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知识考试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对位于严寒和海水区域,受侵蚀环境,使用除冰盐的桥涵,不应超过水泥重量的 %。 185. 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宜符合如下要求:所用水泥重量不宜超过 500kg/ m3。 186. 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宜符合如下要求:混凝土的砂率宜控制在 28%~ 34%的范围内。 187. 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宜符合如下要求:高效减水剂的掺量宜为胶结料的 %~ %。 188. 拌制高强度混凝土必须使用强制式搅拌机,宜采用二次投料法拌制。 189. 冷拉Ⅳ级钢筋可用作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筋。 190. 夹具应具有良好的自锚性能、松锚性能和重复使用性能。 191. 用于后张法的连接器,必须符合锚具的性能要求。 192. 用于先张法的连接器,必须符合夹具的性能要求。 193. 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应按下列规定进行验收:外观检查;硬度检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194. 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力筋的孔道宜由浇筑在混凝土中的刚性或半刚性管道构成,用做管道的平滑钢管和聚乙烯管,其壁厚不得小于 2mm。 195. 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力筋的孔道宜由浇筑在混凝土中的刚性或半刚性管道构成,一般情况下,管道的内横截面积至少应是预应力筋净截面积的 ~ 倍。 196. 预应力筋和金属管道在仓库内保管时,仓库应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和介质;在室外存放时,时间不宜超过 6 个月,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必须采取垫以枕木并用苫布覆盖等有效措施,防止雨露和各种腐蚀性气体、介质的影响。 197.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均应设专人保管。 198. 预应力筋下料时,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冷拉Ⅳ级钢筋、冷拔低碳钢丝及精轧螺纹钢筋的切断,宜采用切断机或砂轮锯,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199. 预应力筋由多根钢丝或钢绞线组成时,同束内应采用强度相等的预应力钢材。 20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超过 500kg/ m3,特殊情况下不应超过 550kg/ m3。 201. 预应力筋放张时的棍凝土强度须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不得低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 75%。 202. 先张法预应力筋的放张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应分 阶段、对称、相互广东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知识考试复习资料 13 交错地放张。 在力筋放张之前,应将限制位移的侧模、翼缘模板或内模拆除。 203. 先张法多根整批预应力筋的放张,可采用砂箱法或千斤顶法。 204. 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放张后,可用乙炔一氧气切割,但应采取措施防止烧坏钢筋端部。 205. 预应力筋预留孔道的尺寸与位置应正确,孔道应平顺,端部的预埋钢垫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 206. 后张法中,固定各种成孔管道用的定位钢筋的间距,对于钢管不宜大于 lm。 207. 后张法中,固定各种成孔管道用的定位钢筋的间距,对于波纹管不宜大于。 208. 后张法中,固定各种成孔管道用的定位钢筋的间距,对于胶管不宜大于。 209. 后张法中,所有管道均应设压浆孔。 210. 后张法中,所有管道均应设压浆孔,还应在最高点设排气孔及需要时在最低点设排水孔。 211. 后张法中,张拉预筋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 75%。 212. 后张法中,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规定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 213. 后张法中,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对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大于等于 25m 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 214. 后张法中,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对长度小于 25rn 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 215. 后张法中,曲线配筋的精轧螺纹钢筋应在两端张拉。 216. 后张法中,直线配筋的精轧螺纹钢筋可在一端张拉。 217. 后张法中,预应力筋采用两端张拉时,可先在一端张拉锚固后,再在另一端补足预应力值进行锚固。 218. 后张法中,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 30mm,锚具应用封端混凝土保护,当需长期外露时,应采取防止锈蚀的措施。 219. 后张法中,一般情况下,锚固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严禁用电弧焊切割,强调用砂轮机切割。 220. 后张孔道压浆宜 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 221. 后张孔道压浆水泥浆自拌制至压人孔道的延续时间,视气温情况而定,一般在 30~45min 范围内。 水泥浆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应连续搅拌。 对于因延迟使用所致的流广东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知识考试复习资料 14 动度降低的水泥浆,不得通过加水来增加其流动度 222. 后张孔道压浆时,对曲线孔道和竖向孔道应从最低点的压浆孔压入,由最高点的排气孔排气和泌水。 压浆顺序宜先压注下层孔道。 223. 后张孔道压浆时,压浆应达到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应达到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 为保证管道中充满灰浆,关闭出浆口后,应保持不小于 的一个稳压期,该 稳压期不宜少于 2min。 224. 对后张预制构件,在管道压浆前不得安装就位,在压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移运和吊装。 225. 小石子混凝土的技术要求中,其中小石子混凝土的粗骨料可采用细卵石或碎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20mm。 226. 浆砌片石的技术要求:片石应分层砌筑,宜以 2~ 3 层砌块组成一工作层,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 各工作层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 227. 浆砌片石的技术要求:较大的砌块应使用于下层,安砌时应选取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砌块,尖锐突出部分应敲除。 竖缝较宽时,应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不得在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片 支垫。 228. 浆砌块石的技术要求:石块应平砌,每层石料高度应大致一致。 外圈定位行和镶面石块,应了顺相间或两顺一丁排列,砌缝宽度不大于 30mm,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 80mm。 229. 浆砌块石的技术要求:砌体里层平缝宽度不应大于 30mm,竖缝宽度不应大于 40mm,用小石子混凝土砌筑时不应大于 50mm。 230. 拱圈砌筑程序:跨径≤ l0m 的拱圈,当用满布式拱架砌筑时,可从两端拱脚起顺序向拱顶方向对称、均衡地砌筑,最后砌拱顶石。 231. 拱圈砌筑程序:跨径≤ l0m 的拱圈,当用拱式拱架砌筑时,宜分段、对称地先砌拱脚段和拱顶段,后砌 1/4 跨径 段。 232. 拱圈封拱合龙时的温度、砂浆强度和封拱方法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封拱合龙宜在接近当地年平均温度或 5~ 15℃时进行。 233. 拱圈封拱合龙时的温度、砂浆强度和封拱方法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分段砌筑的拱圈应待填塞空缝的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50%后进行。 234. 拱圈封拱合龙时的温度、砂浆强度和封拱方法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采用刹尖封顶的拱圈应待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70%后进行。 广东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知识考试复习资料 15 235. 拱圈封拱合龙时的温度、砂浆强度和封拱方法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应 符合下列规定:封拱合龙前用千斤顶施加压力的方法调整拱圈应力时,砂浆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 236. 拱上结构的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拱上结构在拱架卸架前砌筑时,应待拱圈合龙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30%以上后进行。 237. 拱上结构的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先松架后砌拱上结构时,应待拱圈合龙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以上后进行。 238. 拱上结构的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采用分环砌筑的拱圈,应待上环合龙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以上后进行。 239. 拱上结构的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采用施加压力调整拱圈应力时,应待封拱砂浆强度达到设计的规定后砌筑拱上结 构。 240. 拱上结构的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拱上结构一般应由拱脚至拱顶对称、均衡地砌筑。 241. 桥涵台背、锥坡、护坡及拱上各种填料,宜采用透水性材料,不得采用含有泥草、腐殖物或冻土块的土。 242. 桥涵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应自台身起,顶面不小于桥台高度加 2m,底面不小于2m,拱桥台背填土长度不应小于台高的 3~ 4 倍。 锥坡填土应与台背填土同时进行,并应按设计宽度一次填足。 243.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桥台、涵身背后和涵洞顶部的填土压实度标准,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均为 95%。 244. 拱桥台背填土宜在主拱圈安装或砌筑以前完成 245. 梁式桥的轻 型桥台台背填土,宜在梁体安装完成以后,在两侧平衡地进行。 246. 柱式桥台台背填土,宜在柱侧对称、平衡地进行。 247. 砌体勾缝,除设计有规定者外,一般可采用凸缝或平缝。 248. 砌体勾缝,浆砌较规则的块材时,可采用凹缝。 249. 浆砌砌体,应在砂浆初凝后,洒水覆盖养生 7~ 14d。 养护期间应避免碰撞、振动或承重。 250. 冬期施工是指根据当地多年气温资料,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 5d 稳定低于 5℃时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砌体工程的施工。 251. 冬期施工期间,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在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40%及 5MPa前,不得受 冻。 广东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知识考试复习资料 16 252. 冬期施工期间,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在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50%前,不得受冻。 253. 未采取抗冻措施的浆砌砌体,在砂浆抗压强度达到 70%前不得受冻。 254. 冬期搅拌混凝土时,骨料不得带有冰雪和冻结团块。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投料前,应先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投料顺序为骨料、水,搅拌,再加水泥搅拌,时间应较常温时延长 50%。 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 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 5℃。 255. 灌注桩混凝土的冬期施工,主要是保证混凝土在灌注时不冻结,能顺利灌注,一般情况不需要养护。 256. 灌注桩混凝土冬期施工 的要求:灌注时对拌和物的温度要求不低于 5℃。 257. 灌注桩混凝土冬期施工的要求:混凝土不准掺防冻剂、抗冻剂。 258. 冬期施工的砌筑砂浆必须保持正温,砂浆与石材表面的温度差不宜超过 20℃。 259. 在移动模架上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分段工作缝,必须设在弯矩零点附近。 260. 悬臂浇筑时,对 挂篮的设计要求:挂篮质量与梁段混凝土的质量比值宜控制在 ~之间,特殊情况下也不应超过。 261. 悬臂拼装, 块件拼装完毕(检查合格)后张拉预应力束时,湿接缝块件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 70%以上时,才能张拉预应力束。 262. 顶推施工预制场地上 空宜搭设固定或活动的作业棚,其长度宜大于 2倍预制梁段长度,使梁段作业不受天气影响,并便于混凝土养护。 263. 采用单点或多点水平 — 一竖直千斤顶方式顶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水平千斤顶的实际总顶推力不应小于计算顶推力的 2 倍。 264. 采用单点或多点水平 — 一竖直千斤顶方式顶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水平千斤顶顶推了一个行程,用竖向千斤顶将梁顶高,以便拉回滑块时,其最大顶升高度不得超过设计规定。 如设计无规定时,不得超过 5~ 10mm。 265. 装配式桥构件在脱底模、移运、堆放、吊装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所要求的吊装强度,一般不得低于设计强 度的 75%。 266. 装配式桥,对孔道已压浆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其孔道水泥浆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不低于 30MPa。 267. 装配式桥:分层、分段安装的构件继续安装时,必须在先安装的构件固定和受力较大的接头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进行。 如设计无规定时,应达到设计强度广东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知识考试复习资料 17 的 75%后方可进行。 268. 装配式桥:分段拼装梁的接头混凝土或砂浆,其强度不应低于构件的设计强度。 不承受内力的构件的接缝砂浆,其强度不应低于 M10。 269. 装配式构件预制规定:预制模板除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外,底模板应根据桥梁跨度设置预拱度。 270. 装配式桥构件预制:腹板底部为扩大断面的 T形梁,应先浇筑扩大部分并振实后,再浇筑其上部腹板。 271. 装配式拱桥构件在脱模、移运、堆放、吊装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所要求的强度,一般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 75%。 272. 在拱架上浇筑混凝土拱圈:跨径小于 16m的拱圈或拱肋混凝土,应按拱圈全宽度从两端拱脚向拱顶对称地连续浇筑,并在拱脚混凝土初凝前全部完成。 如预计不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则应在拱脚预留一个隔缝并最后浇筑隔缝混凝土。 273. 在拱架上浇筑混凝土拱圈:跨径大于或等于 16m的拱圈或拱肋,应沿拱跨方向分段浇筑。 274. 在拱架上浇筑混凝土 拱圈:分段浇筑程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对称于拱顶进行,使拱架变形保持均匀和尽可能的最小,并应预先做出设计。 275. 在拱架上浇筑混凝土拱圈:间隔槽混凝土,应待拱圈分段浇筑完成后且其强度达到75%设计强度和接合面按施工缝处理后,由拱脚向拱顶对称进行浇筑。 276. 在拱架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