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m后张预应力箱梁施工方案及工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大超张拉应力,当冷拉Ⅱ~Ⅳ级钢筋时,为其屈服点(标准强度 Rby)的 95%;当为矫直回火钢丝、热处理钢筋或钢绞线时,为其抗拉强度(标准强度 Rby)的 80%;当为冷拉钢丝时,为其抗拉 强度的 75%。 第 条预应力钢材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差应控制在 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第 条后张拉预应力钢材张拉时理论伸长值Δ L( cm)的计算见式( )。 gy EALPL  _ () 式中 P──预应力钢材平均张拉力( N),计算方法见附录 114; L──预应力钢材长度( cm); Eg──预应力钢材弹性模量( N/mm2) ; Ay──预应力钢材截面面积( mm2)。 第 条 预应力钢材张拉前,应先调整到初应力σ 0 (一般可取张拉控制 应力的 10~ 25%左右),再开始张拉和量测伸长值。 实际伸长值除量测的伸长值外, 应加上初应力时的推算伸长值。 对后张法,混凝土在张拉过程中产生的弹性压缩值 一般可省略。 后张法预应力钢材张拉实际伸长值Δ L 的计算方法可参照式( )。 Δ L=Δ L1+Δ L2 () 式中Δ 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 cm) ; Δ L2──初应力时的推算伸长值( cm),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度。 一个锚具变形、预应力钢材 回缩和一个接缝压密值 表 项次 锚具、接缝类型 变形形式 变形值 (mm) 1 带螺帽的锚具: 螺帽缝隙 每块后加垫板缝隙压密 1 1 的缝隙 2 钢丝束的墩头锚具 锚具变形 1 3 锥形锚具 预应力钢材回缩及锚具变形 6 4 夹片式锚具(钢绞线) 预应力钢材回缩及锚具变形 5 5 楔片式锚具: 用于预应力粗钢筋时 用于预应力钢绞线时 预应力钢材回缩、锚具变形 及垫板压密 2 3 6 分块拼装件的接缝: 浇筑接缝或干接缝 薄胶接缝 接缝压密 1 7 单根冷拔低碳钢丝的锥 形锚具 锚具变形 5 第 条 必要时,应对锚圈口及孔道摩阻损失进行测定,张拉时予以调整。 锥形锚具锚圈摩阻损失值的测定方法,可参考附录115。 第 条 张拉时, 应使千斤顶的张拉力作用线与预应力钢材的轴线重合一致。 第 条 预应力钢材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 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钢材的内缩量,不应大于设计规定或表 所列容许值。 第 条 预应力钢材张拉及放松时,应填写施工记录。 第六节 先张法 第 条 先张法墩式台座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抗倾覆系数不应小于 , 抗滑移系数不应小于。 ,受力后挠度不应 大于 2mm。 第 条 张拉前,应对台座、横梁及各项张拉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 第 条 长线台座上铺放预应力钢材时,应防止沾污预应力钢材。 第 条 多根预应力钢材同时张拉时,在张拉过程中,活动横梁应与固定横梁应与固定横梁始终保持平行。 第 条 为减小预应力钢材的松弛损失,采用超张拉方法进行张拉,其张拉程序可参考表 进行。 先 张 法 预 应 力 钢 材 张 拉 程 序 表 预应力钢材 张拉程序 种类 钢筋 钢丝、钢绞线 持荷 5min 0→初应力→ 105σ k%→ 90σ k%→σ k(锚固) 持荷 5min 0→初应力→ 105σ k%→σ k%→σ k(锚固) 注:①表中σ k为张拉时的控制应力值,包括预应力损失值; ②超张拉数值超过第 条规定的最大超张拉应力限值时,应按该条规定的限制张拉应力进行张拉; ③张拉钢筋时,为保证施工安全,应在超张拉放张至 90σ k %时装设模板、配筋、预埋件等; ④多根预应力钢材同时张拉时,其初应力应一致。 第 条同时张拉多根钢筋时,应抽查钢筋的预应力值,其偏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或小于按一个构件全部钢筋预应力总值的 5%。 第 条 张拉时,断丝数量不得超过表 的规定。 先张法预应力钢材断丝限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