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顺义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 连续多年的研究项目,如曾经参加过以往的创新大赛,再次以同一选题申报参赛时,必须反 映最新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 不接受申报的项目: (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项目。 (2)涉及食品技术、药品类的项目。 (3)不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 7. 每个项目最多只能申报三名辅导教师。 四、申报材料 1. 申报书:申报者需按照竞赛有关要求,认真填写申报书。 申报书必须是大赛主办单位提供的当年的标准申报书,并且申报书不能与研究报告等其他申报材料装订在一起。 2. 研究论文及附件资料:除填写申报书外,还应提交完整的研究论文,如果需要提交附件材料,复印件即可。 3. 证明材料:项 目涉及下列内容的还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 10 — (1)医疗保健用品,由市级以上相关医疗科研部门开具临床使用鉴定。 (2)动物、植物新品种,由市级以上农科部门开具证明,证明确为培育和发现的新品种。 (3)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由市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项目在研究过程没有对动、植物造成损害。 五、申报办法 六、评审 1. 评审标准:“三自”和“三性”原则 ( 1)自己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提出、选择或发现的。 ( 2)自己设计和研究: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的。 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 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 ( 3)自己制作和撰写:作者本人必须参与作品的制作。 项目研究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 ( 4)科学性:包括选题与成果的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科学理论的可靠性。 ( 5)创新性:包括新颖程度、先进程度与技术水平。 新颖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在申报之日以前没有同样的成果公开发表过,没有公开使用过,该项研究课题及论文的选题有创意;先进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同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有显著的进步;技术水平指课题研究及论文的研究结论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 ( 6)实用性: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效果以及课题研究的影响范围、应用意义与推广前景。 2. 初评:于每年年初进行初评,以审阅申报材料为主,对项目进行资格审查和科学性审查。 在对所有申报项目进行全面审阅的基础上,选拔不高于 80%的项目入围参加终评。 3. 终评:除审阅材料外,评委要对参赛学生进行封闭式项目问辩,评审委员会根据“三自”和“三性”的原则,最终确定项目所获奖项。 八、表彰和奖励 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入围项目按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根据不同的研究领域对参赛项目进行评选,根据评审标 准,最终确定一、二、三等奖。 各奖项的获奖比例约为:一等奖 15%、二等奖 35%、三等奖 50%。 九、获奖项目公示 终评结束后,获奖项目将在“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上进行为期 — 11 — 一个月的公示。 公示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布的获奖情况持有异议,都可以书面形式向组委会办公室具名(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提出(邮寄或传真)。 经查明,确有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者,取消其获奖资格。 第 三 章 科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 一、项目分类 科技辅导员项目按项目类型分为科技发明类、科教制作类、科技教育方案类。 科技发明类:分为 发明项目、实用新型项目、外观设计项目三种。 科教制作类: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其它类共五种教学类科教制作项目。 科技教育方案类:分为科技教育教学类项目(科学课等)和科技教育活动类项目。 二、申报者和申报项目 1.各区县申报项目种类和数量不限。 科技辅导员项目的申报者为:中小学校科技辅导员(含科学教师),各级教育科学研究所(室)、各级校外科技教育活动场所的专兼职科技教育工作者及从事科技教育工作的社会人士等。 ,不接受集体项目申报。 ,只能申报一项参赛项目。 7 月 1 日往前推不超过两年时间内完成。 ,如曾经参加过以往的创新大赛,再次以同一选题申报参赛时,必须反映最新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 (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项目; (2)涉及食品技术、药品类的项目。 (3)不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 三、申报材料 1. 申报书:申报者需按照竞赛有关要求,认真填写申报书。 申报书必须是大赛主办单位提供的当年标准申报书,并且申报书不能 与研究报告等其他申报材料装订在一起。 2.项目报告:参赛项目应根据项目类别提供项目报告。 科技发明类、科教制作类项目需提交与项目相关的项目原理、用途、改进点等材料和项目实物照片。 科技教育方案类项目需提交由科技辅导员本人设计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方案。 科技教育方案的基本要素包括: — 12 — ( 1)方案的名称 ( 2)方案的背景(需求分析)与目标 ( 3)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人数 ( 4)方案的主体部分: 、重点、创新点 (场所、资料、器材等) 及解决预案 “益智、养德”等方面的作用 3. 证明材料:项目涉及下列内容的还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1)医疗保健用品,由市级以上相关医疗科研部门开具临床使用鉴定。 (2)动物、植物新品种,由市级以上农科部门开具证明,证明确为培育和发现的新品种。 (3)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由市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项目在研究过程没有对动、植物造成损害。 4. 查新报告:科技发明类项目应提供由专业部门出具的专利查新报告。 四、申报办法 五、评审原则 技发明类项目评审原则 (1)自己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提出、选择或发现的。 (2)自己设计和研究:发明项目中主要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 项目的主要依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亲自获得。 (3)自己制作:发明的实物或制作的模型,作者本人必须参与力所能及的实际操作。 (4)科学性:项目的科学理论依据可靠、技术方案合理。 (5)创新性:项目在申报日之前,没有同样的成果在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没有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它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由他人申请专利并记载于相应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项目与现有的成品、技术相比,有突出、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6)实用性:指该项发明能够制造、使用,具有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 13 — (1)自己选题:制作选题必须为本人提出、选择或发现的。 (2)自己设计:实质性的改进部分应由本人设计。 (3)自己制作:本人应参与力所能及的全部制作。 (4)科学性:该项制作克服了现有成品的某些缺陷或不足,比现有成品更趋合理。 (5)先进性:该项制作与现有成品相比,在材料、工艺、手段等方面,有显著的进步。 (6)实用性:该项制作与现有成品相比, 在制造、成本、使用效果等方面,有实质性的改进,在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方面,有显著进步。 (1)教育性。 符合科技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青少年有较大的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空间,能启迪青少年主动学习,能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有利于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有利于青少年对科技发展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思考,有利于青少年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与方法、创新能力的养成。 (2)创新性。 内容、过程或方法的设计有创意;整个教学或活动的构思新颖、巧妙;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3)可行性。 符合方案设计对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