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理论课教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 温度的大小与冷却的速度有关。 冷却速度越快,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越低,过冷度也就越大。 冷却曲线的坐标 表示: 纵坐标表示――温度( T) 横坐标表示――时间( t ) 提问:为什么纯金属结晶时,冷却曲线有一段是水平的: 由于结晶过程的结晶潜热补赏了散失在空气中的热量,因此,结晶时温度并不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直到结晶终了时,温度下降才快些。 温度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冷却的速度有关。 冷却速度越快,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越低,过冷度也就越大。 准备上课 学生思考并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言 听 课 记笔记 学生分组讨论 并发言 听 讲 提 问 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言 记笔记 2分 5分 15分 15分 教 与 学 互 动 设 计 教 师 活 动 内 容 学生活动内容 时间 (二)、 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晶核的形成与长大 晶核:作为结晶核心的微小晶体。 单晶体:结晶后只有一个晶粒的晶体叫~。 单晶体有各向异性:因为单晶体中的原子排列位向是完全一致的,其性能是各向异性的。 多晶体:结晶后的晶体是许多位向不同的晶粒组成的。 多晶体中各晶粒的晶格位向互不一致,各向异性彼此抵消。 四、晶粒大小对金属材料的影响 晶粒越细,金属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金属的力学性能,就要控制金属结晶的大小。 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晶粒的大小与结晶时的形核率有关,与晶核长大的速度有关。 形核率越高,长大的速度越慢,晶粒就越小。 抓住这个规律之后,所以确认 : 细化晶粒的根本途径是控制形核率及长 大速度。 增加过冷度 常用细化晶粒的方法: 变质处理 振动处理 ⑪增加过冷度能使晶粒细化:这种方法的适应范围:中、小型铸件。 ⑫变质处理:在熔液中加一些变质剂(形核剂)这种方法可使晶粒显著增加,或者降低晶核的长大速度。 加入哪些元素可细化晶粒:钢:钛( Ti) 硼( P) 铝( Al)铸铁:硅铁( SiFe) 硅钙( SiCa)等 ⑬振动处理:结晶时金属液加以机械、超声波、电磁振动等,使晶格破碎。 第三节、同素异构 转变 概念: 金属结晶后,晶格类型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的变化。 举例: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图 17) 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言:温度与结晶的关系 讨论生产中常见 的细化晶粒的方法 分组讨论, 对比金刚石和石墨认识 同素异晶转变 10分 20分 教 与 学 互 动 设 计 教 师 活 动 内 容 学生活动内容 时间 1538 度 (结晶 δFe) 1394 度 (γFe) 912 度 (βFe) (体心立方晶格) (面心立方晶格) (密排六方晶格) 同素异构转变的特点:固态相变是需要较大的过冷度的,则体积变化时造成较大的内应力,以致于淬火时引起应力导致工件变形和开裂,因此要控制冷却速度,可以改变同素异构后的晶粒的大小,从而改变金属的性能。 (四)课堂小结 点出重 点,分析难点 (五)布置作业 复习本次课内容 课后习题册 预习下一节内容 学生认真听讲,并详细记笔记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认真回顾本次课的重点内容 15分 5分 3分 理 论 课 教 案 章节 课题 167。 31金属的塑性变形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2 教具学具 电教设施 挂图 教学目标 知识 教学点 通过学习使 学生们了解什么是单晶体塑性变形、多晶体塑性变形 能力 培养点 掌握单晶体塑性变形、多晶体塑性变形 德育 渗透点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单晶体塑性变形、多晶体塑性变形 难点 单晶体塑性变形、多晶体塑性变形 学法引导 讨论法、训练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内容 更新、补 充、删节 补充《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金属学与热处理》 课后体会 教 与 学 互 动 设 计 教 师 活 动 内 容 学生活动内容 时间 (一)组织教学 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复习提问 金属工艺性能包括哪些。 (三)讲授新课 第三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在工业生产中,经熔炼而得到的金属锭,如钢锭、铝合金锭或铜合金铸锭等,大多要经过轧制、冷拔、锻造、冲压等压力加工 (图 3— 1),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而制成型材或工件。 金属材料经压力加工后,不仅改变了外形尺寸,而且改变了内部组织和性能。 因此,研究金属的塑性变形,对于选择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提高生产率、改善产品质量、合理使用材料等均有重要的意义。 图 3— 1 压力加工方 法示意图 a)轧制 b)挤压 c)冷拔 d)锻造 e)冷冲压 第一节 金属的塑性变形 金属在外力 (载荷 )的作用下,首先发生弹性变形,载荷增加到一定值后,除了发生弹性变形外,还发生塑性变形,即弹塑性变形。 继续增加载荷,塑性变形也将逐渐增大,直至金属发生断裂。 即金属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和断裂三个连续的阶段。 弹性变形的本质是外力克服了原子间的作用力,使原子间距发生改变。 当外力消除后,原子间的作用力又使它们回到原来的平衡位置,使金属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金属弹性变形后其 组织和性能不发生变化。 塑性变形后金属的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 塑性变形较弹性变形复杂得多,下面先来分析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主要是以滑移的方式进行的,即晶体的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滑动。 由图 3— 2 可见,要使某一晶面滑动,作用在该晶面上的力必须是相互平行、方向相反的切应力 (垂直该晶面的正应力只能引起伸长或收缩 ),而且切应力必须达到一定值,滑移才能进行。 当原子滑移到新的平衡位置时,晶体就产生了微量的塑性变形 (图 3— 2d)。 许多晶面滑移的总和 ,就产生了宏观的塑性变形,图 3— 3为锌单晶体滑移变形时的情况。 准备上课 学生思考并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言 听 课 记笔记 听 讲 记笔记 2分 5分 10分 10分 教 与 学 互 动 设 计 教 师 活 动 内 容 学生活动内容 时间 图 32 晶体在切应力作用力的变形 a)未变形 b)弹性变形 c)弹、塑性变形 d)塑性变形 图 33 锌单晶体滑移变形示意图 a)拉伸 b)压缩 研究表明,滑移优先沿晶体中一定的晶面和晶向发生,晶体中能够发生滑移的晶面和晶 向称为滑移面和滑移方向。 不同晶格类型的金属,其滑移面和滑移方向的数目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滑移面和滑移方向越多,金属的塑性越好。 理论及实践证明,晶体滑移时,并不是整个滑移面上的全部原子一起移 动,因为那么多 原子同时移动,需要克服的滑移阻力十分巨大 (据计算比实际大得多 )。 实际上滑移是借助 位错的移动来实现的,如图 3— 4所示。 位错的原子面受到前后两边原子的排斥,处于不稳定的平衡位置。 只须加上很小的力就 能打破力的平衡,使位错前进一个原子间距。 在切应力作用下,位错继续移动到晶体表面, 就形成了一个原子间距的滑移量,如图 3— 5 所示。 大量位错移出晶体表面,就产生了宏观的塑性变形。 按上述理论求得位错的滑移阻力与实验值基本相符,证实了位错理论的正确 学生仔细思考,并分组讨论,得出答案 记笔记 跟 随老师的 思路进行分析 记笔记 20分 教 与 学 互 动 设 计 教 师 活 动 内 容 学生活动内容 时间 图 34 错位的运动 图 35 通过位错运动产生滑移的示意图 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常用金属材料都是多晶体。 多晶体中各相邻晶粒的位向不同,并且各晶粒之间由晶界相 连接,因此,多晶体的塑性变形主要具有下列一些特点: 1.晶粒位向的影响 由于多晶体中各个晶粒的位向不同,在外力的作用下,有的晶粒处于有利于滑移的位置,有的晶粒处于不利于滑移的位置。 当处于有利于滑移位置的晶粒要进行滑移时,必然受到周围位向不同的其他晶粒的约束,使滑移的阻力增加,从而提高了塑性变形的抗力。 同时,多晶体各晶粒在塑性变形时,受到周围位向不同的晶粒与晶界 的影响,使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呈逐步扩展和不均匀形式,其结果之一就是产生内应力。 2.晶界的作用 晶界对塑性变形有较大的阻碍作用。 图 3— 6 所示是一个只包含两个晶粒的试样经受拉伸时的变形情况。 由图可见,试样在晶界附近不易发生变形,出现了所谓的“竹节”现象。 这是因为晶界处原子排列比较紊乱,阻碍位错的移动,因而阻碍了滑移。 很显然,晶界越多,晶体的塑性变形抗力越大。 图 3— 6 两个晶粒试样在拉伸时的变形 a)变形前 b)变形后 3.晶粒大小的影响 在一定体积的晶体内,晶粒的数目越多,晶界就越多,晶粒就越细,并且不同位向的晶粒也越多,因而塑性变形抗力也越大。 细晶粒的多晶体不仅强度较高,而且塑性和韧性也较好。 因为晶粒越细,在同样变形条件下,变形量可分散在更多的晶粒内进行,使各晶粒的变形比较均匀,而不致过分集中在少数晶粒上,使其变形严重。 另一方面,晶粒越细,晶界就越多,越曲折,有利于阻止裂纹的传播,从而在其断裂前能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吸收较多的功,表现出较好的塑性和韧性。 由于细晶粒金属具有较好的强度、 塑性和韧性,故生产中总是尽可能地细化晶粒。 第二节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一、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的影响 当变形程度很大时,晶粒会沿变形方向伸长,形成细条状,称为冷加工纤维组织。 此时金属的的性能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其纵向(沿纤维方向)的力学性能高于横向(垂直于纤维方向)的性能。 金属内部存在着残余应力。 二、冷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随着冷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下降。 这种现象称为冷变形强化。 三、冷塑。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理论课教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x在 x=2 处切线的斜率是 ( ) A. e4 B. e2 C. 2e2 2曲线 11 xxy 在 处的切线方程是( ) 2曲线 2 2y x x上切线平行 于 x 轴的点是 ( ). A、 (0, 0) B、 (1, 1) C、 (–1, 1) D、 (1, 1) (四)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下列函数在给定区间上不满足拉格朗日定理的有( )。 a、
样的酶制剂,同样能达到酿造的效果,而且发酵周期明显缩短,酿造的啤酒口感和指标也不差,所以说现代的啤酒基本上可以称做酶法啤酒。 由于酶制剂的应用,啤酒种类变得更加多样化,耐高温的 α—淀粉酶、糖化酶、木聚糖酶、 β—葡聚糖酶等在啤酒酿造过程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设计依据设计任务书,大麦和辅料比例为 6:4,属于高比例辅料进行生产,《酿造酒工艺学》课程设计 5 此外为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求调整拣选的先后次序,集中力量优先完成某一客户的配货任务。 拣选完一个货单,一个客户的货物便配齐,可以不再落地的直接装车送货。 对机械化、自动化没有严格要求。 客户数量不受工艺限制,可以在很大范围内波动。 拣选式配货作业需要遵循的原则 • 少等待 ── 尽可能缩短拣货过程中的闲臵时间。 • 少拿取 ── 尽可能采用输送设备或搬运设备,减少人工搬运。 • 少走动 ── 作好拣货路线的规划与设计
雇佣劳动的对立,完全转移到生产过程之外去了,所以这个过程就表现为单纯的劳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家的职能活动也就表现为一种劳动。 剥削劳动同被剥削的劳动成了同一的东西。 这样,企业主收入就成为资本家职能的产物,不过这种职能的资本主义性质也被抽去了。 企业主收入表现为监督工资,这只是资本的表面运动造成的假象。 实际上,“监督工资”的谬论,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首先,资 本主义生产过程有二重性
} 8. 用 CohenSutherland 直线剪取算法 裁剪如 下 图所示线段 AB。 y22A(1,1)B(2,3)xo 写出裁减算法的主要过程。 解: BOOL done, draw。 // done 表示是否完成 , draw 表示是否可见; unsigned char code1,code2; while ( !done ) { 计算 code1和 code2; if ( 判断
体重的 54水分 28kg 体重。 kg 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54小明的体重 解:设小明的体重是 千克。 x2854 x5428 x4528 x35x算术方法: 54284528)( kg35小明的体重54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 ( 2)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 ,小明的体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