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0轧钢工理论题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火 13.型钢轧机是以( )命名的。 A.辊身长度 B.轧辊的原始直径 C.轧辊的名义直径 14.控制轧制工艺对钢板性能的影响是 ( )。 A.只提高钢板的强度 B.只改善钢板韧性 C.既提高强度又改善韧性 15.金属热加工比冷加工时 ( )。 A.变形抗力低,能量消耗小 B.变形抗力低,能量消耗多 C.变形抗力高,能量消耗多 11.A 12.C 13.C 14.C 15.A 16.淬火是指 ( )。 A.将工件加热到适宜温度,保温,随即快速冷却 B.将工件加热,保温,然后缓慢冷却 C.将工件加 热到一定温度以上,保温,然后只在空气中冷却 D.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以上,保温,然后以小于在静止空气中的冷却速度缓冷 17. 在轧制过程中,轧件的( )内摩擦力的方向与轧件运动方向相同。 A.前滑区 B.后滑区 C.变形区 18.可导致轧制压力增大的因素,主要有( )。 A.轧件厚度增加 B.轧件宽度增加 C.轧辊直径减小 19.50钢属于 ( )。 A.低碳钢 B.中碳钢 C.高碳钢 20.有利于降低轧制电耗的工艺对策是( )。 A.低温 轧制 B.切分轧制 C.增大轧辊直径 D.活套轧制 16.A 17.B 18.B 19.B 20.B 1.轧件的前滑值随着( )而减小。 A.轧制温度的增加 B.轧制速度的减小 C.轧制速度的增加 2.为了保证轧件不因张力存在而产生拉伸变形,一般在精轧机组的 ( )不超过轧件屈服极限的 35%。 A.平均张力 B.单位张力 C.后张力 3.轧制平均延伸系数与总延伸系数之间的关系是 ( )。 A. U均 = U总 /n(n是轧制道次 ) B. C. U均 = U总 4.在轧钢生产过程中,当咬入角的正切值 ( )轧辊与轧件间的摩擦系数时,轧件才能被咬入。 A.大于 B.小于 C.超过 5.在轧制时,轧制速度 ( ),摩擦系数越小。 A.越小 B.越大 C.变缓 1.C 2.B 3.B 4.B 5.B 6.在轧钢生产实践中得知,用表面光滑的轧辊轧制比用表面粗糙的轧辊轧制时,所需要的轧制力 ( )。 A.大 B.小 C.相等 7.当一种金属进行塑性 变形时,受到外力为 1000N,受力的面积为 200mm2,此时金属产生内力,其应力为( )。 A. 5Pa B. 50Pa C. 5MPa 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变形抗力的有效方法是 ( )。 A.减小轧辊直径 B.增加轧制速度 C.增加摩擦系数 9.在对金属进行热轧时,摩擦系数的经验公式是 f= k1k2k3(~ ),其中 k1指的是 ( )。 A.轧辊材质 B.轧件材质 C.轧制速度 10.金属在冷加工后,产生加工硬化, ( )是属于 加工硬化的特点。 A.晶格的排列规则了 B.金属的塑性提高了 C.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提高了 6.B 7.C 8.A 9.A 10.C 11.当使高温奥氏体在 C曲线的鼻尖至马氏体开始转变点之间某温度转变时,由于转变温度较低,所以得到的转变物质为 ( )。 A.索氏体 B.屈氏体 C.贝氏体 12.平面应力状态共有 ( )种可能图示。 A. 2 B. 3 C. 4 13.金属的柔软性是不同的,它是金属 ( )的一种表示。 A.变形抗力 B.塑性 C. 韧性 14.不同的钢种,要求有不同的火焰清理温度,是因为钢坯的 ( )不同。 A.强度 B.塑性 C.导热性 15.氧化铁皮有多种,有利于酸洗去除的是 ( )。 A. Fe3O4 B. FeO C. Fe3C D. Fe2O3 11.C 12.B 13.A 14.C 15.B 16.下列热处理工艺的冷却速度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 A. 退火 < 回火 < 淬火 B. 回火 < 退火 < 淬火 C. 淬火 < 回火 < 退火 D. 退火 < 淬火 < 回火 17.轧制电耗与轧 制温度 (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关系 D.关系不明显 18.在相同的轧制条件下,轧辊的直径越小,轧制压力越( )。 A.小 B.大 C.一样大 D. 不确定 19.金属变形后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 )所引起的。 A.弹性变形 B.不均匀变形 C.摩擦力 20.过热钢的补救措施是 ( )。 A.升温 B.淬火 C.退火 D.降温 16.A 17.B 18.A 19.B 20.C 三、 多项选择(每题 1分) 板坯加热的目的是 _____。 BC A、 消除铁素体相 B、 降低变形抗力 C、使板坯内外温度均匀 D、提高钢的韧性 影响热轧厂机时产量的因素有 _____。 AB A、轧制节奏 B、板坯平均单重 C、降级品率 D、计划检修时间 上支持辊平衡系统的作用是用来平衡 _____的重量、消除间隙,与工作辊平衡共同作用形成无间隙的辊缝,减少咬钢冲击。 AC A、压下系统 B、支持辊平衡缸 C、上支撑辊 D、上工作辊 不是全部在 热轧工序产生的不锈钢表面缺陷有 _____。 AC A、划伤、 夹杂 B、 粗糙 、侧翻 C、辊印、 擦疤 D、 压坑 、除鳞不尽 影响用户 2020mm宽幅 Q195LD冷轧生产成品板形质量的原料因素有 _____。 CD A、 厚度 B、 终轧温度 C、 凸度 D、 边降 四、 判断(每题 1分) 对钢材进行回火热处理 , 其目的是降低硬度和脆性 , 提高塑性和韧性。 ( ) √ 板厚千分尺的测量精度能达到。 ( ) 步进式加热炉是指在炉口处用推钢机推动钢坯 , 使钢坯在炉内沿固定的轨道上滑行。 ( ) 钢轧辊的优点是强度高 , 缺点是表面硬度不高 , 容易磨损。 ( ) √ 退火是将钢加热到 一定温度 , 保温一定时间后再快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 ) 射线式带钢凸度测量仪也能够测量带钢宽度。 ( ) √ 如果在热轧生产过程中 , 不慎把细碎的氧化铁皮压入轧件中去了 , 当轧件冷却后 ,在钢材表面就形成白点缺陷。 ( ) 在现代热轧生产中多采用控制轧制技术 , 其目的是为了细化晶粒 , 改善轧件的性能 ,提高产量。 ( ) 在轧制生产过程中 , 轧辊辊头同时受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 ( ) 咬入角是轧制时轧件与轧辊表面接触的弧线所对应的圆心角。 ( ) √ 1 在坯料较厚、压下率不够的情况下 , 变形无法深入到钢板内 部 , 易出现双鼓形。 ( ) √ 1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 随着轧辊直径的增加 , 变形区长度增加 , 宽展值相应加大。 ( ) √ 1 在摩擦系数一定的情况下为了使轧件易于咬入 , 必须增大咬入角。 ( ) 1 钢坯在加热炉内主要靠传导、对流方式进行加热。 ( ) 1 轧制工艺制度主要包括变形制度、速度制度、温度制度。 ( ) √ 1 当轧制速度超过 2m/s时 , 轧制速度越高 , 带钢宽展越小。 ( ) √ 1 轧机的利用系数为实际轧制节奏与理论轧制节奏的比值。 ( ) 1 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 合金钢的宽展大于碳素钢。 ( ) √ 1 SKI值 93表示设定轧制速度下辊线速度比上辊线速度大 3%。 ( ) 精轧抗剥离水是降低带钢表面温度,减少轧辊 一个转动周期的温度变化,减少轧辊氧化膜的剥落。 ( ) √ 粗轧 低速咬入一方面是有利于咬入,另一方面是减少轧件对轧辊的冲击。 (√) 加工硬化是指加工后使金属的塑性降低,强度和硬度增高的现象。 ( √ ) 摩擦系数是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 () 316L 奥氏体不锈钢规格 8 1500 轧制时不用热卷箱。 () 管线钢 RDT 降速后仍达不到目标要求可以适当降炉温。 () 加热时钢的表层所含碳被氧化而减少的现象叫脱碳。 ( √ ) SKI 值 103 表示设定轧制速度上辊线速度比下辊线速度大 3% () 轧辊转速越快,越好咬入。 () 公称尺寸是 指标准中的名义尺寸。 (√) 钢号 Q235 指的是该钢种屈服强度为 235 牛顿 /平方毫米。 (√) 1.板带钢轧制生产,其精轧机有两种传动方式:一种是工作辊传动;一种是支承辊传动。 ( ) 2.冷轧要酸洗,有一种情况,硫酸与铁作用产生的氢气向铁的基体内扩散,使钢的内应力增加,塑性和硬度都下降,脆性提高的现象称为氢脆。 ( ) 3.允许有较大倾角,并能传递较大扭拒的接轴是梅花接轴。 ( ) 4.带钢的卷取温度越高,带钢的晶粒越细,从而其机械性能越好。 ( ) 5.在其他轧制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轧辊直径,其前滑也增大。 ( ) 1.√ 2.√ 3. 4. 5.√ 6.不论哪种轧制方式,轧制时变形区均处于三向压应力状态下。 (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