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普查财务103表统计报表制度讲解(ppt66)-财务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旧会计制度中名称相同,但含义不同。 旧会计制度的 “ 应收账款 ” ,没有扣除计提的 “ 坏账准备 ” 金, 不是净额的概念,因此,要用扣减“ 坏帐准备 ” 金之后的数填列; 而新的会计制度中的 “ 应收账款 ” 本身就是扣减坏账准备的净额,因此,可直接填列。 累计折旧 (022): 反映企业到报告期末止,历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 根据会计“ 资产负债表 ” 中 “ 累计折旧 ” 项的年末余额数填列。 它包括了固定资产在清理时冲减的累计折旧。 本年折旧 (023): 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内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合计数。 该指标在新旧会计制度中包括在不同的会计报表中。 旧的会计制度根据 《 财务状况变动表 》 中 “ 固定资产折旧 ” 项填列。 新的会计制度根据 《 资产减值准备、投资及固定资产情况表 》 的“ 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 ”项本年增加数填列 3)损益及分配:主要反映企业本期各项收入、成本、费用、税金、利润形成及利润分配的基本情况。 应根据企业单位的利润表、利润分配表、成本费用明细帐、会计科目明细帐、会计决算资料等有关资料的本期发生额分析填列。 需要强调的指标: 劳动、失业保险费( 073): 不含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单独一个指标。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074): 是指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费,不包括因工作需要企业为职工上的工伤保险等,也不包括用 “ 应付福利费 ”支付的保险费。 因为,表中已经有“ 应付福利费 ” 指标,避免重复。 排污费( 061): 表中有两个 “ 排污费 ” 指标,但两个指标用途不同。 这里排污费是企业按规定上缴环保部门的费用。 而后面的代码 267的排污费是企业用于治理自身污染而支付的费用。 前者反映在 “ 管理费用 ” 科目中, 后者反映在 “ 制造费用 ” 中的排污费。 4)工资、福利、增值税等 主要反映企业本期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情况、企业为职工福利支付的福利费情况,以及企业因经营活动而应向税务部门支付的增值税、关税情况。 应根据企业单位的会计科目明细帐、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等资料的本期发生数分析填列。 需要强调的指标: 本年应付工资总额 (076): 会计制度规定应付职工的工资应该计入 “ 应付工资 ” 科目,但目前有的企业应支付的工资不设或不计该科目,而是在管理费、制造费、营业费等费用科目中直接列支。 如果仅从 “ 应付工资 ” 科目摘取,象这样的企业就可能填零。 为了真实反映工资情况,我们规。经济普查财务103表统计报表制度讲解(ppt66)-财务分析(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