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日光温室施工技术(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一种是垂直振捣,一种是斜向振捣,角度约 40~ 45○。 ⑵ 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适宜将振动棒上下略微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 ⑶ 砼分层浇筑时,每层砼厚度应不超过振动棒长度的 倍;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中 5 ㎝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 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砼时,要在下层砼初凝之前进行。 18 ⑷ 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宜振实,过长可能导致砼产生离析现象,但应视砼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出现灰浆为准。 ⑸ 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 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倍。 一般振动器的作用半径为 30~40 ㎝。 ⑹ 振动器使用时,振动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倍,并不宜紧靠模板振动,且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吊环、予埋件等。 混凝土的养护 在砼浇筑完毕后,应在 24 小时内加以浇水养护,使砼表面保持湿润状态。 常温条件下,养护时间不少于七昼夜。 1. 6 砌筑工程 砌筑工程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 质量文件 责任人 原材料检验 合格证、复验单 材料工程师 砂 浆 搅 拌 砂浆配合比表 专业技术工师 放 线 放 线 记 录 放 线 工 19 砌 筑 隐蔽工程记录 专业技术工 师 质 量 检 验 质量评定及隐蔽记录 专业 QC 工程师 原材料的控制: 本工程所使用的砌体材料为实心粘土砖,在材料进场前应具备质量证明书,要求复检的材料应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砌筑砂浆所用的水泥应有出厂质量证明及复检报告方可使用。 砌筑 砂浆所用的砂为中砂,须过筛,含泥量不得大于 5%。 砌筑砂浆的搅拌及试块的制作: 严格执行配合比,并根据天气情况和检验所给出的配合比,调整现场配合比。 砂浆的稠度要求:实心粘土砖宜为 7090mm;搅拌时间不得小于 2min。 每 250m3砌体至少作一组试块,并有甲方(监理)现场见证取样。 砌体施工: 实心粘土砖砌筑前应提前浇水湿润,最佳含水率为1015%。 砌筑采用“三一”砌筑法,砌体水平 垂直灰缝砂浆饱满度不低于 80%,每日砌筑高度不得大于 , 雨天不得大于。 20 墙体转角处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时要留斜槎 ,并按相应的规范设置拉接钢筋。 砖墙中间夹 120 厚苯板或贴 100 厚的苯板。 1. 7 装饰装修工程: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时,垂直运输 采用人工配合挂滑子的方法。 抹灰工程施工时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 抹灰分四部成活,即找规矩、打底子、罩面、养护。 每层施工都要符合规范规定。 1. 8 屋面工程 : 屋面工程 关键项目是在任何情况下保证不渗漏,因此,每道工序均须做出相应措施。 1. 8. 1 保温层施工: 保温层施工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规定。 保温层施工前,应先将基层混凝土结构表面清理干净,如基层平整度严重超差,应先找平后在铺设保温层。 保温层铺设要求贴紧基层,铺平垫稳,找坡正确,块状材料错缝铺设。 找平层施工: 将基层杂物清理干净,先将管根、变形缝等部分处理好。 洒水湿润,保证基层与面层的层的结合。 抹水泥砂浆找平层,要求表面平整度控制在5 mm 范围内。 并且抹好的找平层要求无空鼓、蜕皮、起砂等现象。 21 防水层施工: 防水本工程采用 4 厚 SBS 改性沥青卷材防水,要求原材料必须具备合格证及复检报告。 涂刷结合层,在基层表面先刷一道结合层,以保证卷材与基层的结合牢固。 铺贴卷材时采用热熔法,用喷灯对卷材进行加热,卷材刚刚融化时,向前滚铺、粘贴,搭接部位应满粘牢固。 封边时,将卷材搭接处加热粘贴,以边缘挤出沥青为度,末端收头 用密封膏嵌填严密。 防水卷材铺贴完毕后,泛水应满足要求,表面无起砂、空鼓等现象。 搭接收 头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 1. 9 脚手架施工 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对特殊工种(架子工)进行培训、考核,做到人人执证上岗。 本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全钢式,以Ф 48 钢管脚手架为主,此脚手架用于结构施工、主体砌筑、墙体装修。 脚手架搭设: 对于 工作间 的 屋面板 采用满膛脚手架支设。 对于砌筑工程里排脚手杆距建筑物外墙皮 ,立杆横距,立 杆纵距 ,步距 ,连接件布置为 b*a= 设拉支点。 外脚手架支拉杆固定方法,在支拉杆对应墙体上预留孔洞(φ 60mm),22 支拉杆伸入墙内,背短杆用扣件索牢并与室内满堂脚手架相连接。 或根据规范规定,在不允许留置脚手眼的窗间墙两侧设两根脚手管,通过横杆环抱于框架柱处,并用扣件索紧 ,防止窜动。 脚手架步距 ,纵向水平杆(大横杆)设于横向水平杆(六尺杆)之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对接无此要求),不得有探头板,剪刀撑斜杆于地面的倾角保持在 40~ 60176。 之间。 脚手架立杆立在地面上的位置,应将地面土分层夯实,使地耐力不小于 80KN/㎡,脚手架立杆下部垫通长的脚手板,以防止立杆下沉,且脚手架严禁作用在冻土上。 每次脚手架搭设完毕,应由队长组织安全员、架子工班长、使用架子的施工作业组长等人进行联合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检查重点:扣件拧紧、构件合格、杆件的弯曲是否符合要求。 脚手架拆除 : 脚手架使用完毕后 ,应由专业架子工拆除。 脚手架拆除前,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对脚手架作全面检查,确认可以拆除后方可实施拆除 .并应 在拆除前做技术交底 ,清除所有多余物件。 拆除脚手架时 ,必须划出安全区 ,设警戒标志 ,并设专人看管拆除现场。 严禁大量非作业人员进入警戒区内。 拆除脚手架的原则是 :先安装的后拆除,后安装的先拆除。 从顶层开始 ,自上而下进行。 拆除的杆件、部件应用吊具送下或人工搬下 ,禁止从高空往23 下抛掷。 严禁上下同时进行做业,严禁采用拉倒的方法进行拆除。 严禁用锒头等硬物敲打、撬挖,拆下的连接件应放入袋中。 第 二 部分 电气 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2. 1 电 气配管 电气工程的安装质量,外观上很大程度取决于配管质量。 这方面,本公司既有熟练的技术工人,又有完善的技术装备。 有电动弯管机、液压弯管机、弯管器、套丝机等施工机具。 电缆管的管口打磨无毛刺,弯曲半径符合规范要求,并且暗配钢管连接采用套管满焊连接。 2. 2 照明施工 照明施工要做到配管走向合理,灯具安装牢固、美观。 施工中密切配合土建施工。 预埋的灯位盒、开关盒等位置要准确,深度适当,要与土建抹灰后的墙面一平。 照明导线采用压接管进行连接并且压接管型号要与导线规格配套。 第三部分 拱架的制作与安装 焊工 凡参加本 拱架 焊接的焊工,必须是经技术监督部门考试合格的焊工,并取得当地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焊工合格证件,且焊工合格证在有效期内;其施焊的项目必须符合合格证的考试项目,施焊前应报监理验证合格和检查员的确认后方可施焊。 凡中断焊接工作六个月以上的焊工在正式施焊前应重新参加24 焊工考试。 焊工应按规定的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技术措施进行施焊,当遇到工况条件与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技术措施的要求不符时,不得施焊。 焊接设备 焊接设备应是完好的,能准确的指出电流、电压数值,以便 严格执行焊接工艺。 焊条烘干箱必须处于良好状态,其仪表准确无误,并经计量确认合格。 焊接材料 焊条、焊丝必须具有说明书和质量保证书,焊材入库前,一定要核对合格证件,并对其外观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a 焊条、焊丝无锈蚀痕迹; b 药皮涂敷均匀,无鼓包、偏心和机械损伤; c 焊条由一米高处自由平落至铁板上时,药皮无脱落、裂纹现象。 焊丝表面无锈蚀、刮痕,表面光洁,无油脂。 电焊条除了进行外观检查外 ,要进行工艺性能测试,其内容包括: a 引弧容易,电弧燃烧稳定,飞溅小; b 药皮 熔化均匀,无块状药皮脱落; c 溶渣的流动性适中,能均匀地覆盖在焊缝金属表面,脱渣容易。 焊接材料经外观检查及工艺性能测试,认为合格无误,上报监25 理公司报验审批。 并经检查员确认后方可使用。 焊条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烘干,焊条烘干员必须做好焊条烘干记录和焊条发放记录,其记录必须经技术员、检查员确认。 焊工领用焊条时必须携带焊条筒存放焊条,否则拒发。 焊条放在焊条筒内随用随 取,焊工每次领用的焊条数量不宜过多,最好在 4 小时内用完再领。 当天剩余焊条退回焊条烘干室,待烘干后再次使用,焊条烘干次 数不能超过二次。 隔夜焊条及焊条药皮脱落,药皮产生裂纹严禁使用。 焊条、焊丝、牌号及焊条烘干温度 序号 钢号 焊条牌号 焊丝牌号 烘干温度(℃) 保持时间( h) 1 20 J422 H08Mn2SiA 150~180 1 、焊接 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 层次 焊接 方法 焊材规格( mm) 电流种 类极性 焊接电流( A) 电弧电压( V) 焊接速度( mm/min) 1 GTAW Φ 直流 70110 2022 70100 26 正接 2 SMAW Φ 直 流 反接 90120 2426 90120 、焊接检验 外观检查 焊接完毕后,焊工应对所焊的焊缝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交检查员检查。 焊缝外观应成型良好,宽度以每边盖过坡口边缘 2mm 为宜;角焊缝的焊角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通常为管壁厚,外形应平缓过渡。 焊接接头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未熔合、气孔、夹渣弧坑等缺陷; 焊缝表面不得低于管道表面,焊缝余高≤ 为宜; 焊缝返修 用砂轮先将缺陷存在位置的焊缝表 面余高磨平,然后按坡口的几何形状将焊肉去除,直至发现缺陷并去除为止。 层焊接。 、 焊接安全 焊工推拉电源开关时戴好绝缘手套,焊机应垫离地面,并有良好的接地。 使用砂轮进行焊道修磨时,焊工应戴好白光眼镜,防止砂粒崩入眼睛。 27 高空焊接时,脚手架搭设应牢固。 架上焊工施焊时,下方禁止站人。 仰焊接头进行砂轮打磨时,脸应转向侧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