域中间商品的生产 ,进而降低下游生产者的成本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区域专业化问题  区域专业化模型  由于国界、语言以及文化等差异阻碍人口的跨国流动以要素流动性假设为基础的聚集模型一般来讲只适合国内范围的空间聚集研究。  Krugman的区域专业化模型用一个产业聚集和国际贸易关系分析的程式化理论模型来研究欧洲统一大市场形成区域专业化市场的可能性,以及给欧洲一体化组织内部的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带来何种影响。  产业之间的 垂直关联 、 运输成本 和 要素的流动性 三个方面来研究产业区域专业化的形成情况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全球化对国内经济地理分布的影响  模型中的地区选择既可以用来是一个国家内部各地之间的情况,也可以是国家之间的分析,两者的不同在于,要素的流动性与贸易成本可能会有差异,但是并不影响主要的分析结果。  另外,还有许多研究专门讨论全球化对一个国家内部经济地理的影响 (Tomiur2020; Ades, Glaeser,1995),研究认为贸易自由化对一国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影响很大,产业会向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地区聚积。  LivasElizondo和 Krugman(1996)建立一个单部门模型来讨论国际贸易对一国内产业地理集聚的影响,后来 Fujita, Kruman, Venables(1999)通过引入产业间的联系对这一模型做了扩展。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自由贸易政策对经济地理的影响  美国与墨西哥的自由贸易协定对两国经济地理的影响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三、 新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  与区域经济学的比较  与贸易理论研究方法的比较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与区域经济学的比较 :学科渊源  相通之处:学科渊源、理论渊源、学科实践的对象范围、研究方法等,使两个学科表现出一定的整合趋向  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渊源主要是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 ,是经济学把研究侧重点转向空间、区域而诞生的一门新学科。  新经济地理学来源于地理学和经济学。 古代地理学就有区域描述的传统 ,称为传统区域地理学。 现代地理学不断发展分化 ,理论和研究方法突破传统的局限 ,又专门分化出现代经济地理学。  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的渊源 较深 ,部分理论和方法是直接或间接地从经济学中借用而来的。 现代经济地理学已经日益 “ 经济化 ” ,与经济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关系越来越密切 ,在研究方法、观点、理论等方面彼此相互借鉴 ,存在着交叉和渗透。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与区域经济学比较 :共同理论渊源  区位理论是确定经济活动的最佳区位和最佳空间结构的理论 ,产生于 19世纪的德国  在早期的区位理论中已经有了经济活动的最优区位选择以及最优空间结构的思想。 这一思想后来演变成为了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  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最早的理论渊源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与区域经济学比较:共同的研究对象  实践的对象都是世界各国各地区面临的区域问题  都要对改善国民经济地域组织问题进行科学地分析 国民经济地域组织是指人类经济活动与具体时空条件紧密结合而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结构、系统的相对完整地理空间  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作为独立的分支学科之前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相关的文献多为人们对一些经济、地理和区域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这些观察和描述构成了这两门学科研究及发展的基础。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与区域经济学的差异 新经济地理 区域经济学 历史背景 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近代经济地理学前身 —— 商业地理学应运而生 20世纪 20年代以后区域间发展差距日益扩大、区域两极分化现象加剧 学科属性 人文地理学的分支,介乎自然、技术、经济之间的边缘科学,属性存在争论 经济学的一门分支, 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 属于社会科学 思维方式 地理思维:针对具体区域根据区域的条件结合经济思维研究 经济思维 : 基于成本收益 假设 — 抽象化 — 经济要素 — 归纳理论 — 演绎推广 研究对象 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相关联的地域系统、生产的地域布局系统(二维空间) 区域经济系统的内部构造和外部关联及其发展优化的规律性(一维空间)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与区域经济学的差异 新经济地理 区域经济学 理论体系 产业结构网络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经济地域运动理论 由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组成 对象范围 根据地理条件的合理性评价经济活动,侧重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形态 针对经济的目,分析区域经济因素,侧重于空间形态下的人类经济活动 研究方法 地理学研究方法为主的抽象和直观结合的表达方法,如要素分析 /数学模拟 经济学研究方法为主的抽象的表达方法,如系统分析法、经济数学模式法式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与贸易理论研究方法的比较 新经济地理学 贸易成本理论 地区间的差异 讨论产业分工时淡化区域之间的差异 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扩展其它影响因素,强化地区之间的差异 影响因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