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吨给水厂毕业设计说明计算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裙板厚: 4 D5= D42(√ 2 B2+δ 4)=*(√ 2*+)= 按等腰三角形计算: H8= D4D5== H10=( D5DT) /2=()/2= H9=H7H8H10=== (7)容积计算: 22 2 2 29 5 1 01 3 3 5 5 8 5 5 31 2 4 1 2 TTH D HV D D D D H D D D D W =π **(+*+)/12+π * * +π **(+*+)/12+ = m3 2 2 22 1 1 2 1 1 144V D H D D H B 180。 15 =π **+π *()*()/4 = m3 V3=V’ ( V1+ V2)= (+)= m3 则实际各室容积之比为: 二反应室:一反应室:分离室 =: : =1:: 池各室停留时间: 第二反应室 =*60/840= 第一反应室 =*= 分离室 = = 其中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停留时间之和为 (8)进水系统 进水管选用 d=900mm, 6 /v m s 出水管选用 d=900mm (9)集水系统 因池径较大采用辐射式集水槽和环形集水槽集水。 每条集水槽与澄清池周避上环形集水槽相连接,集水槽均匀开口。 另外考虑加装斜板管的可能,故而对集水系统除按设计水量计算外,还以 2Q 进行校核,决定槽断面尺寸。 辐射集水槽共设 8 根 q1=Q/8=设辐射槽宽 : b1=,槽内水流流速为 v51=,槽底坡降 m 槽内终点水深: h2= q1/v51b1=槽内起点水深: 231222 233kh ilh h ilh 式中 hk=3√(α q12/g b2) = 代入公式得: h1= 按 21q 校核,取槽内水流流速 v51’ =h2= q1/ v51’ b1=2*hk=3√(α q12/g b2) = 代入公式得: h1= 16 设计取水槽内起点水深为 ,槽内终点水深为 ,孔口出流孔口前水位,孔口跌落 ,槽超高 见上图 槽起点断面高为: +++= 槽终点断面高为: +++= 环形集水槽: q2=Q/2=, 取 52 /v m s 槽宽 b2=,考虑施工方便槽底取平面则 il=0 槽内终点水深: h4=槽内起点水深: 3 23442 khhhh hk=3√(α q22/g b22) = 代入公式得: h3= 流量增加一倍时吗,设槽内流速为 52 /v m s180。 hk=3√( ) = h4=h3=√( 2*+) = 设计取用环槽内水深为 ,槽断面高为 +++=(槽超高定为 )。 总出水槽:设计流量为 m3/s,槽宽 b3=,总出水槽按矩形渠道计算,槽内水流流速 53 /v m s ,槽底坡降 m ,槽长为 槽内终点水深: h6=Q/v53b3=,取为 , A=Q/v53=R=A/P=(2*+)= y=√ √ R(√ ) = C=Ry/n=i= v532/RC2=槽内起点水深: h5= h6il+*=,取为 流量增加一倍时总出水槽内流量 Q= m3/s,槽宽 b3=,取槽内流速53 /v m s180。 槽内终点水深: h6=Q/v53b3= , A=Q/v53=R=A/P=(2*+)= y=√ √ R(√ ) = C=Ry/n=i= v532/RC2=槽内起点水深: h5= +*= 设计取用槽内起点水深为 设计取用槽内终点水深为 槽超高定为 17 按设计流量计算得从辐射槽起点至总出水槽终点的水面坡降为 1 2 3 4h h il h h h il =(+)+()+* = 设计流量增加 一倍时从辐射槽起点至总出水槽终点的水面坡降为 1 2 3 4h h il h h h il =(+)+()+(+)= 辐射集水槽有下列两种集水方式,采用孔口或三角堰口: 1) 辐射集水槽孔口出流:孔口出流,取孔口前水位高 ,流量系数 μ 取为 孔口面积 f=q1/( u√ 2gh) =( √ 2**) = 2m 在辐射集水槽双侧及环形集水槽外侧预埋 DN50塑料管作 为集水孔,如安装斜板(管)时,可将塑料管剔除,则集水孔径改为 DN70. 每侧孔口数目: n=2f/π d2=2*安装斜板(管)后流量为 21q ,则孔口面积增加一倍为 2m 每侧孔口数目: n=2f/π d2=2*设计采用每侧孔口数为 40(包括环形集水槽 1/2 长度单侧开孔数目)。 2)辐射集水槽三角堰( 90176。 )集水,见图 采用钢板焊制三角堰集水槽,取堰高 C=,堰宽 b=,即 90176。 三角堰,堰上水头 h=。 单堰流量: q0==* =辐射集水槽每侧三角堰数目 : n= q1/2q0=加设斜板(管)流量增加一倍则 n 增加为 个,参照辐射集水槽长度及上述计算,取集水槽每侧三角堰的个数为 38 个。 ( 10)排泥及排水计算 污泥浓缩室: 总容积根据经验,按池总容积的 1%考虑 V4’ =’ =*= 分设三斗,每斗容积 V 斗 ’ = V4’ /3=设污泥斗上底面积: S 上 =*+2** h 斗 /3=*+2**式中 h 斗 = R1√ ()=√ ()= 18 下底面积: S 下 =*= 污泥斗容积 : V 斗 =*(++√ (+))/3= m3 排泥斗见图 三斗容积: V4=*3= m3 排泥周期:本池在重力排泥时进水悬浮物含量 1S 一般≤ 1000mg/l,出水悬浮物含量 S4 一般≤ 5mg/l,污泥含水率 P=98%,浓缩污泥密度 /tm。 T0=104V4(100P)ρ /(S1S4)/Q=(S1S4)min 14SS 与 0T 关系值见下表 14SS 与 0T 关系值 S1S4 90 190 290 390 490 590T0 S1S4 690 790 890 995T0 排泥历时:设污泥斗排泥管为 DN100,其断面 2 201 0 .1 0 .0 0 7 8 54 m 电磁排泥阀适用水压 h≤ 取λ =,管长 l=5m 局部阻力系数: 进口ξ =1 =,丁字管ξ =1 = 出口ξ =1 1=1, 45176。 弯头ξ =1 = 闸阀ξ =+=(闸阀、截止阀各一个)∑ξ = 流量系数: 1 1 ld 19 排泥流量: 22 31 0 . 1 0 . 12 0 . 3 3 2 4 0 . 0 2 2 9 /44q g h g m s 排泥历时: t0=放空时间计算:设池底中心排空管直径 DN250 2 202 0 .2 5 0 .0 4 9 0 94 m 本池开始放空时水头为池运行水位至池底管中心高差 2H180。 ,见图 曲λ =,管长 l=15m 局部阻力系数ξ: 进口 1 1 ,出口 2 1 1 1 闸阀 3 2 ,丁字管 4 1 ,∑ξ = 流量系数: 11 0 .4 60 .0 3 1 51 1 2 .00 .2 5ld 瞬时排水量 : q=uw02√ 2gh2=**√ (2g*)=放空时间 : 1 1 1 3 5222 2 2 2 21 2 1 2 1 2 T 1 T 1 144t t t 2 K H H 2 K D H D H c t g H c t g s35 180。 180。 180。 180。 180。 式中 K1=D2/u d2√ 2g= √ 2g= 2 2211K 7 .8 5d 2 g 0 .4 6 0 .2 5 2 g ctgα =1, DT= t=2**()+2**(*+4**+4*/5)== 20 (11)机械设备计算: 搅拌机是 机械澄清池的主要设备 ,搅拌机可使池内液体形成两种循环流动,以达到使水澄清的目的,其作用有二:一是机械反应,由提升叶轮的桨叶在第一反应室内完成机械反应,使经过加药混合产生的絮凝颗粒与回流中的原有矾花碰撞接触而形成较大的颗粒。 ;二是澄清分离,提升叶轮将第一反应室内形成絮凝颗粒的水体提升到第二反应室,再经折流到澄清区进行分离,清水上升,泥渣从澄清区下部再回流到第一反应室。 ( 1)已知条件:原水容重 =1050kg/ 3m 净产水能力 Q=62500 3m /d= 3m /s 叶轮提升水量 1Q =5Q= 3m /s 叶轮提升水头 H= 叶轮外缘线速度 0v = 叶轮转度要求无级调速 调动装置采用手动升降叶轮方式,其开度 h取叶轮出水口宽 度 B ( 2) 计算: ① 叶轮的外径: d== = ② 叶轮转速: n=60vd =60*③ 叶轮的出水口宽度: B= 1260QCnd=60* 设计中取为 其中 C为出水口宽度计算系数,一般取为 3 ④ 叶轮提升消耗功率: 1N =1021HQ= 1050**⑤ 桨叶消耗功率: 2N = ZRRC )(400g h 42413 ( kW) 式中: —— 叶轮旋转角速度, =2v /d= h—— 桨叶高度, h=( ) 1R —— 桨叶外缘半径, 1R = 2R —— 桨叶内缘半径, 2R = 1R - b=- = b—— 桨叶宽度, b=h/3= 21 Z—— 桨叶数, Z=8 C—— 阻力系数, C= 则 N2=*1050***( ) *8/( 400*) = ⑥ 搅拌功率: N= 1N + 2N =+= ⑦ 电动机(采用自锁蜗杆)功率: 电磁调速电动机效率: 1 =~ 三角皮带传动功率 2 一般取 蜗轮减速器效率 3 ,按单头蜗杆考虑,去 轴承效率 4 取 则 = 4321 = = 所以电动机功率 AN =N/ = ⑧ 搅拌机轴扭矩: nM =9550nN = 9550**m ⑨ 驱动:采用电磁调速电机,减速方式采用三角带和蜗轮减速器两级减速。 因叶轮需调整出水口宽度,故需设计专用立式蜗杆减速器。 选用电动机: JZS2G— 61 功率 — 10kW 转速 18— 1760 转 /min 设计计算 采用普通快滤池。 主要由滤池本体、管廊、冲洗设施、控制室组成。 设计内容包括池体个数、平面尺寸、高度、集水系统、配水系统冲洗水箱及廊道等。 考虑到 技术效果和经济因素,所以滤料选择: 单层 石英砂滤料。 00 设滤池滤速为 v=12m/h; 冲洗时间为 t= 6min= ( 1) 滤池面积 F 滤池工作时间为 24小时, 冲洗周期为 T=12h。 滤池实际工作时间为 T′ =2424 t /T=2424 (h) 滤池总面积 F=Q/vT' =262500/12= 采用滤池数 N=12,布置成 对称 双 行排列 每个滤池面积 f=F/N=(m2) (小于 100 平方米) 设计中取 L=,B=,滤池的实际面积为 *=77m2 校核强制滤速 v′ v′ =Nv/(N1)=12 12/(121)=(m/h) ( 2) 滤池高度 H 采用: 承托层厚度 H1= 滤料层厚度 H2= 砂面上水深 H3= 滤池超高 H4= 所以,滤池总高度为: H=H1+H2+H3+H4=+++= 22 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03 册城镇给水》 P641 页,冲洗强度可采用213 16 /( )Lsm,为防止反冲洗时煤粒流失,在全年不同水温时,应使滤层的膨胀率基本相同。 因此一年内,至少 在高水温和低水温时应采用两种冲洗强度。 本设计取用高水温时反冲洗强度 20 15 /( )Lsq m,低水温时反冲洗强度为20 39。 13 /( )Lsq m。 则相应的 反冲洗水流量 根据: qg=f*q ( 3)配水系统根据水温较高时的反冲洗强度来配置。 水温较高时: qg= f*q0=77*15=1155L/S 干管始端流速: 设计中取 D=1m vg=4*配水支管根数:。25万吨给水厂毕业设计说明计算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的重要抓手,也是增强河南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全 市 上下正在全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第二 章 背景及必要性 10 如何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解决好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 展 大局。 国内外的发展实践表明,畜牧业发展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农业、畜牧业的发展。 我省是农业大省
9 门窗洞口 ②粘贴:聚苯板抹完粘结胶浆后 ,应立即将板平贴在基层墙体上滑动就位。 粘贴时应轻揉、均匀挤压。 为了保证板面的平整度 ,应随时用一根长度不小于。 聚苯板应沿水平方向横向铺贴 ,每排板交错缝 1/2板长。 板粘牢后 ,随时用专用的搓抹子将板边的不平之处搓平,尽量减少板与板之间的高差接缝。 当板缝间隙大于 ㎜ 时 ,应用聚苯板条填实后磨平。 在墙角处聚苯板应垂直交错连接
大超张拉应力,当冷拉Ⅱ~Ⅳ级钢筋时,为其屈服点(标准强度 Rby)的 95%;当为矫直回火钢丝、热处理钢筋或钢绞线时,为其抗拉强度(标准强度 Rby)的 80%;当为冷拉钢丝时,为其抗拉 强度的 75%。 第 条预应力钢材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差应控制在 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第
567 号 (1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2020 年 1 月 22 日 ) (18)、《 ******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湘政发[2020]23 号文 (2020 年 9 月 9 日 ) (19)、 《铁合金安全规程》 冶金工业部 [88]冶安环字第 367 号文 环评技术导则
措施,一旦发生事故,能够方便而且又及时地紧急处理。 ( 4)控制方案的评价,要看有无显著的经济效果。 自动化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技术手段,自动化是为了提高生产,降低成本,确保安全的减轻劳动强度。 经济效果的分析通常包括自动化投资、增产的产量和产值、劳动力的节约、成本的降低、自动化的总收益与投回收 项目。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论文 10 塔顶影响因素 塔顶真空度影响因素
式中 Kss—— 自起动系数,其值与负荷性质及用户与电源间的电气距离有关,在 110KV降压变电 站,对 6~ 10KV侧, KSS=~ ; 35KV 侧, KSS=~。 IL,max—— 正常运行时的最大负荷电流。 保护装置的灵敏校验 Ksen= opI 式中 —— 最小运行方式下,在灵敏度校验发生两相短路时,流过保护装置的最小短路电流。 在被保护变压器受电侧母线上短路时,要求 se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