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团双新焦化厂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相和泥炭沼泽相为主,含 A A2煤层,岩性以泥岩为主,含少量炭质泥岩和细砂岩,最后一个旋回则以细砂岩、粉砂岩类沉积为主,湖盆呈上升趋势、有河流相砂岩沉积。 总体来讲,此时期升降运动平缓,岩相变化不大,本段不含主要可采煤层,控制厚度 108~ 196m,平均厚度 141m。 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上含煤段( J1b2) 本段是主要含煤段,也是生产地质勘查的主要对象。 此时期湖盆升降仍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但岩相、岩性、地层厚度以及含煤性变化较大,总的变化规律是西部 IV、 A 线一带以泥炭沼泽 相、河流相频繁变化的泥岩,炭质泥岩、煤层和砂砾岩沉积为主,含 A A1 A2 AA A7煤层,地层厚度和煤层间距变大;东部 VI、 D 线一带沉积环境相对稳定,以泥炭沼泽相的粉砂岩、泥岩、煤层沉积为主,地层厚度和煤层间距较小。 总体上地层厚度为 205~ 235m,平均 211m。 下侏罗统三工河组( J1S) 在井田南部有零星出露,地层岩性主要由粗砂岩、砂砾岩、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组成,为河湖相沉积,可见厚度在~ ,平均。 为不含煤地层。 第四系( Q) 广泛分布于井田及喀什河以北各级阶地和喀什河河谷,依其时代和成因类型,分述如下: ①第四系下更新统洪积( QpL1) 零星分布于喀什河以北及平硐附近,灰色、钙质胶结,滚圆度和分选均较差,砾径一般 2~ 10mm,最大可达 30mm,据 CK4 孔揭露,厚16m。 ②第四系中 — 上更新统冲洪积( Qapl23) 主要分布于喀什河两岸,滚圆度较好,分选差,未胶结。 011 ③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 Qapl4) 主要分布于喀什河河谷,砾石滚圆度较好,砾径最大可达 5cm,厚 35m。 ④第四系全新统风积( Qeol4) 覆盖全井田,山坡及坡顶 一般厚 ~ 5m,最大厚 30m。 二、 井田 构造 井田内为一向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一般为 140176。 ~320176。 ,倾向南西,倾角变化较大,一般介于 35176。 ~ 52176。 井田内外自西而东( 主要集中在井田中西部 )共发育有 F F F F F5五条断裂( F5位于井田南边界以外),总体上勘探区属中等构造。 各断层分述如下: F1断层: 在地表有两个点进行控制,走向 246176。 ,倾向 156176。 ,倾角 71176。 上盘为灰白色粗砂岩,地层产状 223176。 ∠ 44176。 下盘为灰黑色泥岩,产状 235176。 ∠ 33176。 ,上盘北移,水平错动小于 10m, 为平推正断层。 F2断层: 地表为第四系覆盖,仅在 A3煤层 +1518m 水平和 +1572m水平见到此断层,产状 105176。 ∠ 82176。 F2断层下盘的 A3煤层被上盘的灰黑色泥岩和灰白中 — 细砂岩切断 ,断层面清晰可见。 下盘煤层产状230176。 ∠ 31176。 ,上盘地层产状 225176。 ∠ 34176。 , F2为向南东倾斜的上盘下降,下盘上升的正断层。 从 V 勘探线上可见落差介于 5~ 10m 之间。 F3断层: 地表未出露,在 VI 勘探线以东的 A5煤层 +1621m 水平运输大巷见到此断层,从该断层穿石门探到 A3煤层, F3断层的水平位移为西盘北移,水平断距约 5m。 F4断层: 地表未出露,由二矿 A3煤层 +1618m 水平西巷见到此断层,而 A5煤层 +1618m 水平西巷未见到此断层。 说明该断层断距不大。 推断该断层西盘北移,水平位移约 8m。 012 F5断层: Ⅵ 1 钻孔见到此断层,位于井田南边界以外,为一逆推断层,倾向北,倾角约 60176。 ,落差约 36m。 三、煤层 含煤性 井田内煤层赋存于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共 8 层,自下而上编号为A A A A4 A4 A A A7。 其中 A A5 为全区可采煤层; A4A6为大部可采煤层; A7煤层主要分布在井田东部和西部局部地段,属局部可 采煤层; A2因见煤点太少,且与上 部 煤层间距较大,对其分布范围未予查清,暂定为零星可采煤层,不进行资源量计算。 A1主要分布在井田东部且范围较小 , 为不可采煤层。 A A2煤层属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下段( Jb1),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平均控制厚度 141m,煤层平均厚 ,含煤系数 %。 A A4 A4 A A A7属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上段( Jb2),上段地层控制平均控制厚度 211m。 煤层平均总厚 ,含煤系数 %。 可采煤层 井田可采、局部、大部可采及零星可采煤层由深到浅编号依次为A A4 A4 A A A7 号煤层,煤层总厚平均 ,可采厚度平均 ,其中稳定、较稳定煤层 3 层 (即 A A A6号煤层 )。 A3号煤层:全层总厚 ~ ,平均总厚 ;有益厚度 ~ ,平均 ;可采厚度 ~ ,可采厚度平均为。 为全区稳定、可采、结构较简单的厚煤层,顶板岩性为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局部为细砂岩,底板岩性为粉砂岩、泥岩,局部为炭质泥岩、中砂岩,夹矸 0~ 3 层,厚度 ~ ,岩性为粉砂岩 及泥岩。 上距 A41号主采煤层 ~ ,平均 ,在井田内由西向东(沿地层走向)煤层厚度有增大趋势。 是井田目前主要开采煤层之一。 013 A41号煤层:全层总厚 ~ ,平均总厚 ;有益厚度~ ,平均 ;可采厚度 ~ ,平均。 为全区不稳定、星零可采、结构简单的煤层,顶板岩性为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局部为细砂岩,底板岩性为粉砂岩、泥岩,局部为炭质泥岩,夹矸 0~ 1 层,厚度 ~ ,岩性为粉砂岩及泥岩。 上距 A24号煤层 ~ ,平均。 在井田内由西向东(沿地层走向)煤层厚度有增大趋势。 A42号煤层:全层总厚 ~ ,平均总厚 ;有益厚度~ ,平均 ;可采厚度 ~ ,平均。 为大部可采、结构复杂的煤层,顶板岩性为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底板岩性为粉砂岩、局部为炭质泥岩,夹矸 0~ 4 层。 上距 A5号煤层 ~,平均 ,是井田目前开采煤层之一。 A5号煤层:全层总厚 ~ ,平均总厚。 有益厚度~ ,平均 ;可采厚度 ~ ,平均。 为全区可采、结构简单的较稳定煤层,顶板岩性为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底板岩性为粉砂岩、局部为炭质泥岩,夹矸 0~ 2 层,厚度 ~,岩性为粉砂岩及细砂岩。 上距 A6号煤层 ~ ,平均。 在井田内由西向东(沿地层走向)煤层厚度有增大趋势,是井田目前开采煤层之一。 A6号煤层:该煤层全层总厚 ~ ,平均总厚 ;有益厚度 ~ ,平均 ;可采厚度 ~ ,平均。 为全区大部 分 可采、结构简单 较简单的煤层,顶板岩性为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底板岩性为粉砂岩、局部为炭质泥岩,夹矸 0~ 2 层,厚度 ~ ,岩性为粉砂岩及细砂岩。 上距 A7号煤层 ~,平均 ,二矿目前开采该煤层。 A7号煤层:该煤层全层总厚 ~ ,平均总厚 ;有益厚度 ~ ,平均 ;可采厚度 ~ ,平均。 014 为全区局部可采、结构简单的不稳定煤层,顶板岩性为粉砂岩及灰色胶结致密的砂砾 岩,底板岩性为粉砂岩、局部为细砂岩,夹矸 0~ 1层,厚度 0~ ,岩性为粉砂岩及细砂岩。 目前未开采该煤层。 各可采煤层特征详见表 121。 井田各主要煤层特征表 表 121 煤层号 煤层总厚 有益厚度 可采煤层厚度 平均值 煤层间距 夹矸数 结构 稳定性及控制程度 两极值 平均值 两极值 平均值 两极值 平均值 A7 01 简单 9 个孔见,不稳定, 局部 可采。 A6 02 简单 14 个孔见,大部可采,较稳定。 A5 02 简单 17 个孔见,全区可采,较稳定。 A24 04 复杂 10 个孔控制, 大部 可采,较稳定。 A14 01 简单 11 个孔控制,星零可采,不稳定。 A3 03 较简 单 18 个钻孔控制,全区可采,稳定。 A2 01 较简 单 2 个钻孔控制,星零可采,较稳定。 A1 (炭泥) (炭泥) (炭泥) (炭泥) (炭泥) (炭泥) 0 较简 单 2 个钻孔控制,不可采 四、煤质 (一)煤的物理性质 肉眼观察煤呈黑色、条痕为黑褐色,均一状 ~ 条带状结构,块状构造,暗淡型 ~ 光亮型,致密较坚硬,参差状 ~ 贝壳 状断口,光泽为玻璃光泽、强沥青光泽、沥青光泽,视密度较大,裂隙和节理不发育。 (二)煤岩特征 宏观煤岩成份以亮煤为主,暗煤、镜煤次之,丝炭甚微,宏观煤 015 岩类型属光亮型 ~ 半光亮型煤。 各可采煤层显微煤岩组分大体相似,有机质组主要为镜质组分、半镜质组分、惰质组分和壳质组分。 区内的煤均由去矿物基和含矿物基组成,去矿物基总含量为 ~ %,矿物基总含量为 ~%。 在去矿物基中镜质组分占 ~ %,主要以无结构镜质体中的基质镜质体和碎屑镜质体为主,基质镜质体油浸反射色为深灰色,不显示细胞 结构,表面不平整且不纯净,略显突起,碎屑镜质体粒径较小,呈不规则状分布;半镜质组分占 ~ %,主要为基质间镜质体,油浸反射色为灰色,大多不显示细胞结构;惰质组分占 ~%,以丝质体和半丝质体为主,可见碎屑惰质体,油浸反射色为白色,突起较高;壳质组分占 ~ %,为小孢子体,呈蠕虫状分布。 矿物组成主要为粘土矿物和炭酸盐矿物,粘土矿物呈浸染状或薄层状,碳酸盐矿物为菱铁矿和方解石脉。 根据煤岩鉴定 , 其显微煤岩分类为微镜惰煤。 镜煤最大反射率为 ~ %,故其变质阶段属零 ~ Ⅱ 阶 段。 ( 三 )煤的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 化学性质 ( 1)煤的工业分析 各煤层原煤工业分析见表 122。 各煤层 原煤 工业分析 表 122 煤层编号 化验项目 A7 A6 A5 A42 A41 A3 Mad% Ad% Vdaf% 016 本井田内各煤层原煤一般水分( Mad)介于 ~ %,一般为%左右;原煤灰分产率( Ad): A A5号煤层为 ~ %, 根据 GB/ 动力煤的灰分分级,属低灰煤; A4 A4 AA7煤层灰分一般为 ~ %,属中灰煤;挥发分产率( Vdaf) A7为 ,属中等挥发分煤, A A4 A4 A A 为 ~ %,属高挥分发煤;焦渣特征均在 3~ 6 级之间。 ( 2)煤的元素分析 各煤层 精煤分析成果见统计表 123,由表可知: 各煤层一般碳( Cdaf)含量为 ~ %,氢( Hdaf)含量为 ~ %,氮( Ndaf)含量为 ~ %、氧化硫( (O+S)daf)含量为 ~ %。 各煤层同一元素的含量都较接近,且都在我国相同煤的变化范围之内。 各煤层 精煤 元素分析表 表 123 煤层编号 化验项目 A7 A6 A5 A42 A41 A3 Cdaf% Hdaf% Ndaf% (O+S)daf% ( 3)煤的有害元素 本矿区 各煤层原煤全硫( ): A A4 A4 A A A7煤层为~ %,属特低硫煤。 经测试 , 各种形态硫 均以有机硫和硫化铁硫为主, 硫酸盐含量甚微。 磷( Pd): A A A42含量为 ~ %,均属低磷煤, A A7含量为: ~ %,属中磷煤, A41含量为:%,属高磷煤。 氯( Cld)含量: A4 A42煤层为 ~ %,属特低氯煤, A A A A7煤层为 ~ %,属低氯煤。 017 各煤层氟含量为 60~ 77ug/g,砷含量为 4~ 5ug/g,含量均较低。 各煤层有害元素分析见表 124。 各煤层有害组分分析成果表 表 124 煤层编号 化验项目 A7 A6 A5 A42 A41 A3 % Pd% Fadug/g 66 64 66 76 77 60 Cld% 工艺性能 ( 1)发热量 () 区内各煤层原煤发热量:一般 A4 A4 A A A7煤层 为~ ,属高热值煤, A3煤层 为 ,属特高热值煤。 各煤层原煤发热量见表 125。 各煤层 原煤 发热量 分析 表 表 125 煤层编号 化验项目 A7 A6 A5 A42 A41 A3 MJ/kg MJ/kg MJ/kg ( 2)粘结性 各煤 层 粘结指数见表 126。 由表 可 知, 粘结指数 : 1/3 焦煤介于 68~ 91,一般为 77;不粘煤介于 3~ 5,一般为 4;弱粘煤介于 11~ 30,一般为 16; 1/2 中粘 018 煤介于 44~ 49,一般为 46;长焰煤介于 4~ 21,一般为 13;气煤介于 52~ 95,一般为 69。 各煤层粘结指数结。71团双新焦化厂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1: 2水泥砂浆粉刷 这种勒脚的优点是造价低,施工方便,因此一般民用建筑多采用。 本次墙勒脚采用 1: 2水泥砂浆粉刷,高度 600mm。 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为了使建筑物设计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要求,建筑结构方案设计,包括结构选型设计占有重要地位。 建筑结构方案设计和选型的构思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只有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才 能选出优化的方案。
子搓平、压实→钢抹子压光(三遍)→养护。 ( 2)材料要求:应选用安定性合格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含泥量不大于 3%的中砂。 砂浆强度等级不小于 M15,配合比采用水泥∶砂(体积比)为 1∶ 2,稠度不大于。 水泥砂浆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 2min。 ( 3)操作方法: A、根据墙面水准线,在墙面四周弹出面层水平标高线,并核对门框锯口标高。 水泥砂浆面层厚度不应大于 20mm。 B
光,双曲线圆滑光洁美观,通水运行后无渗漏现象。 、防水混凝土使用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泥要求: a. 优先采用含低碱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b. 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标号的水泥混合使用; c. 水泥标号不得低于 级; d. 水泥在进场时必须有出厂化验合格单(且产品确系具有国家验收合格证 14 书者 ),并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 防水砼使用的砂
进行加工后,原料肉再经本项目建设的肉制品厂进行深加工销售, 将直接带动 3000 户 养殖 专业户 100 万头生猪养殖 ,每年可为农户直接 创造纯收入达 20200万元以上, 与项目实施前比,每户年均增加纯收入 万元;间接带 动农户 10000 户,新增效益 24000 万元以上。 项目建成达产后,企业每年可 为国家创税收;可解决 1760个城镇人口的就业 ,并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 11000人
武穴市政府 自 2020 年以来,对具有传统特色的佛掌山药实施产业化开发,主要表现在:一是山药生产基地实现了上规模。 截止 2020 年山药种植面积已达 3 万亩,实现总产 万吨,已初步形成了佛掌山药生产基地 ,对 确保 项目生产 所用 原料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二是领导重视。 已成立了武穴市山药产业化建 设领导小组 和技术指导小组,从根本上保证了产业化建设的实施和解决山药种植技术上的难题。
5 . 2 0 m m9 0 2 R 9 0 2 6 1 5 0 π ( 126) 3. 侧极板尺寸计算: 1 液化石油气球罐设计 8 图 15 弦长 : 11 21 2 2 . 5 2 2 . 5L 2 R c o s ( ) s in ( ) / A 2 6 1 5 0 c o s ( ) s in ( 2 2 . 5 ) / 0 . 9 9 4 = 6 7 4 2 .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