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高速发展的公司--波导与摩托罗拉的差距(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有足够的动力和能力去实现目标。 正是由于这种平衡机制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在公司的危机时刻,摩托罗拉一定强调“一个清晰的摩托罗拉”,这样,砍掉不清晰的业务,砍掉没有竞争优势的业务,卖掉赚钱但没有前途的业务,专注于它最擅长的某一点再次崛起,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而在这时候,摩托罗拉的文化会在巨大的危机下,焕发出极大的创造力和热情,从而获得再次辉煌的机会。 4 现在的摩拉罗拉就是在这样一个关键点上,在裁掉了 43000名员工之后,又回到了 90年代初的规模,这样重新调整业务,从而完全将它 的业务集中到对讲机与未来无线网络通讯产品的开发上,就成了摩托罗拉最后的家当,如果这一块也输掉,这个具有优秀文化的公司恐怕就再也起不来了。 但就像一个有着充足底气的英雄来到一座高山前一样,当他不再四处出击,而将力量集中于一点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他能再次攀上这座并不很高的山峰。 这也许就是摩托罗拉的员工相信摩托罗拉会再次站起的理由。 三点一网:波导高速发展的红旗能够打多久。 ● 波导高速发展可以概述为“三点一网”:产品点、广告点、政策点,一网指的是波导的“营销网”,但这三点一网并不能支撑波导的持续增 长。 ● 如果波导希望获得持续的增长动力,“波导之桶”最短的一块板可能不是市场,而是波导管理层经营企业的指导思想。 领导层重要的任务不仅是指出业务之路的方向,而是去构筑一个发挥才能的平台与凝聚人心的文化。 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经营高速发展的公司就像骑在虎背上,老虎速度很快,时常使性子,骑在上面很危险,跳下虎背,更危险,极有可能被虎袭击甚至吃掉,惟一的出路就是学会驾驭老虎。 波导正在虎背上,这个只有十年的公司销售额从最初的 1000 万发展到现在的 30 多个亿,按它的老总徐立华的话讲:“波导的发展是快 速的、跳跃式的”,这种虎背上的发展意味着波导也面临着危险,波导如何驾驭“高速发展”这只老虎。 在我看来,管理高速发展公司的基本前提是首先要搞清楚,高速发展的动力源是什么。 就波导而言,它的高速发展我给它概述为“三点一网”:第一点是产品点,波导通过与世界第六大手机生产厂商法国的萨基姆合作,快速引进成熟的产品和生产设备,很快形成产品规模,迅速占领了市场;第二点是广告点:通过 “战斗机做道具,李玟做演员,借战斗机来推动品牌起飞,提高品牌在店铺的亲和力”,成功地将波导手机与其他手机区别开来;第三点是政策点:波导 通过与宁波电子信息集团合并,改变了股权结构,从而顺利获得国家手机项目和上市机会,否则,如果波导还是民营企业,恐怕连生产牌照都拿不到。 一网指的是波导的“营销网”。 在渠道上,波导建立了直达县一级甚至是乡镇基层的销售网络,目前波导已经拥有了 28 家省级销售公司, 300 多个地市级办事处,数千名销售员工,号称“中华第一网”。 波导这种重终端、自下而上的模式,与国外厂商的代理制自上而下的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样做是波导在短期内获得消费者支持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种需要店铺支持的产品,控制终端已经成为手机竞争的重要 砝码。 比如,三星的产品或广告似乎来势汹汹,但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原因与它缺乏自己的渠道支持有关。 从波导这种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波导高速成长基本上还处于“外部市场”推动阶段,也就是所谓的“挣钱阶段”。 企业是要挣钱的,如果不挣钱企业就没办法存在。 但我很奇怪地发现,不光是波导,而是大部分国内企业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就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到做外部市场上。 做外部市场是好事,但如果没有内部支撑却是靠不住的。 市场是理性和非理性两个 5 因素的混合体,中国市场非理性的成分多一些,这就使一些中国企业热衷于炒概 念。 所谓炒概念就是刺激人们的非理性需求。 不错,单纯从市场来看这是一个很好的增长点,短期可以成功。 但问题在于,如果过于依赖甚至沉迷于这个层面,那就很危险了。 比如三株、秦池、爱多等等,对于这批企业来说,他们成功的原因正好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过分信赖和追求短期的市场利润或战术利润。 持续是什么。 在我看来,持续是一种平衡,是企业内部运营系统能力与市场运作系统能力之间的平衡。 在这一点上,波导可以从摩托罗拉的持续增长机制中悟出很多,这就是科林斯和波拿斯在《基业长青》一书中的结论:像摩托罗拉这样的远景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