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6高压断路器液压机构及二次回路培训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置时, 434 535 6364接点接通,因此, 分 闸按钮 S3失效,断路器的合闸操作需通过操作箱的控制回路(后台、测控、或 KK开关)。 注意:所 有保护动作跳闸的入口均在操作箱的控制回路,若 S8在就地位置, 保护将不能跳开此断路器。 2) 分闸回路内从上至下的元件有 (远方操作回路 , A 相为例 ) : S1LA(断路器 A 相 辅助接点)的常开接点 3334( 本图表示断路器状态在分闸位置,当断路器 处于合闸状态时 该接点 接通); Y2LA( A相 第一组分 闸线圈); K10( 第Ⅰ组分闸总闭锁接触器 )的常开接点 1314。 3) K10 为 第Ⅰ组分闸总闭锁接触器 ,当断路器在某些条件下(如 SF6 闭锁、操作电源消失等),该接触器失磁,串入 分 闸回路的常开接点打开,闭锁 分 闸回路,如图中所示, K10 未励磁,因图中标明的设备状态是“无压力、无电源”。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断路器正常运行情况下,该接触器应是励磁的,串入 分 闸回路的常开接点闭合,使断路器 分 闸操作成为可能。 K10的动作条件在后续的回路中讲解。 4) K61为 三相不一致第Ⅰ组强行分闸继电器 ,该继电器的功能及实现原理在后续回路中讲解。 5)当断路器在“近控”位置时,当现场按下分闸按钮( S3), 第Ⅰ组就地跳闸中间继电器 ( K77)励磁启动,其接点 131 232 3334接通,接通第一组分闸回路。 同样,若分闸回路中 K10失磁,现场按钮操作实效。 断路器 第二组分闸 回路(图 ZZA/M3) 1)断路器第二组分闸回路基本与第一组相似, 区别在于第二组分闸回路不经过现场分闸按钮( S3),即现场按按钮操作时,接通的是第一组分闸回路, 但远方分闸回路同时将第一、二组分闸回路接通。 2)第二组分闸回路所使用的分闸线圈( Y3LA/LB/LC)与第一组独立,确保分闸可靠。 3)第二组分闸回路同样安装有 第Ⅱ组跳闸总闭锁接触器 ( K55) 、 三相不一致第Ⅱ组强行分闸继电器( K63) ,与第一组独立。 6 断路器 三相强迫动作 (图 ZZA/M3) 1)断路器三相 强迫动作,通过时间继电器 K1 K64 延时 3S(出厂设定在 1~ 2S依开关出厂二次图纸的定值, 实际中 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躲开系统自动重合闸时间)再启动跳闸继电器 K61,K63(分别在分闸回路 1, 2 中),实现开关的三项强迫动作跳闸。 2)回路中的接线保证了断路器三相位置不一致时回路接通,正常情况下,断路器三相同时动作时, 断路器辅助接点同时断开或闭合,强迫三相不一致回路不通, 当某一相断路器位置与其它两相不一致时,如 A 相在断开位置, B/C相在合上位置时,该回路导通,继电器 K16励磁,其常开接点 1518 闭合,使得 K61继电器励磁, K61继电器的常开接点 8384闭合(自保持),使得 K61继电器自保持,只有当人工操作复位按钮 S4时, K61 才失磁。 K61动作后,其串入第一组分闸回路( A/B/C 三相均有)的常开接点闭合,使得断路器 A/B/C三相第一组分闸回路都接通,断路器三相均跳开。 3)三相强迫动作同样存在于断路器的第二组分闸回路中,使用继电器 K64/K63,动作原理一样,具体见图纸( ZZA/M7)。 7 断路器 分闸总闭锁回路 (图 ZZA/M4) 1) 从断路器分闸总闭锁回路看知:该回路串入了 K5 常闭接点、 K3 常闭接点、 K14 常闭接点, K10线圈。 当 K10 继电器励磁时,其串入第一组分闸回路中的常开接点闭合,使第一组分闸线圈动作成为可能,当该继电器失磁时,其串入第一组分闸回路的常开接点打开,闭锁第一组分闸回路。 可参考“ 断路器 第一组分闸 回路(图 ZZA/M2) 3) ”。 然后再逐一分析 K10的 动作 条件。 2) K5( 第Ⅰ组 SF6总闭锁继电器 ) ,见图纸 /(图纸编号 M4,第 6 列),可知 K5 继电器的启动通过 B4( SF6 密度计 )接点启动。 B4 的说明在图纸 ZM6 中,可对照看,可知当 SF6 压力低于 = 时, B4 接点 2123 接通,即当 SF6 压力低于 时, K5 继电器励磁。 当 K5 励磁时,其串入分闸闭锁回路的常闭接点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