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课件ppt-财务会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成本性态分析的意义 成本性态分析是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的前提条件 成本性态分析 , 为进行成本 —产量 —利润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分析 , 提供了方便 成本性态分析 , 是正确制定经营决策的基础 返回 II. 成本性态分析存在的问题 “相关范围 ” 的限定有局限性 “ 成本与产量之间完全线性关系 ” 的假定 , 不可能完全切合实际 返回 I. 变动成本法 和 完全成本法 的特点 II.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III. 变动成本法 和 完全成本法 的优缺点 i. 变动成本法的特点 变动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 在变动成本法下,企业利润由贡献式收益表确定。 变动成本法,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 返回 ii. 完全成本法的特点 符合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 强调成本补偿上的一致性 强调生产环节对企业利润的贡献 返回 II.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对存货的估价不同 分期损益不同 当产量与销量相等时,两种计算方法所得净利润也相等 当产量大于销量时,以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利润大于以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净利润 当产量小于销量时,以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利润小于以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净利润 返回 i.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优点 • 能够为正确地进行短期决策和加强经营控制提供各种有用的会计信息 • 能够使管理当局更加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 • 便于进行不同期间的业绩评价 • 可以简化成本计算,避免固定成本分摊中的主观随意性 继续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缺点 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改变成本计算法会影响有关各方的利益 返回 ii. 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 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是相对于变动成本法而言的,亦如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是相对于完全成本法而言的。 第三章 第 3章 本 — 量 — 利分析 ☆ 盈亏临界分析 ☆ 有关因素变动对盈亏临界点及实现目标利润影响的分析 ☆ 本 —量 —利关系中的敏感分析 ☆本 —量 —利分析的扩展 I. 盈亏临界点的计算模型 II. 盈亏临界图 I. 盈亏临界点的计算模型 盈亏临界点计算的基本模型 P = VSPVVCFC 安全边际与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是指现有(或正常)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的差额,这个差额标志着企业销售量下降多少,才会发生亏损。 安全边际 = 现有销售量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1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 安全边际率 继续 实现目标利润的模型 实现税前目标利润的模型 税前目标利润 = 目标销售量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实现税后目标利润的模型 多品种盈亏临界点分析的模型 加权平均模型 联合单位模型 返回 II. 盈亏临界图 基本式 成本与收入(元) 150 000 盈亏临界点 120 000 100 000 50 000 0 1 000 2 000 3 000 销售量(件 ) 图 3 1 基本式盈亏临界图 继续 贡献毛益式 成本与收入(元) 150 000 盈亏临界点 120 000 100 000 70 000 50 000 0 1 000 2 000 3 000 销售量(件 ) 图 3 2 贡献毛益式盈亏临界图 继续 量利式 (单一产品) 利润(元) 6 0 0 0 0 4 0 0 0 0 2 0 0 0 0 盈亏临界点 0 1 0 0 0 2 0 0 0 3 0 0 0 销售量(件) 2 0 0 0 0 亏损区 4 0 0 0 0 6 0 0 0 0 图 3 3 单一产品下量利式盈亏临界图 量利式 (联合单位产品) 盈利(万元) 4 0。管理会计课件ppt-财务会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总数净利润每股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 =年度末股东权益 247。 年度末普通股数 该指标反映:发行在外普通股所代表的净资产成本。 该指标的作用是:在理论上提供股票的最低价值。 市净率 市净率 =每股市价 247。 每股净资产 表示:每股净资产市场给予的反映。 当市价高于帐面价值时 , 企业资产质量很好 ,公司形象好;反之则相反。 五、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 报表本身局限性: 表现 : •
D、 充分占有信息假设 记住啦。 下载 管理会计的原则 A、 最优化 B、 效益性 C、 有用性 D、 及时性 E、 重要性 F、 灵活性 下载 四、管理会计与 财务会计关系 联系 区别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联系 同属现代会计:源于同一母体 最终目标相同: 企业管理目标服务 相互分享信息 财会改革有助于管会 的发展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区别 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A、 主体 企业 企业、责任单位 B、
,年度终了前退回的,冲退回月份收入 ,年度终了前退回的,冲退回月份收入 ,按日后事项原则处理,调整报告年度的收入。 (通过 以前年度损益调 整 ) ⑧、 需要安装检查的销售 :安检完后确认收入,如果安检较简单时,发出进就确认 ⑨、 附销售退回条件 的: 能够合理估计的部分,确认收入;可能退货部分,不作收入,仅做发出处理 不能合理估计的部分,期满确认 ⑩、 以旧换新 :销售的新商品,按销售处理
25 采埃孚 集权与分权合一 环境: 规模庞大,产品单一,组 织机构适中 预算: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前者下达目标,后者编制部门预算,最后由财务部汇总,公司审核、批准 26 第三部分 预算目标与效果(案例) 组织框架: 某公司 营销部门 生产部门 行政管理部门 东 华 华 山 原 成 包 企 财 技 采 人 北 北 东 东 材 品 装 管 务 术 购 事 地 地 地 地 车 间 间
动负债 长期负债 长期负债 股权资本 股权资本 正常资产负债表 病态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的 3: 7原则与 2: 8金率 • 无论是投资决策还是融资决策,维持一个合理的结构都是保证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关键。 • 3: 7原则适用于: ☆流动资金:固定资金 ☆现金、有价证券与应收帐款:存货 ☆短期负债:长期负债 ☆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股权资本 • 由 3: 7演变为 2: 8金率
段 ( 80年代初起) (一)传统管理会计的形成阶段 —— 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 19世纪英国 工业革命 合伙经营 股份公司 所有权与 经营权分离 泰罗( ) 科学管理理论 传统 会计 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现代 会计 20世纪初 生产社会程度高 生产规模扩大 竞争加剧 寻求“最佳途径” 最有效率的标准操作方法和有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度 管理职能 成本控制 传统管理会计的形成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