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连接件模具设计_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变动费用是指它的总额随产量的增 加 减 少也 成比例增 加或者 减 少。 例如产品直接耗用的 外协件加工费 、 原材料费 、 外购件 费等等。 但 是 产品单位费用而言,变动费用则基本不会改 变。 上述可知,冲压件生产成本是由固定费和可变费这两部分组成的,所以只要设法降低固定费用或可变费用,都能使生 产成本降 低,利 润增加。 可见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就闽南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12 要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 降低制造成本的措施 降 低产品成本,包括增产、节约两个方面。 增产可降低产品成本中的固定费用,相对地减少消耗,节约便能直接降低消耗,它们都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冲压件的成本包括材料费、加工费、模具费等项。 因此,降低成本,就是要降低以上各项费用。 以下讨论降低成本的措施。 冲压生产中,工艺合理化是降低成本的有力手段,一般在制定新产品工艺时进行。 当产量发生变化,模具寿命短或因事故发生损坏时,由于更改产品设计而改变模具时,以及变更设备等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要重新讨论(研究)产品工艺。 由于工艺的合理化能降低模具费、节约加工工时降低材料费等,所 以必然降低零件总成本。 在制定工艺时,工序的分散与集中是比较复杂的问题。 它取决于零件的批量、结构(形状)、质量要求、工艺特点等。 对于板材冲压件,一般说来,在大批量生产情况下,应当尽量把工序集中起来,采用复合或连续模进行冲压,很小的零件,适合于复合或连续冲压加工,这样既提高了生产率,又能安全生产。 复合模对于大的零件也是适合的,因为一副大的复合模,有时比两副同样大小的单工序模的费用低,而小批量生产时,则以采用单工序模分散冲压为宜。 根据实践经验,集中到一副模具上的工序数量不宜太多,对于复合模,一般为 2~ 3个工序 ,最多 4个工序,对于连续模,集中的工序数可以多些。 产量较大时,采用多件同时冲压,可使模具费、材料费和加工费降低,同时有利于成形表面拉力均匀化。 左右对称成形时,不仅可使变形均匀,改善受力状况,同时还降低了成本。 自动化生产,从安全和降低成本两个方面来看,将成为冲压加工的发展方向。 今后不仅大批量生产中采用自动化,在小批量生产中也可采用自动化生产。 在大批量生产中采用自动化时,虽然模具费用较高,但生产率高,产量大,分摊到每个工件上的模具折旧费和加工费却比单件小批生产时要低。 从生产安全性考虑,在小批量多品种生产中 采用自动化也是可取的,但自动化的经济性问题,急待研究。 在自动化生产中,降低成本的手段是高速化。 与高速化并行的是多列闽南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13 化,这样可以降低加工费用和提高材料利用率。 为 了 实现 , 压力机的高速化,需要相应解决 延长模具 和 噪音振动 寿命问题。 高速压力机要求足够的刚度和精度,一般以闭式双点结构为宜,为减少 振动 和 噪音 ,倾向于铸铁机身,且运动部件 需 要求实现动 的 平衡。 为 了 延长模具 的 寿命,可 以 采用高寿命的新材料。 在冲压生产 过程 中,工件的原材料费 用约 占制造成本的 60%,,所以 要 节约原材料,利用废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提高材料利用率是降 低冲压件制造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 特别是材料单价高的工件,必须慎重研究。 降低材料费的方法如下: ( 1)在满足零件强度和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减少材料厚度。 ( 2)降低材料单价。 ( 3)改进毛坯形状,合理排样。 ( 4)减少搭边,采用少废料或无废料排样。 ( 5)对称压制。 ( 6)组合排样。 结构连接件的工艺分析 材料 U形连接件的材料为 10 钢,属于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好的可冲压性能。 未经退火的 10 钢的力学性能如下: 抗剪强度τ 304~ 373MPa 抗拉强度σ b 432~ 461MPa 屈服点σ s 253 MPa 伸长率σ 10 21~ 25% 零件结构 本 U形连接件采用 ,可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尺寸精度 闽南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14 零件图上所有未标注公差的尺寸,属于自由尺寸,可按 IT14 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 闽南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15 第 4 章 制定工艺方案 工艺方案的内容是确定冲裁件的工艺方案,主要包括确定工序数,工 序组合和工序顺序的安排,应在工艺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几种可能的方案,再根据工件的批量、形状等多方面的因素全面考虑,综合分析,选取一种较为合理的冲压方案。 工艺方案的分析 U形连接件 的形状表明,它为弯曲件,所以弯曲为基本工序。 底部上 3个小孔由冲孔工序来完成。 弯曲件的毛坯尺寸与弯曲次数,通过计算来确定。 修边余量 在不变薄的弯曲中,材料厚度虽有变化,但其平均 的 直径与毛坯 的 原始厚度 也 十分接近。 所以 毛坯展开 的 尺寸可 以 根据毛坯面积 =弯曲件面积的原则 以 来确定。 由于材料的 弯曲时金属流动条件有差异 以及 各项异性 ,为了保证 U形连接件的尺寸,必须 要 留修边余量,在计算毛坯尺寸时,必须计入修边余量,修边余量的数值可查表。 弯曲件高度 h=16mm,查表 .知修边余量,△ h=2mm。 表 41 无凸缘弯曲件的修边余量δ(单位: mm) 工件高度 h 工件的相对高度 h/d 附 图 ~ ~ ~ ~4 ≤ 10 10~ 20 20~ 50 50~ 100 100~150 150~200 200~250 250 2 3 4 5 6 7 5 2 5 8 9 10 2 4 6 8 10 11 12 闽南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16 计算毛坯尺寸 在不变薄弯曲中,虽然在弯曲过程中坯料的厚度发生一些变化。 在工艺设计时,可以不计坯料的厚度变化,概略地按弯曲前后坯料的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坯料尺寸的计算。 由于金属的流动性和材料的各向异性,毛坯弯曲后,工件边口不齐。 一般情况弯曲后都要修边,因此在计算毛坯时,必须把修边余量计入工件。 根据制件图可知,该弯曲件 r/t=,属于无圆角半径弯曲,可求的其毛坯展开尺寸。 L=+++37+ 2 ㎜ =45 ㎜ 确定弯曲次数(采用查图法) 先在确定弯曲次数及半成品尺寸线圈中横坐标上找到相当毛坯直径 45mm的点,从此点作一垂线。 再从纵坐标上找到相当于工件直径 38mm的点,并由此点作水平线,与垂线相交。 根据交点,便可决定弯曲次数,如交点位于两斜线之间,应取较大的次数。 该端盖可一次弯曲成形。 于是,该端盖的全部单工序有落料、冲孔、弯曲(整形),共计三道工序。 工 艺方案的确定 在冲压工艺性分析 , 基础上,找出 模具设计 与 工艺 的 难点 与 特点 ,根据实际 的 情况提出各种可能 , 冲压工艺 的 方案,内容包括 工序顺序、 工序数目、 组合方式 及 工序性质 等。 有时 候 同一种冲压零件 会 存在 几 个可行的冲压 的 工艺方案,通常方案各有 其 优缺点,应从生产效率、设备占用、 产品质量情况、 寿命高低 和 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 、生产成本、操作安全 与 方便 程度等 各 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 比较, , 确定出 相对 适合现有生产条件的最佳方案。 初步分析可以知道 U 形连接件的冲压成形需要多道工序 :落料 、冲孔、弯曲 ,因而制定合理的成形工艺方案十分重要。 考虑到生产批量 较 大 ,因此制定应在生产合格零件的基础上 ,尽量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要提高生产效率 ,就应该尽量复合能复合的工序 ,但复合程度太高 ,模具结构复杂 ,而且各零件在动作时要求相互不干涉 ,准确可靠 .这就要求闽南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17 模具的制造应有较高的精度 ,从而模具的制造成本也就提高了 ,制造周期延长 ,维修不如单工序模简便 . 因此 U 形连接件 的冲压成形主要有以下几种工艺方案 : 方案一 :(1)落料 (2)冲孔 (3)弯曲 方案二 :(1)落料冲孔复合模 (2)弯曲 方案三 :落料、弯曲、冲孔复合模 方案一复合程度低 ,模具结构简单、安装调 试容易 ,但生产道次多、生产效率低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方案三与方案二的主要区别是采用落料、弯曲、冲孔复合工序 .由于采用落料、弯曲、冲孔复合模 ,即可在一次冲压行程中完成 ,生产效率提高一倍 ,节省了人力、电力和工序间的搬运工作 ,但却增加了模具的设计费与制造费用。 综上所述 ,可以考虑采用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然后弯曲。 图 确定弯曲次数及半成品尺寸线圈 闽南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18 第 5 章 工艺计算 材料排样及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排样是指冲裁零件在 板料 、 条料 或 带料 上布置的方法。 合理 并 有效排样在于 , 保证在高生产率 和 最低的材料消耗 的条件下,得到符合 ,设计技术要求 工件。 在冲压 的 生产过程当 中,保证 较低 的废料百分率是现代冲压生产最重要。 在冲压工作 当 中,冲压件材料 的 消耗费用 达到 总成本的 60%~ 75%,合理利用材料 将 是降低成本的 比较 有效 的 措施,尤其在 大量 和 成批 生产中,冲压零件的 总 年产量达 到 数十万件,甚至 是 数百万件,材料合理利用的经济效果 将 更为突出。 材料排样的选用原则 ( 1) 某种工件 或 冲裁小工件 需窄带料 之 时,应 该 沿 着 板料 的 顺长方向 来 进行排样,符合 , 材料 工艺要求 及 规格。 ( 2)冲裁弯曲件毛坯时,应考虑板料的轧制方向。 ( 3)冲件在条(带)料上的排样,应考虑冲压生产率、冲模耐用度、冲模结构是否简单和操的方便与安全等。 确定板料规格和裁料方式 根据条料的宽度尺寸,选择合适的板料规格,使剩余的边料越小越好。 该零件宽度用料为 48mm,以选择 1400mm 1500mm 的板料规格为宜。 闽南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19 表 51 搭边 a和侧搭边 a1 材料消耗工艺定额 kgG36量一张钢板冲制零件的数一张钢板的质量 ( 51) 一张板料上总的材料利用率 6 5 . 1 %15001400110π66一 张张钢 板的面冲裁件的面 积一 钢钢 板冲制零件的 数h2 (52) 冲压力的计算及设备的选择 落料 冲裁时,工件或废料从凸模上取下来的 力叫卸料力,从凹模内将工件或废料顺着冲裁闽南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20 的方向推出的力叫推件力,逆冲裁方向顶出的力叫顶件力。 目前多以经验公式计算: 采用平刃口凸模和凹模冲裁时,冲裁力 F0=Ltτ 式中, L—— 冲裁件周长(㎜) T—— 材料厚度(㎜) τ —— 材料的抗剪强度( MPa) 考虑冲裁厚度不一致,模具刃口的磨损、凸凹模间隙的波动、材料性能的变化等因素,实际冲裁力还须增加 30%。 故 F冲 == Ltτ。 F冲 == Ltτ (53) = ㎜ ㎜ 310MPa = F卸 、 F推 、 F顶 是由压力机和模具的卸料、顶件装置获得。 影响这些力的因素主要有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厚度、模具的间隙、凸凹模表面粗糙度、零件形状和尺寸以及润滑情况。 实际生产中常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F卸 =K卸 F冲 (54) F推 =K推 F冲。u型连接件模具设计_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