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存货(ppt84)-财务会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① ② ③ ④ ①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和辅助生产的材料 ② 车间管理部门耗用的材料 ③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的材料 ④ 专设销售机构耗用的材料 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 其他业务支出 ⑤ ⑥ ⑦ ⑤ 基建工程部门领用的材料 ⑥ 福利部门领用的材料 ⑦ 对外销售的材料 会计学 38 ( 4) 根据我国现行税收法规的规定 , 当原材料发生用途 的改变而用于增值税的免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 , 如用于 基建工程部门或福利部门等 , 作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 , 应将用于这些方面的材料应分担的增值税从 “ 进项税额 ” 中转出 , 并计入有关项目的成本。 会计学 39 (二)计划成本法 定义 计划成本法是指原材料的收入 、 发出和结存均按照计划 成本计价的一种核算方法。 适用企业 适用于材料品种繁多 、 收发频繁的大中型企业 , 或者管 理上需要分别核算材料的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的企业。 账户的设置 设置 “ 物资采购 ” 、 “ 原材料 ” 、 “ 材料成本差异 ”等 科目,但不再设置 “ 在途物资 ” 科目。 会计学 40 原材料收入的核算 ( 1) 企业外购材料时 , 只要企业取得发票账单等原始凭证 , 并以此计算出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 均应 借:物资采购 贷: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 2) 材料验收入库后 , 按计划成本 借:原材料 贷:物资采购 会计学 41 ( 3) 结转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 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 借 :材料成本差异 贷 :物资采购 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 借 :物资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 由于企业收入材料的业务比较频繁 , 为了简化核算 , 也可 以将材料验收入库和结转成本差异的会计核算留待月末一次性 进行。 会计学 42 原材料发出的核算 ( 1) 编制 “ 发出材料汇总表 ” , 作为编制材料发出的记 账凭证和登记总账的依据。 ( 2) 月末需要根据本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率来确定发出材 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 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 际成本。 ▲ 发出材料应分担的成本差异 , 必须按月分摊 , 不得在 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 ▲ 发出材料应分担的成本差异 , 除委托加工材料可按上 月差异率计算外 , 其他都应使用当月的实际差异率。 如果上月的成本差异率与本月的成本差异率相差不大 , 也可按上月的成本差异率计算。 会计学 43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 ( 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 +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 ) / ( 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 ) 100% 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 /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100% 会计学 44 七、库存商品 ( 一 ) 库存商品的内容 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 , 包括库存的外购商品 、 自制的商品产品 、 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 、 发出展览 的商品以及存在外库或存放在仓库的商品等。 工业企业的库存商品主要是产成品。 工业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 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 , 也视同企业的产品 , 作为库存商品 进行核算。 工业企业的库存商品还包括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 会计学 45 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主要指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后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会计学 46 (二)科目的设置 设置 “ 库存商品 ” 科目进行核算。 “ 库存商品 ” 科目通常应按商品的种类、品种和规格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库存商品 入库商品实际成本(或进价) 入库商品计划成本(或售价) 发出商品成本 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 结存商品的计划成本(或售价) 会计学 47 (三)库存商品的核算 进价金额核算法 售价金额核算法 会计学 48 进价金额核算法 ( 1) 商品收入的核算 ① 设立 “ 在途物资 ” 或 “ 物资采购 ” 和 “ 库存商品 ” 总账科目。 ▲ “ 在途物资 ” 科目核算企业购入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的实际成本。 ▲ 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如运杂费 、 装卸费等 , 记入“ 营业费用 ” 科目。 ▲ 小规模纳税人购入物资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 购入物资支付的增值税 , 计入所购物资的成本。 ▲ “ 库存商品 ” 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进价。 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在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视同企业的产品,在该科目核算。 会计学 49 ② 建立一套完整的库存商品明细账。 ▲ 这套明细账按库存商品的品名分设。 ▲ 在收入 、 发出商品时 , 同时登记收入 、 发出和结存的商品的数量与金额。 ③ 建立比较完整的库存商品账体系。 这个体系要包括库存商品总账、库存商品类目账和库存商品明细账三个层次。 ④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和定期核对制度,保证账账、账实相符。 会计学 50 ⑤ 企业购入的商品 , 支付货款和运杂费或开出 、 承兑商业汇票时尚未到达或 尚未入库的 借:在途物资 营业费用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 贷:银行存款 应付票据 商品到达 、 验收入库后 , 以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在途物资 会计学 51 ⑥购入商品已经到达并已验收入库,已收到发票账单,但尚未支付货款和运杂费或尚未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按实际成本 借:库存商品 营业费用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 贷:应付账款 ⑦购入商品与发票账单同时到达,商品验收入库,同时支付货 款或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 借:库存商品 营业费用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 贷:银行存款 应付票据 会计学 52 ⑧ 购入的商品到达并已验收入库 , 但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 ,按暂估价入账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 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用红字作相同的分录 , 予以冲回。 ⑨小规模纳税人购入商品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购入 商品时,按购入商品应支付的金额 借:在途物资 营业费用 贷:银行存款。会计学-存货(ppt84)-财务会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资产净值和折旧率计算当期应提折旧额。 会计学 74 年折旧率和年折旧额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 年折旧额= 预计使用年限 2 100% 年初固定资产净值 年折旧率 会计学 75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注意事项 •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应注意,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间,某一年度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折旧额小于该年度按使用年限法计提的折旧额,则该年度可以改按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以便进一步加速折旧。 会计学
记账 成本计算 原材料 1080/4件 总成本: 1000元 +80元 =1080元 单位成本: 1080元 ╱ 4=270元 经济业务 :购入A材料 4件 , 买价1000元 , 支付运费 80元。 6)财产清查 ◆ 通过盘点实物等查明财产的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方法。 买价 1000元 ,运费 80元。 计 4件。 原材料 1080/4件 盘点实物 ( 4件) 账实核对 7)编制会计报表
(损失 ) 营业外收 支出净额 利 润 会计等式 ( 1) 会计等式的含义 也称会计恒等式。 运用数学方程的原理描述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 会计要素 ) 之间数量关系的表达式。 收入 资产 费用 利润 所有者权益 负债 ( 2) 会计等式的种类 1)静态会计等式 ●定义: 由静态会计要素组合而成的反映企业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的等式。 ●组合方式: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 ●
面,由于全面预算是在财务收支预算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预算是财务行为,应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制定和控制,许多企业的生产。 销售等基层业务部门并不参加预算的编制过程,这就进一步削弱了预算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造成企业预算的软约束,使预算,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即便预算不脱离实际,没有基层业务人员的参与,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中国最庞大的实用下载资料库 (负责整理 .
领用材料 书写正确 (占行高二 分之一 ) 书写错误 (书写占 满格 ) 摘 要 借 方 贷 方 ◆ 4)使用蓝黑墨水 ◆ 5)红字限制使用 ▲ 冲销错账 ▲ 账页不设借贷栏时登记减少数 ▲ 账页未印余额方向时登记负数 ▲ 其他会计记录 总 账 会计科目: 本年利 润 20╳╳ 年 凭 证 摘 要 借 方 贷 方 余 额 月 日 种类 号数 2 28 转 18 转入销售收入 120 000
:会计处理方法与政策变更意味着什么。 六、制约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其他重要原则 及时性原则 • 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应当及时 思考:如何才能及时。 六、制约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其他重要原则 明晰性原则 • 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应当明晰、易于理解 六、制约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其他重要原则 配比原则 • 企业的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期的费用应当配比,正确计算利润(与权责发生制原则相同,只不过侧重点在于利润表)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