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库存商品,销售成本和毛利6(doc48)-财务会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利润。 公司必须够进货物补充存货。 新够进商品的价值更接近于后进先出法下存货成本( $660),而不是先进先出法下的销货成本( $540)。 ■ 后进先出法让经理控制收入的报告 —— 或高或低。 后进先出法经常被指责,因为它使经理可以操作经收入。 当存货单价在快速上升时,公司如果想让当年的收入显示低水平(出于少交所得税的目的),经理可以在接近年终的时候 购进大量的存货。 在后进先出法下,这些高价存货立即变成费用 —— 销货成本。 结果,损益表中显示出较低的净收入。 相反,如果当年公司经营状况不好,经理也许希望增加报告收入。 为达这一目的,经理可以推迟高价存货的大量够进到第二年。 这样这些高价存货就不会成为销货成本。 从而经理避免了当年报表中收入的降低。 在此过程中,公司降低了存货的数量,被称之为存货流动性。 后进先出法中存货清理。 当运用后进先出法时,存货数量低于先期水平情况 我们称之为存货清理。 为了计算销货成本,公司必须清楚原先存货成本。 运用后进先出法在存货成本上升时 期,这一举措将会把原来较低的存货成本计入销售成本。 结果先进先出法43%其他方法3%加权平均法20%后进先出法34%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净收入就会比没有采用后进先出法时财务报告所显示的收入高。 经理们都将尽量避免后进先出法中出现的存货清理情况,以避免多报告收入从而多交所得税。 欧文,世界最大的玻璃纤维材料供应商,报告说后进先出法存货清理使它的净收入增加了270 万美圆。 全球透视。 许多公司在国外生产它们所需的存货,这些采取后进先出法对存货计价的公司都必须采取另外的会计计价方法对它们在国外的存货进行计价。 为什么。 美国主体采用后进先出法,但是不一定所有的国家都遵守美国的会计政策。 举例而言, 澳大利亚和英国就不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 图表 67所示了一些允许或者不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国家名称。 表 67 国家 是否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 国家 是否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 澳大利亚 否 新西兰 是 巴西 是 尼日利亚 否 加拿大 是 新加坡 否 法国 是 南非 是 德国 是 瑞典 否 香港 否 瑞士 否 日本 是 英国 否 墨西哥 是 美国 是 高估收入还是降低税收。 一个公司可能愿意报告最高的收入,当物价上涨时,正如我们所见先进先出法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但在此种情况下,公司也得采纳最多的所得税。 当物价下跌时,后进先出法将产生最高的收入。 哪一种方法更好呢。 后进先出法还是先进先出法。 这得有统一 的回答。 不同的公司基于不同的动机选择不同的方法。 P’olaroid Corparation 采用先进先出法, JC Penney Company 采用后进先出法,而摩托罗拉采用加权平均法。 还有其它公司不止采用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如以动力工具和小型器具闻名的 Black Corportion 公司同时采用后进先出法。 下面就是取自该公司某一年度报告(以百万为单位)的说明。 存货 $390 对财务报表的注 释 注释 1:会计政策(摘要) 存货:美国存货成本以后进先出法计价,其它存货以先进先出法计价。 章中复习 复习题例 假定 IBM 的一家处理电脑组件的分支机构 20X1 年 1 月的存货记录如下: 日期 项目 数量 单价 销售价格 1 月 1 日 期初存货 100 $8 1 月 6 日 购入 60 $9 1 月 13 日 销售 70 $20 1 月 21 日 购入 150 $9 1 月 24 日 销售 210 $22 1 月 27 日 购入 90 $10 1 月 30 日 销售 30 $25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公司会计记录表明一月份营业费用为 $1,900。 要求 编制一月份损益表,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计算存货成本,同时在底部把营业费用列示进去(数字四舍五入取整)。 列示你的计算过程,并且运用 P293的表 62 格式,计算销货成本。 假定你是 IBM 的财务副总裁,出于如下动机,你将分别选择哪种方法。 地衡量损益表中净收入的方法。 为你的答案注明理由。 解答 IBM 公司分支公司损益表 20X1 年 1 月 先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 加权平均法 销售收入 $6,770 $6,770 $6,770 销货成本: 期初存货 $800 $800 $800 购入存货 $2,790 $2,790 $2,790 可供销售的存货成本 $3,590 $3,590 $3,590 期末存货 $900 $720 $808 销货成本: $2,690 $2,870 $2,782 毛利 $4,080 $3,900 $3,988 营业费用 $1,900 $1,900 $1,900 营业利润 $2,180 $2,000 $2,088 计算过程: 销售收入 :( 70 $20)+( 210 $22)+( 30 $25) =$6,770 期初存货: 100 $8=$800 购入存货:( 60 $9) +(150 $9)+( 90 $10)= $2,790 期末存货: —— 先进先出法: 90* $10= 900 —— 后进先出法: 90 $8= 720 —— 加权平均法: 90 $**= $808( $,四舍五入取整) *期末存货数量= 100+ 60- 70+ 150- 210+ 90- 30= 90 **$3,590/400= $ 能用于销售的数量= 100+ 60+ 150+ 90= 400 2。 当单位存货价格上升时(正如本题中从 $8上升到 $10),采用后进先出法将使营业利润最低。 (如果单位存货价格下降,先进先出法将使收入降至最低。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当单位存货价格上升时,正如在本题中,先进先出法将会使营业收入最高。 当单位存货价格升或降时都将如此。 最先入库的存货将最早进入销货成本,留在期末存货价值中的将是最近入库的存货。 后进先出法使当期费用和当期收入配比,最近的存货成本被计入销货成本与销售收入匹配。 会计准则及其在存货中的运用 公认会计准则中有一些是适用于存货的,它们包括一致性原则、披露原则、重要性原则和会计稳健原则。 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不同的会计期间采用相同的会计方法和程序。 一致性使企业在不同期间 的会计报表具有可比性。 假定你分析一个企业两年会计年度中的净收入,如果该企业对存货的计价方式在此期间由后进先出法改为先进先出法,它的净收入将呈现大幅度的增长,但这只是会计方法改变的结果。 如果你不知道这一变更,你也许会以为收入的增长是企业经营改善的结果,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一致性原则并不要求同一行业中的所有企业采用相同的会计方法,也不意味着一家企业一定不能改变其采用的会计方法,但是,一家企业变更会计方法时需要对外披露由此变更造成的对净利润的影响。 Sun Company, Inc.,一家石油公司,在其年报附注中如 此披露: 引用于 Sun 公司财务报告附注 6 „„ Sun 公司对原油和加工产品这部分存货计价方法进行了变更„„从先进先出法改为后进先出法。 Sun 公司认为采用后进先出法将更好地实现当期费用于当期收入的配比„„这一会计方法的变更减少了 19X1 年的净亏损 $3,000,000„„ 披露原则 披露原则认为企业的财务报表应当为报表的外部使用者作出决策提供从分的信息。 简而言之,企业应当提供关于经济事项的相关的、可靠的并且可比的信息。 涉及到存货,披露原则意味着企业应当披露所采用的存货计价方法。 没有关存货计价方法的信息,一个银行家 可能得出对一个企业错误的印象从而作出不明智的贷款决策。 举个例子,如果一位银行家正在对两家企业进行比较 —— 一家采用后进先出法,而另一家则采用先进先出法。 采用先进先出法的企业报告的净利润高,但只是因为采用的存货计价方法的差异。 不了解这些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方法的差别,银行家可能贷款错误,或者拒绝给有信誉的顾客提供贷款。 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意味着企业只对对企业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资产项目和经济事项严格执行相应的会计方法。 重要的信息,用会计术语来说,即重要性,指信息在财务报表中的归集和恰当地表述方式将影响报表使用 者作出决策。 非重要项目信息在财务报表中的归集和恰当地表述将不会影响任何人的决策。 重要性概念使会计人员从严格按照公认会计准则计算和报告每一项事项中解脱出来。 这样,重要性原则降低了会计工作的成本。 企业如何划分重要性和非重要性呢。 这个决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规模。 例如,Wendy’s,快餐连锁服务,有将近 5 亿美元资产,管理层可能对 100 美元被偷盗的存货产生的损失认为是不重要的。 因为这一损失对于 Wendy’s 的总资产和净收入而言微不足道,公司会计人员可能不会对此作单独报告。 这一会计处理是否会影响某个人对于 Wendy’s 的决策呢。 大概不会,所以是否单独披露这一损失无关紧要。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稳健原则 会计中的稳健原则意味着在财务报表中的项目应当以导致企业最谨慎财务结果的数字填列。 稳健原则只在对同一项目有数种会计方法选择时才能有所体现。 稳健原则能给企业带来何种好处。 管理层往往只看到企业经营表面的繁荣景象,并且常常夸大企业的收入和资产。 众多会计人员视稳健原则为对管理层乐观倾向的适当平衡。 目标是使财务报表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稳健原则体现为这样一些会计思想:“不夸大任何的收入,但估计所有可能的损失”,如果存在怀疑,那么对一项资 产以其合理范围中最低的数字填列,而对一项负债以最高的数字填列。 稳健原则指导会计人员在一项资产价值高于常规时,减少它的会计计量价值,即便在没有任何交易发生的情况下。 假设一个企业取得存货时支付了 $35,000,但现在的价值却只有 $12,000。 稳健原则就要求会计人员将存货价值减记至 $12,000。 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 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简写为 LCM)是稳健原则的具体体现。 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要求在任何时候,在存货历史成本和市价中取其低者在财务报表中列示。 在涉及到存货时,所谓的市场价值通常指当前重置成本(也即,企 业如果重新购买同样数量的同一种原有存货时所需要支付的数额。 )如果该存货的重置成本低于它的历史成本,企业将减少存货的帐面价值,因为存货的这一损失在很大程度将会发生。 公认会计准则对此作出的要求是对会计历史成本原则的背离。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上以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对期末存货计价。 在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所有的这一切都将自动实现。 那么这一存货价值的减记是怎么实现的呢。 假定“装饰者”户外装修公司( Decker Outdoor Corporation)在 9 月 26日支付了 $3,000购买存货。 到了 11 月 31 日,存货已经发生减 值。 此时存货的重置成本为 $2,200。 市价跌至成本线以下,该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上存货栏内即以 $2,200填列。 通常,由于市价高于存货的历史成本,所以大部分企业都以存货历史成本列示。 表 6- 8 显示了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影响。 该表表明成本与市价(重置成本)孰低法给出了对资产负债表存货栏的相关性最强的数字。 表 6- 8 资产负债表 流动资产: 现金„„„„„„„„„„„„„„„„„„„„„„„„„„ $ XXX 短期投资„„„„„„„„„„„„„„„„„„„„„„„„ $ XXX 应收帐款„„„„„„„„„„„„„„„„„„„„„„„„ $ XXX 存货(市价) (低于 $3,000)„„„„„„„„„„„„„„„„„„„ $2,200 待摊费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