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建设公司事故调查处理管理规定含常用表格(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全、环保措施、安全交底、个体防护和人、物、环境等各种因素。 事故调查的程序 事故发生后,依据事故严重程度,按 条成立相应调查组。 调查组必须到现场进行勘察,对事故发生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做好详细记录、拍照,并要求事故单位绘制事故现场图。 组 织有关人员召开事故分析会。 确定造成事故的原因,提出对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责任单位按调查组的建议对事故责任者及有关人员做出处理决定 (并上报建设公司 )。 建设公司审批对事故单位上报的有关事故责任者处理决定。 5 事故结案 4 重大事故以上的事故经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复后,即为事故结案。 根据规定,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在 60 天内结案,特殊情况需经安监部门同意后,方可延期,但不得超过 90 天。 一般事故应在发生事故后 60 天内应上报事故档案。 6 事故责任者的确定及处理 事故责任的分类:事故责任可分为直接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一定责任。 确定事故责任者的原则 因设计或方案上的错误或缺陷而发生的事故,由设计或方案编制人负责; 因施工、制造、安装和检修的错误或缺陷而发生的事故,由施工、制造、安装、检修、检验者负责; 因工艺条件或技术操作确定上的错误或缺陷而发生的事故,由工艺条件或技术操作确定者负责; 因管理者做出错误决定、违章指挥而造成的事故,由管理者负责; 因违反规定或操作错误而造成事故,由操作者负责;但未经学习,不懂操作安全知识而造成事故,由指派者负责; 因缺少安全、环保防护装置(设施)而造成的事故,由生产组织者负责;未经许可随意拆除安全防护装置而造成的事故,由拆除者或决定拆除者负责; 凡因下述原因造成事故,应追究有关领导者的责任: a) 工人没有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未经工种考试合格就安排上岗操作的。 b) 安全、环保设施、安全信号、安全标志、安全用具、个人防护用品缺乏或有缺陷的。 c) 缺乏安全技术操作规 程或规程不健全的。 d) 设备严重失修或超负荷运转。 e) 对事故熟视无睹,不认真采取措施或挪用安全技术措施费用,致使重复发生同类事故、事件的。 f)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xx建设公司事故调查处理管理规定含常用表格(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人员必须在现场旁站监督,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有效处 置不安全状态。 遇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 危险作业的防护设施,不得擅自拆除,确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项目经理部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世博 C1 标项目部 附件: 危险作业安全许可确认流程图 危 险 作 业 单 位 填 报 《 危 险 作 业 安全 许 可 确 认 表
有针对性的交底。 项目部每周组织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对本周施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预测,制订周安全工作计划,留存《周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控制计划》记录。 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重大危险源制订控制措施或方案。 5 项目部生产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每天重点对 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隐患按《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中的有关隐患整改要求进行整改。 5 记录要求
价认为不能适应岗位的,应调离该岗位。 不能适应 岗位的比例超过 20%,应对该培训实施单位资质重新进行评估,并暂停在该培训实施单位安排同一项目的培训。 7 其他 公司应根据各类岗位的新要求,在年度培训计划中明确岗位继续教育的内容以及时间,在规定时间不能完成继续教育的,不能上岗。 对新进员工,必须经过专门的技能或安全方面的培训才能安排上岗;对转岗或换岗员工,应针对新岗位的技能要求、安全要求进行培训
及相关安全报监等。 、规定、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合理安排班组人员工作,对本单位人员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负责。 续,做好本单位人员的岗位安全培训,经常组织学习安全操作规程,监督本单位人员遵守劳动、安全纪律,做到不违章指挥,制止违章作业。 ,人员变更,须事先向有关部门申报,批准后,新来人员应按规定办理各种手续,并经进场和上岗安全教育后方准上岗。 ,针对当天任务、作业环境等情况,做好班前安全交底,
危害巨大,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 反 “ 三违 ” 是各企业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是安全工作的当务之急,是遏制事故的强有力措施之一,同时是安全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们认为, “ 三违 ” 行为是可以纠正的,就是要严格管理、严格训练。 针对各种 “ 三违 ” 行为, 我们要求,生产车间 对 班组 加强班前、班中提醒,组织专人督查。 对已发生的 “ 三违 ” 行为,要处理一点,教育一片。
档案,并妥善保管职工的各种培训记录。 (4) 负责组织对劳务/工程分包供方的选择、评价工作。 (5) 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工作。 M 项目经理部: (1) 认真贯彻执行公司整合型管理体系方针、体系文件和其它要求。 按照整 合型管理体 17 系要求实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满足顾客要求。 (2) 组织项目部进行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的分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