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讲稿(doc131)-财务会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票据 xx 承兑汇票 b. 汇票到期,划转票款 借:应付票据 xx 承兑汇票 贷:银行存款 收款单位: a. 收票发货时 借:应收票据 xx承兑汇票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xx承兑汇票 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及其帐务处理 ( 1)含义:异地托收承付是根据购销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付款人收取款项,由付款人向银行承认付款的结算方式。 ( 2)特点: ①限于异地使用 ②限于有 购销合同的商品交易、以及因商品交易而产生的劳务供应使用 ③金额起点为 10万元,新华书店系统每笔金额起点为 1000元 ④收款单位和付款单位必须是国有企业、供销合作社以及经营管理较好并经开户银行审查同意的城乡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 ( 3)帐务处理:同“委托收款”结算方式 信用卡结算方式及其帐务处理 ( 1)含义: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凭其向特约购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17 货单位购物、消费和向银行存取现金,具有消费信用的特制载体卡片。 ( 2)种类:按使用对象分为单位卡和个人卡。 按信用等级分为金卡和普通卡。 ( 3)特点:①单位卡不得存取现金,只能从基本存款帐户转帐 存入,不得用于 10万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劳务供应款项的结算。 ②个人卡只限于持卡人持有的现金、工资性款项及属于个人 的劳务报酬收入转帐存入。 ③金卡的善意透支金额不得超过 1万元。 普通卡不得超过 5千元。 透支期限最长为 60天。 信用卡透支的利息自签单日或银行记帐日起15日内按日息万分之五计算,超过 15 日按日息万分之十计算,超过30日或透支金额超过规定限额的按日息万分之十五计算。 透支利息不分段,按最后期限或最高透支 额的最高利率档次计算。 ( 4)帐务处理: 借:其他货币资金 —— 信用卡存款 贷:银行存款 四、银行存款的清查: (一)企业银行存款日记帐与银行对帐单余额不一致的原因 企业或银行记帐错误(如多记、漏记、重记) 未达帐项 (二)未达帐项及其原因 含义: 原因: (三)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步骤: 把所有未达帐项分为两类:企业未入帐和银行未入帐; 把企业未入帐 的,全部放在银行存款余额余额调节表的“企业银行存款帐面余额”一方;未记收的 ,加上; 未记付的,减去; 把银行未入帐的,全部放在银行存款余额 余额调节表的“银行对帐单存款余额”一方;未记收的 ,加上; 未记付的,减去。 〖第三节 其他货币资金〗 一、含义: 18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 就性质而言,其他货币资金同现金和银行存款一样属于货币资金,但是存放地点和用途不同。 其他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在途货币资金和信用 卡存款等。 二、核算使用的主要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其他货币资金” 科目性质:资产类科目 帐户结构: 其他货币资金 其他货币资金的增加 其他货币资金的减少 借余:其他货币资金余额 三、主要帐务处理: (一)外埠存款收支的帐务处理: 外埠存款是指企业到外地进行临时或零星采购时, 汇往采购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的款项。 (二)银行汇票存款的帐务处理: 银行汇票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银行汇票,按照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 (三)银行本票存款的帐务处理: 银行本票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银行本票,按照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 (四)在途货币资金的帐务处理: 在途货币资金是指企业同所属单位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的汇、解款项业务中,到月末时尚未达到的汇入款项。 借:其他货币资金 —— 在途货币资金 贷:其他应收款 (五)信用卡存款的帐务处理: 信用卡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信用卡而存入银行信用卡专 户的款项。 (六)信用证存款的帐务处理: 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19 信用证存款是指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的企业为开具信用证而存入银行信用证保证专户的款项。 〖第四节 货币资金的管理与控制〗 一、 货币资金管理的作用 二、 货币资金控制的原则 三、 国家有关货币资金管理的规定 (一) 现金管理办法 库存现金限额是指为保证各单位日常零星开支按规定允许留存的现金的最高数额。 库存现金限额由开户银行核定。 一般按照单位 3~ 5天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现金确定。 远离银行或交通不便的企业,最多可为 15 天。 3. 不准 坐支 现金 (二) 银 行存款管理制度 【课外作业】 某企业采购员前往异地采购材料,行前办理银行汇票 5,000元 ,采购归来后,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结算凭证,实报 4,800 元 ,其中材料价款 4,,增值税 ,随后,收到银行汇票多余款收帐通知,上列余额 200元,已收回入帐。 某企业 4月 30 日的银行存款日记帐帐面余额为 236400元,而银行对帐单上企业存款余额为 233200元,经逐笔核对,发现以下未达帐项,请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① 4月 28日,企业委托银行代收款项 5000元 ,银行已入帐,企业未入帐; ② 4月 28日,企业开出支票 1400元,持票人尚未到银行 办理转帐; ③ 4 月 29 日,银行代收电话费 1200元,企业未入帐; ④ 4 月 30 日,企业送存支票 8400 元,银行未入帐。 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21 第 三 讲 第一节 应收票据 第三章 应收和预付款项 第二节 应收帐款 第三节 预付帐款及其他应收款 教学 目的与要求 掌握应收帐款及应付票据的会计核算 掌握坏帐准备的核算 带息和不带息票据的贴现 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 第一节、第二节 【难点】 坏帐准备的核算 票据贴现 教学方法与时间分配 本章以教师课堂讲述为主,结合胶片教学。 本章预计占用 4学时。 复习提问 什么叫商业汇票。 有哪几种。 什么是票据的贴现。 票据贴现可能给贴现人带来什么经济责任。 银行汇票和银行承 兑汇票是一种票据的两个名称吗。 为什么。 22 〖第一节 应收票据〗 一、含义及分类: 二、核算使用的主要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应收票据” 科目性质:资产类科目 帐户结构: 应收票据 收到应收票据 收回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贴现 应收票据转让 转入应收帐款 借余:应收票据 余额 三、主要帐务处理: (一) 不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 例: A企业销售一批产品给 B公司,货已发出,货款 50000元,增值税 8500元。 按合同约定 3个月以后付款, B公司交给 A企业一张不带息 3 个月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面额 58500元。 借:应收票据 58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 000 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借:银行存款 58500 贷:应收票据 58500 若票据到期, B公司无力还款。 借:应收帐款 58500 贷:应收票据 58500 (二) 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 应收票据利息 =应收票据票面金额 票面利率 期限 注 : 利率一般是年利率。 期限有按月表示和按日表示两种。 票据期限按月表示时,应以到期月份中与出票日相同的那一天为到期日。 月末签发的票据不论月份大小,以到期月份的月末那一天为到期日。 同时,年利率应换算成月利率。 (年利率 /12) 票据期限按日表示时,应从出票日起 按实际经历天数计算。 但,算头不算尾,算尾不算头。 同时,年利率应换算 (年利率/360)成日利率。 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23 例:某企业 1995年 9月 1日销售一批产品给 A公司,货已发出,发票上注明的销售收入为 100 000 元,增值税为 17 000 元收到A 公司交来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期限 6个月,票面利率为 10%。 ( 1)借:应收票据 117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 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000 ( 2)带息应收票据在期末时应 计提利息,增加应收票据的帐面价值,同时计入财务费用。 11700010%4247。 12=3900 借:应收票据 3 900 贷:财务费用 3 900 117000( 1+10%247。 126) =122850 借:银行存款 122850 贷:应收票据 120900 财务费用 1950 (三) 应收票据转让的核算 (四)票据的贴现: 公式: ①计算到期价值 ②计算贴现息 ③计算贴现所得 注意:①给出的贴现率一般是年利率,应根据需要折算:如需要月利率,除以 12;需要日利率,除以 360 ②计入“财务费用”的金额不一定等于贴现息,计入“财务费用”的金额实际上等于票据尚未计提的利息与贴现息的差额。 ③贴现所得不一定大于应收票据面额 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实付贴现金额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日至到期前 一日的利息计算。 ⑤承兑人在异地的,贴现息的计算应另加 3天的划款日期 无息票据的贴现: 例: 1995 年 5 月 2日,企业持所收取的出票日期为 3月 23日、 期限为 6 个月、面值为 110000 元的不带息上商业承兑汇票一张到银行贴现,假设该企业与承兑企业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内,银行年贴率为 12%。 该票据到期日为 9 月 23日,其贴现天数 144 天( 30+30+31+31+231)。 24 贴现息 =11000012%144247。 360=5280(元) 贴现净额 =1100005280=104720(元) 借:银行 存款 104 720 财务费用 5 280 贷:应收票据 110 000 带息票据的贴现: 承前例,假如贴现的票据为带息票据,年利率为 10%。 票据到期值 =110000( 1+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