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内电话业务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试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生产业务层是电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 根据电信 生产与管理的实际 , 我们将其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 (1) 用户服务 主要针对用户业务拓展 (营业系统 )、用户服务保障 (用户 投诉处理与 112 故障处理系统 )和业务营收 (计费系统 )等 , 本地电话业务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包含在用户服务中。 (2) 生产设备服务 主要分为下列三大功能模块 : 生产 建设规划及工程化 电信网络维护 电信网络保障 9 交换网管集中监控系统包含在其中。 (3) 系统支持 本地电话业务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与 ITUTMN 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为本地电话业务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 决策支持层管理层业务运行层用户服务 系统支持 生产设备服务营业受理配线配号定单调度机线资源综合管理计费系统号簿管理112障碍受理114查号受理 10 3. 2 综合应用平台的总体设计思想及目标 采用客户机 /服务器的体系结构 , 基于 Unix 为主等开放式操作系统平台 , 采用大型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 使用 TCP/IP 协议联网 , 整个系统为基于 TMN 的架构来设计 , 使本地电话业务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系统将来成为电信网 TMN 管理体系结构业务 运行层的组成部分。 本地电话业务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综合应用平台的总体设计思想如下 :  以营业受理为龙头  以定单调度为核心  以机线资源为基础  以配线配号为手段  以数据共享为目的  以其他环节为支撑 本地电话业务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综合应用平台的总体设计目标如下 : 遵循 ITUTMN 规范 , 达到一个本地网一个平台。 重构生产组织机制 , 实现电信生产、服务高度自动化。 提高电信生产经营管理的质量和灵活性。 提高全网的生产效益。 提高本地网数据高度共享性、高度一致性、高度完整性。 使上层决策管理更为科学、准确 , 简洁而富 有成效。 3. 3 综合应用平台的设计方法 在本地电话业务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时,力图从标准化的角度出发,采用 11 客户机 /服务器的体系结构,利用先进的面向对象设计思想实现整个系统高效的开发。 采用如下先进的设计方法来实现本地电话业务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建设。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 构件库的封装设计方法 并发的程序设计 基于 ER 关系的数据库设计 3. 3. 1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 面向对象方法 , 是以对象作为分析和设计软件系统的主体 , 同时又把对象作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单位 , 使之开发出的 软件系统更加自然的贴近于客观世界。 3. 3. 2 构件库的封装设计方法 构件库的方法是把各类电信业务处理过程中共性的处理环节提取出来 , 细分成多个构件 , 然后封装成多组处理组件,并把组件组成具体的处理环节 , 最后形成各种的电信业务处理过程。 它能使本地电话业务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很好地适应电信业务的发展,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及可扩充性。 3. 3. 3 并发的程序设计思想 它就是基于开放操作系统平台上的并发机制 , 充分结合了数据库并发技术特点 ,将关系错综复杂的电信业务 , 在数据库后台加以提炼,从而形成整个本地电话业务计 算机综合管理系统业务应用的并发调度系统。 即系统的并发性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操作系统级:提供多用户同时访问主机系统的处理能力; 数据库系统级:提供多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的事务处理能力; 应用系统级:提供多用户同时访问应用系统的应用处理能力; 定单调度系统必须采用并发程序设计思想的思想来实现。 12 3. 3. 4 基于 ER 关系的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表设计以实体 关系 (ER 关系模型 )为基础 , 数据结构的紧密关联使得数据一致性 , 完整性得到保证 .基于 ER 关系的数据库设计 , 使有关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交付给数据 库来控制 , 而不是靠应用软件来判断 , 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机线资源数据管理必须按照 ER 关系数据库设计方法来实现。 13 3. 4 统一的网络平台设置 以本地网为基本单元统一规划网络平台,形成网络资源的共享。 网络平台以本地网中心局为核心,覆盖各县市局,呈辐射状联接。 具体的本地网网络平台设置实施细则见第四章《本地电话业务系统组网原则》,网络平台的建设遵循如下原则: 1.本地网中心局局内 系网络平台的核心层,采用高速宽带网组成主干网,建议技术采用区率为100MB 以上组网方式。 2.中心局与所在地各营业服务区 (包括本地网所辖县市局) 系网络平台的主干层。 采用城域网组网方式或广域网组网方式。 3.各营业服务区网点 系网络平台的接入层。 全部采用专线方式上网,少量终端可通过拨号网络( PSTN)上网。 4.网络互联协议全网采用 TCP/IP 协议。 5.全网采用统一的网络管理,网管工作站设在本地网中心局,网管协议主要支持标准的 SNMP, CMIP 协议。 3. 5 统一的数据库平台设置 以本地网为基本单元统一规划数据库平台,要求数据高度集中,避免数据分散管理,各县市局与中心局共享统一的数据库。 具体的本地网数据库平台设置实施细则见第四章《本地电话业务系统组网原则》,数据库平台的建设遵循如下原则: 1.中心局采用大型关系型分布式数据库,支持客户机 /服务器结构实现数据共享。 2.各县市局不另设本地数据库,对数据库的访问全部透过统一的网络平台,以客户机 /服务器的方式访问中心数据库服务器。 3.全网共享客户资料数据库、客户定单管理数据库、地理信息库、机线资源数 14 据库、数据字典。 4.全网共享的数据服务,包括对各类数据请求响应服务、数据库后台进程服务(如存贮过程、序列生成、触发器等),实现统一的数据库服务响应。 5.全网局数据的定义、参数设 置,各种营销政策、定单调度规则、工单施工指令、号线资源分配规则、机线资源定义、编码方式全部统一制定,在中心数据库做为局数据定义完成,全网共享。 3. 6 统一的应用平台设置 以本地网为基本单元统一规划应用平台,在业务管理上采用全网统一的营业受理平台、定单调度管理、集中配线配号、工单施工管理、机线资源管理。 综合应用平台的建设应遵循如下原则: 1.全网统一电信营业网点业务受理 (本地网内任意营业网点均受理全网业务 )。 2.号线中心统一集中配线配号,利用统一的地理信息库以及机线资源库对号线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号线中 心设置在中心局,各县市局通过授权机制可辅助参与号线中心的工作,提高号线中心配线配号的准确率。 3.采用统一的定单调度管理,对全本地网的客户定单统一进行调度,由定单调度中心对客户定单进行监控、统计、分析,并协调全本地网各个部门的生产。 4.采用统一的机线资源管理,对全本地网的机线资源如号源、主干、交接箱、分线盒、配缆等集中管理,统一编码规则,统一管理。 5.采用统一的综合管理、统计查询,为全本地网的业务生产数据、各部门的闭环管理,量化管理数据、业务经营数据综合管理等,提供方便快捷的手段,并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辅 助信息。 15 第四章 本地电话业务系统组网原则 本地电话业务系统的建设以本地网为中心局为核心,向下辐射。 各局也应充分利用各地现有的投资,保证建网的质量,为今后实施中国电信服务网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