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mp课程培训讲义-中科大(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组织的优点 : 利于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资源利用的灵活性与低成本;利于从整体协调企业活动。 职能式 项目 组织 的缺点 : 没有明确的项目经理;协调难度大;组员责任淡化。 项目式组织的优点: 目标明确及统一指挥;利于项目控制;利于全面型人才成长。 项目式组织的缺点 : 9 机构重复和资源闲置;不利于企业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不稳定性。 矩阵式组织的基本原则: 全职项目经理; 存在纵横两个信息渠道;从组织 和运行机制 上保证 能够解决矛盾;项目经理与职能经理要有通信渠道和交流机会;两种经理服从统一的计划;两种经理为合理利用资源进行协商; 允许项目作为独立实体运行。 矩阵式组织的几种形式: 强矩阵、弱矩阵、 平衡矩阵 ( 中矩阵 )、复合矩阵。 弱矩阵 =职能式 +明确的项目班子 +在 部门成员级组建; 中矩阵 =弱矩阵 +项目经理; 复合矩阵 =把项目的某服务转包给职能部 +矩阵。 矩阵式组织的优点: 项目是组织活动的焦点;项目经理对 资源有最大控制权;灵活 利用资源;交流渠道和决策点的集中使项目能迅速反应;人员有归属感;共用资源降低项目成本,提高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矛盾减少,并能通过组织体系得到解决;较好的平衡时间、费用、运行。 矩阵式 组织的缺点: 纵横双方的平衡需要持续监督,以防互相销弱;制订政策与方法 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工作;每个项目独立运行易产生重复劳动;对时间、费用、运行的平衡必须监控,以保证不因时间和费用而忽视运行。 项目经理 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的条件: 项目经理与主管单位之间是契约关系 而非行政指令;组织形式转变;工作重心转变;团队建设。 项目经理对于所属上级的责任: 保证项目目标符合上级组织的的目标;充分利用和保管上级分配的资源;即使与上级就项目进展进行沟通。 项目经理对于项目的责任: 明确项目目标及约束;制订项目的各种活动计划;确定适合项目的组织机构;招募组员建设团队;获取资源;领导团队执行计划;跟踪、控制进展;处理与项目相关者的各种关系;项目考评与报告;项目结束前考虑组员的未来。 项目经理的职责: 计划(完全熟知合同)、组织、指导、控制。 对项目经理的授权原则: 10 根据项目目标 (目标越高授权越大);根据风险(风险越大授权越大);按合同性质(要求越高授权越大);按项目性质(越复杂授权越大);根据项目经理(水平高授权大);根据项目组(人员多权越大 /水平高授权大)。 对项目经理的授权范围: 团队组建权;财务决策权(分配、控制、融通调配);控制权;决策权。 五种领导权力: 强制权、奖励权、法定权、专长权、个人影响权。 项目经理的素质与能力要求: 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的体质、全面的理论知识素质、系统的思维能力、娴熟的管理能力、积极的创新能力、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 项目经理的特殊要求 : 丰富的资源、激励、扫清障碍、目的间的权衡等。 选拔项目经理的原则: 能力(技术与管理)、敏感性、领导才能、应付压力的能力。 选拔项目经理的方式和程序: 委派、企业和用户协商、竞争上岗。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项目与 长期性 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区别: 规划方面、获取方面、工作安排、培训方面、绩效考核、激励。 人员选择程序: 初步筛选、填写申请表、雇佣测试、综合面谈、背景调查、体检、最终雇佣决策。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激励 因素。 项目人力资源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的程序: 建立业绩标准、将业绩期望告知员工、测量实际业绩、比较实际业绩与标准、与员工讨论评估结果、必要时的矫正。 11 有效绩效评估的特征: 敏感性、可靠性、准确性、可接受性、实用性。 绩效评估办法: 描述法(鉴定发 ) ;关键事件 法; 比较法 ; 量表法;行为观察式 ;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 团队概念 团队的定义: 为了达到某确定目标,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 责任构成的同心协力的人群。 团队有效工作的五个因素: 共同目标、合理分工与协作、高度的凝聚力、成员相互 信任、有效的沟通。 团队的关键角色: 协调员、出主意者、评论员、外联负责人、执行人、队长、督察。 团队的发展阶段: 组建、磨合、正规、成效、解散。 优胜基准( benchmarking)的步骤: 计划、组建小组、信息收集、差距分析、改进。 优胜基准的阻力因素: 不承认自身缺陷、隐藏自身缺陷、习惯、优胜基准的难度、费用。 优胜基准的成功因素: 客户导向、过程导向、整体利益至上观点、开发思想、共享信息、长期进行优胜基准、全员参与。 常用团队决策方法: 标准日程法、点式计划法、头脑风暴法、名义群体法、德 尔非法、电子会议。 多目标管理 多目标管理概念 p249 项目组管理概念 p250 项目组合管理概念 p251 12 项目成组管理好处、分组原则、适用范围 p250 企业目标管理 企业项目管理的概念 p242 企业发展与项目管理关系(指南 63) 企业项目管理的主导思想 p240 企业项目管理的主要问题、重要内容 p246 企业项目管理组织设计 p245247 项目管理办公室 p254 13 三、 项目论证与评估 项目论证:项目论证的概念、阶段与一般程序 p6667 项目论证的概念。 也叫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或项目前评价,是指对拟实施项目技术上的先进性、适用性、经济上的合理性、盈利性,实施上的可能性、风险性进行全面科学的综合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 项目论证的阶段; 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 项目论证的 一般程序(七个步骤) : 明确项目范围和业主目标、收集并分析相关资料、拟定多种可行的能互相替代的实施方案、多方案分析比较、选择最优方案进一步详细全面论证、编制项目论证报告、编制资金筹措计划和项目实施计划。 投资前期的四个阶段: 机会研究、初步可研、详细可研、评 估与决策,前两个阶段可以合并 /省略。 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现金流量图、资金时间价值理论与方法,影子价格的概念以及确定 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的价值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性质。 单利法公式: F=P(1+I*N) 复利法公式: 终值 = P(1+I)N 现值 =F/(1+I)N 折 现系数 =1/( 1+i) n 影子价格的概念以及确定: p85 14 静态评价方法: 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评价方法。 指标一般包括 投资收益率 ,也叫投资利润率: E=投资利润率 =项目投资后所获的年净现金收入(或利润) R/投资额 K 投资回收期 T=项目投产后每年的净收入(或利润)补偿原始投资所需的年限 =投资收益率的倒数。 若年净现金收入不等,则回收期 =使用累计净现金收入补偿投资所需的年限。 投资回收期 =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 1+|上年累计现金流量 |/当年净现金流量 追加投资回收期 和 追加投资收益率。 利用成本节约额或者收益增加额来回收投资差额的时间 用成本节约额来表示: 12 21 CC KKT  用收益增加额来表示: 21 21 BB KKT  追加投资收益率: TE 1 动态评价法: 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评价方法。 净现值法 : NPV=某个标准折现率下的 现金流的折现累计值 ; NPV≥ 0,该项目合理,否则是不经济的。 内部收益率法 : 内部收益率: IRR=求出一个使项目使用期内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等于 0的内部收益率,即 NPV=0,求 i。 若 IRR≥标准收益率(折现率),则项目可以接受,否则是不经济的。 IRR越大,项目越可取。 内部收益率 计算方法: IRR=R1+(R2 R1)*NPV1/(NPV1+|NPV2|), R1:低贴现率, R2:高贴现率; 外部收益率法 外部收益率 ERR:每年收入都以相当于标准折现率的收益率进行再投资,到了项目有效期末的本利和 =把投资过程中每年的 投资支出,按某一利率折算到项目有效期末 ,该利率即为外部收益率。 若 ERR≥ i0,投资可接受,否则是不经济的。 动态投资回收期法 : 动态投资回收期 =累计现值 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 1+|上年累计 现值 |/当年累计 现值 收益 /成本比值法 : CB/ 现值指数法 :净现值率 PNPV/ , P是投资额现值 差额内部收益率法 差额内部收益法:当 NPV1= NPV2时的 IRR,若 IRR≥ i0,则投资大的方案优(值得追加投资),若 IRRI0,则投资效的方案优(不值得追加投资) 15 动态追加投资回收期: 动态追加投资回收期: k1和 k2 时投资方案 I和 II的总投资额, k1k2, C1和 C2时投资方案 I和 II的生产成本,则追加投资回收期 =log[1( k1k2)*i0/( C2C1)]/log(1+i0)。 不确定性分析 不确定性分析的内涵、步骤和必要性 不确定性分析是计算和分析各种不确 定因素的可能变化,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为目标的经济分析方法。 通过不确定性分析,可以推测项目可能承担的风险,进一步确定项目的可能性和可靠性。 不确定性分析的必要性: 可行性研究的涉及因素,随着时间可能变化;可行性研究依赖的数据不完整。 不确定性分析的常用方法: 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 在项目投产后,在一定市场、生产能力和经营销售条件下,确定产量、成本、价格、生产能力利用率、利税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出一个平衡点,是收支相等,净收益 =0。 以 产量和生产能力率的盈亏点越低,未 来经营风险越小;价格的盈亏点越高 ,未来风险越大;固定成本比率越高,未来风险越大。 盈亏平衡方程式: PQ=F+VQ, P:产品价格, Q: 产量, F:固定成本, V: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生产能力盈亏点 =F/[Q(PV)]*100%。 固定成本比率 =( PQVQ) /F*100% 敏感性分析: 论证方案中一个或多个因素变化时,对整个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时要考虑时间价值,采用现值分析法,分为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 敏感性分析的步骤: 1) 计算基本情况下,备选方案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 ; 2)选择分析因素, 常选的因素有投资总额、建设年限、项目寿命期、生产成本、销售价格、投产期和达产期,选择原则:因其变化将大幅度影响经济评价指标的因素、论证时数据准确性把握不大或今后变动幅度大的因素; 3)单因素分析(假定其他因素不变,重算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 4)多因素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多因素); 5)分析汇总、对比,确定影响大小的次序。 概率分析: 利用概率分析方法,预测各种不确定因 素发生变动的概率,以此进行不确定性分析。 概率分析的步骤: 16 1)从影响最大 /最不确定因素开始,假定其他确定; 2)估计该因素的概率; 3)计算 期望值(即平均数) = , x: t情况下的数值, P(x)该数值的概率。 4)计算方差与标准差。 方差 ,方差的平方根 =标准差; 5)计算变异系数, CV=б /E(x); 6)换下一个因素,直到全部结束; 7)综合分析,影响度排序。 方案比较法的含义: 运用多方案评价指标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计算分析,对方案进行优选。 方案比较法的原理: 满足需要可比、消耗费用可比、价格可比、时间可比。 多方案评价指标: 追加投资效果系数和追加投资回收期、动态增值收益率、有无比较法、优劣平衡法。 一般机会研究和特定机会研究 p6768 一般机会研究的概念、主要内容、依据、方法和结果,要素分层法的概念、特点、应用程序,特定机会研究的概念、主要内容、结果 机会研究: 在项目识别、构思和设想阶段进行的可行性研究。 通过对自然资源、社会和市场的调查和预测来确定项目,选择最有利的投资机会。 属于预备性调查研究。 一般机会研究: 是研究项目机会选择的最初阶段,是项目投资或者经营者通过占有大量信息,并经过分析比较,从中鉴别发展机会,最终形成确切的项目发展方向或投资领域的过程(或称项目意向)。 一般机会研究的内容: 地区研究、部门研究、资源研究。 一般机会研究的依据: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预测、地区资源状况、相关法规、部门发展情况及增长率、进出口结构及趋势分析。 一般机会研究的方法 : 要素分层法 要素分层法的概念 是项目机会研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 项目选择涉及众多影响因素,且因素杂乱无章。 要素分层法是将这些杂乱无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