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3回风巷作业规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匀的备用风量系数,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观测 1个月,日最大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和月平均日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的比值)。 67—— 按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应超过 %的换算系数。 Qhf= 67 = (m3/min) : a)一级煤矿许用炸药 Qhf≥ 25Ahf b)二、三级煤矿许用炸药 Qhf≥ 10Ahf 式中: Ahf—— 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破所用的最大炸药量, kg; 25—— 每千克一级煤矿许用炸药需风量, m3/min; 10—— 每千克二、三级煤矿许用炸药需风量, m3/min。 Qhf≥ 10 = (m3/min) : 21 局部通风机吸风量选取参考数据 局 扇 供 吸 型 风 风 号 距 离 量 DKJ63№ FBD№ 2 160 一 240 FBD№ 2 210 一 350 备注 100 180 192 285 200 171 183 276 300 165 176 270 400 151 168 263 500 146 155 258 备注: 风筒型号 500mm 10000mm a)无瓦斯涌出的岩巷: Qhf= Qaf I+60 ( m3/min) b)有瓦斯涌出的岩巷、半煤岩巷和煤巷: Qhf= Qaf I+60 ( m3/min) 式中: Qaf—— 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 m3/min。 —— 无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最低风速; —— 有瓦斯涌出的岩巷、半煤岩巷和煤巷的最低风速; I—— 掘进工作面同时通风的局部通风机台数; Shd—— 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到回风口间的巷道最大断面积, m2。 Qhf= Qaf I+60 ( m3/min) Qhf= 183+60 ( m3/min) Qhf= ( m3/min) : Qaf≥ 4Nhf 式中: Nhf—— 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4—— 每人需风量, m3/min。 22 Qaf≥ 4 10= ( m3/min) : a)验算最小风量 无瓦斯涌出的岩巷: Qaf≥ 60 ( m3/min) 有瓦斯涌出的岩巷、半煤岩巷和煤巷: Qaf≥ 60 ( m3/min) b)验算最大风量 Qaf≤ 60 ( m3/min) 式中: Shf—— 掘进工作面的净断面积, m2。 Qaf≥ 60 =( m3/min) Qaf≤ 60 = ( m3/min) 2203回风巷 的需风量为 ,在风速的上、下限之内。 现场实测 2203 回风巷 局扇的实际吸风量为。 选择*2 型 的 局部通风机 是合理的,符合供风要求 二 、局部通风机和通风系统 局部通风机 和备用局部通风机 安装在 380 主下山内,自动切换的交叉风筒接头采用直径 的抗静电、阻燃交叉风筒分风器。 通风系统 局部通风机→ 2403 运输巷 → 2203 岩石上山→ 2203 溜子道 → 2203 上山 →迎头 → 2203 上山 → 2203 溜子道 → 2203 岩石上山 → 2403 运输巷 →2403 回风道 → 2403 上山 → 2403 联络巷 → 230 联络巷→ 230 大 巷→ 230主下山→ +0 付暗斜井→付井。 附: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图 附:通风系统示意图 23 第二节 压风系统 风源来自 地面 压风机,分别用 2 寸、 1寸铁管和 4 分胶管接至迎头,压风机风压为 ,迎头风压最小为 ,有地面压风管路一趟接至迎头。 压风系统: 地面压风机→ +0 付暗斜井 → 230 主下山→ 230 大巷→230 联络巷→ 380 主下山 → 2403 运输巷 → 2203 岩石上山 → 2203 溜子道→ 2203 上山 →迎头。 附图:压风系统示意图 第三节 防尘系统 防尘水源来自 +125m 蓄水池 ,自 +125m 蓄水池 水管经 +0 付下山→230主下山 → 230大巷 → 230联络巷→ 380主下山 → 2403运输巷 → 2203岩石上山 → 2203 溜子道 → 2203 上山 → 迎头 ,管径要求由 +125 蓄水池 至380 主 下山采用用Φ 2 寸的铁管,从 380 绕道 → 2203 上山 用Φ 1 寸的铁管,迎头外 20~30 米改为Φ 4 分的胶管。 采用煤层注水、湿式打眼,定炮使用水炮泥,爆破后高 压远程喷雾、扒装洒水,冲刷岩帮,净化风流 ,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 防尘系统: +125m 蓄水池 +0 付下山→ 230 主下山→ 230 大巷→ 230 联络巷→380 主下山 → 2403 运输巷 → 2203 岩石上山 → 2203 溜子道 → 2203 上山 →迎头 ┌→煤层注水 ┌→侧式供水钎子 ├→巷道内水幕 →├→扒装洒水 ├→装水炮泥水针 └→冲刷岩帮水管 └→高压远程喷头 附:防尘系统示意图 图 12 24 第四节 防灭火 2203 回风巷 采用风 煤 钻打眼, 异形 金属钢棚支护,爆破后高压远程喷雾降尘,防火的重点 是防设备、缆线和人为火灾。 若发生火灾通过控制风流、调节风流控制火势蔓延。 防火水源来自 +125m 蓄水池 ,自 +125m蓄水池 水管经 +0 付下山→ 230 主下山 → 230 大巷 → 380 主下山 → 2403运输巷 → 2203 岩石上山→ 2203 溜子道→ 2203 上山 →迎头 ,分别用Φ Φ 2 寸的铁管和Φ 4 分的胶管接至迎头。 防火系统 +125 蓄水池 → +0 付下山→ 230 主下山→ 230 大巷→ 230 联络巷→380 主下山 → 2403 运输巷 → 2203 岩石上山 → 2203 溜子道 → 2203 上山 →迎头 ┌→煤层注水 ┌→侧式供水水管 ├→巷 道内水幕 ├→扒装洒水管 ├→装水炮泥水管 └→冲刷岩帮水管 └→高压远程喷头 第五节 安全监测系统 一、便携式甲烷报警仪的配备和使用: 区长、技术员及其他生产管理人员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对其分管范围内的甲烷进行不间断的监测,如有报警现象(甲烷报警点为 1%)必须进行处理。 爆破工下井担任爆破工作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在 25 爆破地点每次爆破时进行“一炮三检”工作,并做好记录,上井后由发放人员填制“一炮三检”报表。 当班的班组长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并把常开的报警仪悬 挂在掘进工作面 5m 范围内无风筒一侧,当报警时,停止工作,进行处理。 机电流动电钳工下井担负机电维修工作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在检修工作地点 20m 范围内检查甲烷气体浓度,有报警现象时,不得通电或检修。 二、甲烷传感器及甲烷断电仪的配备和使用: 掘进工作面在距迎头不大于 5m 的巷道混合风流中设置一台甲烷传感器,在回风流中距离汇合风流 1015 米处设置一台甲烷传感器,其报警浓度为 %CH4,断电浓度为 %CH4,复电浓度为 %CH4,断电范围为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甲 烷传感器应布置在巷道的上方,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距巷帮不得小于。 三、其他传感器的设置 风筒状态传感器 风筒状态传感器安设在工作面迎头风筒上,用来监视掘进工作面柔性风筒工作状态,当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某种原因造成风筒内无风时,传感器会向井上发出信号。 局部通风机开停传感器 局部通风机开停传感器安设在局部通风机位置,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和备用通风机均要安设开停传感器,用来监视掘进工作面通风机的开停状态。 CO 传感器 掘进工作 面在距迎头不大于 10m 的巷道中设置一台 CO 传感器,在回风流中距离全风压汇合处 1015 米处设置一台 CO 传感器,其报 26 警浓度为 %。 CO 传感器应布置在巷道的上方风流稳定位置,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 ,距巷帮不得小于。 温度传感器 自燃发火矿井应设置温度传感器,用作环境检测和自燃发火预测,报警温度为 30 度,温度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回风流中巷道上方风流稳定的位置,距顶板不得大于 ,距巷帮不得小于。 附:安全监测仪器仪表示意图 第六节 供电系统 该迎头掘进施工中,电源来 自 150 变电所,供电方式为集中供电,经 DW80350 开关橡胶电缆接至 DW80200 开关,再用不同平方电缆,经过综合保护开关,供迎头各机电设备用,电缆要吊挂整齐,电缆钩每2 米一个,电缆的垂度不大于 5%。 配电点设置在距迎头 100m 以外的安全地点,必须采用风电闭锁检漏继电器等设备。 供电系统: 150 变电所 → 380 主下山 → 2403 运输巷 → 2203 岩石上山 → 2203 溜子道 → 2203 上山 → 迎头。 附:供电系统示意图 第七节 排水系统 根据以往的开采资料及经验, 二煤层顶、底板砂岩为弱含水层,在断层或裂隙发 育处涌水时,一般表现为淋水,且持续时间很短,与其它含水层无直接补给关系。 该位置以 东、 南为原二煤层采空区,我矿采区巷道全部沿煤层走向布置坡度为 5‰上坡,在采空区下溜煤眼采用双层料石掏槽砌墙密闭,并留有疏水孔,如若采空区有水,可在密闭前观测 27 到。 巷道以北 F11 断层,根据以往的地质资料及对 F11断层的实际钻探和揭露表明, F11 断层无水。 为安全期间,在接近老空和 F11 断层时,严格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生产方针, 提前进行探水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掘进期间若发现顶板淋水加大,煤层变湿等现象时,要立即停止施工,并汇报调 度室及技术科,待采取措施,排除隐患后方可恢复掘进。 排水系统: 2203 回风巷 迎头积水经水沟 → 2203 上山 → 2203 溜子道→ 2203 岩石上山 → 2403 运输巷 → 380 主 下山→ 380 泵房 → 150 泵房→+0 泵房→地面。 附:排水系统示意图 第八节 运输系统 一、运煤系统: 空车由 240 车场人力拥车至 2403 运输巷接车点。 重车由人工运至 240 车场,由 150 绞车提升至 150 车场,再经 +0绞车提升至 +0 大巷,经罐笼提升至地面。 二、运料系统: 从地面→ +0 大巷→ +0 主暗斜井→ 150 车场→ 380 主下 山 → 240 车场 → 2403 运输巷 → 2203 岩石上山 → 2203 溜子道 → 2203 上山 → 迎头。 附:运输系统示意图 图 16。 第九节 通迅系统 本工作面安设的电话,能够直接和井下各主要场所电话及地面各科室部门相互直接联系。 28 第七章 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一、灾害预防 (一)防治瓦斯的措施 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瓦斯检查员每班至少两次到迎头检查瓦斯,并及时了解工作面有害气体状况,爆破工要做到 一炮三检 并记录好,班组长利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每 2 小时检查一次沼气浓度,坚决做到瓦斯超限不作业。 便携式甲 烷检测报警仪悬挂在迎头外 5m 处的地点。 爆破地点附 近 20m 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 %时,严禁爆破。 掘进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 度达到 %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电动机或开关地点附近 20m 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 % 时,必须停止运转,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掘进工作面内,体积大于 2%时,附近 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严格执行炮眼布置,装药量、炮眼装填的规定。 对发生高冒地点,要及时采取充填或导风措施。 防止有害气体积聚,并将处理结果记入专用记录本中备查。 掘进头供电要与采煤面分开,并使用风电闭锁装置。 (二)防止自燃发火的措施 掘进巷道严禁堆积浮煤,积尘要及时清除。 凡发生冒高超过 2m 或空洞体积超过 6m3的情况要及时填实或设导风板,防止积聚热量发火,并将处理结果记录查。 健全完善防火管路系统(与防尘共用),管好用好本工作面防火管路,装备及设施。 完善检测措施,做到一氧化碳超限不作业。 二、避灾路线 若迎头发生水、火、瓦斯、煤尘等灾害时,施工人员应按如下路线 29 进行撤离并熟悉各避灾路线: 若迎头发生水灾时,施工人员应按如下路线进行撤离。 施工迎头 → 2203 上山→ 2203 溜子道 → 2203 岩石上山 → 2403 运输巷→ 2403 回风道 → 2403 上山→ 2403 联络巷→ 230 大巷 → 230 主下山 → +0付暗斜井→ +0 大巷→乘罐笼上井。 若迎头发生瓦斯爆炸,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