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月嫂职业资格鉴定统一培训教材(26页)-管理培训(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相关知识】 ■ 新生儿因其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所以容易发生溢奶,并且难以完全避免,因此一定要注意护理,避免呛奶的发生。 ■ 因每个新生儿体质不尽相同,故每次拍嗝不一定以拍出嗝为主要目的,有的新生儿拍完后虽不打嗝 ,但不一定会溢奶,有的新生儿即使打了嗝也还会溢奶,所以一定要让新生儿吃完奶后右侧卧位,一是因为这个睡姿有利于消化系统的发育,另一方面即使发生溢奶,奶液也可顺着嘴角流下来,不至于呛人气管。 ■ 喂奶前尽量避免新生儿大哭,大哭易使空气进入胃内,更容易引起溢奶,故应先让新生儿安静下来再吃奶。 ■ 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新生儿因需用奶瓶吃奶,进气更多,比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更易呛奶,因此应在喂完奶后多拍一会儿,尽量使吸入胃内的气体排出。 拨片儿注:新生儿溢奶的情况几乎避免不了,拍嗝只能有效的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不能完全避 免。 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不要焦急,不要责备月嫂,这不是什么不正常的情况。 而呛奶则要尽量避免,所以采取右侧卧位比较关键,如果怕睡偏了头,可以在右侧卧一段时间之后轻轻翻动宝宝,再左侧卧一会儿。 有的新生儿会有鼻咽软骨发育不全的情况,极容易呛奶,所以这种新生儿需要特别的看护,有的甚至需要家人更换着 24 小时监护,防止呛奶的发生,这种婴儿一旦呛奶就会表现得很严重,憋得脸部发红甚至发紫,要及时的竖起来轻拍后背以缓解,严重的时候要送去医院处理,因为呛奶也可以引起吸入性的肺炎。 好在鼻咽软骨发育不全的宝宝在三个月左右会好转很 多,基本上就能发育完全了,不必过于担心。 新生儿在吃奶之后迅速到达胃部,与胃酸反应形成奶块,所以当你发现宝宝溢出的奶水是块状的时候,不要担心,这是正常的现象。 但要注意溢奶和呕吐的区别,呕吐之前新生儿会表现出焦躁不安的状态,并成喷射状吐出大量液体,这时候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其他现象,比如呼吸不畅、咳嗽严重等,有的时候呕吐也是肺炎的前兆,但都不是绝对的,也不要太紧张。 如果你打算长期请月嫂,这些步骤可以完全由月嫂来做,如果你打算出了月子就自己带孩子,那还要适当练习。 ●眼部护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 为三个环节: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眼部的保健、新生儿眼部的护理、新生儿眼部炎症的护理 1.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眼部的保健 ■新生儿的眼睛对强光很敏感,照相、摄像时要避免使用闪光灯。 ■新生儿晒太阳时,要注意遮住孩子的眼睛,避免强烈的阳光直射而刺伤孩子的眼睛。 ■早期训练新生儿视觉能力时,要注意悬吊响铃玩具的高度,应离新生儿20cm 左右。 2.新生儿眼部的护理 ■要用专用的清洁毛巾和流动的水给新生儿洗脸和清洁眼部,不要用手直接触摸新生儿的眼睛,以免病原菌侵入眼睛。 ■如果新生儿眼部有分泌物,可以用消 毒棉球沾水清洁眼部。 3.新生儿眼部炎症的护理 ■新生儿眼部如果出现很多脓性分泌物并伴有眼睑红肿,结膜充血,首先应该到医院就诊,待做出正确的诊断后,对症治疗。 ■一般新生儿眼部炎症,医生常用 0. 25%的氯霉素眼药水或小乐敦眼药水。 使用方法是先洗干净双手,然后用清洁棉球沾水擦拭掉分泌物,在眼内眦处各滴一滴眼药水。 每天 2—3 次即可。 【达标标准】 ■正常新生儿不发生眼部炎症。 ■能为已经发生眼部疾患的新生儿清洁眼部和滴眼药。 【注意事项】 ■给新生儿眼部清洗时一定要洗干净双手,新生 儿专用的小毛巾等物品一定要清洁。 ■不要乱放、乱扔沾有分泌物的棉球,避免造成再次污染。 【工具与材料】 0. 25%氯霉素眼药水或小乐敦眼药水、清洁小毛巾、专用小脸盆、消毒棉球。 【相关知识】 ■新生儿眼炎表现为结膜充血、脓性分泌物、睡眠时分泌物可结成痂,粘住上下眼睑,以至睁不开眼。 应该及时请医生诊治,遵照医嘱护理。 ■严重的眼炎可导致角膜溃疡,严重的甚至穿孔,造成失明。 ■当产妇患有淋病时,新生儿可在分娩时经由产道感染淋球菌眼炎,此时新生儿眼部症状比较严重,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 情给孩子带来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当新生儿的眼睛出现不断流泪,总是泪眼汪汪,可能是一只眼,也可以是双眼,应该考虑到这可能是因为鼻泪管不通而造成的。 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拨片儿注:一般顺产的宝宝可能较容易出现眼部问题,不过只要处理得当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没必要因为这个而放弃自己生。 现在给宝宝用的眼药水一般都是用 “托百士 ”。 这种药进口的叫做 “托百士 ”,国产的叫做 “妥布霉素 ”,成份是 %妥布霉素,孕妇及新生儿使用还是比较安全的。 ●臀部护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两个环节:大、小便后处理、常规护 理 1.大、小便后护理 ■大便后处理:大便后应及时更换纸尿裤,以免尿便刺激臀部皮肤发生臀红尿布疹。 处理方法为先用湿纸巾轻轻地将臀部的粪便擦拭干净。 如果大便较多,就用清洁的温水清洗干净,然后涂擦护臀霜或鞣酸软膏。 如果大便很少,只用湿纸巾擦拭即可。 ■小便后处理:一般小便后不需每次清洗臀部,以避免破坏臀部表面的天然保护膜,使臀红尿布疹容易发生。 月子期新生儿尽量使用纸尿裤,一般2—3 小时更换纸尿裤一次。 2.常规护理 ■换尿裤时可让臀部多晾一会,以保持干燥。 ■如用尿布一般选用透气性好的纯棉布 或豆包布,每次换完尿布应按常规涂擦护臀霜或鞣酸软膏。 【达标标准】 新生儿无臀红尿布疹发生。 【注意事项】 ■如新生儿是女婴,洗臀部时应用水由前向后淋着洗,以免污水逆行进入尿道,引起感染。 ■涂擦护臀霜或鞣酸软膏时,应沿肛周放射状涂擦。 ■每次换完尿裤,涂擦护臀霜或鞣酸软膏,预防臀红尿布疹的发生。 ■选用纸尿裤时,选择透气性好的;如用尿布则应选用纯棉布或豆包布,用完后洗净、消毒后下次再用。 ■如发生轻度臀红,则应多在 26℃ 一 28℃ 的室温下暴露, 2—3 次/天,30 分钟/次。 每次暴露后涂擦鞣酸软膏。 【相关知识】 ■臀红是尿布疹的初期表现,如果臀部护理得当,就可以不发生臀红,即使发生了也可将其消灭在萌芽之中。 ■新生儿的臀部皮肤和其他部位一样娇嫩,无论是尿便的刺激、还是使用旧布改成的尿布的刺激,还是用洗衣粉泡洗的尿布上残存的洗衣粉的刺激,都有可能刺激臀部皮肤而致臀红尿布疹,应该引起注意。 拨片儿注:新生宝宝很容易发生臀红现象,只要控制好了,很快就会消失,如果只发生臀红,不要埋怨月嫂什么,宝宝的皮肤很娇嫩,稍微一点刺激就会引发臀红,所以这也算正常的,但如果控制不力发展到大面积尿布疹、溃烂的程 度,那就是月嫂的失职。 不要对月嫂主张使用纸尿裤有抵触情绪,在早期使用纸尿裤,是可以很好的培养新生儿深度睡眠的习惯,否则使用尿布,湿了的时候宝宝就会醒来,或者更换尿布的时候醒来,宝宝总是睡不沉,不过要是对纸尿裤反感的话,可以使用隔尿垫巾 +尿布,只要你这样要求,月嫂就必须同意,要是她再说别的,就是她的失职,我家宝宝一直都是使用尿布的,每天月嫂要洗很多尿布,但她没有丝毫怨言。 使用尿布的宝宝,尿布要准备 30 块左右,否则一旦遇上阴天就没得换了,阴天的时候宝宝总是尿多,尿布也不容易干。 尿布的消毒很简单,不用每次都蒸煮, 用太阳暴晒就是很好的消毒方法。 如果使用尿布,必须及时更换,虽然有资料说只要宝宝不红臀,为了防止打扰宝宝睡眠,不更换尿布也可以,但基本上宝宝要长时间使用湿尿布就没有不红臀的。 如果发展到尿布疹甚至溃烂,就要用药了,早期尿布疹可以用鞣酸软膏,厉害点的可以用含有激素成分的湿疹膏,再有必要就要去看医生。 含有激素成分的湿疹膏不宜常用,否则尿布疹容易反复发作。 纸尿裤其实反倒对尿布疹有预防作用呢。 每次清洗 PP 之后一定要用上鞣酸软膏或者护臀霜 ● 脐部护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两个环节:脐带未脱前的护理、脐带脱 落后处理 1.脐带未脱前的护理 ■ 洗澡时的护理:洗澡时可于新生儿脐部盖一干毛巾,洗时尽量避免脐部淋水,应保持脐部干燥。 ■ 洗澡后的护理:先将脐部保持干燥,然后用棉签醮 75%的酒精由脐根到脐轮依次由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擦拭消毒,用同样的方法消毒 2— 3 次,然后穿衣服及纸尿裤。 2.脐带脱落后处理 ■ 洗澡时处理:如脐部仍有少量分泌物或仍稍湿时,则洗澡时仍应注意避免淋水,保持其干燥;如愈合良好并且干燥,则不需刻意避免淋水。 ■ 洗澡后护理:仍用酒精常规清洁消毒 (方法同上 )。 【达标标准】 ■ 脐部无红肿及脓性分泌物,脐带干燥,一般能于 3—— 14 天自然干燥脱落。 【注意事项】 ■ 保持脐带干燥,避免摩擦,适时消毒,保持清洁。 ■ 脐带未脱或刚脱但仍不干燥时,洗澡应尽量避免沾水,应保持脐部干燥。 ■ 用酒精棉签消毒时应由脐根到脐轮从内向外依次消毒,切忌无规律乱擦,以免污染其他部位,引起感染。 【工具与材料】 75%酒精、棉签、干毛巾。 【相关知识】 ■ 脐带脱落一般在 3— 14 天,但因结扎手法不同也有 20 多天才脱落的,应注意观察新生儿脐部有无红肿、分泌物等现象发生,如有,则应加强护理,必 要时就医。 如脐部干燥,即使脐带脱落较晚也无大碍。 ■ 脐带未脱前一般用 75%酒精清洁消毒 2— 3 次/天,如脐带脱后则可改为 l 一 2 次/天,起到清洁脐部的作用。 ■ 如新生儿穿纸尿裤,应尽量避免尿裤边儿摩擦新生儿脐部。 拨片儿注:这一章写得非常好,没什么遗漏的,只有一点我补充一下,就是用尿布的宝宝,特别是男宝宝,一定要注意尿布上端一定不要搭到宝宝脐部,并且尿湿的时候要及时更换,否则尿液浸透尿布之后再搭到脐部很容易刺激到脐部引起发炎、感染,一定要注意。 女宝宝好一些,女宝宝的尿液是向后流的,不过时间长了也有浸透尿布的可 能,要注意哦 ●护理新生儿的其他技能 【总操作程序】 四项基本护理技能:测体温、穿衣盖被、剪指甲、睡眠观察。 1.测体温 ■先将体温计水银柱甩到 36℃ 以下,然后把体温表表头放在新生儿腋下,用手轻轻压住新生儿上臂使其将表夹紧,测量时间为 5 分钟。 ■取出后读表:旋转表身见到水银柱,再看刻度,读出刻度数。 正常新生儿体温在 36. 5℃ ——37. 5℃ 之间。 ■新生儿期应该注意监测体温,每日不少于 2 次。 2.穿衣盖被 ■新生儿期是个特殊时期,室温应该保持在 22℃ ——26℃ 之间,过冷过 热对新生儿都不利。 在适当的室温下,新生儿一般应穿纯棉连身服,不要给新生儿穿分身的衣服,因为在抱新生儿时,分身服容易露出肚子,以免新生儿着凉或擦伤脐带部位;避免卧床时衣服的皱褶压伤新生儿的娇嫩皮肤;纯棉衣服对新生儿皮肤无刺激性,透气性好。 ■新生儿的包被一般以纯棉的为好,不宜太厚,夏天时一般用夹被即可,冬天则需要稍厚一点的棉被,但不宜太厚。 ■新生儿在穿衣盖被方面应注意适度,不宜太多太厚,如果感觉新生儿颈部或手心出汗,并且出现烦燥、哭闹、面部潮红或体温比平时稍高,试表后,体温仍在正常范围之内,则有可能是穿盖太 多了,则应适当减量;如果新生儿手脚发凉,则有可能穿盖少了,则应适当加衣或加被。 总之,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穿盖一定要适度。 3.剪指甲 ■给新生儿剪指甲应使用婴儿专用的指甲刀,选在新生儿睡眠时或比较安静的时候来剪,以免剪伤新生儿细嫩的小手指。 ■新生儿的指甲一般不宜剪得太短,以免引起甲沟炎,在剪的时候应尽量使指甲圆滑,不应留有尖,以免新生儿抓伤自己脸部。 4.睡眠观察 ■新生儿的睡眠到觉醒有一定规律,大致可分为 6 种意识状态,安静睡眠、活动睡眠、瞌睡、安静觉醒、活动觉醒和哭。 有时新 生儿在睡眠的时候会手足突然抖动或者一惊,这不是抽风,是正常睡眠现象。 有时也会吭吭几声,动动身体,这不是什么问题,不过是睡累了换个姿势,也是正常的睡眠现象。 【达标标准】 ■测量体温正确。 ■按照季节和室内温度的情况,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室内温度不宜过热。 ■会正确使用专业婴儿指甲刀。 ■了解并掌握新生儿睡眠特点。 【注意事项】 ■当新生儿保温过度,或者外部温度过高,或者新生儿进食水量过少,都有可能体温增高,因此,当新生儿体温超过正常时,一般状态没有异常时,不一定都是生病了,应该注意上述 4 个方面的情况。 ■在给新生儿穿衣盖被时,应该多注意避免保温过热的情况发生。 ■给新生儿剪指甲时,如果用普通指甲刀,要特别注意不要剪伤了新生儿的手指。 ■不要让新生儿养成抱着才能睡的坏习惯,这样会给今后的看护增加难度。 哄新生儿时,不宜抱着摇晃,以免损伤大脑。 【工具与材料】 体温计、包被、纯棉连身服、婴儿专用指甲刀、婴儿专用小床。 【相关知识】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十分完善,体温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当室温在 22℃ 左右时新生儿能保持正常体温。 因此室温应该保持在 22℃ 上下。 酷夏应该注意通风,可以使用空调。 如果通风不足,温度过高,可能发生脱水热,要保持警惕。 一旦无其他病因的体温升高,应该首先排除脱水热的可能。 应该给新生儿喝足够的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