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创业战略联盟研究方法论培训教程ppt(108页)-其他创投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债务危机。 如巨人集团; ( 3)战略联盟。 夹于以上两者之间,既可共同承担经营风险,又不需要兼并其他企业般的巨额资金。 战略联盟策略需要新的管理办法,是技术、资金、人力资源和管理的综合,一方面,挖掘潜力的空间较大,另一方面,管理联盟的难度也很大,而对失败的更大容忍空间也正是战略联盟比较兼并策略的优点所在。 Hamp。 J 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第 38页 典型案例: 128公路创新联盟网络 每条螺旋线内部的改革,如企业通过战略联盟发展相互关系,或各大学在促进经济发展的使命方面达成共识; 螺旋线之间的相互影响,如美国联邦政府在 1980年贝赫一多尔法案中制订间接产业政策时的作用,或州政府在制订政策和计划鼓励大学与产业界建立联系中的作用; 根据这三条螺旋线的相互作用,建立新型的三线交错重叠体,为高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形式。 这种做法通常产生于出现经济大萧条或国际竞争加剧等危机的情况下; 4 、官产学这些构面对产生它们的螺旋体本身和社会都具有循环影响。 “128公路”创新联盟网络随着麻省理工学院的创建发源于 19世纪中叶。 其发展可以概括为“三线螺旋体”模式,即公共、私人、学术这三个行业相互交织作用,在创新进程的各个阶段建立了相互联系,这涉及到四个方面: 战略联盟网络的机理 Hamp。 J 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第 39页 目 录 第一部分 战略联盟在全球的兴起 第二部分 战略联盟网络的机理 第三部分 国内外战略联盟网络发展历史 第四部分 战略联盟网络与产业环境 第五部分 战略联盟的实施 第六部分 我国主要产业战略联盟环境分析 第七部分 我国种业战略联盟初探 Hamp。 J 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第 40页 国外战略联盟网络的发展历史 对行业产量、价格、市场等联合协议 共同采购、共同销售 大企业兼并小企业 控股联合,控制更多资本 企业集团、相互持股、非所有权形式合作 19世纪末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20世纪早期 二战后 卡特尔 辛迪加 托拉斯 康采恩 松散联盟 初级阶段 发展阶段 蓬勃发展阶段 现代战略联盟阶段 阶段 时间 典型组织 特点 国内外战略联盟网络发展历史 Hamp。 J 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第 41页 国内外战略联盟网络发展历史 二战后战略联盟网络的发展过程 60年代及以前 70年代 ( 80年代) 80年代后期 90年代以后 合资企业数量开始增长 , 自发性企业联盟 制造业领域的 产品联盟 ( 以产品为纽带 ) 十分普遍 日本汽车业战胜美国 , 战略联盟网络首次在一个产业的层次上表现出竞争优势 知识联盟 ( 以知识为纽带 ) 兴起 、 相互学习技术和知识 以知识联盟为核心的多方位战略联盟网络成为潮流 两个趋势 趋势一:从产品联盟到知识联盟。 趋势二:从单个的联盟合作关系到战略联盟网络形成。 Hamp。 J 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第 42页 趋势一:从产品联盟到知识联盟 内容 特点GMS uz ukiGM 提供资金由 Suzuk i 开发新产品,双方生产。 Suzuk i 利用GM 销售渠道在美国销售。 纯产品联盟。 但同样需要彼此了解。 GM Dae wooGM 向 Dae woo 提供既有车型,在韩国生产和销售。 Dae woo 向 GM 学习,获取知识,是知识联盟。 对 GM 仍然是产品联盟。 GMT oy o ta成立合资厂,在数据管理信息等方面合作,互相学习对方在处理各种关系上的经验。 相互学习的知识联盟。 合作产生新的知识和能力。 IBM Sie m e ns双方联合技术和资金,开发、设计、制造新一代芯片, IBM提供了更多的技术。 创造新能力 (而不仅仅是学习对方)是联盟的核心。 知识联盟的典型。 国内外战略联盟网络发展历史 Hamp。 J 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第 43页 知识联盟比较产品联盟的特点 学习和创造知识是联盟的中心目标。 一方面,联盟企业间互相学习对方的装业能力和特长,另一方面,联盟企业相互激发创造新的交叉知识。 这与产品联盟情况下以降低成本或资源互补为主要目标形成鲜明对照。 知识联盟各企业间联系比产品联盟更紧密。 联盟企业间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而且需要大家一起紧密联系,共同工作才能达到学习和创造知识的目的。 知识联盟的参与企业范围比产品联盟更加广泛。 产品联盟的企业往往限于同行业,包括纵向和横向,但知识联盟只要求合作方具有需要的专业知识就行。 知识联盟比产品联盟具有更大的战略潜能。 产品联盟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企业改善其基本能力 , 获得更低的成本或者拓展新市场;知识联盟则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发生作用。 创新能力主导知识联盟。 创新能力的高低 , 包括创新产品和创新市场的能力 ,将决定企业在联盟中的地位 , 同时 , 通过联盟互相学习 , 促进创新 , 获取知识形态的核心能力成为知识联盟的主要过程。 国内外战略联盟网络发展历史 Hamp。 J 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第 44页 趋势二:战略联盟网络形成 国内外战略联盟网络发展历史 未来的战略联盟将以大型跨国公司 “ 全球战略联盟网络组织 ” 为基础。 借助发达的信息技术 , 未来的战略联盟将自由地 、 在世界范围内随时进行多向的信息交流 , 从而形成随意的虚拟网络组织。 战略联盟网络形成的直接原因和表现形式是战略联盟数量的大规模增长 , 当单个的企业无法或很难在资金 、 技术 、 人才 、 信息等方面应付激烈的竞争时 ,战略联盟就作为一种基本战略在全球各大企业中受到重视。 同时 , 如果将视角从企业转移到产业 , 那么企业间 , 尤其是大企业间的战略联盟会在产业组织内产生传播效应 , 引起一系列的效仿和跟随行动 , 形成一个或几个大的战略联盟网络 ( 战略联盟集团 ) , 并因此长期对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 与此相适应 , 竞争方式也从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转为战略联盟集团间的竞争 ,保持与联盟伙伴的良好协作关系成为竞争成败的关键之一 , 在高层 、 管理层 、技术专家 、 日常活动 、 个人 、 文化等不同层次上的融合变得至关重要。 Hamp。 J 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第 45页 联盟网络形成的动因 “战略效仿”产生的动因包括: 对先驱企业的学习效仿。 这是一种普遍的竞争心理,首先的战略联盟企业作为该领域的先驱,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其它竞争企业的效仿。 努力获取先动优势。 类似于大规模的价格战,竞争行为的结果经常是先动者获得最大利益,因此当战略联盟成为产业潮流后,各企业会相继跟进。 群体竞争的压力。 当一个产业中的部分厂商结成联盟,其它竞争对手将迫于竞争压力寻找自己的联盟伙伴,以免被“甩出”(竞争出局)。 抢占战略伙伴。 与军事和政治上争夺盟友一样,争取其它企业的战略支持也是战略联盟行为在一个产业内快速扩散的原因。 国内外战略联盟网络发展历史 Hamp。 J 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第 46页 05101520251975 1977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美国 欧洲 日本 战略联盟网络的快速扩张 以计算机产业为案例说明。 计算机产业起源于 50年代,最早完全由 IBM等公司垄断, 70年代以后,日本和亚洲新兴国家在计算机产业迅速崛起,战略联盟业随之开始出现,但 80年代以后,战略联盟变得非常普遍。 国内外战略联盟网络发展历史 Hamp。 J 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第 47页 战略联盟网络的快速扩张 050100150200250300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化工新材料 汽车飞机国内外战略联盟网络发展历史 Hamp。 J 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第 48页 战略联盟网络渗透全部价值链 80年代以后,在汽车、计算机制造等典型产业,战略联盟渗透到价值链的几乎所有部分,并且在 10年间发展迅速。 下图是世界 24家领先计算机企业战略联盟数量增长和在各经营环节的分布。 0 30 60 90 120 1501980年以前19801984年19851989年供应研究开发技术共享合资生产相互参股其它国内外战略联盟网络发展历史 Hamp。 J 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第 49页 趋势三:从一方主导到地位对等 以前的战略联盟往往发生在经营能力、经营资源等不均衡的企业之间,通常是一方为了接近对方的市场,另一方为了弥补自身经营上的弱点而进行的互补型合作。 在这种合作中,基本上是一方拥有更加先进的技术或市场能力,并因此主导联盟的具体内容和合作方式等。 现在的战略联盟一般在经营能力和资源对等的伙伴之间建立和开展。 与此对应,以往的知识通常是单向流动,处于优势地位的企业向合作企业提供知识,但现在联盟企业间知识的流动随着地位的对等,开始转变为以水平式的双向和多向方式为特征,开始提倡互相学习和追求协同效果。 一方主导的联盟通常在互补型企业间开展,竞争企业间很少有合作,但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各企业为谋求更大的市场领导力量,纷纷与竞争对手建立战略联盟,因此两个企业在一些业务领域竞争,又在另一些业务领域合作;在销售层面上竞争,又在基础研究上合作等情况很多见。 据 96年的一项调查,有 52%的战略联盟是在竞争对手间进行的。 国内外战略联盟网络发展历史 Hamp。 J 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第 50页 国内外战略联盟网络发展历史 国内战略联盟网络的发展阶段与问题 计划经济下同一政府部门间企业协作的联盟网络 转型时期国企与非国企协作的联盟网络(苏南模式) 区域性协作的企业联盟网络(温州模式) 企业集团为代表的捏合型企业联盟 大企业为中心的企业联盟网络 合约型的非产权企业联盟受到重视 80年代以前 80年代初期 80年代 90年代 90年前后 95年以后 90年代末期 Hamp。 J 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第 51页 国内外战略联盟网络发展历史 90年代中期国内战略联盟发展的两个转折 被动 ——主动 90年代中期前 , 最初的同部门之间企业的协作 , 之后的政府计划指令下组建的企业集团 , 都是政府在扮演主导角色 , 企业大多是趁机扩大地盘 ,或者寻求政策保护及优惠等 , 企业竞争力并没有得到加强 , 市场竞争秩序也被扭曲。 90年代中期后 , 有实力的大企业开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 ,通过兼并 、 控股 、 联合 、 参股等不同形式 , 促进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和产供销战略网络的形成。 企业逐渐成为有战略意识的主体 , 开始摆脱或减弱对政府的依附状态。 Hamp。 J 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第 52页 国内外战略联盟网络发展历史 90年代中期国内战略联盟发展的两个转折 产权 ——合约 90年代中期前 , 在政府指令导向型协作之外 , 企业间战略协作主要采取以产权为纽带的组合形式 , 企业集团是典型代表。 这种股权型战略联盟的虽然能在形式上将各企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但缺少灵活性。 90年代中期后 , 以产品 、 技术 、 生产 、 营销 、 资源等各方面协作为内容的非产权型战略联盟大规模展开 , 较高的灵活性使战略联盟成为大企业普遍的行为 , 有目的地 、 全面地规划联盟网络开始改变过去局部的 、 支离破碎的状况。 Hamp。 J 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第 53页 目 录 第一部分 战略联盟在全球的兴起 第二部分 战略联盟的机理 第三部分 国内外战略联盟发展历史 第四部分 战略联盟与产业环境 第五部分 战略联盟的实施 第六部分 我国种业战略联盟初探 Hamp。 J 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第 54页 战略联盟网络与产业环境 战略联盟的产业分布 汽车%航空航天%通讯%计算机%其它电气%其它%数据来源:国外学者 1988年对全球839家合作联盟的调查统计。 虽然近几十年来 , 战略联盟在各主要行业都蓬勃发展 , 但以汽车 、航空等传统产业 , 通讯 、 计算机等新兴行业最活跃。 而最近则是医药等快速发展行业在战略联盟上发展非常迅速。 Hamp。 J 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第 55页 战略联盟网络与产业环境 影响战略联盟的产业环境 技术特征 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