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小学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因其功率大小考虑到导线强度和便于施工 选用 YZ— 3 +2 mm2 电缆。 1圆盘锯 3KW Ijs= KP1/ ( )= 3 / = 按导线容许电流选择, 选用 YZ— 3+2 电 缆 按 允许电压降 复核 (P2 箱距圆盘锯 10 米 ) S=∑ SL/ Cε% = 10/ 77 5% = mm2 mm2。 符合要求,故选用 YZ— 3+2 电线。 五 、设计配电系统 (一) 导线截面见前面负荷计算 配电柜:总隔离开关为 HR5250A 型、动力总漏电保护器为 DZ20L200A、 75mA、 、 D5100 型、照明总漏电保护器 为 DZ20L100A、 50mA、 型 分箱:总隔离开关为 HR17B100 型、分路隔离开关为 HR17B63A型和 HR17B30A 型。 开关:隔离开关为 HR17B30型 、 漏电保护器为 DZ20L30A、 30mA、 型。 (二) 、绘制电气平面图、立面图和接线系统图 (见附图 ) 六、 设计防雷装置 本工程 因地势较低,四周有高大建筑物,因此防雷装置采用利用柱主筋连成不断导体,将电流引入大地。 12 七、 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本工程用电电源,采用 380/ 220V,由甲方专用配电室供电引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室, 采用三相五线制系统给施工现场用电设备供电。 施工现场周围环境为防止可能发生的直接接触触电事故,凡在建工程施工现场或建造临时设施时,均应与外电高、低压线路保持距离。 在安全防护措施未保证的情况下,不得强行施工。 施工现场周围存在易燃、易爆物源时采用防止电火花引燃易燃、易爆物措施。 在总配电室外 5 米处,做一组人工接地,用三根 米长的镀锌钢管 (SC50)间距 5 米埋地,钢管顶端距地 米。 用 40 4 的镀锌扁钢作接 地母线,引至配电柜 PE 端子处与工作零线作重复接地,与总柜的外壳相连接,所有机械用设备均与联合接地网及接地极作可靠联 接。 施工用电采用 TN— S 接地、接零保护系统。 施工用电保护接零与重复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接零保护系统中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 (PE线 )连接。 (2)保护零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a.保护零线应从配电室总配电箱进线处的零线 (N 线 )上引出。 b.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绝缘导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使用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 c.保护零线 (PE 线 )必须与工作零线 (N 线 )相隔离,严禁保护零 13 线与工作零线混接、混用。 d.保护零线上不得装设控制开关或熔断器。 e.保护零线的截面不应小于对应的工作零线的截面。 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截面不应小于 2. 5mm 2 的多股绝缘铜芯线。 5.保护零线的重复接地点不得少于三处,应分别设置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以及配电线路的中间处和末端处。 在 TN— S 接零保护系统中重复接地与保护零线连接,每处重复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10Ω。 TN— S 接地接零保护系统 (简称 TN— S 系统 )在施工用电工程中, 专用保护零线( PE)线,电源零线 ( N)直接接地的 380/22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 本工程实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三级配电是指:总配电箱— 分配电箱 — 开关箱。 两级保护是指:总配电箱、 开关箱带漏电保护。 施工现场采用三相五线制,分配电箱设总 路 隔 离 开关和分路隔离开关。 总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应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相适。 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的专用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开关箱与分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地面的距离为。 固定式配电箱 (分箱 )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施工用电漏电保护器 的额定漏电动作参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总配电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 75mA, 14 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为。 (2)在开关箱 (末级 )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为 ;使用于潮湿场所时,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 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为。 10.中小型机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种施工机具运到施工现场,必须经检查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基座除必须与 PE 线连接外,且 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装设漏电保护器。 对产生振动的设备其金属基座,外壳与 PE 线的连接点不得少于两处。 (3)每台用电设备必须设置独立专用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并按设备的计算负荷设置相匹配的控制电器。 (4)各种设备应按规定装设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置 (5)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用品。 (6)作业人员应按机械保养规定做好各级保养工作,机械运转中不得。93小学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全(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