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晟资产农转非安置房可行性研究报告(58页)-资产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平太差,农民进城可以促进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 只要用心体会十六大精神,我们还会很容易地发现更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点是:农民进城就是要从根本上减少农民,推进农村小康继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农民进城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的治国方略。 四、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重庆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 1997 年直辖以来,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市容貌日新月异。 昔日的农田变成了繁华的都市,昔日冷清的小街成了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城市规划、发展需要改造城市结构、组成。 农转非安置房的修建,不但有利于有效地解决农转非人 员的住房问题,且对于重庆市城市建设的规范化、管理的集中化和科学化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 四 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一、项目建设地址 本项目位于 大渡口八桥镇新华村(规划 D10—3 地块)。 二、自然条件 (一)地形地貌 场地地势较为平缓,整体地形北高南低,南部地势低洼平坦地带分布有部分水田,东北部为耕地和零星村舍,地面高程在 250270m之间,最高点控制标高为 ,最低点标高为。 (二)地质构造 项目用地内无断层,深大断裂,活动断裂,地质构造简单,岩层产状平缓,倾角 15176。 (三) 地层岩性 据地面调查妨搜集有关区域地质资料,项目用地内主要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有: 杂填土( Q4ml):杂色,由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组成,结构松散,具保向异性,极不均匀,堆积年限一般不超过 8 年,一般厚度28m。 主要分布在生活建筑密集地段,零星断续分布。 素填土( Q4ml):紫红色,主要物质成分为砂泥岩碎块石妨粉质粘土,碎块石直径 10—30cm 不等,含量 40—70%,粉质粘土含量30—60%;结构松散,具各向异性,厚度 2—10m,回填时间不超过 10 年。 残坡积粉质粘土( Q4el+dl) :黄褐色,可塑 状,土质均一,一般厚度小于 4m,主要分布于场区西侧斜坡地带。 侏罗系上沙溪庙组泥岩( J2s):紫红色、红褐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含砂质、钙质条带及团块,主要分布于场区东部相对平坦处,据地区经验强风化泥岩承载力设计值为 250—300kPa,中风化泥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为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抗剪强度 c=—。 tgψ=—,弹性模量 1800—2020MPa,泊松比 —。 上沙溪庙组砂岩( J2s):褐黄、灰色,以 长石为主,多为钙质胶结,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分布于场区西侧缓坡是段。 据地区经验,强风化砂岩承载力设计值为 350~ 400kPa,中风化砂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为 —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泊松比 —。 (四)地质条件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调查初步查明,场地的含水层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砂岩层,而泥岩则为隔水层,砂岩与泥岩多以夹层形式存在,且岩层产状平缓,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并沿砂岩中的裂隙通道运移,向该区的最低侵蚀基准面长江排泄。 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该区地下水贫乏。 (五)地质灾害现状调查 据调查及搜集有关区域地质资料,该区域发现有滑坡、崩蹋、地 裂缝、危岩及变形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内自然边坡稳定性好。 (六)气候 大渡口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具冬暖、夏热、秋长的气候特点。 据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达 ℃ ,极端最低气温达 18℃ ;多年无霜期 天,雾日平均 3040 天;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 1939年),降水最多集中于 410 月,且多呈大雨或暴雨,占全年总降雨量的 85%左右,常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 常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伏旱。 (七)水文 大渡口区内河流均属长江水系,流域面积大于 10 平方公里(除长江外)仅三条,分别为跳蹬河、桃花溪和伏牛溪,大都流程短,支流少。 项目场区内无河流。 场区内地下水分为碳酸盐岩溶水、碎屑岩类空隙 —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和松散眼类空隙水四类。 地下水受污染程度低,水质以重碳酸硫酸钙镁型为主,主要接受降雨补给,以溢水点、泉等形式排泄于地表。 (八)地震 据《中国地震动能数区划图》( GB183062020)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地震动反应 谱特征周期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 三、交通条件 大渡口区是成渝铁路、襄渝铁路、川黔铁路交汇处,铁路站场分布有大渡口站(年到发总运量 590 万吨 /年)茄子溪站,小南海站等 7个。 东临长江,水陆交通发达,大渡口区现状公交线路 14 条,线路长度 ,设有车辆 215 辆,运力比率为 %,公交路线网密度 ,每万人拥有公交车为 10 辆。 本项目场区东临正在修建的城市次干道翠柏路,直通大渡口主公路松青路;西接正在修建的陈庹路快速干道延伸段;西南面上界高速路穿越该场区; 南面毗邻大渡口火车站(规划新站),北临城市主干道新九中路(锦霞路)。 东南距马桑溪立交桥 ,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四、公用工程现状及建设条件 (一)电力线路 项目场区内目前用电已初具规模,主要电力线路为 1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场区内供配电需要能得到保证的。 (二)电信 场区内已建有新山村电信支局,装机容量 5 万门,用户 万门,宽带电信已开通,光缆已到小区和用户。 移动通信已覆盖全区。 (三)天然气 场区内天然气设备及管网已初步形成,南面邻近地区已建有一座高压燃气门站北面和东面有二座中压燃 气门站。 (四)给水 大渡口区现状供水由重钢供水区域,其他自备水厂供水区城、市政供水区域三大部分组成。 总供水能力为 12 万 m3/日,其中市政供水约 1 万 m3/日,因此场区内供水是有保证的。 (五)排水 大渡口区除部分新建小区内部排水管网是雨污分流制外,主干管大多是合流制管道。 目前新城片区正在建设一条污水主干管,场内项目建设按雨污分流制建排水管网,污水将排入市政排污管网及污水处理系统。 第五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建设标准 根据 大渡口 区安置房建设用地相关标准,本项目的单户面积不大于 100 平方米。 二 、建设 内容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安置房 、 农贸 市场、 社区医院 、 托儿所 、 管理办公室 以及相配套的道路广场和绿化 以及相配套的道路广场和绿化。 三 、建设规模 根据需求量预测,本项目占地面积,规划约定的容积率范围,综合确定本项目的建设规模为: (一)总占地面积: 75 亩 (二)总建筑面积: 85630m2;其中: 住宅部分 建筑面积 共 79130m2,共计 1258 户。 其中: ( 1)二室户 (一室一厅) ,建筑面积 45m2, 共 384 户; ( 2) 三 室户( 二 室一厅),建筑面积 65m2,共 622 户; ( 3) 四 室户( 三 室一厅),建筑面积 85m2,共 252 户。 公用及商业 建筑 ( 6500 m2) ( 1) 农贸 市场 建筑面积 3000 m2; ( 2) 医院建筑面积 1000 m2; ( 3) 托儿所建筑面积 2020 m2; ( 4) 管理办公室 500 m2。 第 六 章 工程方案 一 、 设计依据 (一)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JGJ37- 87) (二) 《建筑结构载荷规范》( GB50009- 2020) (三) 《砼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20) (四)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20) (五)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 2020) (六) 《中国地震震动参数区划图》( 1990)( GB18306- 2020) 二、 规划 设计原则 (一) 土地利用集约化原则: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优化用地结构,综合布置各项建设用地和办公设施。 (二) 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地形现状,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平面布局。 (三) 应本着 “三同时 ”的原则,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 三、设计指导思想 本项目 为 安置房项目 ,在 设计中将 强调 “以人为本 ”的思路,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交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市民活动广场、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 坚持社会 效益、环境效益统一的原则,优化用地结构,各项配套 设施应当健全。 设计必须满足环保、绿化、消防、人防、节能各方面的要求。 提倡 “性能化与个性化相结合 ”设计风格,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新颖别致的住宅建筑。 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材料,推广新技术。 四、总图设计 (一)总体布局 根据项规划,拟 建小区内 除安置房以外,将分别设置小区 农贸 市场、 医院、 托儿所、管理办公室。 根据 建设地块特点, 各建筑呈带状排列 ,中间间以绿化及道路。 (二)交通道路组织 小区的 道路设计将按照市政规划的路径,由于本项目为经济型 的安置房,每个组团内原则上不设地下停车场,停车场采用露天广场的形式。 (三)配套设施 根据本项目为住宅区的功能特点,其主要配套设施为 小区 农贸 市场、医院、托儿所、管理办公室 ,以及相配套的道路广场、围墙和绿化。 (四)项目技术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 位 指 标 备 注 1 总占地面积 亩 75 2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m2 17938 3 总建筑面积 m2 85630 其 中 住宅(安置房) m2 79130 农贸 市场 m2 3000 医院 m2 1000 托儿所 m2 2020 管理办公室 m2 500 停车场 m2 不计建筑面积 4 建筑系数 % 5 容积率 1: 五 、建筑设计 (一)平面设计 住宅部分 本项目建筑平面设计考虑了适合于 大渡口 区住宅的平面布局特点和单元面积,同时考虑了充分利用地块周围环境及景观,包括小区内自己的开敞式绿化空间,在要求功能合理、舒适实用的前提下,结合了景观与朝向,保证各个居住单元的开敞、明快,同时满足私密性要求。 为节约造价,住宅楼不考虑地下停车场,楼高均设计为 6 层。 每栋楼的单元数 量根据地形确定, 以一梯四户为主要单元 ,南北向布设为主。 农贸 市场 设计层高考虑一层,采用大跨度的钢架结构,便于摊位的布置,同时便于业主购物时视线开阔,一目了然。 医院 设置在小区中间,便于各住户就医。 托儿所 整体布局上分为活动区和教学区,设计层高考虑二层,采用大跨度的框架结构,一层为活动中心,二层为教室。 管理办公室 保安值班室设在 小区中间 ,采用玻璃铝合金岗亭形式;管理及维修人员的办公室设置在邻街建筑的一层。 (二)立面设计 住宅建筑外墙 以面砖为主 ;阳台采用挑阳台,便于业主凉晒衣物和种植花 草盆景。 住宅建筑顶部采用欧式造型,打破常规住宅楼顶部单调的火柴盒的生硬形式。 托儿所 可选择仿古建筑造型,给人一种庄严古典又不失活泼新颖的印象。 (三)剖面设计 安置房:建筑总高度 米,层高均为 3 米,屋顶高 米。 农贸 市场 :建筑总高度 米,层高 米,屋顶高 米。 医院: 建筑总高度 米,层高 米,屋顶高 米。 托儿所 :建筑总高度 米,一层层高 米,二层层高 米,屋顶高 米。 管理办公室 :建筑总高度 米,层高 均为 米,屋顶高 米。 (四)建筑构造 外墙:以面砖为主。 屋面:以大板瓦或折板瓦为主。 外窗:塑钢窗。 外门(进户):钢制防盗门。 内门:机制夹板木门。 楼地面:瓜米厂地面(楼梯间同)。 内墙、顶棚:普通涂料(楼梯间同)。 六、结构设计 (一)设计依据 本工程结构设计遵照下列现行标准、规范、规定及规程: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J108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J78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118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J987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J388 《建筑制图标准》 GBJ10487 建筑专业及其它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 与本专业有关的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及重庆市有关地方法规。 抗震设防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该工程建筑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 6 度,抗震设计按 6 度考虑,抗震等级框架及剪力墙均为四级。 基本风压: 荷载取值 住宅: kN/m2 托儿所 : kN/m2 卫及楼梯间:。大晟资产农转非安置房可行性研究报告(58页)-资产管理(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