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入与目标利润管理培训课程课件(52页)-管理培训(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一、 利润分配概述 1.利润分配的原则 2.利润分配的项目 3.利润分配的顺序 27 1.利润分配的原则 利润分配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财务活动,涉及到各 方面的利益,因此必须处理好企业与各方面的关 系。 利润分配的基本原则如下: (1) 兼顾原则。 我国有关政策制度明确规定,企业在 确定投资者、企业和职工三者分配利润的比例时, 要把握一个适度的比例,做到相互兼顾,我国对 于企业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的提取比例作了 规定,而对于投资者和企业之间分配利润的比例 未作出具体规定,可由投资者根据情况自定。 28 (2) 合法性原则。 企业在利润分配以前,应该根据国家 税法和有关政策规定,正确计算与交纳企业所得税, 然后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公 益金。 (3) 弥补亏损原则。 企业以前年度发生经营亏损,必然 会影响到企业以后年度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我国税务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的年度亏损,可以用 下一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亏损,以保证企业生产经 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下一年度税前利润不能弥补亏 损,企业可以用以后年度的税前利润继续弥补亏损, 但连续期限不得超过 5年。 (4) 资本保全原则。 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在企业得以保全。 29 2.利润分配的项目 按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利润分配的项目包括 以下内容: (1) 盈余公积金。 盈余公积金从净利润中提取形成,用于 弥补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增公司资本。 盈 余公积金分为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 公 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按照 10%的比例提取盈余 公积金;当盈余公积金累计金额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 50%时,不能再继续提取。 任意盈余公积金的提取由 股东大会根据需要决定。 (2) 公益金。 公益金也从净利润中提取形成,专门用于职 工集体福利设施建设。 公益金按照税后利润的 5%10% 的比例提取。 30 (3) 股利(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公司向股东分配利 润,要在提取盈余公积金、公益金之后。 每一股东 取得的股利与其持有的股份数(投资额)成正比。 股份公司原则上应从累计盈利中分派股利,无盈利 不得支付股利,即所谓 “ 不盈不分 ” 的原则。 但若公 司用盈余公积金抵补亏损以后,为维护其信誉,经 股东大会特别决议,也可用盈余公积金支付股利, 但支付股利后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 的 25%。 31 3.利润分配的顺序 公司向股东(投资者)分派股利(分配利润),应 按一定的顺序进行。 我国《公司法》规定,利润分 配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1) 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 将本年净利润(或亏损)与 年初未分配利润合并,计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 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正数,则可进行后续分配; 如果可供分配利润为负数,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 32 (2) 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 公司应按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 的本年净利润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 (3) 计提公益金。 公司应按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本年净 利润计提法公益金。 (4) 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 (5) 向股东(投资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润)。 33 二、股利政策 股利政策是为指导企业股利分配活动而制定的一系 列制度和策略,主要包括股利支付程序以及股利分 配方案等内容。 1.影响股利政策的主要因素 2.股利政策的类型 3.股利支付程序 34 1.影响股利政策的主要因素 (1) 法律因素 我国的《公司法》、《证券法》和《税法》等中关于 股利分配方案的规定,都对公司股利政策起着限制作 用,目的是保护债权人和所有者的利益。 (2) 股东因素 股东从自身需要出发,对于公司的股利分配往往要考 虑如下影响。 (3) 公司的因素 (4) 其他因素。 主要包括:①债务合同约束;②通货膨胀 ③公司的经营情况;④股息支付次数。 35 (1) 法律因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