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发展奶业的调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企业发展空间很大,目前困扰企业发展的 主要因素是奶源问题。 (三)乳品销售及消费情况 目前我市市场上销售的乳品有 22个厂家约 64个品牌,总销量 400多吨,其中本地奶占 130吨,其余全靠外埠解决。 本地以小牛倌、三环、阿蒙德、奥乐和心乐为主,外埠以蒙牛、伊利、完达山等品牌为主。 二、我市奶业存在的问题 奶牛饲养分散,规模饲养场(小区)少。 国外奶牛养殖规模户均 50头左右,如日本为 50头,欧洲为 70头,而我市户均只有 10多头,规模太小不便于规范化管理,不利于新技术推广使用,影响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 奶牛品质差,良繁体系不健全。 奶牛品质差主要原因是引进的良种奶牛数量少,我市原有奶牛的繁殖与品种改良也存在问题,饲养散户为了节省费用, 采用价格低廉的精液(有的一支精液只有 1—2元),不能保证后代母牛的品质。 饲料结构不合理。 特别是散养户,精料投入不足,配比不合理,如玉米用量在 40%比较合理,而多数农户都达到了 60%。 在粗料中,大多数农户只喂干玉米秸,也未采用青贮或黄贮处理,其它粗料如羊草、苜蓿等因成本高,多数农户几乎不用,呈现饲料单一,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 单产水平低。 全市百头以上规模奶牛场产奶牛平均单产 6吨,散养奶农户奶牛单产只有 5吨左右,而上海等地奶牛单产水平已达到 8吨以上。 原料奶质量差。 由于奶农户投入少,挤奶机、冷藏保鲜设备等配备不齐、奶牛饲养环境条件差、奶牛乳房清洁不彻底、部分农户采用手工挤奶等原因导致原料奶微生物指标超标严重;有的农户出售药物残留奶,甚至还存在掺杂使假现象,影响了乳 制品的质量,从而使乳品加工企业的收购受到严重的影响。 乳品加工企业规模小、产量低,营俏手段落后。 目前全市11 个乳品厂,超过 20吨的只有阿蒙德、三寰和华乳,其他厂家规模小,都在 10吨以下,有的日产量甚至只有。 华乳、蒙牛等企业营销队伍 300多人,而生产地产奶的我市较有影响的企业如三环公司,缺乏人才,不注重宣传,无专门的研发部门,近 2年几乎无广告投入,营销人员不足 50人,近几年发展缓慢。 消费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开拓。 据统计,世界人均年消费牛奶 100公斤,发达国家 200—300公斤,欧盟多数国家都超过了 400公斤,不发达国家平均也超过了 50公斤,我国平均只有 13公斤。 我市 2020年时平均 12公斤, 2020年平均25公斤,但对比起来还是处于较低的消费水平,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居民消费水平相差悬殊,农村的大部分地区,乳品消费市场依旧是一片空白。大连市发展奶业的调研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