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均增长 12%。 实施绿色食品发展战略,全面提升绿色食品发展水平,一是全面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二是加快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三是加大绿色食品标志品牌的宣传力度。 力争在 5 年内,全县绿色食品监控面积达到 90 万亩、产量达到 25 万吨,知名绿标达到 8 个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60%来自绿色食品。 加快畜牧业升级步伐。 我县气候适宜,有天然草场,是发展畜牧业的“阳光地带”,畜牧业种类有牛、猪、羊、鸡、灰鹅等,至 2020 年,生猪出栏 30 万头,肉牛出栏 万头,山羊 3 万只,灰鹅 60 万 羽,肉类总产量达到 万吨,年均增长 10%。 “十一五”期间加快畜牧业的升级重点是培育专业养殖群体,促进粮食过腹增值和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力争到 2020 年畜牧产值达到农业产值的 30%以上。 加快农业产业化升级步伐。 “十一五”期间,农业产业化升级方面主要是健全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培植 1015 户龙头企业,种植基地达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9 页 共 19 页 40 万亩,养殖总规模达 60 万头 (只 ),联结农户 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 70%。 通过产业带动,形成以米、油、肉、蛋、酒、药生产经营为主的多门类产业体系,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年递增 8%以上。 使产业化 切实成为富民强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组织形式。 加快新农村建设升级步伐。 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方针,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防止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扎实稳步地推进。 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培育和壮大以果业为主的支柱产业;二是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四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至 202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000 元,年均递增 %。 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的村镇,农村旧房 改造户数达 30%以上,在乡村规划区新建住房户数达 15%以上。 农村安全引水基本实现村村通。 (三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城市是第三产业的载体,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高地”。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围绕“闽粤赣边际强县”建设目标,重点在发展空间、产业规模及水平、城市功能、市场建设等方面重点突破。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十一五”期间,继续加快县城建设,使之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中心。 继续完善城北新区、新罗开发区建设,使县城建成区面积由现在的 6 平方公里扩大到 10 平 方公里。 城市规划建设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以“突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主题,服务生态发展,扩大规模,完善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0 页 共 19 页 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为原则,科学安排建设项目。 一是抓好道路、水电、通信、垃圾和污水处理、园林绿化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性设施;二是以满足群众需要为目标抓好商住小区建设,力争建成 10个功能完善,有一定规模的商住小区;三是以市场为导向,建设好各类批发市场,重点建设好果品农贸批发市场、建材大市场、汽车修理配件中心等专业市场并投入使用。 各乡 (镇 )应积极推进圩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功能配套,加快城镇化建设 步伐。 至“十一五”期末,城市化率由 21%提高到 40%。 开拓市场,繁荣以城市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一是新建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全县流通规模化、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装卸机械化。 二是发展城市新兴消费业。 适应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通过上争外引内筹资金,采取先开业、后规范的办法,鼓励发展卫生保健、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社区服务、汽车消费等新兴消费业,提升消费水平,并逐步培育成新的消费亮点。 三是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农民进城门槛。 全面放开城镇户口,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向城镇移居,投资兴业。 至 2020 年,农业人口从事第三产业人数增加 20%以上。 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各类服务业 大力发展旅游业。 一是要充分利用全国启动红色旅游这一契机,打好红色旅游牌。 加大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力度,建好罗塘谈判纪念馆,同时要进一步打响毛泽东“实事求是”发源地品牌,把我县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旅游阵地与红色故都瑞金、福建上杭古田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1 页 共 19 页 会议旧址连接起来,纳入“赣南、粤北、闽西”红三角之中;二是要打好绿色旅游牌。 充分利用我县绿色食品丰富的优势,开发以鲜果自摘品尝购买“农家乐观光旅游”;三是要打好客家旅游牌。 加大东江 源、青龙岩、蝙蝠岩、河角温泉、青龙温泉、周田客家围屋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把客家旅游做强做大。 至 2020 年实现旅游收入比“十五”期末翻两番。 大力发展各类服务业。 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引进国内外大型服务企业和先进服务技术,改造提升商业流通、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传统支柱产业,扩大经济总量,提高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四 )进一步放开搞活,加快外向型和内生型经济发展 大力招商引资。 实施对接“长珠闽”战略,加快招商引资的发展进程,积极营造亲商、富商、安商 环境,主动承接长珠闽的经济辐射,充分发挥山区自然生态良好,劳动力资源多的优势,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开放透明的政策环境,安全文明的法制环境和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把改善投资环境从单纯“放权让利”转到建设高水平的综合投资环境上来,不断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推动外向型经济上规模、上档次。 至 2020 年,实际利用县外资金达 15 亿元,年均增长 30%,实际利用国外、境外投资达 5000 万美元,年均增长 38%。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实施“外向带动”战略,重点引导外商投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 现代信息业、“三高”农业及其深加工、旅游等服务业。 注重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 创。寻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