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高考数学数列专题复习(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立。 自然数综上所述,对一切 29 nan 12 4. 已知 )(131211 NnnS n , 112)( nn SSnf ⑴比较 )1( nf 与 )(nf 的大小。 ⑵试确定实数 m 的取值范围,使得对于一切大于 1的自然数 n ,不等式 2)1(2 ][ lo g2020)]1([ lo g)( mmnf mm 恒成立。 解:( 1) ∵ f(n+1)f(n)=S2n+3Sn+2(S2n+1Sn+1)=„ =2132 122 1 nnn 2142 142 1 nnn=0, ∴ f(n+1)f(n)。 ( 2) ∵ f(n+1)f(n), ∴ 当 n1 时, f(n)的最小值为 f(2)=S5S3=209 ∴ 必需且只须 2)1(2 ][lo g2020)]1([lo g mm mm 209„„„„„ ① , 由 1101 10 mm mm 且且得 m1 且 m≠ 2 令 t= 2)]1([log mm 则不等式 ① 等价于 20920200ttt ,解得: 0t1 即 0 2)]1([log mm 1,即 1logm(m1)0 或 0logm(m1)1, 解之得: 222 51 mm 或。 5.某人年初向建设银行贷款 10 万元用于 买房。 (1)如果他向建设银行贷款 , 年利率为 5%, 且这笔借款分 10 次等额归还 (不计复利 ), 每年一次 , 并从借后次年年初开始归还 , 问每年应还多少元 (精确到 1 元 )。 (2)如果他向工商银行贷款 , 年利率为 4%, 要按复利计算 (即本年的利息计入次年的本金生息 ), 仍分 10次等额归还 , 每年一次 , 每年应还多少元 (精确到 1 元 )。 解 : (1) 若向建设银行贷款 , 设每年还款 x 元 , 则 105 (1 + 10 5%) = x(1 + 9 5%) + x(1 + 8 5%) + x(1 + 7 5%) + „ + x, 105 = 10x + 45 , 解得 x 10 1 512 25 122455 .. (元 ) (2)若向工商银行贷款 , 设每年还款 y 元 , 则 105 (1 + 4%)10 = y(1 + 4%)9 + y(1 + 4%)8 + y(1 + 4%)7 + „ + y 13 10 1 04 1 04 11 04 15 10 10 . . . y 其中 = (1 + )10 = 1 + 10 + 45 + 120 + 210 + „ y 10 1 4802 0 040 4802 123305 . ..(元 ) 答 : 若向建设银行贷款 , 每年需还 12245 元。 若向工商银行贷款 , 每年需还 12330 元。 数列的综合应用 (1) 【例 1】 已知无穷数列 {an},Sn 是其前 n项和 ,对不小于 2的正整数 n,满足关系 nnn aaS 11。 (1)求 a1, a2, a3;( 2)证明 {an}是等比数列。 ( 3)设 ,lo g 2lo g 1 122322 nnnn aaab计算 )(lim21 nn bbb 解:( 1) S2=21,)(1, 1212121 aaaaaaa 81,)(141,)(1,3434321432142323213213aaaaaaaaaaaSaaaaaaaaaS ( 2)猜想 a )(21 Nnnn ( 1) 当 n=1 时,命题成立 ( 2) 假设 n=k( k≥ 1)时命题成立 ,即kka 21 kkkkkkkkkaSaaaSaaS1)(111111 (*) 同理有 1Sk+1=ak+1 (**) 由 (*)式和假设kkkk Sa 21121 得 由( **)式,得, 1=( Sk+ak+1) 故 ak+1=121)1(21 kkS ∴当 n=k+1 时,命题也成立。 由( 1),( 2) n∈ N,a 成立nn 21 此时 是等比数列成立 }{211 nnn aaa ( 2)另证:对 n≥ 2, 1Sn=an1an 14 1Sn+1=anan+1 两式相减 ,有 111 2 nnnnn aaaSS 是等比数列即}{21212123121111nnnnnnnnnaaaaaaaaaaaaa ( 3) nnnn nnnnb 232 1212 12 132 112 2 1 nnnnnnnbbb2)32(12)12(189147147125125131limlim121 =312)32( 131lim nn n 【例 2】 已知 012 2 xxxf ,数列 an 满足 11 1 nn afaa 2 nNn 且 ( 1)写出数列 an 的前五项,试归纳出 an 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 2)求nn nnn a233lim2。 ( 3)若 „,„,13222211222 nnnn aabaabaab 求数列 bn 的前 n 项的和 Sn。 解:( 1)由 12,1 211 nn aaa 得数列前五项 ①由此猜想,,123115731 54321nnaaaaaa 等式①成立时,)当证( 1121i 1 an (ii)假设 kn 时等式①成立,即 Nka kk 12 当 1kn 时 12112212 121 kkkk aa 即等式①对 1kn 也成立 由( i)( ii)可知等式①对 n N 都成立 15 ( 2) 132131321lim23 123lim233lim22 nnnnnnnnnnnnna ( 3)1212 273 231 1 12 nnnnS „ 11221212222372131122 nnnnn„ 【例 3】 已知 a0, a≠ 1,数列 {an}是首项为 a,公比也为 a 的等比数列,令 bn=anlgan ( n∈ N)。 ( 1)求数列 {bn}的前 n 项和 Sn; ( 2)当数列 {bn}中的每一项总小于它后面的项时,求 a 的取值范围 . 解:( 1)由题意知 an=an, bn=nanlga. ∴ Sn=( 1 • a+2 • a2+3 • a3+„„ +n • an) lga. a Sn=( 1 • a2+2 • a3+3 • a4+„„ +n • an+1) lga. 以上两式相减得 ( 1– a) Sn=( a+a2+a3+„„ +an–n • an+1) lga aanaaa nn lg1 )1( 1 . ∵ a≠ 1,∴ nn anana aaS )1(1)1( lg 2 . ( 2)由 bk+1–bk=(k+1)ak+1lga–kaklga=aklga[k(a–1)+a]. 由题意知 bk+1–bk0,而 ak0, ∴ lga[k(a–1)+a]0. ① ( 1)若 a1,则 lga0, k(a–1)+a0,故 a1 时,不等式①成立; ( 2)若 0a1,则 lga0, 不等式①成立 0)1( aak 10 k ka 恒成立 2110 mi n k ka. 综合( 1)、( 2)得 a 的取值范围为 ),1()21,0( 【例 4】 已知数列 {an}的前 n 项和为 Sn,又有数列 {bn},它们满足关系 11 ab ,对 Nn 有 16 nnnnn aabnSa 11,。 ( 1)求证 {bn}是等比数列,并写出它的通项公式 ( 2)求nn alim 解:⑴证法一:当 n=1 时,211,1 111111 baaasa。 )1(121,2 111 nnnn nn aansa nsan 由时当 同理, )2(12 1 nn aa (2)- (1), 11 )(2 nnnn aaaa 即 )3(212 11 nnnn bbbb 由,2 122222 aabasa 又得 于是 )4(2112 bb 由 (3),(4)知21,21}{ 1 qbbn 是的等比数列,nnb 21 证法二:同上算得41,21 21 bb,„„猜想nnb 21且数学归纳法证明, (1) 当12121,1 bn 时,命题成立 (2)假设 )( Nkkn 时命题成立,即kkb 21成立。 kkkkkk aSkSkaa 1)1()(21 11 ∴ 1211 kka 又 1,1 1111 kSaakSa kkkkk 即 .1212112121)()1()1(211111时命题成立即 knaabaaakkSkakkkkkkkkkkK 由 (1)(2)知对 Nn 猜想nnb 21成立 21,21}{1 qbb n 是以的等比数列,nnb 21 ⑵ 11232211 )()()()( aaaaaaaaaa nnnnnnn 17 nnnn bbbb 211211)211(21121 ∴ 1)211(limlim nnnn a 解法 2:由 121112 11 nnnn aaaa nnnn aaa 2112111 1 nnnnb 212 11211 1 , ∴ {bn}是等比数列;且 1)211(limlim nnnn a 【例 5】 已知 na 是首项为 1,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其前 n 项和为 nA , nb 是首项为 1,公比为 q(|q|1)的等比数列,其前 n 项和为 nB ,设 nn BBBBS ...321 ,若 1)(lim nnn SnA ,求 d 和q。 解: dnnndnnnaAn 2 )1(2 )1(1 ; dnnAn 2 11 又qqqqqB nnn 11 111; nn BBBBS ....321 2)1( )1(1 qqqqn n )(lim nnn SnA ])1( )1(12 11[lim 2qqqqndn nn ])1()1 12())1(21[(lim 212 qqnqdqqd nn =1 ,1|q| 0)1(lim 21 qqnn 。20xx高考数学数列专题复习(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支出的钱数,易知,答案是 A. 7. D. 解析: 设 |PF1|=m, |PF2|=n,不妨设 P 在第一象限,则由已知得2m2(2c )nm2anm222 5a26ac+c2=0 e26e+5=0,解得 e=5 或 e=1(舍去) , 选 D. 8. C. 解 析 : 设 txsin ,则 12 1212 122 tttty
A. speed up B. add up C. e up D. cheer up 解析: speed up加速; add up合计; e up被提出 ; cheer up高兴起来,使高兴。 答案: A 43.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living on the top of a high rise is that you can get a good________.
分别固定两等量正点电荷, O是 PQ 连线的中点, a、 b 两点在连线上且关于 O点对称, c、 d是连线中垂线上的两点,则 A. a、 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 a、 b两点的电势相同 C. c点场强大于 d点场强 D.负电荷从 c点到 d点电势能增加 答案: BD 解析:根据两等量正点电荷电场特点,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a、 b两点的电势相同,选项 A错误
联立解得: q/m=2 v0/BR。 ( 3)由 q 2v0B=m 202vr ,解得 r= 02mvqB=R。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四分之一周期,运动时间 t=022Rv =04Rv。 6. ( 16分) ( 2020江苏常州模拟) 如图,空间内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在虚线 MN的右侧有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 +q 的小颗粒自
摩擦因数均为μ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g=10m/ s2.斜坡倾角 θ =37176。 ,人和滑板的总质量m=60kg. (己知: sin37176。 =, cos37176。 =) (1)求人在斜坡上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2)若斜面 AB长 L=60m,则人在水平滑道上滑行的距离是多少 ? 12.( 10分) 解题思路:分析受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得人在斜坡上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的概念 “电场强度”的概念 “点电荷”的理论 [来源 :Z*xx*] 答案: B解析:测量 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方法是等效法,与建立“合力与分力” 的概念方法相同,选项 B正确。 [来源 :学科网 ZXXK] 6. ( 2020 北京海淀期中)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 结论有( ) A.倾角一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