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铰链固定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如下: ,所用时间 15天; ,所用时间 5天; ,所用时间 30 天; .所用时间 5 天. 2 弯曲模设计 弯曲件的工艺性分析 1该制件为简单的 V形弯曲,制件结构简单。 2材料为 Q215,较软,易于成形。 3该制件长度尺寸公差未标注,按公差 IT14 级公差,经查表,其角度自由公差为177。 2176。 30′ 最小弯曲半径 Q215 的最小弯曲半径如下表所示 退火状态 冷作硬化状态 弯曲线的位置 垂直纤维 平行纤维 垂直纤维 平行纤维 该零件的弯曲半径为 r=1 ㎜大于退火状态下的 rmin= 2= ㎜而小于rmin= 2= ㎜,所以在退火状态下该制件不必开槽,可以采取直接弯曲。 回弹值的影响 对于该制件,由于 r/t=2/2=1< 5 ㎜ ,故该制件的弯曲为大变形程度的自由弯曲。 根据该制件的弯曲角为 90176。 经查表知其平均回弹角为 1176。 ,小于其弯曲角度自由公差,故在设计弯 曲凸模时可以不对其进行校正。 弯曲件坯料尺寸的计算 1 弯曲中性层的位置计算 ρ =r+x t 根据该制件的相对弯曲半径 r/t=1 ㎜经查表知其中性层位移系数 x=,所以ρ =1+ 2= ㎜。 2 坯料尺寸计算 在坯料尺寸计算时按照弯曲圆角 r> 和 r< 分类计算,而此时的r=1 ㎜ ,但是由于该制件较薄,故圆角变形区域变薄严重,所以可采用 r< 时的计算方式: Lz=L1+L2+=62+8+4=74 ㎜。 弯曲力的计算 弯曲模结构设计 凸 模圆角半径 凹模圆角半径 凹模圆角半径 rA不能过小,以免擦伤工件表面,影响冲模寿命。 凹模两边的圆角半径应一致,否则在弯曲时坯料会发生偏移。 rA值通常根据材料厚度取为: t≤ 2㎜ rA=(3~ 6)t t=2~ 4㎜ rA=(2~ 3)t t> 4㎜ rA=2t V形弯曲凹模的底部可以开退刀槽或者取圆角半径 rA‘ =()( rT+t) 所以 rA=2 =5 ㎜ rA‘ = 3= ㎜ 凹模深度 弯曲模图形 凸模图形: 凹模图形 : 压力机的参数与较核 由前面压力机公称压力计算初选的压力机型号: J2310,查《模具实用技术手册》表 23得压力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公称压力: 100 KN ; 滑块行程: 45 mm ; 最大闭合高度: 180 mm ; 最大装模高度: 180 mm ; 连杆调节长度: 35 mm ; 模具试冲时常见的故障,原因和调整方法 下表分别列出了模具在试冲时常见的故障,原因和调整方法: 常见故障 产生原因 调整方法 弯曲角度不够 凸凹模的回弹角制造过小 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太 浅 凸、凹模间隙过大 试模材料不对 弹顶器的弹力太小 加大回弹角 调整冲模闭合高度 调整间隙值 更换试冲材料 加大弹顶器的弹顶力 弯曲位置偏移 定位块的位置不对 凹模两侧进口圆角大小不等,材料滑动不一致 没有压料装置或者压料装置的压力不足和压板位置过低 凸模没有对正凹模 调整定位板位移 修磨凹模圆角 加大压料力 调整凸凹模位置 冲件的尺寸过长或者不足 凸凹模之间的间隙过小,材料被拉长 压料装置压力 过大,将材料拉长 设计时计算错误或不正确 调整凸凹模间隙 减小压料力 改变坯料尺寸 冲件外部有光亮的凹陷 凹模的圆角半径过小,冲件表面被划痕 凸、凹模之间的间隙不均匀 凸、凹模表面粗糙度太大 加大圆角半径 调整凸、凹模间隙 抛光凸、凹模表面 总装图 冲孔落料模具设计 冲孔落料模具设计的设计思路 冲孔落料工艺的分析 冲裁件工艺分析 原始资料:如图所示 材 料: Q215 厚 度: 2mm 为避免工件变形和保证模具强度孔边距和孔间距不能过小,其要求为 c≥ ()t 在这里 c=㎜ > 12 ㎜ ,所以,该制件的模具可以设计成冲孔落料复合模。 因受凸模强度的限制,孔的尺寸不易太小,否则凸模易折断或压弯。 对于冲圆孔而言,有无导向凸模所能冲制的最小尺寸分别为以下列表 无导向凸模 有导向凸模 材 料 材 料 钢т> 685 d≥ 硬钢 d≥ 钢т≈390685 d≥ 软钢及 黄铜 d≥ 钢т≈ 390 d≥ 铝锌 d≥ 黄铜 d≥ 铝、锌 d≥ 该模具的凸模可以采用无导向结构。 零件图上两孔的精度为 IT13 级,其余尺寸未注公差按 IT14 级确定工件公差,一般冲裁均能满足其尺寸精度要求。 冲材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孔这两个基本工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最后冲孔。 采用单工序模具生产。 方案二:用落料 冲孔复合冲压。 采用复合模具生产。 方案三:用冲孔 落料级进冲压。 采用级进模具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是需 要两个基本工序,两套模具,这样成本高 主要设计计算 排样方式 该制件的排样方式采用少废料直排方式,如图所示 冲材件的实际面积 : A=74*44=3256 ㎜ 2 搭边值 经查表料厚为 2 ㎜的落料搭边值如下: 工件间 a1= mm 侧面 a= 步距 22+= 条料宽度 B0△ =( Dmax+2a) 0△ =74+2 =77 ㎜ 压力、压力中心计算及压力机的选用 冲压力计算 F=KLtτ b 经查表τ b=300MP 式中: F冲材力 L冲材周边长度 t材料厚度 =9062N 则 F= F1+ 2F2=110164N 卸料力、顶件力的计算 卸料力 FX=KX*F 顶件力 FD=KD*F 式子中: F 表示冲材力; KX-表示卸料力系数; KD- 表示顶件力系数. 因为板料的厚度 t=2mm。 经查表: KX取。 KD取 所以 FX=KX*F= 110164=5508N。 FD=KD*F= 110164=6610N 项目分类 项 目 公 式 结 果 备 注 排 样 冲材件面积 A A=74*44 3256 ㎜ 2 L=77mm d= 条料宽度 B B0△ =( Dmax+2a)0 77mm 搭边值 工件间 a1= mm 侧面 a= 步距 S=22+22+ 冲 冲栽力 F= F1+ 2F2 110164N τ b=300MP K= 卸料力 FX=KX*F 5508N。 压 力 顶件力 FD=KD*F 6610N KX取。 KD取 冲压力总力 FZ=F+ FX+ FD 122282N 压力中心计算 计算压力中心的 时候,应该先画出凹模型口图,如下图所示: 在图中将 xOy 坐标系建立在图示的对称中心线上.根据力学定理,合力对某轴的力矩等于各分力对同轴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