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框架及城市品味发展研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其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后发优势,适时地跨阶梯承接发达地区较高端的转移产业,加快其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缩短经济发展阶段跨越的时间,从而为其建设现代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2 页 共 63 页 化滨海城市和提高城市品味奠定较好的产 业结构基础。 ( 3)中国经济将长期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为洞头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和提高城市品味赢得了良好的国内宏观经济支撑条件 中国自改革开发以来,获得了延续 20 余年的高速增长, 1978~ 2020 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 %。 由于目前中国在人均收入、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国内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巨大差距,所以中国经济蕴涵着较大的经济增长潜力。 另外,北京申奥成功使人们对未来数年内中国经济保持良好的预期。 因此,中国经济总体上 仍能保持相对快速的增长势头,这为洞头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和提高城市品味赢得了良好的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支撑条件。 ( 4)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市场,带来了更为积极的改革开放政策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 13 亿人口的市场呈不断扩张之势。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已逐步确立。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极为迅速。 2020 年 贸易额 突破 8000 亿美元( 8512 亿美元),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 4 大贸易国。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外向型经济比重逐渐增大,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市场,并反过来促进了更为 积极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形成。 这对于外向度比较低的洞头经济发展比较有利,洞头的外部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条件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 5)加入 WTO 的正面效应逐步显现 自 2020 年底入世以来,中国入世协议许多已经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政府和企业对世界贸易规则的了解和适应状况已大有改善,加入 WTO 的正面效应逐步显现,这将有力地促进温州、洞头对外经济的发展。 3.来自省内市内的环境机遇条件 ( 1)浙江经济发展态势为洞头培育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浙江是我国经济大省, 2020 年创造了全国 %的 GDP 贡献量。 近几 年来,浙江一直以高于全国平均的速度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1996~ 2020 年的 GDP 平均增速达 %。 目前浙江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今后的工作重心仍是加速工业化和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温州作为浙江三大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之一,对于推动完成浙江工业化过程和建立集约效益型经济增长机制的作用举足轻重,这显然也为作为温州深水港建设重点和未来城市发展重点的洞头加快培育和建立以临港工业和滨海旅游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创造了较好的省内发展环境。 ( 2)浙江打造旅游强省的战略为洞头旅游大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浙江正在着力打造 旅游强省,这无疑对洞头的旅游大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洞头拥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3 页 共 63 页 有丰富的海岛、海洋等众多特色旅游资源,正是这种旅游资源优势,加上洞头的良好区位条件,使得洞头的旅游业有可能籍助浙江打造旅游强省和支持旅游发展的环境机遇实现大发展和跃上新的台阶,进而发展为洞头的支柱产业之一。 ( 3)浙江三大都市圈建设和长三角区域范围扩大为洞头建设现代滨海城市和提升城市品味提供了新的机会 浙江在经济的空间组织上提出建设 杭州、宁波、温州三大都市区 ,构建以三大都市区为支点的 浙江 省域 城镇体系 ,这为温州市建设浙南闽东区域经济、金融、信息、交通、文化 、科技等中心提供了依据和支持,也有助于温州市建设浙南闽东区域性“领跑”中心城市目标的实现。 长江三角洲总体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是我国最大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产业密集区。 长三角由于发展能力的释放,其圈域面积扩大,温州将被纳入其辐射范围。 由于长三角南扩与珠三角北展的对接目前尚缺乏足够的经济枢纽承载体,而温州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实力有条件籍此机遇打造连接两大经济板块的桥梁枢纽,这一方面可以在下一轮的经济发展中“领跑”浙南闽东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与长三角经济圈特别是与中国经济龙头上海市的经济联系,可以疏通经济发展的广域网络,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能级。 显然,温州建设浙南闽东区域性“领跑”中心城市目标的实现和长三角南扩温州城市经济发展能级的提升,使得洞头城市建设与发展在新形势下需要重新定位。 如何定位。 定位方向是什么。 根据洞头的现实条件和洞头在温州的建设地位和作用,我们认为建设现代滨海城市是其首要选择,这也是温州“区域性领跑”和长三角南扩为其定位为现代化滨海城市和提升城市品味提供的新机会和新动力。 ( 4)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和温州建设海洋经济强市为洞头建设现代滨海城市和提升城市品味带来了重大发展契机 国务院制定了全国 海洋经济发展纲要,支持海洋经济发展,浙江省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并把海洋经济作为新一轮发展的优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温州提出“一港三城”战略,要从“瓯江时代”向“东海时代”跨越和建设海洋经济强市,这些外在环境态势一方面将有力地带动洞头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将为洞头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和提升城市品质带来发展的重大契机。 ( 5)半岛工程的建设为洞头建设现代滨海城市和提升城市品味创造了有利条件 温州(半岛)工程建设将使洞头成为温州大都市深水港区和旅游休憩基地,洞头是温州打造国际性轻工城的“海上花园”,为洞头提升城市品质和 向现代化滨海城市迈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4 页 共 63 页 (二)洞头建设现代滨海城市和提升城市品味的威胁与风险分析 1.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2.国内宏观环境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引发市场竞争激烈 3.国内宏观政策收缩之势,使得洞头经济发展环境相对从紧 国家宏观政策有逐步收缩之势,如央行将存款准备金提高一个百分点,减少基础货币投放;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实施房地产新政以抑制泡沫产生;五部委联合开展开发区用地整顿;国家发改委高度重视一些产业的重复建设问题,以及实施“双稳健”政策措施等。 种种迹象表明,国家为了 预防经济过热上述措施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方向。 这对于温州、洞头而言造成了相对从紧的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环境。 此外,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产业政策的部分变更、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等,都将可能对温州、洞头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4.国内各城市间展开激烈竞争,导致市场分割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全方位展开,温州开放城市的优势正在逐步弱化,沿海的、内陆的城市在多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例如江苏的苏州、无锡,浙江的宁波,辽宁的大连,甚至温州周边的一些中小城市都在积极地发展外向型经济,由于结构的趋同和目标的 相近,不可避免地在外资外贸和产业发展上展开了明争暗斗。 竞争的结果将导致外资外贸和相关产业的市场分割,温州、洞头的市场份额是否能够维系和扩大尚存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5.温州市内各市区县的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洞头形成威胁 温州市内各市区县尽管在城市职能上有所分工,但也存在功能上的某些重叠,为了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不可避免地会在各个领域展开对经济资源的争夺。 洞头尽管将成为温州市城市中心东移开发重点、温州深水港区位所在地、温州“一港三城”战略和“区域性领跑城市”战略实施的重点区域,但目前洞头经济无论是总量上还是人均 量在温州市内各区(县)市中都处于落后状态。 2020 年洞头 GDP在温州市 11 个区(县)市中排名最后,人均 GDP 排名倒数第 4,仅相当于全市人均水平的 %。 可见,尽管洞头的未来发展前景看好,但目前的经济实力还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5 页 共 63 页 很弱,不足以形成良好的竞争力,而其他各市区县以各自的优势展开竞争对洞头的发展也将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威胁。 (三)洞头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分析 1.环境优势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现代化城区和提高城市品味的重要支撑条件。 洞头具有较好的环境优势: ( 1)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良好 ( 2)生态示范区建设已初具规模 ( 3)生态县建设规划目标为环境优势的保持提供了政策、制度保障 2.区位优势 洞头地处浙南沿海、瓯江口外,是浙江省海上南北交通的要道,是温州的“东大门”。 经济区位上处于浙南、闽北经济带中央,在新一轮省、市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提出洞头作为温州都市区中心城市的组成部分,纳入温州城区的发展规划,随着半岛工程即将建成,其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显现;作为温州“一港三城”战略重要港区,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接受和转移资本、技术、信息潜力较大;洞头与台湾“地相近、人相亲、语相通、俗相似”,对台经贸也将大有可为。 这些区位优势构成了洞头 发展海洋经济、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和提升城市品味的强有力竞争力因素。 而温州市城市空间布局东扩,由滨江城市转向滨海城市,洞头遂成为温州市东部重点建设区域,其区位优势将更加得到强化。 3.产业优势 洞头的产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旅游业正逐步成为洞头的支柱产业之一 洞头是浙江省级风景旅游名胜区,拥有丰富的海洋、海岛旅游资源,旅游业这一“无烟工业”正逐步成为洞头日趋兴旺的支柱产业。 2020 年洞头旅游收入占 GDP的份额为 %,已初具支柱产业雏形。 ( 2)海洋产业是洞头的又一优势和具有巨大潜力的产业 洞头拥有 792 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和总长 331 公里的海岸线资源,海港、渔业、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6 页 共 63 页 海洋、海滩、海岛资源 十分丰富,构成了发展海洋经济的资源基础。 海港、渔业、海洋、岸线等资源的深度开发,洞头海洋产业的优势将更为突出。 4.资源优势 ( 1)洞头渔场是浙江第二大渔场,渔业资源在浙江占有重要地位 ( 2)近岸海域 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 ,潮间带滩涂 ,浅海滩涂资源开发潜力大 ( 3)海港、空港资源极具发展前景 洞头港口区位条件好,具有良好建港条件的岸线有 30 多公里,其中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达 15 公里, 可布置 120 万吨级泊位 90 多个,是温州港外延的理想港址。 洞头地处海岛的特殊地理位置,为温州国际航空港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净空条件,新机场若选址于霓屿岛,将有效地与状元岙深水港区形成相互补充,形成立体交通体系。 ( 4)海洋、海岛旅游资源富有特色 (四)洞头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和提升城市品味的劣势与问题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首先是经济总量不足, 2020 年 GDP 为 亿元,仅占温州市经济总量的 %,在温州 11 个区(县)市中排名倒数第一;其次是人均 GDP 水平低下,仅相当于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的 %和 %。 再次,产业结构欠合理,三次产业比例为 : : ,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偏高,第二产业比例偏低,尚未形成有利于加速工业化进程的产业结构环境。 2.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滞后 工业化是现代经济增长和结构变革的主导力量。 洞头经济总量和人均量水平低下,根本原因是工业化进程滞后。 2020 年洞头工业增加值为 25034 万元,人均工业增加值只有 2021 元,分别为同期温州市和浙江省平均水平的 %和%。 洞头经济结构中,渔业比重大而工业比重小。 洞头城市化水平低, 2020 年城市 化率为 %,不仅低于同期浙江省和温州市的 42%和 43%,也低于全国 %的平均水平,这还是按市镇人口计算得到的数字,如用非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比率来测算城市化水平则更低, 2020 年仅为%。 较低的城市化水平使得洞头很难形成强有力的经济集聚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