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跨径钢管拱桥吊装实施细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吊装实施细则 第 18 页 共 40 页 主索鞍1上游 下游桥轴线2 3 4工作索鞍 主索鞍56工作索鞍5 13 主索鞍主索鞍 工作索鞍工作索鞍566 7 8 910 1112 14 15161817 19 20( 3)主 索 过索鞍 主索过索鞍时采用交替换绳,换绳顺序(步骤)见后, 索鞍处 靠跨中方向的辅助钢绳(千斤头)可采用 塔吊 进行捆绑,其反向端采用主索自重垂下进行捆绑。 主索和牵引索过索鞍时应保证在同一索鞍槽轮中,以避免主绳跳槽(及时辅助焊接挡块后可取 掉 ,备好撬棍)。 主索过索鞍顺序如下: 牵引绳 3卡子42 主索过索鞍示意图 牵引索在 主索过索鞍之后即 可 借用相临的空轮槽,以免主索与牵引索南宁 XX 大桥吊装实施细则 第 19 页 共 40 页 打搅。 在同一索鞍牵引第四段主索时, 由于无空轮槽可借用,可在索鞍旁挂一千斤绳,安装一个 5T 的导向滑车作为牵引索轮槽。 当一根主索牵引完毕之后,将牵引索两端卷扬机松绳,用撬棍将牵引索移至下一轮槽,以便进行下一根主索的牵引。 主缆索牵引就位 ( 1) 已牵引过江翻过索塔的某根主缆索,由经地锚处的牵引索将其拉到地锚处与 转向 滑车或地锚临时连接,当每组的各根主缆均已牵引到地锚处后, 遂 用收紧滑轮对 其进行调整,也可按下列相应垂度要求逐根调整。 所有主缆索两端均独自 锚在主锚上。 ( 2) 主缆索的垂度控制 4φ 56 的吊装用主缆的空载垂度为 28m,单根张力为 吨; 2φ 的工作 绳 的空载垂度为 ,单根张力 为 吨。 A 工作绳的布设 首先在两岸索塔至塔顶往下 处设一醒目标志,布设时由一名工程技术人员 在该处观测(目测)指挥操作人员收紧工作绳,待垂度达到 时卡紧 北 岸卡头。 工作绳布设好后备主绳安装用。 B 主绳的布设 每 组 主绳 在布设第一根时应同时采用目测和全站仪观测两种方法进行控制。 其目测方法同于工作绳的观测,标志设在至塔顶往下 28m 处;全站仪观测法操作如下: 南宁 XX 大桥吊装实施细则 第 20 页 共 40 页 观测点A(X A ,Y A )A1β主绳B(跨 中点) 主绳全站仪控制示意图 第一步:设置观测点 A,坐标为 A(XA,YA), HA 及 方位角 α AB。 第二步: 在 A 点设置全站仪,根据置仪高度和 HA 算出 HA1B 和HAB(主绳对应跨中坐标 X,Y 已事先计算好 )。 第三步:计算竖直角β。 第四步: 将全站仪调至方位 角α AB,竖直角β位置锁定。 待目测接近标高或是 28m 垂度时沿已调试好的全站仪视线观测收紧主绳;当主绳处于全站仪十字丝正中即说明主绳位于设计 安装 垂度位置。 其余主绳在布设及收紧达垂度位置 时 ,先 采用吊蓝配合工人至主绳跨中近距离观测, 再用全站仪观测法 收紧主索, 并尽可能保证每组主绳在同一水平面上。 ( 3) 主缆索的锚固及连接 主索的锚固为单根,两岸单独锚固, Φ 56 主索每根每岸用卡子(特定) 16 个,卡子间距为 40cm; Φ 工作索每根每岸用卡子 14 个,卡子间距为 35cm;所有索卡均为骑马式。 七、穿吊点滑车系统 南宁 XX 大桥吊装实施细则 第 21 页 共 40 页 安天线滑车及上下吊点滑车组 天线滑车及上吊点滑车组均为外协加工件,到现场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安装。 安装时用塔顶吊点将其分别吊到塔顶待安装位置,由人工配合安装到位,安装时特别注意应将其临时固定在塔顶上,以防其主绳下滑至跨 中 不便处理。 下吊点同法 置于预先搭好的上吊点下附近的平台上待用。 起吊卷扬机及牵引卷扬机进线 主吊 点 卷扬机为 8T 摩擦式恒力卷扬机,共使用 8 台, 布置在北岸锚碇 后面靠近 1#墩位置。 起吊卷扬机设置相应的机动卷盘,起吊卷扬机就位系牢,接好电源调试合格后,通过卷扬机摩擦滚筒进线至卷绳盘,该绳另端送到塔顶备用。 牵引用卷扬机为 10t 慢速卷扬机 ,两岸各 4 台 ,安装在 两岸卷扬机群位置处 ,安好后检验合符要求即可进行牵引钢绳线一端入卷扬 机 ,另一端送上塔顶备用。 穿线 ( 1)穿起吊滑车组线 起吊滑车组共 8 线,用预先已拉在塔顶的起吊线逐轮地将滑车组 穿线完毕 穿起吊线时可用工作吊篮配合 (起吊滑车组穿线示意图见下图)。 南宁 XX 大桥吊装实施细则 第 22 页 共 40 页 起吊线穿好后,将“活头”牵至固定端的地锚(因起吊均为“单抽”)锚固, 活头过索鞍时可利用塔吊协助。 将吊点从塔顶拉下至下吊点需要的位置(注意下拉时,卷扬机卷盘内的绳应松出来),至此该吊点穿线完毕,同法穿完 其他 的吊点。 工作天线吊点穿法与主吊点基本相同,可参照 进行。 ( 2)牵引绳穿线 牵引索每组吊点每端由φ 28 钢绳走两线构成,在上吊点的天线滑车背离两吊点间的一侧设转线动滑车,先进牵引 绳线端头至靠近塔侧的一个南宁 XX 大桥吊装实施细则 第 23 页 共 40 页 动滑车,拉回经索鞍转向轮进入地锚处固定 ; 再安装好两吊点间与牵引匹配的 4φ 28 的 连接 绳(长度 可调节,最长 为 25m 4 的闭合线),将另一吊点用单线牵引至另岸靠索塔(牵引走移时,已进线的卷扬机要松绳出来,因为双线松出较慢,单线牵引绳不时要停顿一下,注意走移时吊点配重;亦可直接安装另岸牵引绳),通过该岸天线吊点上转线动滑车、索鞍转线至该岸地锚处固定 (牵引绳穿线时可利用工作吊篮配合)。 至此,该组天线的牵引索布设完成,如法完成全部的牵引索。 工作天线牵引为单线牵引, 牵引 布设为循环线,在卷扬机布设 岸(南岸)索塔上挂转向单门滑车( 5T)。 注意上吊点两起吊滑车 (定滑车) 间要拉开距离至 3m,以防吊篮在空中旋转。 工作吊篮卷扬机共四台,一岸两台,为便于操作时视线通畅,卷扬机分别布设在上、下游索塔侧面位置。 工作 吊蓝卷扬机为 5T 双筒 卷扬机 ,且牵引筒 为 马 鞍 式。 工作 天 线 布置示意图如下: 吊篮进双筒卷扬机进双筒卷扬机起吊牵引 安装吊点分配梁及配重 主吊点分配梁置于吊每节段梁的两组吊点的上下游吊点之间,前后吊点各设置一个分配梁,其配重配在下吊点上,各由 4T 的砼块(来实现。 南宁 XX 大桥吊装实施细则 第 24 页 共 40 页 工作天线下设吊篮 ,因无承索器,其跨度大,考虑配重为 3T。 穿线牵引 本桥牵引绳为反复利用, 先布设吊蓝及其牵引绳,再利用吊蓝进行吊点牵引绳的牵引 ,两岸卷扬机锚碇至索塔间钢绳为牵引绳牵引。 八、试吊 试吊作业的详细 操作规程 内容见实施细则 (另附)。 九、拱肋节段吊装 1.吊装前的准备 ( 1)吊点捆绑绳 用φ 36 的钢绳穿接而成,每一捆绑处与吊点连接均为 4 线,长度为72m,捆绑方式见另图。 ( 2)捆绑连接 特别加工连接器,连接器为样板、轴、滑轮三部分组成。 见加工图: 厚2 0 m m连接器示意图1 0 01702 0 054080 5360 8060120 南宁 XX 大桥吊装实施细则 第 25 页 共 40 页 连接示意图 ( 3)扣索的准备 1 、 2 、 4 节段的扣索为 转换 扣索; 合拢之前最终留 3 、 5 、 6 、7 节段扣索, 各节段扣索 由多根 ( 16 根 )一束的钢铰线组成,定长准确下料后用 14铁丝捆扎,外表涂黄油后用两层胶带防护,使用时扣索锚固端系于节段上端,张拉端锚在 塔顶钢锚箱 ,通过 250T 穿心式千斤顶调节受力。 扣索准备依序进行。 ( 1) 拱肋吊装用观测点的设立 拱肋轴线测量的置仪点设于两岸的能通视拱肋上弦的较高处,后视点在对岸,肋上的观测用标尺在工厂设立好 (预先在拱肋主管,用冲子打点(排),焊上标尺)。 标尺的设置由经理部 委托武汉造船厂在拱肋加工(拼装)时完成。 因跨中段( 7段)较平缓,轴线观测不到,平移轴线点 50cm,在两岸引桥进行观测。 高程观测采用三角高程法,用 2 秒级全站仪分别置于两岸,以对吊段进行测量,测点位置 另专门设计。 拱肋节段吊装 吊装次序见下图( 128 为拱肋节段吊装的先后次序): 南宁 XX 大桥吊装实施细则 第 26 页 共 40 页 北岸 南岸 拱肋节段吊装 拱肋的吊装方法采用四点抬吊、空中交 接 吊点、 起吊 就位的方法进行。 ( 1)捆绑起吊 钢管拱肋拼装场设置于南岸主锚碇后,当拱肋节段运输至索塔前起吊点位置, 即进行吊点的捆绑。 由于该桥拱肋的吊装需进行翻身,故捆绑方法常有变动。 列举如下: a、吊 上游 拱肋:用 上游 两组吊点分别捆绑拱肋上下弦管, 下游 内侧吊点捆绑拱肋上弦管; b、吊 下游 拱肋:用 下游 两组吊点分别捆绑拱肋上下弦管, 上游 内侧吊点捆绑拱肋上弦管; c、南岸拱肋上船:分别用上 下游 内侧吊点捆绑拱肋上下弦主管。 吊点的捆绑由起吊落位组和八字抗风组共同完成。 ( 2)拱肋的翻身 北岸拱肋的翻身在靠近南岸索塔位置(向跨中) 80 米处翻身然后运输至起吊位置;南岸拱肋的翻身在拱肋节段位置的正下方进行翻身(避开扣索)。 拱肋翻身时应 高出水面 5- 10 米。 拱肋翻身步骤见 下图 : 南宁 XX 大桥吊装实施细则 第 27 页 共 40 页 a、北岸拱肋的翻身( 上游 ) 拱肋起吊到距地面 20 米时,先起 上游 外侧吊点,至 上游 内侧吊点受力小于外侧吊点时,出现内侧吊点有软绳现象(微小)时松 下游 内侧吊点,至 上游 两组吊点受力大致均匀;重复以上起松吊点的步骤直至拱肋于 上游两组吊点正下方,方可松取 下游 内侧吊点。 南宁 XX 大桥吊装实施细则 第 28 页 共 40 页 下游拱肋的吊装翻身方法相同。 b、南岸拱肋的翻身 拱肋的翻身方法同于北岸,为避免吊点撞击扣索,必须先采用装船的方法,然后从船上平吊起到一定高度,再进 行空中翻身,完成吊点的受力转换。 ( 3)运输及就位: 北岸拱肋为先捆绑起吊,再翻身,然后运输就位;南岸拱肋为先捆绑起吊,再上船,起吊翻身后进行起吊就位; 南岸 拱肋横联采用上 下游 内侧吊点吊装运输就位。 南岸 2# - 7# 段用船运,初步计划采用 6 条 400T。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