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运行优化指导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循环增强,床温较高,燃烧更充分,燃烧用电会有所下降,这样就起到了降低厂用电率目的。 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化技术的日渐成熟,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质量的优劣,不仅仅象以往仅凭运行周期的长短来给以辨别,而更注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各项运行指标的评定。 节能降耗,降低煤耗,降低厂用电率,降低各种污染物排放量,将成为更多拥有循环流化床锅炉企业追求奋斗的目标。 各种节能降耗、优化调整的目标不可能一步到位,这是一个连续、渐变和逐渐优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摸索、探讨、改进的过程。 附件 5 锅炉燃烧调整的优化方案 我公司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 1025 吨亚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本锅炉采用裤衩腿式,三级给煤系统,给煤点布置炉膛两侧的返料腿上,每个返料腿连接两个给煤点;一次风从炉膛床下水冷风室给入,二次风口分别布置在炉膛两侧、前后和内侧,总共有 46 个风口,实现分级配风和均匀配风。 以下是对本锅炉的燃烧调整进行的阐述,燃烧调整是保证机组负荷的需要 ,在满足外界负荷所须的蒸汽数量和合格的蒸汽质量的前提下 ,应做到燃烧稳定 ,热负荷均匀 ,物料平衡 ,燃烧份额全理 .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性 ,环 保性和经济性。 2. 影响 入炉煤 燃烧的因素。 挥发分高,着火温度低、着火容易;挥发分低,着火温度高、煤 颗粒 进入炉膛加热到着火温度所需时间加长。 灰分多的煤, 燃尽 速度慢,所以不易着火和不易燃尽 ,容易造成底渣和飞灰含碳量超标,同时烟气含尘量也会相应增加;。 煤 颗粒 越细、总表面积就越大、挥 发分析出容易,着火可提前 ,但过细会导致稀相区燃烧份额过大,炉膛出口温度升高。 相反, 煤颗粒越粗 ,燃烧的完全程度就越降低 ,造成底渣含碳量增大,床温和床压皆难以控制,同时容易出现大颗粒堆积及床料分层等床料流化异常现象; 床温。 床温 越高,对着火越有利 ,但床温过高容易出现结焦等现 象,同时也影响烟气硫含量及氮氧化合物排放等,所以是 对挥发分高、灰熔点低的煤,则应适当降低炉膛的温度 ,最高床温不得超过 960℃。 相反床温过低,影响锅炉燃烧效率,同时也影响锅炉流化,所以正常运行期间床温不得低于 800℃; 床压。 床 压越高,床层蓄热就越大,对着火和排放指标有利,但会增加风机电耗及锅炉磨损等如果床压过高容易出现翻床和踏床事故,相反,床压过低,会延长煤着火时间也可能会造成底渣含碳量超标,所以床压保持在 ~ 左右;。 二次风 量过多,炉膛温度降低,空气量过少,则燃烧不完全。 所以应保持最 氧量在 3~4%范围内变化; 一次风量。 一次风量过多,床温越低,一次风理过少,则床料的流化质量下降,所以应保持流化风量以上,且参照床温进行控制;。 循环倍率越大,煤燃烧越完全,但是循环灰过大,会造成 返料障碍或塌床的危险。 3. 锅炉燃烧调整办法 燃烧调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负荷调整( 2)风量和煤量调节( 3)床温调整( 4)床压调整负荷调整 行调节的。 增加负荷时,先增加风量再增加给煤量,反之,降负荷时,先减少给煤量,后减少风量,以维持尾部烟气中的含氧量不变。 ,在减少燃料量和风量的同时,应保持燃烧的风量、风压、床压、床温、过剩空气系数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增加燃料量和风量的同时,应通过减少排渣、以此来提高床层高度。 锅 炉降负荷时,在减小燃料量和风量的同时,适当降低床层高度,这样,在床温波动较小的范围内,可平稳的增减负荷,保证锅炉稳定运行。 ,也可仅增减燃料量和风量,保持正常运行的床压,不进行床层调整。 ,应首先判明是断煤还是床料沉积,若是盲目增加给煤,会加剧流化质量的恶化,此时需立即停止降负荷,采取措施恢复流化质量,待床温恢复正常后,适当调高运行负荷。 ,应保证两侧给煤量均匀、风量均匀,两侧床温、床压及分离器入口烟温尽可能一致,给煤量改变后,要 注意对各落煤口下煤量的影响,尽量保持各口落煤均匀,防止锅炉温度场不平造成受热面壁温超温。 、风量手动调整时,不要猛增猛减,保持燃烧稳定。 调整给煤量时,应均匀稳定调节,按‚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调整。 ,增减负荷,启停给煤线路以及给煤线路断煤、跳闸时,要加强对锅炉燃烧的监视,及时调整。 ,应控制主蒸汽压力稳定,同时加强对汽温、受热面、燃料量、给水、汽包水位、炉膛负压的监视与调整,除非在事故情况下,负荷调整应平稳。 、特性(挥发分、水 分、 灰分、固定碳等)、 点和粒度分布,掌握煤质变化对燃烧的影响,煤种变更时,及时进行调整,尽快恢复热平衡和物料平衡。 床温调整。 ,正常运行控制下部床温,同时兼顾炉膛上部床温测点、中部床温测点和分离器出口烟温测点,并注意两侧分离器出口烟气温度应相等。 B. 正常负荷运行时,床温控制在 850~ 930℃,不得低于 800℃,不得高于 960℃,两侧床温偏差小于 30℃,同侧各点下部床温温差不得大于 50℃,若超出此范围要及时调整,分离器出口温度不得超过1030℃。 不变的前提下,改变一、二次风的比例可调节床温,增大一次风量,减小二次风量,可降低床温,反之则提高床温。 ,改变下二次风与总二次风量的比值可调节床温,增大下二次风量,减少上二次风量,可降低床温,反之则提高床温。 ,以提高物料的循环量,可降低床温。 增大排渣量,床压下降,物料量减小,将使床温升高。 ,能够参与锅炉内循环和外循环的‚可用‛物料减小,将会使锅炉在较高的床温下运行。 ,高负荷时易造成炉膛上部床温过高,应控制排渣量适当 提高料层高度或改善其粒径分布。 ,床温将提高,反之,锅炉降负荷时,床温将降低, 整个炉膛内的温度水平也将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 调整给煤量时应均匀,保证燃烧稳定,使床温在较小范围内波动。 (床上油枪) 1)当中部床温测点低于 760℃。 2)给煤线路断煤,床温急剧下降时。 3)设备发生故障,引起燃烧波动过大时。 发生床层结焦时严禁投油助燃。 床温异常调整办法 ,如为测点故障,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保护误动,并通知热控处理; ,如果由于各点落煤不均造成床温不均,及时调整落煤口下煤量(增加低床温对应的落煤量,减小高床温对应的落煤量); (增加下二次风,减小上二次风),必要时增加一次风比率(增加一次风,减少二次风)利于物料流化; ,如果床压过低,或过低,应调整排渣量,维持床层高度( 7~8KPa 左右); ,如果由于入炉煤粒径较粗造成床温升高,要求燃料立即进行调整,并加大床料置换力度; 960℃且继续上升时,立即增加一次风量,减少入炉煤量适当降低机组 负荷,待床温恢复正常后再缓慢增带负荷。 (1)根据床温变化趋势及其余床温测点判断测点显示是否正常,如为测点故障,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保护误动,并通知热控处理; (2)检查各点床温均匀情况,如果由于各点落煤不均造成床温不均,及时调整各落煤口下煤量; (3)检查给煤量是否与负荷相对应,如较小立即加风加煤,调整床温至正常值; (4)减小下二次风比率(减小下二次风,增加上二次风),必要时减小一次风比率(临界流化风量以上); (5)检查返料情况和床压的变化,如果返料压力突然增大,床压突然升高,应立即增 加一次风量,同时增大排渣量,降低床层高度来提升床温; (6)某点床温突然快速下降,确定为流化不良时,立即加大该点对应的排渣口的排渣量,调整其它冷渣器出力,维持异常侧较高床压( 8KPa),减小上部二次风量,适当增加下部二次风量,并采用脉动增加一次风量的方法,使其再流化(脉动增加一次风量时两侧要求同时进行); (7)由于单条给煤线突然不下煤,造成该侧床温低,立即增加同侧另一条给煤线的给煤量,并观察床温变化情况,平稳回升时可较快加煤,如果温升率大幅上下波动,需谨慎加煤,并增加对应侧一次风量,直至床温恢复正常。 床压调整。 ,是通过进入炉 内的物料量和排出炉渣的平衡来维持的。 ,运行可参照炉膛下部床压和风室压差来判断床层厚度,尽量调整两侧一致。 中部床压反应出扬起一定高度的物料量,为参与内循环和物料量和外循环的物料量之和。 少来调节,正常负荷运行时( 50%额定负荷以上),下部床压控制在8Kpa 左右范围内,两侧床压偏差不得大于 1Kpa,否则必须进行调整。 ( 50%额定负 荷以下),下部床压控制在 7Kpa 左右范围内,如果冷渣器维持最低出力时也不能满足床压要求,冷渣器应轮换运行,保持各排渣点畅通, 1 号、 4 号渣线运行时间要较其它两条长些。 、床温过高需更换床料时,应维持进入炉内的物料量与排出炉外的不合格的床料相平衡。 ‚防翻床功能‛要求投入,并监视其调节效果,如不能满足调节需求,无法调平两侧偏差,应解除‚防翻床功能‛,联系处理,用手动增减一次风频率的方法调平床压。 ,防止由于两侧排渣量长时间不均导致两侧物料颗粒度 不均造成两侧床压偏差过大。 、负荷、蒸汽温度等参数的调整。 风量调节 ,应根据锅炉负荷需要调整一、二次风量,在保证安全基础上,尽量达到设计值,使锅炉热损失趋于最低值。 B. 运行中两台一次风机频率和主一次风挡板开度应保持一致,两侧床压出现偏差,调整两侧床压时除外,但两侧一次风量偏差不能大于 2 万,两侧风室压力也应该相同,如果偏差大于 1Kpa,必须进行调整。 ,而一次风量发生波动大或降低,应增加该侧一次风机频率,并观 察风室压力和床压、床温的变化,判断异常的原因。 D. 两台二次风机频率要求保持一致,两侧二次风总门开度一致,且二次风压(空预器出口)保持大于床压 2Kpa 以上。 E. 正常负荷时,床上油枪冷却风门开度控制在 25~ 30,上二次风小风门、下二次风小风门可根据床温变化进行调整,床温高时可适当关小。 ,且指示值符合对应负荷的要求。 正常负荷下,运行氧量低时,应先增加上层二次风的配入量。 50%~ 100% BMCR 范围内,随着负荷的降低,通过布风板一次风量呈线性减小;在 50% BMCR 负荷以下,一次风量保持不变,不得低于 2 155000Nm3/h,其调整是通过 2 台一次风机频率实现的。 ,其流量通过 4 个调节挡板分别调节,通过调节其流量控制炉膛出口氧量。 在所有情况下,应保证风量与投煤量的正常匹配,以保证炉内氧量处于适当水平,炉膛出 口氧量控制在 3%( 100% BMCR)~ 4%( 50% BMCR) , 4%( 50% BMCR)~10%( 30% BMCR)。 ,床料和灰反窜到二次风口和油枪中,二次燃烧用风流量在 100%~ 50% BMCR 范围内, 随着负荷的降低呈线性减小。 、二次风量进行调整时,要关注其用户风量的变化,特别是给煤机密封风量和给煤点密封风量,积极调整,保持各用户风量满足要求,给煤点密封风量保持不小于 4000Nm3/h。 K. 各负荷段的配风(暂定,待修改,根据煤质变化和炉内工况不同需做调整): 项目 油点火 投煤 0100MW 110150MW 160210MW 220260MW 270300MW 一次风量(单侧) 万 流化风量 1113 2124 上二次风(单侧) 万 2 2 2 下二次风(单侧) 万 812 附件 6 空压机优化运行方案 为落实公司的各项目节能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