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行政复议培训课程教材(40页)-管理培训(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应当在知道相应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60天内,提出复议申请,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8 2.受理 • 统计行政复议的受理,是指统计行政复议机关基于相对人的申请,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申请条件,决定受理并准备审查的行为。 19 • 统计行政复议的审理,是指统计行政复议机关对统计行政复议案件的事实、证据、法律适用及争论的焦点等进行审查的过程。 20 • 审理方式 复议采取以书面审理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审理方式。 • 审理依据 行政复议机关审理复议案件,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上一级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为依据 • 举证责任 由被申请人承担举证责任 21 4.复议决定 • ① 维持决定 • ②履行决定 • ③撤销、变更和确认违法决定 ,证据不足的 22 统计行政诉讼 23 一、统计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 行政诉讼,是指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在行政法律关系领域发生纠纷后,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审查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并判断相对人的主张师傅妥当,以作出裁判的一种活动。 • 统计行政诉讼,就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统计执法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24 统计行政诉讼的特征: • 统计行政诉讼双方当事人的特定性 • 统计行政诉讼所要解决的是统计行政纠纷 • 统计行政诉讼的起因是相对人对具体统计行政行为不服,持有异议,认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 • 统计行政诉讼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进行的 25 二、统计行政诉讼的原则 共有原则 • 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 •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 和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原则 • 当事人诉讼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 适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 辩论原则 • 人民检察院对行政诉讼进行法律监督的原则 26 特有原则: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