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地产公司结构成本控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80。 结构成本控制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方法 结构成本控制的技术关键点 v建筑的地下室及屋顶找坡 p找坡的材料成本和结构成本。 p是否可以结构找坡或半结构找坡。 p单坡还是双坡。 找坡的方向及长度。 p重视找坡。 科学找坡。 最小配筋率又可同时降低。 结构成本控制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方法 结构成本控制的技术关键点 v钢筋材料的选择对成本的影响 l 市场价格: Ⅰ 级钢: 3420元 /吨; Ⅱ 级螺纹钢: Ф 14及以 下 3460, Ф 14以上 3430;新 Ⅲ 级螺纹钢:综合 3580;冷轧带 肋钢筋: 4100;冷轧带肋钢筋网片: 4600;  Ⅱ 级螺纹钢 VS Ⅰ 级圆钢: 价格基本一样,强度提高 43%;  新 Ⅲ 级螺纹钢 VS Ⅱ 级螺纹钢: 价格贵了 %,强度提高 20%,对按计算配筋的梁柱有显著影响; 对于柱的构造配筋率,可减少 ; (当抗震等级为三级时,柱构造配筋率: %→%, 减少 %。 ) 减少梁柱的配筋数量 ,方便施工。 结构成本控制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方法 v钢筋材料的选择对成本的影响(续)  冷轧带肋钢筋 VS Ⅱ 级螺纹钢: 价格贵了 %,强度提高 20%; 产品供应的直径范围所导致的 “实际最小配筋率”的影响; (如 Ф 10@ 200在 100厚的板中,配筋率是 %,较最小 配 筋率 %增加了 %) l 市场价格: Ⅰ 级钢: 3420元 /吨; Ⅱ 级螺纹钢: Ф 14及以 下 3460, Ф 14以上 3430;新 Ⅲ 级螺纹钢:综合 3580;冷轧带 肋钢筋: 4100;冷轧带肋钢筋网片: 4600; 结构成本控制的技术关键点 结构成本控制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方法 v钢筋材料的选择对成本的影响(续)  冷轧带肋钢筋 VS 冷轧带肋钢筋网片: 冷轧带肋钢筋网片购买价格贵 12%; 冷轧带肋钢筋网片可减少施工绑扎费用; 冷轧带肋钢筋网片可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 l 市场价格: Ⅰ 级钢: 3420元 /吨; Ⅱ 级螺纹钢: Ф 14及以 下 3460, Ф 14以上 3430;新 Ⅲ 级螺纹钢:综合 3580;冷轧带 肋钢筋: 4100;冷轧带肋钢筋网片: 4600;  冷轧带肋钢筋 VS 冷轧扭钢筋: 两者购买价格差不多,强度也相同; 冷轧扭钢筋绑扎较为困难,综合单价高; 新规范更新的进展情况; 结构成本控制的技术关键点 结构成本控制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方法 结构成本控制的技术关键点 v实际工程中钢筋的选择建议 l 结构梁、柱、墙钢筋统一按什么原则选取。 • • • 68CM直径钢筋统一采用 HRB235; 1012CM直径钢筋统一采用 HRB335; 14CM及以上钢筋统一采用 HRB400; • 优先采用冷轧带肋钢筋( 3级钢); • • 板底配筋尽量采用直径小、间距密的方式配置; 当冷轧带肋钢筋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时,采用 HRB400;  问题 :关于短肢剪力墙的配筋如何处理。 l 楼板钢筋统一按什么原则选取。  对楼板的影响 ? 结构成本控制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方法 结构成本控制的技术关键点 v混凝土标号对成本的影响 l 标号增加,单价直接上升: C20单价 277; C25单价 296; C30单价 315; C35单价 332; C40单价 362; C50单价为 400。 标号每增加一级,单价提高 5%8%。  对柱及剪力墙(轴压比控制)的影响程度。 提高标号可显著减小柱墙的尺寸,增加建筑实际使用率。  对梁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对梁的承载力几乎没影响,因此对梁的截面及配筋影 响很小,不宜采用高标号。 正常情况下对板的承载力几乎没影响,但可能会提高板的构造配 筋率,同时还会增加板开裂的隐患, 应尽量采用低标号。 结构成本控制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方法 v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标号的选择建议 结构成本控制的技术关键点 l 剪力墙、柱混凝土标号按轴压比控制,使其 尽量接近轴压比规定的上限,同时又使绝大部分竖向构件为构造配筋。 高层竖向构件砼宜按层数分段,下部楼层提高标号以减少截面,上部 降低标号以降低成本。 ( 30层左右: C50~[C45]~C40~C35~C30) l 普通的结构梁板混凝土标号一般为 C2 C30。 l 受力较大的梁板混凝土标号可采用 C30(C35): 如地下室的底板、顶板 、 转换层、屋顶花园的楼板等。 p地下室顶板的活荷载取值 (消防车道,覆土厚度) 结构成本控制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方法 结构成本控制的技术关键点 v关注部分位置的荷载取值 p外墙的荷载取值 – p内墙的荷载取值 – 窗洞的影响 轻质材料的提前确定 p空间可能分隔的荷载取值 – 非固定隔墙的自重取每延 米长墙重 (kN/m)的 1/3作为楼面活载的附加值计入 (kN/㎡ ) 结构成本控制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方法 v电算时一些系数的取值 p 梁的弯矩放大系数; p 梁的扭矩折减系数; p 梁柱重叠部分是否简化为刚域;(节省支座配筋) p 混凝土容重的取值; (剪力墙体系: 26) p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p 墙、柱、基础计算是否考虑活荷载的折减; p 地下室外墙是否按压弯构件计算; p 荷载的取值是否有人为的放大; 结构成本控制的技术关键点 v图纸设计时归并的把握 p 梁的归并 (高层建筑应该分标准层设置) 梁标准层的归并应根据相关包络图进行分段,每段不宜超过5 ~6层, 不得简单作一段处理 p 墙柱的归并(分层配筋) p 板的归并 p 桩基的归并 p 基础的归并 精细化设计是施工图过程中控制成本的关键 结构成本控制的技术关键点 结构成本控制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方法 p结构超限必然增加结构成本(增加 20~ 30%) p结构超限必然增加设计周期 p结构超限的权衡和控制 — 投入产出比 p资源的及时引入 p必要的前期沟通 结构成本控制的技术关键点 v结构超限对成本的影响及控制 结构成本控制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方法 p 建筑高宽比的超限不属于抗震超限审查范围。 结构成本控制的技术关键点 v建筑高宽比超限对成本的影响 p 高层规范: 在 6度及 7度抗震设防区,剪力墙结构及 框架核芯筒结构的高度与宽度比不宜大于 6, 8度抗震设防 区,高宽比不宜大于 5。 l 建筑高宽比超限对结构会有什么不利影响。  建筑物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用下会发生倾覆力矩, 建筑高宽比愈大,建筑物抗倾覆力矩的能力就愈差。 结构成本控制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方法 结构成本控制的技术关键点 v建筑高宽比超限对成本的影响 l 高宽比超限对成本的影响如何。  高宽比超限一定会增加成本,包括结构成本和建筑成本。  高宽比超限增加的结构成本,受那几个因素影响。 • 建筑成本也会增加  高宽比超限的程度  建筑物的风荷载  建筑的地震力 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对成本的影响 结构成本控制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方法 结构成本控制的技术关键点 v建筑高宽比超限对成本的影响 l高宽比超限对结构成本的影响程度如何。  珠海 XXX项目:高层住宅, 7度抗震,基本风压 , 地面粗糙度 B类,高度为 ,进深为 ,高宽 比达。  方案的对比分析结果: 增加结构成本约 67元 /平方米。 结构成本控制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方法 结构成本控制的技术关键点 v建筑高宽比超限对成本的影响 l 高宽比超限对结构成本的影响程度如何。 南宁 XX项目:高层住宅, 6度抗震,基本风压 , 地面粗糙度 C类,高度为 ,进深为 ,高宽 比达。  方案的对比分析结果: 增加结构成本约 17元 /平方米。 结构成本控制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方法 结构成本控制的技术关键点 n 结构成本提高就可以降低客户投诉的技术关键 p楼板的配筋 – 端跨、管线密集处、屋面板、大单向板的长方向 p较长剪力墙的水平筋 p地下室侧墙的水平筋 p砌体的裂缝 p底层入口处的装饰 结构成本控制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方法 结构成本控制的技术关键点(新高规的调整) 修改了楼层位移比要求及可以适当放松的条件及限值。 见。 第 :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 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力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 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 ,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 ; B级高度高层建筑、超过 A级高度的混合结构及本规程第 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 ,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 倍。 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之比, 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 , B级高度高层建筑、超过 A级高度的混合结构及本规程第 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 结构成本控制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方法 结构成本控制的技术关键点(新高规的调整) 注:当楼层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不大于本规程第 ,该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与该楼层平均值的比值可适当放松,但不应大于。 例如:剪力墙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 1/1000,当最大层间位移角为 1/2500时,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与该楼层平均值的比值可适当放松,最大可放松至。 调整了剪力墙截面厚度要求,强调了要满足稳定计算要求。 见。 第 :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符合本规程附录 D的墙体稳定验算要求; 结构成本控制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方法 结构成本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