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亩无公害水稻种植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是 洪湖市 建 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洪湖市 在十 二 五规划纲要 (草案)中提出要 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工程,狠抓绿色品牌建设。 注重农业生产各环节控制,大力提倡施用农家肥和生物肥料,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加快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综合循环利用,加快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建设,制定和使用无公害农业品生产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完善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控制机制,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到 2020 年,力争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农产品生产面积的 100%, 10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部通过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创建农产品生产、加工 “ 三品 ” (有机食品 、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标志 80个以上。 洪湖市 **是 洪湖市 举足轻重的农业产业化知名企业,本项目以实施农业清洁生产为宗旨,项目建成后,必将极大地推进 洪湖市 “ 农业清洁生产工程 ”建设的进程,提高湖北省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对推进湖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湖北省农业产业的整体效益,都有着积极意义。 本项目的提出,除了达到 **企业自身发展的目的外,更重要的是将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国 21世纪议程》精神,提升湖北省农业清洁生产整体发展水平作出重大贡献和起到了示范作用。 本项目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促进 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采用种子处理技术、配方施肥技术、增加使用有机肥、秸秆还田技术、秸秆饲料化技术等先进农业清洁生产工艺对稻 12 种种植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实现农产品的优质、无害和农业生产废物的资源化,防止农业环境污染;科学地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等,改进种植技术;采用全机械自动化种植生产,使用高效农机设备,如插秧机、收割机等。 本项目以实施农业清洁生产为宗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中国 21 世纪议程》精神,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符合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 友好型的典型项目。 ,上联企业技改和促进农业资源节约,下联区域环境友好的建设,可促进 洪湖市 由传统产品生产走向清洁化、节约化、可持续发展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可带动 洪湖市的农业、食品加工业及其它产业向着有利于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 洪湖市 经济的全面发展;本项目以促进农业清洁生产为宗旨,在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可促进环境改善、企业增收。 本项目大力开发以节水灌溉、农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环境友好的化肥、农药、农膜为主体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可起到调整县域农 业产业结构、改善传统生产环境、实现变废为宝、促进企业增效和可循环发展的效果,有利于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 c. 《全国新增 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20202020 年)》提出,未来 12 年再新增 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的保障程度。 洪湖市 属于湖北省粮食主产区之一,属于国家新增 千亿斤粮食保障规划涉及范围。 目前农业清洁生产相对于工业领域来说,没有全面开展,还处于理论探索和经验积累的起步阶段,相 13 对薄弱。 本项目技术含量高,对农业产业清洁生产有极好的示范作用,有利于促进 洪湖市 农业资 源综合利用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 洪湖市 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壮大 洪湖市 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 14 第 3章 需求分析 农业清洁生产是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的一种全新创造性思维方式,它将全生命周期控制的思维方式持续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生产全过程,采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从源头消减污染,提高肥水等资源利用效率,最终实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障农产品优质安全的目的。 2020年我国 粮食 种植面积接近 10987 万公顷 ,占全国谷物种植面积的 34%,居世界第一,稻谷总产量 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 50%,全国有 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对环保工作极为重视,工业点源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仍然相当薄弱,农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安全问题。 由于不合理的施用化肥和农药造成的面源污染,我国大部分江、河、湖泊、水库的水体氨氮超标严重,在氮、磷、化学耗氧量相互作用下呈现富营养化趋势,近岸海域赤潮频繁发生。 为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大气、水体、士壤环境质量的损害,保证农产品安全,提高农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急需开展农业清洁生产,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 园、清洁田园 ” ,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生产中需制定一整套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从田地到餐桌工程体系化,保证了稻米质量。 检测结果表明,稻谷、稻米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后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深受人们的 15 青睐,对增加农民收入、保障人体健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推行农业清洁生产是促进农业污染防治从单纯的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转变的必由之路。 传统的末端治理同生产相脱节,即先污染而后治理,其立足点是 “治”。 农业清洁生产则是着重强调从源头抓起,实行全过程控制 ,减少乃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立足点是“防 ”。 先污染再治理的传统末端治理,其结果是投入多、治理难度大、运行成本高,效率低、效果差,往往只有有限的环境效益,没有或少有经济效益,企业缺乏治理积极性。 清洁生产则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从源头抓起将污染物消除在整个生产过程之中,实施的结果不仅环境状况可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而且能源、原材料和生产成本将会降低,经济效益提高,从而能够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 ”。 所以说,农业清洁生产是为了克服农业末端治理环境战略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新的污染防治战略,是农业发展的大趋势,是实施可 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与保证。 本项目立足 洪湖市 ,作为湖北省重要的农业县,本项目建设符合 洪湖市 未来发展规划,符合全县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其前景是十分光明的。 16 第 4章 建设条件分析 地点与地理位置 洪湖市 **本项目区位于 洪湖市 ,是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重要示范项目。 洪湖市地跨东经 113176。 07′~114176。 05′ ,北纬29176。 39′~30176。 12′ 之间,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东南端。 东南濒长江,与嘉鱼县、赤壁市及湖南省临湘市隔江相望;西傍洪湖与监利县接壤;北依东荆河与汉南区、仙桃市相邻,是我国著名粮仓江汉平 源与鄂东南山区的经济结合部 ,交通十分便利。 项目区选址位于 洪洪湖市 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并远离工业区,具有较好发展清洁生产的环境条件。 项目区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情况 洪湖全境历史上属云梦泽东部的长江泛滥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呈缓倾斜,形成南北高、中间低、广阔而平坦的地貌,海拔大多在23~28 米之间。 最高点是螺山主峰,海拔 米;最低点是沙套湖底,海拔只有 米。 洪湖市平均坡度约为 %,境内河渠纵横交织,湖泊星罗棋布。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02020),本 地区设防裂度为Ⅵ 度区,属于地震影响较小的区域。 工程地质条件 据初步地勘报告,拟选场址的地形、地貌及岩土工程特征,场区 17 地势较平坦,无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适宜于本项目的建设。 水文条件 洪湖湖区为 “ 四湖 ” (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诸水汇归之地,因而成为具有江南地理特征的水网地区,素有 “ 百湖之市 ” 、 “ 水乡泽国 ” 之称。 主要河渠除南沿长江、北依东荆河外,区域内还有内荆河、 “ 四湖 ” 总干渠、洪排河、南港河、陶洪河、中府河、下新河、蔡家河、老闸河等大小河渠 113 条,总长度达 900 公里;千亩以上的湖泊有洪湖、大沙湖、大同湖、土地湖、里湖、沙套湖、肖家湖、后湖、太马湖、金湾湖、形斗湖等 21个。 境内主要河流、湖泊: ⑴ 长江:上由监利的韩家埠入境,经螺山、新堤、龙口、大沙、燕窝等地,至新滩口的胡家湾出境,长约 135 公里。 ⑵ 东荆河:由监利的陈家湾入境,东流经郭口、施家港、朱市、白庙后,折向东南而行,到小长河口水分两支,北支入仙桃境内东去,东支注入长江。 ⑶ 内荆河:从监利的古墩入境,流经瞿家湾、沙口、小港等地后入长江。 ⑷ “ 四湖 ” 总干渠:起自荆门市的长湖,由监利县的柳家湖入境,至新滩排水闸入长江。 ⑸ 洪排河:为人 工河,起自监利县的半路堤,由瞿家湾镇屯小村入境,流经沙口、汪庙等地后通过高潭口电排站入东荆河,长约 67公里。 ⑹ 洪湖:湖北省第一大淡水湖,为通江湖泊,现有面积 平方公里。 湖底高程 22~ 米,自西向东略有倾斜,西浅东深。 平均水深 米,洪水期深 米。 洪湖市地表水资源为 亿立方米,占湖北省水资源总储量%,人均 2528 立方米。 境内雨量充沛。 由于江河环绕,湖多河密, 18 地表水极其丰富,为地下水提供了充足的补给来源。 因此,洪湖市地下水具有总量大、水位高、容易开采等特点。 由于有充足的 地表水可供利用,供需矛盾暂不突出,境内地下水开采量还不大。 气候条件 洪湖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夏热冬冷,降水集中于春夏。 洪湖市年平均气温 ℃ 左右。 全市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常年最冷月为 1 月,平均气温 ℃ ,极端最低气温 ℃。 常年最热月为 7 月和 8 月,平均气温 ℃ ,极端最高气温 ℃。 日温差平均在 ℃ 左右, 7 月最小,为 ℃ ; 10 月最大为 ℃。 地面温度,历年平均为 19℃ ,地面极端最高温度为 ℃ ,地面极端最低温度为 ℃。 洪湖市平均日照在 1980~2032 小时之间,平均每天日照 ~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 45%。 各月日照时数以 6~8 月最多,达 700~750小时,占全年的 %~%; 12~2 月最少,只占全年的 %。 洪湖境内年均降雨日为 天,降雨量在 ~ 毫米之间。 年降雨量的地域差异明显,春季以南部的螺山最多、北部的峰口最少,两地差值为 毫米。 夏季各地降雨量普遍增加, 4~10 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 74%,降雨空间分布是由 东南向西北递减。 全市年平均暴雨日数为 38 天, 5~6 月为一年中暴雨最多的时段,占%。 项目建设选址安全保障分析 19 项目区选址处于 洪湖市 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并远离工业区,空气质量能得到保障,具有较好发展清洁生产的环境条件。 项目区公用设施依托条件 供电 项目区电力供应由临近的 11Okv 变电站专供区内技术服务中心,只需就近接入即可使用。 给 排 水 洪湖市 内水资源丰富, 洪湖市 地表水资源 为 亿立方米,占湖北省 水资源总储量 %,人均 2528 立方米。 境内雨量充沛。 由于江河环绕,湖多河密,地表水极其丰富,为 地下水 提供了充 足的补给来源。 因此,洪湖市地下水具有总量大、水位高、容易开采 等特点。 由于有充足的地表水可供利用,供需矛盾暂不突出,境内 地下水开采量 还不大,每年开采的地下水约为 490 万立方米,主要用于乡镇人民生活。 供水量充足,生活用水来自市政给水管网,供水压力大于,满足项目区用水要求。 实施项目改造的有利条件 无公害稻种植土壤、水源质量标准 ( 1) 产地选择 本项目 基地选点符合 NY5116, NY/T391 标准 的产地环境规定,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 了 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生态条件好,同时具有可持续生产的能力。 ( 2) 产地环境 20 产地环境质量符合以下要求 : 土壤环境质量符合 GB15618 中的一级标准。 农用灌溉用水水质符合 GB5084 的规定。 环境空气质量符合 GB3095 中的一级标准和 GB9137 的规定。 具有栽培优质粮食的生产基础 从上世纪 90年代起,项目区所在区域开始引进、试验、示范优质粮食以来,在面积、品种、品质、效益上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到 2020年止,项目 区已实现优质化。 具有明显的农技推广优势 洪湖市 的无公害清洁水稻生产种植区 拟成立 技术推广中心,对水稻的无公害种植,从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跟踪管理生产,开展试验示范和农技推广,在具体操作上,农药的施药量、有机肥的配比、科学节水灌 溉上,结合水稻的长势,科学配方、分段实施、综合利用,不仅稳定了水稻的产量,而且提高了水稻的质量,做到了从源头治理、生产管理,达到了即改善土壤土质条件,又减少了对基本农田的环境的危害,从而为农村经济工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具有种植优质粮食的群众基础 目前,项目区 上下已经形成了发展优质粮食的共识。 民心所向,广大农民种植优质粮食的积极性不断高涨,这是项目区发展优质粮食产业的基本保障。 规模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支持 **是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熟悉农产品种植、收购、加 21 工、生产、销售各环节,有较丰富的成功经验,同时为项目区的粮食提供了可靠的销路。 地方党委、政府对项目区建设非常重视与支持 地方党委、政府承诺负责项目区田间工程组织协调工作,积极配合企业、农技人员和农户在项目区的种植生产事宜。 同时,经过新技术的推广、新品种的试种,对粮食等方面的技术已积 累了一些成熟的经验。 上述有利条件,为本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可靠保证。 22 第 5。5万亩无公害水稻种植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药补不如食补 ”的观念和做法正深入人心并日6000 吨红枣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益流 行,枣是药食同源的绝佳食品。 枣类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大力研究开发适宜于鲜食、初加工、深加工等不同用途的品种,无疑将丰富人们的膳食种类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红枣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又是红枣出口大国,相比国外红枣资源有限,随着红枣深加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红枣多种产品的开发
量的好坏对转化、得率、催化银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采用符合标准的优质工业高浓度甲醇 六 、甲醛生产工艺 反应过程 本装置采用电解银催化剂、甲醇过量法工艺。 原料为甲醇和空气的混合气。 即甲醇 在银催化剂的作用下,氧化、脱氢反应同时进行,生成甲醛气体,再通过吸收即制得成品。 反应方程式 主反应 ( 1) CH2OH(气)+ 1/2O2(气) CH2O(气)+ H2O(气) H923=- 千卡
1吨石灰的耗炭量( kg) Ci— 石灰窑废气中二氧化碳所占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一般在 20~ 35%之间波动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算出一台消化明火立窑产生的废气量为 8670 m3/h;根据类比数据可知,项目产生的烟尘量为 9126g/h,烟尘浓度为办公及生活污水 化粪池 项目 绿化 沉淀池 XIX ,远远超过了标准值。 因此必须采用 XLT/A型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可达到 90%
好控制塔吊塔身的控制线并复核。 9) 钢筋制安:根据基础设计钢筋型号规格制作钢筋半成品,绑扎前核对钢筋直径、形状、尺寸是否同设计,相邻绑扎点的扎丝扣要成八字形,避免钢筋骨架歪斜变形。 10) 预埋地脚螺栓,并将预埋螺栓进行有效固定。 焊接防雷接地导线。 11) 砼浇筑:采用C35商品砼,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砼的坍落度控制在14~16cm;浇注过程中不得踩踏钢筋,注意地脚螺栓的垂直度,不得倾斜
慢、体重较小,上市日龄较长, 需要进一步提高其生产性能。 在经过 20世纪 90 年代初期肉鸡产业以 20%— 30%的高速度增长以后,到 21 世纪增长速度明显放慢,肌 肉产品出口逐渐走下坡路,主要原因是疫病和公害物质残留。 项目所选品种皖南土鸡,是经过多年杂交选育培育而成的优良肉蛋兼用型品种,公、母鸡羽毛以黄色为主,喙、胫、趾为黄色。 在本地气候和饲养条件下其生产性能发挥良好
易造成堆积 ——浪费场所与资金。 5S与品质 工具乱摆放 a 增加寻找时间 ——效率损失。 b 增加人员走动 ——工作场所秩序。 5S与品质 运料通道不当 a 工作场所不流畅。 b 增加搬运时间。 c 易生危险。 5S与品质 机器工作人员座位或坐姿不当 a) 易生疲劳 ——降低生产效率及增加品质变质之机遇。 b) 有碍观瞻,影响作业场所士气。 c) 易产生工作场所秩序问题。 d) 工时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