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拉萨市城关区蔡公堂乡白定村智昭产业园区公路工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D 线 K0+ 沥青混凝土 三级公路 T 形交叉 加铺转角 工程施工组织 ( 1) 施工供水、供电 项目施工场区供水、供电均直接从智昭产业园区现有市政管网接入,用水、用电方便,条件良好。 ( 2)交通状况 项目沿线有蔡公堂乡白定沟主线、 318国道等,项目与周边现有道路已衔接起来,施工中所需的极具、设备及建材可通过现有道路直接运输抵达施工现场,交通十分方便。 ( 3) 砂石料来源 本项目 工程所需的砂石料 均从 城关区 周边具有合法手续的砂石料场购买,不单独设置砂石料场。 ( 4) 材料来源 水泥、钢筋等均可从 拉萨市 购买。 ( 5) 施工 场地 项目共设置 5个施工 场地 , 其中 1号施工场地设置于 E线西侧空地处,占地面积约为500m2; 2号施工场地设置于 D线终点南侧的待建空地处,占地面积约为 500m2; 3号施工 15 场地设置于 A线 K1+600东侧处的空地处,占地面积约为 500m2; 4号施工场地位于 M线K0+050东侧的待建空地处,占地面积约为 500m2; 5号施工场地位于 J线 K0+100东侧的待建空地处,占地面积约为 360m2。 施工场地内主要布置施工机械临时停放点、水电系统和材料堆放及管理用房、综合加工区、小型机修区。 本项目施工期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租用沿线村民的房屋,利用项目周边村庄已有的生活设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6) 施工运输及便道 本项目不设置施工便道。 ( 7) 取弃土场 设置 本项目所需填方均外购自商品料场,本项目不设置取土场;另外本项目无弃土方产生,因此本项目不设置弃土场。 ( 8) 临时表土堆场 本项目区域内设置一个临时表土堆放场地,位于 E线西侧空地处,占地面积约为1000m2。 ( 9)主要施工方案 ① 路基土石方工程 路基土石方工程以机械为主,辅以人工施工。 挖方工程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布置作业面,对于路基开挖段产生的土石方,应配以装载机和自卸翻斗车运至填方路段填筑路堤。 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专业队伍,也可采用铲运机进行连续挖运作业。 填方工程则以装载机或推土机伴以人工找平、能采用平地机找平更好,压路机碾压夯实,作业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注意调整各机械的配套,避免发生窝工现象。 ② 路面工程 为确保路面工程的平整度和质量,建议全路段工程在路基稳定后另定合同单元,全部由专业队伍承担,由于路面施工工艺复杂,专业技术要求较高,尤其应注 意施工队伍的选 则,基层、面层均应以机械拌合。 16 ③ 桥涵施工 全段桥涵工程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及部位分别采用机械、机械于人工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 小跨径简支板上部构造和涵洞的盖板,可进行集中预制或向专业化预制场订购,运至工点安装。 桥涵基础开挖时应注意对原有水系的保护,保证原有水系的通畅。 对于桥涵基坑开挖时应做好降水工作,保证施工作业面的安全,开挖时应根据地质情况进行放坡、支护保证基坑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④ 防护工程及排水工程 本项目路基防护工程及排水工程基本采用浆砌片块石施工,技术难度低,应以人工辅砌,可充分发挥 当地民工工匠的作用。 ( 8) 拆迁 本项目拟建道路沿线不涉及居民房屋等拆迁。 实际工程量及工程 设计 建设变化情况,说明工程变化原因 在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后,我单位组织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踏勘。 通过业主介绍、资料收集和对比,实际工程量 与 工程设计建设变化很小。 根据现场踏勘, 本次共建设 8条公路,路线总长 ,其中三级公路( A、 D、E、 F线)总长 ,白改黑路段( G线四级公路)总长 ,四级公路( J、K、 M线)总长 ,线外硬化 4000米。 此外包括 16m小桥一座,涵洞 道。 项目 A、 D、 E、 F线 建设 道路采用 三 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设计速度为 30km/h,为沥青 混凝土路面,路基宽度为 ,路面宽度为 ,荷载标准:公路 Ⅱ级。 道路布置方式为 + +,道路结构为 4cm厚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cm级配碎石垫层。 项目 G、 J、 K、 M线建设 道路采用 四 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设计速度为 20km/h,为 17 沥青 混凝土路面。 其中 G线 路基宽度为 ,路面宽度为 6m,荷载标准:公路 Ⅱ级 , 道路布置方式为 +6m行车道 +。 J、 K、 M线 路基宽度为 ,路面宽度为 ,荷载标准:公路 Ⅱ级 , 道路布置方式为 0. 5m土路肩 + +0. 5m土路肩。 道路结构为 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cm级配碎石垫层。 线外硬化改造宽度按 4m路面净宽进行改造硬化,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道路结构为 20cm水泥混凝土面层 +20cm水泥碎石稳定层。 本项目共设有小桥 16m/1座,为预应力空心板桥;涵洞 ,采用钢筋砼盖板涵。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 13m预应力砼空心板。 下部桥台采用重力式 U型桥台、扩大基础。 涵洞采用钢筋砼盖板涵,涵洞跨径为 、 、。 本 项目 环评阶段 临时工程包括 设置 5个施工 场地 , 其中 1号施工场地设置于 E线西侧空地处,占地面积约为 500m2; 2号施工场地设置于 D线终点南侧的待建空地处,占地面积约为 500m2; 3号施工场地设置于 A线 K1+600东侧处的空地处,占地面积约为 500m2; 4号施工场地位于 M线 K0+050东侧的待建空地处,占地面积约为 500m2; 5号施工场地位于J线 K0+100东侧的待建空地处,占地面积约为 360m2。 施工场地内主要布置施工机械临时停放点、水电系统和材料堆放及管理用房、综合加工区、小型机修区。 环评阶段未设施生活营地。 实际施工过程中取消了 5个施工场地的设置,仅在智昭产业园区内租用了一处空置房屋作为管理用房及加工点。 施工机械、建筑材料等均在拟建道路路基处临时堆存停放。 实际施工过程未设置生活营地,施工人员租住于附近民房。 本项目环评阶段设置一个临时表土堆放场地,位于 E线西侧空地处,占地面积约为1000m2。 实际施工过程中未设置临时表土堆场,表土剥离后直接运至周边大棚作为覆土。 实际工程量与设计工程量和环评批复的工程量相比, 主体工程 及附属工程 建设 建设方案未发生变化; 仅取消了原环评中 5个施工场地 及一个表土堆场 的设置。 根据《关于印发环评管理中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环办【 2015】 52号)中关于建设项目重大变更的相关要求,本项目变更建设内容不属于重大变更。 工程实际建设过程 18 中的工程量与设计工程量对比情况详见下表: 表 46 设计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对比 项目名称 环评 建设 工程量 实际建设工程量 变更原因 主 体 工 程 道路 项目 A、 D、 E、 F 线建设道路采用三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设计速度为 30km/h,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宽度为 ,路面宽度为 ,荷载标准:公路 Ⅱ级。 道路布置方式为 土路肩 + 行车道+,道路结构为 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6cm 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20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cm 级配碎石垫层。 项目 G、 J、 K、 M 线建设道路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设计速度为 20km/h,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其中 G 线路基宽度为 ,路面宽度为 6m,荷载标准:公路 Ⅱ级,道路布置方式为 土路肩 +6m 行车道 + 土路肩。 J、 K、 M 线路基宽度为 ,路面宽度为,荷载标准:公路 Ⅱ级,道路布置方式为 0. 5m 土路肩+ 行车道 +0. 5m 土路肩。 道路结构为 6cm 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20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cm 级配碎石垫层。 线外硬化改造宽度按 4m 路面净宽进行改造硬化,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道路结构为20cm 水泥混凝土面层 +20cm水泥碎石稳定层。 项目 A、 D、 E、 F 线建设道路采用三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设计速度为 30km/h,为沥青混凝 土路面,路基宽度为 ,路面宽度为 ,荷载标准:公路 Ⅱ级。 道路布置方式为 土路肩 + 行车道+,道路结构为 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6cm 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20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cm 级配碎石垫层。 项目 G、 J、 K、 M 线建设道路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设计速度为 20km/h,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其中 G 线路基宽度为 ,路面宽度为 6m,荷载标准:公路 Ⅱ级,道路布置方式为 土路肩 +6m 行车道 + 土路肩。 J、 K、 M 线路基宽度为 ,路面宽度为,荷载标准:公路 Ⅱ级,道路布置方式为 0. 5m 土路肩+ 行车道 +0. 5m 土路肩。 道路结构为 6cm 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20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cm 级配碎石垫层。 线外硬化改造宽度按 4m 路面净宽进行改造硬化,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道路结构为20cm 水泥混凝土面层 +20cm水泥碎石稳定层。 无变化 附 属 工 程 交叉工程 本项目共有交叉口 4 处,交叉口采用平面交叉形式。 本项目共有交叉口 4 处,交叉口采用平面交叉形式。 无变化 桥涵工程 本项目设置小桥 16m/1 座,为预应力空心板桥,涵洞,采用钢筋砼盖板涵、钢波纹管涵。 本项目设置小桥 16m/1 座,为预应力空心板桥,涵洞,采用钢筋砼盖板涵。 无变化 交通工程 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信号设施等。 环评阶段未明确交通工程数量,实际施工过程中设置交通标志标牌共 22 个。 无变化 临 时 工 程 施工 场地 设置 5 个施工 场地 , 其中 1 号施工场地设置于 E 线西侧空地处,占地面积约为 500m2; 2号施工场地设置于 D 线终点南实际施工过程中 在智昭产业园区内租用了一处空置房屋作为管理用房及加工点。 施工机械、建筑材料等均在拟建道路路基取消了 5 个施工场地的设置,对环境影响减小。 19 侧的待建空地处,占地面积约为 500m2; 3 号施工场地设置于A线 K1+600 东侧处的空地处,占地面积约为 500m2; 4 号施工场地位于 M 线 K0+050 东侧的待建空地处,占地面积约为500m2; 5 号施工场地位于 J 线K0+100 东侧的待建空地处,占地面积约为 360m2。 处临时堆存停放。 石料场 不设置石料场。 不设置石料场。 无变化 砂料场 不设置砂料场。 不设置砂料场。 无变化 取 弃土场 不设置取弃土场 不设置取弃土场。 无变化 表土堆场 设置一个临时表土堆放场地,位于 E 线西侧空地处,占地面积约为 1000m2。 实际施工过程中未设置临时表土堆场,表土剥离后直接运至周边大棚作为覆土。 无变化 施工 便道 无需另行建设施工临时道路。 无需另行建设施工临时道路。 无变化 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技术指标详见表 47: 表 47 A、 D、 E、 F线 主要 经济 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环评 技术指标 实际建设技术 指标 1 道路等级 三 级公路 与环评一致 2 设计行车速度 30km/h 与环评一致 3 路面宽度 与环评一致 4 路基宽度 与环评一致 5 一般凸形竖曲线半径 200m 与环评一致 6 一般凹形竖曲线半径 200m 与环评一致 7 汽车荷载 公路 II 与环评一致 8 路面结构类型 沥青 混凝土路面 与环评一致 9 设计使用年限 8 年 与环评一致 10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 与环评一致 表 48 G、 J、 K、 M 线 主要 经济 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环评 技术指标 实际建设技术 指标 1 道路等级 四 级公路 与环评一致 2 设计行车速度 20km/h 与环评一致 3 路面宽度 6m/ 与环评一致 4 路基宽度 5 一般凸形竖曲线半径 200m 与环评一致 6 一般凹形竖曲线半径 200m 与环评一致 20 7 汽车荷载 公路 II 与环评一致 8 路面结构类型 沥青 混凝土路面 与环评一致 9 设计使用年限 6 年 与环评一致 10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 与环评一致 由上表可知, 工程主要技术指标均与环评一致。 生产工艺流程(附流程图) 本项目工艺主要 为施工期。 施工期工艺流程 本项目环境污染和破坏主要发生在施工期,施工建设过程中产生气、水、声、固废污染物,同时破坏地表,加剧水土流失;运营期不会产生污染物。 施工工艺流程图详见图 42: 图 42 项目施工期工艺流程图 工程占地及平面布置(附图) 工程占地 工程占地情况见下表。 表 48 工程占地 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