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人工作压力调查分析报告(doc22)-财务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相关性,在没有压力与压力明显区域中,会计感受到周围会计人的压力比其自身压力大;而在压力明显以上区域,会计人感受到周围会计人的压力比其自身压力大。 见图6所示,其中,系列 1 为会计人感受自身工作压力程度情况,系列 2 为会计人感受周 围会计人工作压力程度情况。 中国会计人工作压力调查分析报告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中国会计视野网站 12 (五)工作压力发生频率:经常性感受 发生频率也是考察与衡量工作压力的一个角度。 就这一问题,本次设置了三个选项,为“偶尔会有感受到”、“经常性感受到压力”与“持续性感受压力”,在分析中,分别赋值为 3。 分析数据显示,偶尔感受到压力的占 22%,经常性感受到压力的占 58%,持续性感受到压力的占19%,平均值为 ,接近经常性感受压力;同时,单位类型与在组织中身份不同,工作压力频率情况也不同,具体见表 7。 (六)承压后反应:情绪低落或情绪波动为主 承受工作压力后会有不同 的反应,这些反应可能是心理上的,也可能是生理上的,或二者兼有。 就承受压力后的不良反应问题,本次调查设置了三个选项,一是“情绪低落或情绪波动”,二是“厌倦工作”,三是“身体素质下降或欠佳”。 调查结果显示,情绪低落或情绪波动是主要的不良反应。 总体情况见图 7。 进一步分析显示,相比之下,性别方面,男性更容易身体疲劳,女性更容易情绪反应与厌倦工作;在年龄方面, 35 岁以上的会计人厌倦工作的反应较少,而 25 岁及以下的会计人身体素质下降的反应较少, 2630 岁的会计人容易情绪反应与厌倦工作;组织中身份方面,高层管理人 员中国会计人工作压力调查分析报告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中国会计视野网站 13 容易身体素质下降,但不容易厌倦工作,普通工作人员更容易情绪化。 具体情况见表 8。 (七)减压方式:八成以上会计人自我调节 出现工作压力后的不良反应之后,会计人是如何做的呢。 就会计人减压方式问题,我们设置了三个选项,一是“自我调节”;二是“寻求周围人帮助”,如向朋友倾诉等;三是“接受心理咨询或治疗”。 调查显示,采取第三种方式的寥寥无几,而选择自我调节的占 85%,选择寻求周围人帮助的占 35%,见图 8 所示: 进一步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等到不同,减压方式也不同,详见表 9。 年龄方面,有越老越内敛的现象:在 40岁以下的会计人中,随着年龄的增加,选择自我调节方式的也增多, 3640岁的会计人中,选择自我调节方式的达到 90%;而在 2640岁的会计人中,随着年龄的增加,选择寻求周围人帮助的减少。 性别方面,呈“女人爱唠叨、男人喜自调”的态势:选择自我调节方式的男性远远多于女性,前者被选比率达到 91%,后者被先比率为 79%;而女性选择寻求周围人帮助的比率远远高于男性,女性为 45%,男性为 25%。 婚姻方面,围城内外的情况也不同,城外的圈子总是大些:未婚会计人选择寻求周围人帮助的比率为 39%,高于已婚会计人 32%的比 率。 中国会计人工作压力调查分析报告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中国会计视野网站 14 城市方面,北京与上海两地稍有区别;北京会计人选择寻求周围人帮助的比率为 40%,而上海会计人选此项的比率为 35%;上海会计人选择自我调节的比率为 86%,高于北京会计人选此项的比率 82%。 地域方面,县城及农村会计人选择自我调节的比率最高,达到 88%,而选择寻求周围人帮助的比率最低,达到 22%;同时,地域越繁华,选择寻求周围人帮助的比率越高,从县城及农村、地级市、省会城市或经济特区到直辖市,选择比率分别为 22%、 24%、 36%与 38%。 单位类型方面,会计中介机构与行政事业单位的情况突出,会计中介机构中选 择自我调节方式的比率最达,达到 90%,而选择寻求周围人帮助的比率最低,仅为 29%;行政事业单位选择自我调节的比率最低,为 80%,选择寻求周围人帮助的比率最高,达到 46%。 组织中身份方面,随着身份的提高,选择寻求周围人帮助的比率越低,从普通工作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到高层管理人员,其选择比率分别为 38%、 35%、 32%与 24%。 中国会计人工作压力调查分析报告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中国会计视野网站 15 三、主要结论: (一)会计人工作压力远远大于其他白领 2020 年 曾有对 身处北京的公司白领 进行的工作压力调查 2, 调 查 结果显示: %的白领们正面临着较大的工作 压力, %的白领正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 , 白领们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而本次会计人压力调查中,工作压力程度设计了六个档次,分别是“没有压力”、“略有压力”、“压力明显”、“压力大”、“很大压力”与“极大压力”。 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压力明显(类似于“较大工作压力”)以上程度的占 85%,而压力大以上程度的占 60%;就北京市而言,压力明显以上程度的占 92%,而压力大以上程度的占 72%。 可见,会计人工作压力感受程度远远大于其他白领。 形成这种会计人工作重压的原因有几个方面,并且这些原因都是相互交织、相互关联 的。 一是自上世纪初开始,我国会计进入了变革期。 这种变革一方面通过新准则新制定的出台,使广大会计人面临着大量的知识更新;另一方面,变革中出现的新方法新理念等,也冲击着会计人的学习、工作与择业等传统观念。 以会计准则为例,至 8 月止,财政部 2020年已发布十七项准则征求意见稿,包括十六项具体准则与基本准则修订;下一步,财政部会计司还将发布其他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并对现行具体会计准则进行全面修订。 预计到今年底或明年初,一个包括1 项基本准则和 40 多项具体会计准则在内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充分协调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将建立。 面对这些急趋的会计变革,一些会计人自然会产生对未来学习与工作的种种压力。 二是会计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3。 比如,近期各地都出现会计人才供大于求的信息,如北京与上海等地出现基础财会类岗位僧多粥少的局面;又如,镇江人才市场提供的会计、出纳和收银员岗位,已经出现一个岗位七个人争的艰难局面。 这种就业局面导致广大会计人职场竞争的压力,并进而通过增加工作强度、不断参加学习考试等以缓解竞争压力。 正如一位参加本次调查投票的网友在留言上所说:“财会工作的入门门槛太低,导致财会工作人员的供绝对大于求;而且受中国国情的影 响,领导聘用财会人员时一般都是‘唯亲’,致导财会工作就业压力比较大。 ” 三是在会计变革与才市竞争的共同作用下,出现了特有的财会人员考试时代。 目前国内财会行业从业人员面临的考试是纷繁复杂的,既有各种从业资格与洋证书,也有会计自考与会计硕士等等,细数起来不下 30 种 4。 面对这些考试,一位投票网友说出了心声:“财会方面的证多,要考的证太多,但没有精力去学了。 感觉自己在一天天被社会淘汰。 ” 四是会计职业特有的角色冲突,这种角色冲突是多层面的。 以企业会计人员为例,存在遵守职业道德与满足所受聘企业要求的冲突;既要充当企业 财会管理“守门员”与“最后一道防线”,又要与其他部门员工平等相处;等等。 这种冲突在目前中国经济转轨期,一些企业管理尚不完善、法律意识尚有待加强的环境下,更加显得突出。 角色冲突会导致心理冲突,进而产生职业风险、人际关系、职场竞争等方面的心理压力。 2 2020 年, 北京零点市场调查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网上调查方式对 415 位身处北京的公司白领(男性 %,女性%)进行了一次关于工作压力的研究,形成《 2020 年白领工作压力研究报告》。 3 近期会计供大于求的新闻,可见中国会计视野网站相关资讯: 上海基础财会类岗位僧多粥少: 北京二季度财会人员过剩: 镇江会计等老热门专业成就业老大难: 4 中国会计视野网站曾对各种考试进行过特别调查,详见: 23 种财会资格考试知名度、价值度排行榜: 中国会计人工作压力调查分析报告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中国会计视野网站 16 (二)会计人男女压力差异显著 本次调查的男女样本比例相近,但就调查的诸问题而言,却差异很大。 压力源方面,男性压力来自于家庭生活与社会的比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来自工作的压力高于男性;工作压力源方面,男性工作压力来自工作强度与职业风险较多,但女性人际关系的压力比男性多 ;工作压力感受程度方面,男性压力感受明显高于女性;承受工作压力后的反应方面,男性更容易身体疲劳,而女性更容易情绪反应与厌倦工作;就减压方式来讲,男性比女性更多地选择自我调节方式,而女性选择寻求周围人帮助,如向朋友倾诉等的比率远远高于男性。 四个方面原因综合作用,导致以上这些性别上的差异:一是传统文化在人们思想中的影响;二是男女在家庭中的分工不同;三是男女在生理与心理上的不同特点;四是男女在组织中的地位不同所致。 就传统文化影响而言,一方面表现在男性对自身的要求,如要负起对家庭的责任,如在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等等 ;另一方面表现为外界对男性的要求,如已婚男士的妻子的要求,或未婚男士的女友的要求。 这可从中国会计视野网站的另一项针对女性会计人的调查中反映出来: 虽然幽默大男孩是影视片中的偶像,但 在 现实生活中,女会计人最不希望自己的爱人是这样的形象的( %),她们喜欢的是默默付出关爱的责任型 (%)、顶天立地的事业型 (%)5。 这两方面共同作用,导致男性来自家庭、生活与社会的压力高于女性;同时,也导致男性来自工作强度与职业风险的工作压力高于女性。 据调查, 女性仍然是家务劳动的主力 6,“男主外女主内”仍然 是家庭分工的主要模式,于是女性更多地发挥其家庭职能, 是家务劳动的主力 ,如婚后扶养照顾。中国会计人工作压力调查分析报告(doc22)-财务分析(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ASBE: 房屋 、 建筑物以外的不需用固定资产也不计提折旧 没有此类规定 ,通常对不需用固定资产照提折旧,但折旧费用不计入成本,而计入管理费用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CAS IAS 4/16 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确定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 , 并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 折旧方法 (例: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 、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
而所谓相关信息的内涵和外延目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投资者关注的将不再是单一的、关于财务资本的财务信息,而要求企业披露其所拥有的软资产如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有利于保持企业长期战略性竞争优势的信息 [6].事实上,知识经济下,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未来获利能力以及有 利的现金流动状况的决定性因素将不是其财务资本的如何殷实,而是取决于一个企业能否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良好的管理以及团队精神。
力很差,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 速动比率 =速动资产 /流动负债 05年一季度 ( 19,155,342,0762,858,965,524) /45,116,067,771= 04年 ( 17,382,632,4703,114,632,374) /46,540,326,687= 05年一季度 ( 26,561,509,1692,121,200,101) /42,409,650,849=
姓 名 工 作 对口的工作 高薪的工作 兴趣所在的工作 基层工作 自主创业 选择规则: 由于每个毕业生毕业时面对求职都 拥有着差不多平等的机会,所以模拟每人拥有 100分的资本,让同学们分别为自己所喜欢的职业进行选择,以表明他们的就业方向和追求目标(即追求欲望越高的工作,投的分越多,以体现自己的目标和心里要求此工作的强烈程度)。 当然,工作是有很多类型的,人的选择也可以有很多个
司的长远发展呢。 显然,投资者应对此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应收款项 应收款项是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另一个重头戏,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内容。 应收款项的出现,是现代会计中权责发生制的体现。 在现代会计体系下,并不以发生现金的实际收入和支出,作为公司确认收益和费用的标准。 如果公司已经按照合同或约定向对方提供服务或产品 ,而且这些服务或产品的价值也可以明确计量
成本差异(红字) 借:有关科目 贷:材料成本差异 发出差异率的计算 期 初结存材料差异 +本期收入材料差异 差异率= 100% 期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 +本期收入材料计划成本( 不含 暂估) 【例】 某企业月初库存原材料计划成本为 120 000 元,实际成本为 117 800 元;本月购进原材料实际支付价款 252 000 元,按 240 000 验收入库;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 28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