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事故发生原因与防止(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离变压器; ④ 采用带有双重绝缘的设备; ⑤ 采用防护用具。 采用绝缘鞋、绝缘手套、绝缘垫板等防护用具,使人与大地或者使人与单相设备的外壳(包括与其相连的金属导体)隔绝开来。 (三) 工业卫生常识 1 工业防尘 生产粉尘是指生产中大量散发出来的较长时间浮游于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它是污染环境、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 其防护措施有: ① 使用吸尘器,使大部分粉尘吸入吸尘器中。 ② 加强个体保护,如戴口罩等。 ③ 定期检测生产环境中的粉尘浓度,以利判 断各种防尘防毒设施的运转和管理状况是否良好。 ④ 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 ⑤ 如上述措施仍见效不大,应加装符合环保规定的排尘系统。 2 有机溶剂 此资料来自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10 大部分有机溶剂具有强挥发性和溶解性,为尽可能避免对人体的伤害,应做到: ① 在涂装、喷漆车间,穿长衣围兜、戴手套,使皮肤暴露较少。 ② 喷漆、涂装的工作人员应带防毒防尘的活性碳口罩。 ③ 饭前和下班后应洗净手臂。 ④ 有机溶剂应妥善贮存,严密加盖,并加以隔离。 ⑤ 员工应定期作身体健康检查。 3 噪音的防治 噪音控制的原则和措施有: ① 控制声源 消除噪声污染的根本途径是减少机器设备本身的 振动和噪声。 ② 阻断伟播途径 在传播途径上阻断和屏蔽声波的传播,或使声波传播的能量随距离衰减。 ③ 接收者的防护 声源和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了措施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时,就需要对员工进行个人防护,让员工佩戴个人防噪用品。 常用的噪声治理方法有: ① 消声器 消声器是装置在气流通道上的装置,它能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解决各种风机、空压机内燃机等的排气噪声。 ② 隔声 隔声是用厚实的材料和装置隔绝各种声源噪声的传播。 典型的隔声结构的隔声间、隔声屏障等。 ③ 吸声 吸声是用吸声材料和吸声装置装饰在室内的天花板和墙壁上,或作为吸声 体挂在房间内,吸收室内的混响声,或作管道的内衬以吸收气流噪声。 ④ 隔振 在机械设备下面装设减振器或减振垫层,使振动传不出去,以减低固体声的传播。 ⑤ 阻尼减振 用阻尼材料的内磨擦,抑制薄板的震动,减少声辐射。 ⑥ 耳赛 噪音在 80 分贝以上时,现场人员应佩戴耳塞,以保护听觉。 4 防暑降温和预防疲劳过度 ① 夏天应做好高温作业的防护工作,如通风降温,供给合理营养和饮料等。 ② 预防疲劳过度,注意休息充足,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四) 消防常识 1 火灾起因 ① 自然因素 因化学反应而造成物质燃烧。 ② 人为因素 分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况。 ③ 不安全环境 ④ 不安全的动作 此资料来自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11 ⑤ 管理督导人员的疏失 表 83 常见的火灾及预防 NO. 种 类 原 因 预 防 对 策 1 电气 电气设备的设计、选用、安装、操作及维护不当,因过热短路,电气设备的通风或冷却不当等。 遵守电气安全规定,保证安全距离,保证通风,定期检修。 2 易燃性气体 由于气体外泄与空气结合形成可燃气体,遇到火源而引起燃烧或爆炸。 强化储运控制,定期检查,做好防腐、防晒、防漏处理。 3 可燃性气体 由于液体外泄,与火源接触,引起燃烧或爆炸。 加强容器密封性,防止泄漏,做好贮存防护。 4 加热工序 干燥的物料或易燃体过分加热,引发火灾或爆炸。 高温设备操作严格依规程作业,另辅以警报或防护装置。 5 静电 因物料表面的相对运动产生静电,引发液体、气体或粉尘的火灾。 对易产生静电的物体要作静电消除外理。 6 吸烟 在禁止区内吸烟引发灾害。 适当安排分共吸烟区,禁烟区作醒目标识。 2 火灾预防 ① 仓库及车间内严禁吸烟。 ② 工厂各进出门户与应急出口应保证畅通,不得随意堆积物品。 ③ 厂区内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随意堆积物品。 ④ 仓库应有专人看守,并有“严禁烟火”的醒目标志。 ⑤ 在现场、仓库、设备区、办公室等各场所里设置 足够的、合适的、有效的灭火设备或器材。 ⑥ 灭火器材应设于容易取用之地点,并定期检查,保持随时可用之状态。 ⑦ 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应放于安全地点,并妥为保管,除必要的使用数量外,不得携入作业现场。 ⑧ 电线不得接用容量过大的保险丝,电力使用后应关闭电源。 ⑨ 使用气割、电焊等明火作业时,应注意远离易煅易爆品,并放置适当数量之灭火器材。 ⑩ 气割、电焊作业人员应经严格的技术培训与消防培训,并有作业场所之责任人员在气割、电焊现场监视。 ⑪ 电器设备应定期检查,尤其在地震、台风后更应仔细检查是否受损。 ⑫ 炉灶、烟囟、煤气等易引起燃烧之设备 ,应制作查检表检查。 ⑬ 下班前应确认明火是否熄灭,有无复燃隐患。 ⑭ 使用电器设备或易燃易爆品发生故障时,应请专业人员确认后,方可继续使用。 表 84 防火管理自查检核表 NO. 查 检 项 目 检核结果 对策 1 消防器材配置数量是否恰当 2 消防器材装置位置是否合理 3 消防栓、灭火器前有无被堵塞、不便拿取情形 4 消防器材有无损坏情形 5 灭火器内药品是否装满 6 灭火器是否过了有效期或压力已降到低压区 此资料来自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12 7 仓库易燃物有无隔离堆放 8 库区电源开关是否设于户外 9 库区电源线下是否堆放易燃易爆品 10 有无临时架设电线之情况 11 库区照明设备是否恰当 12 电焊、气割时,氧气瓶与乙炔发生器是否保持 5 米距离 13 电焊、气割时,周围有无易燃易爆品 14 电焊、气割前是否报备工安部门及现场主管 15 安全通道是否畅通,标识是否清楚 16 有无在禁烟区内使用明火或吸烟现象 表 85 消防设备定期检查表 NO. 品名 规格 数量 位置 有效期 保管人 检查结果 备注 3 火灾抢救 ① 首先发现起火之人 ,应立即呼救 ,并停止工作 ,迅速关闭电源或其他火源 . ② 火灾现场员工 ,应立即就近取拿灭火器材 ,实施救火 . ③ 发现火情,应迅速将着火物周围易燃、可燃品转移。 ④ 现场主管应立即组织救火,并安排人员向上级部门及工安课报告,寻求支援。 ⑤ 必要时,现场主管应安排人员拨打 119 求救于当地消防部门。 ⑥ 若一时无法扑灭火情,主管应一面指挥救火,一面安排员工及贵重物品转移。 ⑦ 油类或电线着火,应使用干粉灭火器、砂土 、地毯等物扑灭,不可用水灌救。 ⑧ 衣服着火,应立即在地上打滚,以迅速灭火。 ⑨ 危险时刻,应先抢救人,再抢救物品。 ⑩ 抢救物品时,应先抢救账册、凭证、现金、文件及贵重物品。 ⑪ 在火烟中抢救,应用湿毛巾遮掩口鼻。 ⑫ 如火焰封住出口,应利用绳索或电线、水管等物从窗口逃出。 ⑬ 火灾发生时,不可乘电梯逃生。 四 安全检查与安全事故处理 (一) 工业安全检查 1 部门、班组自查 各部门每周由干部组成自查小组,开展工业安全自查自纠活动,各班组由班组长作每日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整改。 自查的要点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 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 (参照表 86); ② 电气安全(参照表 87); ③ 劳保用品使用(参照 88); 此资料来自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13 ④ 岗位安全规范(参照表 89); ⑤ 防火管理(参照表 84)。 各表格中的查核项目可根据工厂实际情况增减。 表 86 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自查检核表 NO. 查 检 项 目 检 核 结 果 对策 1 有无发生安全事故 2 安全事故是否依程序处理 3 安全事故善后措施是否有效 4 是否依规定进行安全自查自纠 5 上次检查的安全隐患是否改善 6 是否在必要处都挂有安全标示 7 是否所有重要岗位 都订有安全规范 8 本月的工业安全改善计划及实施情况 9 新员工上岗前有无接受岗位安全技术教育 10 员工安全知识了解情况 11 本月员工接受何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12 特殊工种安全技术知识掌握情况 表 87 电气安全自查检核表 NO. 查 检 项 目 查核结果 对策 1 有无执行定期定人保养、检修电气设备 2 电气设备接零情况 3 各类保护电器是否符合要求 4 电动机有无过热 5 电动机异常振动之声音 6 电动机接头之接触 7 开关 容量是否合适 8 开关之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