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供水装置工艺技术规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FW)、泡沫混合液用水系统( FFW)。 稳压泵P104A/B保证消防给水系统处于稳高压状态。 正常情况下,稳压泵 P104A/B一台运转,一台备用,以保持消防水系统管网压力在 以上。 当消防水管网用水后,消防水管网压力下降到 ,消防水泵 P102A自动启动,如果 15秒后压力达不到 , P102B自动启动,如果再过 15秒压力仍不能达到 ,P102 C自动启动。 P102D为备用泵,当其它泵不能正常启动或工作时, P102D自动启动。 当 P102A/B/C/D中任一台泵启动后,稳压泵 P104A/B自动停运。 升压后的消防水通过两根 DN500消防水管道从北侧出装置,与全厂消防水系统连接。 当储水罐内液位计失灵,水位超过溢流口后,储罐内储水通过溢流水管道进入清净雨水管道系统;储水罐检修放空时,储水和洗罐水通过管道排入清净雨水管道系统。 循环水工艺过程 经炼油、化工装置水冷器等换热设备换热后的压力循环热水依靠余压分别上冷却塔进行冷却,在塔内循环水 与空气逆流而行,直接接触,充分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水从塔下水池经管道进入冷水池,然后经循环冷水泵加压输送到各装置,循环使用。 工艺原则流程图 生产给水及消防加压泵站:流程图见图 生产给水管网去消防水管网泡沫水管网水厂来水去循环水去消防水水厂来水去消防水管网 图 供水装置工艺技术规程 循环水场:流程图见图 软化水新鲜水再生水 监测换热器 监测换热器加药间 化工旁滤罐 炼油旁滤罐 化工凉水塔 炼油凉水塔冷水池冷水池图 控制流程图(见图册) 3 主要工艺指标和技术经济指标 设计物料平衡 给水加压及消 防泵站:物料平衡图见图 图 循环水场:物料平衡图见图 由于循环水存在蒸发、风吹、系统泄漏及排污损失,因此,在生产中必须补充足够的水量以保持平衡。 M 补水量 = E 蒸发损失量 +W 风吹损失量 +B 排污量 (包括渗漏损失量 ) 储水罐 厂外来水 1666 m 3/h 生产给水 1300 m3/h 消防 补充水 250 m 3/h 未 预见水 116m 3/h 供水装置工艺技术规程 图 主 要经济技术指标 能耗物耗 给水、消防泵站耗电量 表 名称 规格 数量 单台额定功率 KW 备注 生产给水泵 Q=400- 500 m3/h H=50m 4 110 3用 1备 消防水泵 Q=700 m3/h H=120m 4 355 3用 1备 ,消防时用 消防稳压泵 Q=54 m3/h H=80m 2 30 1用 1备 泡沫消防水泵 Q= 600 m3/h H=140m 2 400 1用 1备,油罐消防时用 循环水场耗电量 表 名称 规 格 数量 单台额定功率 KW 备注 凉水塔风机 φ 8 炼油 185 化工 200 炼油冷水泵 Q=2400m3/h,H=50m 1 450 炼油冷水泵 Q=5300m3/h,H=50m 7 900 5用 2备 化工冷水泵 Q=1100m3/h,H=50m 1 200 化工冷水泵 Q=3600m3/h,H=50m 2 630 1用 1备 真空泵 最大抽气量 3/min极限真空度 25mm汞柱 2 22 1用 1备 高浓度污水 提升泵 Q= 70m3/h,H=55m 2 22 1用 1备 含油污水提升泵 Q= 70m3/h,H=50m 2 22 1用 1备 生活污水提升泵 Q= 70m3/h,H=50m 2 22 1用 1备 生产废水提升泵 Q= 100m3/h,H=50m 2 30 1用 1备 循环水场水耗 系统容积 炼油 8000m3 化工 循环水场 E 54m3/h W B 生产给水 72 m3/ h 炼油 循环水场 再生水 300m3/ h 生产给水 163 m3/ h E 347m3/h W 23m3/h B 93m3/h 供水装置工艺技术规程 化工 1300m3 蒸发损失水量 炼油 347m3/h 化工 54m3/h 风吹损失水量 炼油 23m3/h 化工 排污水量 炼油 93m3/h 化工 补充水量 炼油 463m3/h 化工 72m3/h 旁滤水量 炼油 1250m3/ h 化工 15Om3/ h 实际需要补充水量 535m3/ h ,其中再生水(最大量) 300m3/ h,占全部补充水量的 % ,其余补充水为生产给水。 主要工艺指标 给水加压及消防泵站指标 表 项目 单位 控制指标 给 水泵出口压力 MPa ≯ 消防泵出口压力 MPa ≯ 稳压泵出口压力 MPa ≯ 泡沫泵出口压力 MPa ≯ 生产给水管网压力 MPa - 消防水管网压力 MPa - 泡沫水压力 MPa - 储水罐水位 m > 循环水指标 表 操作指标 炼油部分 项目 单位 指标 冷水压力 MPa ≥ 回水压力 MPa - 冷水温度 ℃ ≯ 31 回水温度 ℃ ≯ 41 冷水池液位 m 4 化工部分 冷水压力 MPa ≥ 回水压力 MPa - 供水装置工艺技术规程 操作指标 冷水温度 ℃ ≯ 31 回水温度 ℃ ≯ 41 冷水池液位 m 4 水质指标 炼油部分 浓缩倍数 4- 5 浊度 mg/l ≤ 10 总磷 mg/l 总铁 mg/l < PH - 油 mg/l < 10 COD mg/l 钙硬+碱度 mg/l CL- + SO42- mg/l 余氯 mg/l - 异养菌 个 /ml < 105 生物粘泥 ml/m3 ≤ 污垢热阻 m 2k /w 10- 4— 10- 4 碳钢管腐蚀速率 mm/a ≤ 铜管、不锈钢管腐蚀率 mm/a ≤ 化工部分 浓缩倍数 4- 5 浊度 mg/l ≤ 10 总磷 mg/l 总铁 mg/l < PH - 油 mg/l < 5 COD mg/l 钙硬+碱度 mg/l CL- + SO42- mg/l 余氯 mg/l - 异养菌 个 /ml < 105 生物粘泥 ml/m3 ≤ 污垢热阻 m 2k /w 10- 4— 10- 4 碳钢管腐蚀速率 mm/a ≤ 铜管、不锈钢管腐蚀率 mm/a ≤ 公用工程指标 表 名称 项目 单位 指标 新鲜水 供水压力 MPa - 供水装置工艺技术规程 4 主要原料及辅助材料性质 主要原料性质 源水水质应符合国家 GB5749- 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表 项 目 标 准 色 色度不超过 15度,无其他异色 浑浊度 不超过 3度,特殊情况不超过 5度 臭和味 不得有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 不得含有 PH值 ~ 总硬度(以碳酸钙计) 450 mg/L 铁 mg/L 锰 mg/L 铜 mg/L 锌 mg/L 挥发酚类(以苯酚计) mg/L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mg/L 硫酸盐 250 mg/L 氯化物 250 mg/L 溶解性总固体 1000 mg/L 氟化 物 mg/L 氰化物 mg/L 砷 mg/L 硒 mg/L 汞 mg/L 镉 mg/L 铬(六价) mg/L 铅 mg/L 银 mg/L 硝酸盐(以氮计) 20 mg/L 氯仿 * 60 ug/L 四氯化碳 * 3 ug/L 苯并( a)芘 * ug/L 滴滴涕 * 1 ug/L 六六六 * 5 ug/L 细菌总数 100 个/ mL 总大肠菌群 3 个/ L 游离余氯 在与水接触 30min后不应低于。 集中式给水除出厂水应符合上述要求外,管网末梢水不应低于。 总α放射性 Bq/L 供水装置工艺技术规程 项 目 标 准 总 223。 放射性 1 Bq/L 再生水 表 项目 单位 指标 PH - 9 石油类 mg/L ≤ 5 CODCr mg/L ≤ 50 硫化物 mg/L SS mg/L ≤ 10 挥发酚 mg/L。xx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供水装置工艺技术规程(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加酸、碱液,以使排水 pH=6~ 9。 在中和水泵出口管线上设 pH分析仪监控,不合格的水打回中和池重新处理,确保达到排放标准,合格水由泵排至附近生产废水系统。 (见附图 3) (见图册) 3 主要工艺指标和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 “全厂除 盐 水、软化水及 冷凝水负荷明细表 ”,在正常工况时,全厂产汽用水共。 其中全厂回收 ,经处理合格的回用凝结水为 ,除去除氧加热蒸汽和除氧乏汽, 尚需补充
丙烯酰胺作为助凝剂投加,通过聚丙烯酰胺分子长链所形成吸附表面积和架桥作用,加速混凝效果,加大凝絮 颗粒的密 度 和质量,加强黏结和架桥作用,使凝絮颗粒大且有较大表面积,可充分发挥吸附卷带作用,提高浮选分离效果。 pH 值调整剂 废水 pH 调整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利用酸碱 废水相互中和,这是一种既简单又经济的方法;另一种是投药中和,通过向废水中投加酸碱液调节 pH 值,根据处理污水的性质和
内营销员予以贯彻执行。 二. 促销方案实施和内部管理 按照市场营销中心宣传 促销 管理细则的规定, 促销方 案审批 2 后, 宣传促销 活动实行项目 负责制,即:目标市场的宣传促销活动项目, 工作站经理为方案执行的第一责任人,所在地分管营销员为第二责任人。 宣传促销活动的内部监督管理 由 工作站经理全盘负责,并每隔十日向策划科书面(电子邮件)汇报促销活动进度及市场效果
安装更换压力表 确认要安装、更换压力表; 安装压力表前,应检查该压力表是否贴有标签,压力表红线位置是否正确; 安装压力表时,关闭压力表手阀。 先利用两把活动扳手,一把扣住活扣,一把扣住要更换供水装置岗位操作法 第 9 页 共 55 页的压力表,同时向内扭转,卸下旧压力表; 然后利用两把活动扳手,一把扣住活扣,一把扣住压力表,同时向外扭转,装上新压力表。
2 0 21 0 2 0 3A I1 0 2 0 1A I1 0 2 0 2A I1 0 2 0 1A I1 0 2 0 2A I1 0 2 0 3A I1 0 2 0 1L I1 0 2 0 1L I放 空1 0 2 0 1A I1 0 2 0 1U C1 0 2 0 2L I1 0 2 0 2L I1 0 2 0 1F T1 0 2 0 1F I QH L , L LHLC O D氨 氮温
) 年 所得税后 ,含建设期 11 借款偿还期 (人民币 ) 年 含建设期 借款偿还期 (外币 ) 年 含建设期 7 12 经营成本 万元 正常年 13 总成本 万元 平均值 14 盈亏平衡点 % 可行性研究结论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 xx 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地方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可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成为 xx 县一个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