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0kv输电线路防雷研究报告第二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I 线 26塔 上、中、下 A、 B、 C HY10CX190/235 栗牛 I 线 27塔 上、中、下 A、 B、 C HY10CX190/235 栗牛 I 线 28塔 上、中、下 A、 B、 C HY10CX190/235 栗牛 I 线 37塔 上、中、下 A、 B、 C HY10CX190/235 栗牛 II 线 2塔 上、中、下 A、 B、 C HY10CX190/235 栗牛 II 线 3塔 上、中、下 A、 B、 C HY10CX190/235 栗牛 II 线 4塔 上、中、下 A、 B、 C HY10CX190/235 栗牛 II 线 9塔 上、中、下 A、 B、 C HY10CX190/235 栗牛 II 线 10塔 上、中、下 A、 B、 C HY10CX190/235 栗牛 II 线 11塔 上、下 A、 C HY10CX190/235 栗牛 II 线 12塔 上、中、下 A、 B、 C HY10CX190/235 栗牛 II 线 13塔 上、中、下 A、 B、 C HY10CX190/235 华北电力大学高电压与电磁兼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栗牛 II 线 14塔 上、中、下 A、 B、 C HY10CX190/235 栗牛 II 线 26塔 上、中、下 A、 B、 C HY10CX190/235 栗牛 II 线 27塔 上、中、下 A、 B、 C HY10CX190/235 栗牛 II 线 28塔 上、中、下 A、 B、 C HY10CX190/235 栗牛 II 线 37塔 上、中、下 A、 B、 C HY10CX190/235 表 11 10kV 线路 线路编号 位置(标注主线避雷器安装位置, T接用户均装有避雷器) 型号 现有安装占总杆数的百分比 牛粮线 11 HY5WS10/30 % 表 12 6kV 线路部分 线路编号 位置(标注主线避雷器安装位置, T接用户均装有避雷器) 型号 现有安装占总杆数的百分比 清万一线 1 2 3 3 39 HY5WS10/30 % 清万二线 15 HY5WS10/30 % 青光站 610 6102 30 HY5WS10/30 % 配水站 611 1 HY5WS10/30 % 配水站 636 3 3 4 4 772 HY5WS10/30 % 牛周线 10 HY5WS10/30 10% 栗园站 631 6417 13 HY5WS10/30 % 路南站 627 10 HY5WS10/30 % 一开 627 36 HY5WS10/30 % 一开 616 1 HY5WS10/30 % 一开 612 1 HY5WS10/30 % 二开 614 1 HY5WS10/30 4% 二开 623 1 HY5WS10/30 % 二开 624 10 HY5WS10/30 % 三开 612 1 HY5WS10/30 10% 三开 623 1 HY5WS10/30 % 三开 624 19 HY5WS10/30 % 六开 616 1 HY5WS10/30 缺少数据 六开 626 1 HY5WS10/30 % 机械 631 1 HY5WS10/30 % 海天物流 612 10 HY5WS10/30 % 华北电力大学高电压与电磁兼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3 线路防雷措施建议 常用防雷措施简介 一般线路防雷措施包括减少线路绕击概率(减小保护角、采用负角保护针等);提高耐雷水平,减少反击概率(如改善接地电阻、加设耦合地线、适当加强绝缘等,在个别杆塔上装设线路避雷器等);采用重合闸提高可靠性等。 而国内外常用降低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主要措施有:加强线路绝缘、架设避雷线、加装线路避雷器和绝缘子并联保护间隙。 为了提高 10kV 配 电线路的耐雷水平,需加强线路绝缘。 瓷横担的耐雷水平是铁横担针式绝缘子的 3 倍多,因此,在配电线路中应尽量选择瓷横担。 对于现有铁横担线路,应更换成高一级的复合绝缘子。 避雷线是通过自身的引雷作用产生对导线的屏蔽,使大部分雷电不直接击中导线, 使雷尽量落在避雷线本身上,并通过杆塔上的金属部分和埋设在地下的接地装置,使雷电流流入大地。 线路架设避雷线后绝缘子的闪络形式大多是反击闪络,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高于线路直接落雷的耐雷水平,因此线路的闪络次数将得到有效的控制。 避雷线的保护效果还同它下方的导线与它所成的角度有 关, 该角度称为“保护角”,一般情况下,保护 角 越小 ,保护效果 越好。 线路避雷器是利用金属氧化物电阻的非线性伏安特性限制绝缘子两端的电位差,从而使绝缘子不发生闪络。 其优势在于直接限制作用在绝缘子上的过电压从而达到对绝缘子的可靠保护,无论是绕击、反击还是雷电感应均有保护效果。 线路型避雷器分为带串联间隙型和不带串联间隙性两种,目前较多采用的是带串联间隙的线路型避雷器。 与以往带串联间隙的碳化硅阀式避雷器不同,它的串联间隙并不起到灭弧的作用,其作用是隔离了导线的工作电压,从而解决避雷器阀片长期承受线路工作电压而带来老化 问题,基本上不需要定期试验和定期维护。 配电网防雷推荐采用带串联间隙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下文中所提到的“避雷器”均指带串联间隙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绝缘子并联保护间隙又称为“招弧角”,线路雷击闪络后的工频续流是导致绝缘子永久性损坏的主要原因,绝缘子安装并联保护间隙后将对工频续流电弧起到疏导作用,减少其对绝缘子的烧蚀,防止绝缘子永久性损坏,提高线路重合闸华北电力大学高电压与电磁兼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成功的概率。 绝缘子并联保护间隙的优势是成本较为低廉,不足是线路雷击闪络率并不会降低。 目前绝缘子并联间隙已在我国 220kV 以下线路均有采用,在国外,尤其是日本绝缘 子并联间隙采用的更为广泛。 燕化电网防雷措施建议 燕化电网 220kV、 110kV、 35kV 线路多为同塔双回线路,所带负荷大多为重要的生产负荷,线路单回跳闸或双回同时跳闸都会造成严重后果,不主张采用差绝缘方式来降低事故率。 由于线路普遍较短,采用在线路部分容易遭受雷击或耐雷水平较低的杆塔装设线路避雷器的方案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 借鉴电力系统中线路防雷的成功经验,结合燕山石化配网防雷的特殊性,6~10kV 线路目前可采用下列措施:安装线路避雷器和架设避雷线。 考虑到加强线路绝缘和并联保护间隙对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 有限,并且更换绝缘子和横担的工作量和安装避雷器的工作量是等同的,并且并不能有效的减少线路的闪络率。 所以,在不确定雷害故障具体在哪一个杆塔时,首先考虑在重点线路安装避雷器是保证线路安全运行最可靠的措施。 同时为了减少避雷器在系统中由于雷害造成的损坏率以及安装维护等限制,可考虑在全线架设避雷线,这里避雷线的作用主要不是屏蔽效应,而是为了改善避雷器的工作环境,对于流过避雷器的雷电流起了分流的作用,减少避雷器的通流容量,从而减小其损坏率。 线路避雷器选型建议 带串联间隙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正常工作电压下和电网隔 离,不承受工频电压的作用,只有在雷电过电压及工频续流时才动作。 这样延长了避雷器的使用寿命,减少了事故率,确保避雷器的安全运行。 因此建议采用带串联间隙的线路避雷器。 避雷器选型中额定电压的选择很关键,在 6~10kV 中性点非接地系统中,电力部门规程规定在单相接地情况下允许运行两小时,有时甚至在断续的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情况下运行 2 小时才能发现故障,这样的系统运行电压对氧化锌避雷器的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实践中氧化锌避雷器出现热崩溃甚至爆炸事故。 同华北电力大学高电压与电磁兼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时,带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各生产厂的参数不完全一致。 所以优选原则是: 在保证避雷器承载能力参数前提下,尽量选用保护特性较好的产品,即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