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ea表格使用說明ppt52-质量制度表格(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很 高 系統無法運作 (喪失基本功能 ) 8 高 系統能運作, 但性能下降。 顧客很不滿意。 7 中 等 系統能運作, 方便性方面失效。 顧客不滿意。 6 低 系統能運作, 方便性方面性能下降。 顧客有些不滿意。 5 很 低 裝備和最後完工,噪聲不符合要求,多數顧客發現有缺陷 (多於75%) 4 輕 微 裝備和最後完工,噪聲不符合要求, 50%顧客發現有缺陷 3 很 輕 微 裝備和最後完工,噪聲不符合要求,有市辨識能力的顧客發現缺陷 (少於 25%) 2 無 沒有可識別的影響 1 25 13) 分 類 本欄位可用來對需要附加設計或過程控制的零組件,子系統或系統的 任何特殊產品特性等級加以分類 (如 :關鍵、主要、重要、重點等 )。 本欄位另可用來為工程評審強調其高優先的失效模式,如果小組發現 這是有幫助的或內部管理的需求。 特殊產品或過程特殊性符號及其使用是特定的公司政策所指示,在本 文中不另做標準化。 26 14) 潛在失效起因 所謂潛在失效起因是指一個設計弱點的跡象,其結果就是失效模式。 在該可能發生的範圍內,例出對每一個失效模式的所有可以想到的失 效起因。 應該盡可能簡明扼要、完整地將起因例出來,使得對相應 的 起因能採取適當的矯正措施。 27 典型的失效起因可包括,但不侷限於下列情況: 規定的材料不正確 設計壽命估計不足 壓力過大 潤滑能力不足 維修保養說明不適當 演算法不適當 維修保養說明錯誤 軟體規格錯誤 表面加工規格錯誤 流程規格錯誤 材料磨擦規格錯誤 過熱 公差規格錯誤 28 典型失效機理可包括,但不侷限於: 降服 化學性氧化 疲勞 電位移 材料不穩定 蠕變 磨損 腐蝕 29 15、發生率( O) 發生率是指在設計的壽命中某一特定失效起因/機理發 生的可能性。 描述發生率級別數是重在其含義,而不是 具體的數值。 透過設計更改或設計過程更改(如設計查 檢表、設計審查、設計指南)來預防或控制該失效模式 的起因/機理是降低發生率級別數的唯一途徑(見表3) 30 潛在失效起因/機理出現發生率的評估分為1到10級,在確定這個估 計值時,應該要考慮下列問題: .類似零部件、子系統或系統的維修服務歷史/經驗如何。 .零部件是否為沿用或相似於以前版本的零部件、子系統或系統。 .相對先前版本的零部件、子系統或系統,所作的變更有多顯著。 .是否與先前版本的零部件有根本不同。 .是否是全新的零部件。 .零部件的用途有無變化。 .有哪些環境改變。 .針對該用途,是否作了工程分析(如可靠度)來估計其預期可比較的 發生率。 .是否加入了預防控制。 31 15)嚴重度 (O) 續 一個一致的發生率級別系統應該確保其能持續的被使用。 發生率級別 數是在 FMEA範圍中的一個比較的等級,其可能無法反映出真實發生 的可能。 推薦的評價準則 小組應該對一個評價準則和級別系統有一致性的共識,即使是對個別 的產品分析而對準則作了修改 (見表 3)。 發生度應該使用表 3的指南來 評價。 註:級別為 1的數值是為“極低:失效不太可能發生”所保留。 32 表 DFMEA發生度評價準則 失效發生可能性 可 能 的 失 效 率 級 別 很高:持續性 發生的 失效 ≧ 100件 /每千件 10 50件 /每千件 9 20件 /每千件 8 10件 /每千件 7 中等:偶爾發 生的失 效 5件 /每千件 6 2件 /每千件 5 低:相對很少 發 生的失 效 1件 /每千件 4 /每千件 3 極低:失效不 可能發 生 /每千件 2 ≦ /每千件 1 高:反覆發生 的失效 33 16) 現 行 設 計 控 制 列出預防措施、設計確認/驗證( DV)或其他活動,這些活動的完成或承諾將確保該設計對於所考慮的失效模式和/或機理來說是充分的。 現行的控制方法(比如設計審查、如減壓閥的失效/安全設計、數學研究、試裝/試驗室測驗等)指的是那些已經用於或正在用於相同或相似設計中的那些方法。 小組應該一再的把重點放在設計控制的改進上;例如,在實驗室進行新系統試驗、或對演算法進行新系統的修改。 下列有兩種類型的設計控制特性可考慮: 預防: 預防失效起因/機理或失效模式的出現,減少它們的出現率。 偵測: 在該項目發放量產之前,以任何解析的或物理的方法,查出失效或失效模式的起因/機理。 34 16、現 行 設 計 控 制(續) 如有可能,優先運用第1種的預防控制方法,讓預防控制方法作為設計意圖的一部分,因為其將影響最初的發生率;最初的偵測度將基於對失效起因/機理偵測、或對失效模式偵測的設計控制。 對設計控制,在本表中的設計 FMEA表中有兩個欄位,其有助於小組對這兩種設計控制能有清楚的辨識( 如將預防控制和偵測控制區分為兩個欄位 ),這將是為了對兩種設計控制已經做了考慮的一種快速的目視確定。 這兩個欄位格式的使用是更好的方式。 註:在此所舉出的例子,很清楚的看到小組並未鑑別出任何預防管制,這可能是由於預防控制沒有被用在相同或相似的設計上。 如果一個欄位(對設計控制)的格式被使用,則應該採用下列的方式:對預防控,每一項列出的預防控制前要註明一佪 “ P”;對偵測控制,每一項列出的偵測控制前要註明一個 “ D” 一旦這設計控制被鑑別,如果任何發生率等級被更改時,要審查所有的預防控制以供確認。 35 17、偵 測 度 ( D) 偵測度是結合了列在設計控制中最佳的偵測控制等級。 偵測度是在個 別的 FMEA範圍中的一個比較的等級。 為了取得較低的偵測度數值, 計劃的設計控制(如確認、和/或驗證等活動)需要不斷地改進。 推藨的評價準則 小組應該對一個評價準則和級別系統有一致的共識,即使是對個別的 產品分析而對準則作了修改。 適當的在設計開發過程中加入預防控制是最好的,並且愈早愈好。 註:作成偵測度級別之後,小組應該審查發生度級別,並確保該發生 度級別仍是適切的。 發生度應該使用表4的指南來評價。 註:級別為1的數值是為 “ 幾乎肯定 ” 所保留。 36 效 應 評價準則:被設計控制偵測的可能性 級 別 絕對不肯定 設計控制將不能和 /或不可能找出潛在的起因 `及後續的失效模;或根本沒有設計控制。 10 很極少 設計控制只有很極少的機能找出潛在的起因 `及後續的失效模。 9 極少 設計控制只有極少的機能找出潛在的起因 `及後續的失效模。 8 很少 設計控制只有很少的機能找出潛在的起因 `及後續的失效模。 7 少 設計控制只有較少的機能找出潛在的起因 `及後續的失效模。fmea表格使用說明ppt52-质量制度表格(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