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nanaerobicanoxicnitrification连续流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毕业论文修改(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同样纤维材料采用高低两种浓度配水进行实验,同种材料分别采用分别放置一块和两块材料,用以考察材料间的空隙是否存在一定数量的硝化细菌,从而提高了硝化效率。 实验装置布置如图33所示。 图33纤维硝化实验现场图采用二沉池出水和外加氨氮碱度的自来水1:8进行配备,放入5L塑料烧杯中,将纤维材料悬挂于烧杯中,保证各个烧杯中的曝气量满足硝化实验的需求。 在加入配水后开始曝气,并开始记录时间,取样时间设在0h,1h,2h,3h,4h,5h,6h,7h,8h,9h,10h,12h。 每次分别从每个烧杯取10ml水样进行氮类指标和碱度的监测,对比考察硝化效果。 实验结果(你的实验结果分析,大多是描述,要给出数据描述和分析)在保证溶解氧充足的条件下进行硝化效果研究实验,将PET,丙纶,工业滤布三种材料挂膜后进行小试实验。 其实验结果如图34所示。 图34 不同材料硝化实验结果由图34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各种纤维材料样品对于氨氮都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各材料中,PET材料的去除效果和去除能力相对较大,工业滤布次之,丙纶效果相对较差;通过碱度参数的测定,每硝化1mg/L氨氮,与理论值基本相符合。 为了考察材料的适用范围,根据污水处理工艺的经验参数,设定高低两种浓度,低浓度设定在15mg/L左右,高浓度设定在30ml/L左右。 将不同材料的样品置于不同浓度下,监测培养液中各氮类指标的变化。 图35 低浓度下硝化实验图36 高浓度下硝化实验通过高低浓度下硝化实验结果,由图336可以得到以下三点结论:在适宜的条件下三种材料样品都有比较明显的硝化能力,PET的效果最佳;通过硝氮生成的数据可以得出在硝化氮元素基本守恒;在一定范围之内,浓度较高对于硝化菌的硝化作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纤维表面改性研究本实验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无纺布,纤维具有强度高、耐热性好,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耐水洗、抗起皱等特点,然而由于PET纤维主链分子上缺少OH、COOH等极性基团,导致其表面自由能低,吸湿性和粘附性能差,难以与其它物质形成化学键合。 改性处理本实验分两种方式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其一为碱减量处理,其二为臭氧双氧水处理。 将材料放入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2%氢氧化钠溶液中,75℃浸泡三分钟,然后用大量水冲洗。 处理前SEM 处理后SEM图37 PET碱减量处理前后SEM其目的是使纤维表面活化出OH和COOH等活性基团,改善纤维的亲水性和吸湿性。 原始PET纤维表面平整而光滑,在碱减量处理之后,纤维表面变得粗糙不平,甚至出现条状沟槽,如图37所示,这是碱处理造成PET分子主链上酯键水解的结果。 将PET材料浸泡在饱和双氧水中,并通入体积比为O3/O2=3:2的臭氧气体,通气时间为10min。 其目的是在纤维表面人为加成OH等活性基团,进而改善纤维的亲水性能及表面极性。 处理后,通过SEM从外观上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别,如图38。 处理前SEM 处理后SEM图38 PET臭氧双氧水处理前后SEM 实验方法,通过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处理,以小试试验的方式,结合相关的材料学检测方法对处理效果进行一定的辅助解释。 将表面已经处理好的纤维材料挂膜,取一定量的材料放置于培养装置中。 同样在保证溶解氧充足的条件下进行硝化效果研究实验,将同种材料改良前后两种样品悬挂于烧杯中,保证各个烧杯中的曝气量满足硝化实验的需求。 实验配水条件、实验方法均与33相同。 在加入配水后即开始曝气,并开始记录时间,取样时间同样设在0h,1h,2h,3h,4h,5h,6h,7h,8h,9h,10h,12h。 每次分别从每个烧杯取约10ml水样进行氮类指标和碱度的监测,对比考察硝化效果,通过SEM的方式对挂膜后材料表面进行研究;通过超声波冲洗的方式,将纤维材料表面的污泥冲洗下来,干燥称重。 实验结果通过碱减量对纤维表面特性进行改进后,定时监测培养液中氮类指标及碱度的变化变化情况,并绘制得到如图39的硝化过程曲线。 硝化过程曲线显示:对PET材料表面进行碱减量改性后,其硝化效果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改进后的PET在9h内基本上将能保证出水氨氮达到一级A以上标准,而为改进PET则要在10h后才勉强达到同等去除效果。 图39 不同改性方式硝化过程研究(。 )采用PET材料,通过碱减量和O3/H2O2处理两种改性方式对纤维表面特性进行改性研究,监测氮类指标的变化,绘制得到如图39的硝化过程曲线。 图310不同改性方式硝化过程研究通过图310可以得到如下结论: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表面改性后,纤维的硝化效率都有明显增强;通过碱减量处理的纤维样品硝化效果最为明显,约在6h即硝化17mg/L氨氮,同等处理效果下比未进行改性的样品快了近4h。 通过对实验样品做SEM,进一步研究发现,如图311,碱减量过程中,纤维表面的沟槽和凹凸对于污泥附着有促进作用。 PET未处理 PET碱减量处理图311 实验样品SEM图311可以得到的信息:PET材料纤维之间有大量的微生物附着生长,当表面变得粗糙后,更加附着更多的微生物,所以宏观的表现是,硝化效果更好,硝化速度更快。 本章小结本章通过对硝化工艺中需要的纤维材料进行小试试验研究,主要从挂膜过程、硝化实验过程和材料改性研究等三个方面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接种挂膜方式比自然挂膜过程,速度快三到四天,硝化效率高15%左右。 PET材料的挂膜速度最快,约9天,丙纶材料的挂膜最慢,约13天。 (2)实验的各种纤维材料样品对于氨氮都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各材料中,PET材料的去除效果和去除能力相对较大,可达工业滤布次之,丙纶效果相对较差;通过碱度参数的测定,每硝化1mg/L氨氮,与理论值基本相符合。 (3)通过高低浓度下硝化实验结果,由图336可以得到以下三点结论:在适宜的条件下三种材料样品都有比较明显的硝化能力,PET的效果最佳;通过硝氮生成的数据可以得出在硝化氮元素基本守恒;在一定范围之内,浓度较高对于硝化菌的硝化作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对PET材料表面进行碱减量改性后,其硝化效果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改进后的PET在9h内基本上将能保证出水氨氮达到一级A以上标准,而为改进PET则要在10h后才勉强达到同等去除效果。 (5)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表面改性后,纤维的硝化效率都有明显增强;通过碱减量处理的纤维样品硝化效果最为明显,约在6h即硝化17mg/L氨氮,同等处理效果下比未进行改性的样品快了近4h。 第4章 单体优化研究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传统BAF硝化单元中,其结构多为固定床,底层滤料的生物量大,异养菌丰富,因为底层进水中碳源较为充足,故硝化细菌较少。 原水通过底层后,氨氮沿程随高度增加而逐渐降低,硝化细菌分布也出现类似情形。 而硝化细菌对温度、PH等很敏感的细菌,如果遇见温度骤降或者水质条件突然变化,下部分硝化细菌丰富区域由于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硝化能力显著降低,这时传统BAF出水很难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传统BAF。a2nanaerobicanoxicnitrification连续流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毕业论文修改(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