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合肥二模语文试题纯word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 江南宣城(今属安徽)人,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 十八年举博学鸿 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 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 “宣城体 ”,有 “燕台七子 ”之称,与 宋琬 有 “南施北宋 ”之名,位 “清初六家 ”之列,处 “海内八大家 ”之中,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 著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等。 其诗远承其乡人宋梅尧臣的传统而又有变化,风格高雅淡素。 论诗主张言之有物,反对虚华空泛,作诗须有学力,注重修养。 他的不少作品,对清初社会的黑暗,人民的苦难,有真实的反映。 8.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具体说明。 ( 4 分) ( 1)比喻(或象征),以流水喻时代更替,以白鸥 喻 心志之悠闲,使单纯的画面有了深邃的意蕴。 ( 2)对比,如 “ 流水急 ” 与 “ 白鸥闲 ” 鲜明对照,为暗喻世事、抒发感慨奠定了基础。 ( 3)对偶,如 “ 六朝 ” 对 “ 终古 ” , “ 流水 ” 对 “ 白鸥 ” , “ 急 ” 对 “ 闲 ” ,使语句整齐,节奏鲜明,表意更为凝练生动。 (答出 2 点即得 4 分) 9.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钓者的形象及其寄寓的思想感情。 ( 4 分) 9.( 5 分)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悠闲垂钓的隐士形象:他孤身独坐燕子矶头,仿佛已经许久了;夕阳 落山,暮霭渐渐笼罩,他却浑然不知。 ( 2 分)诗人借钓者形象,抒发了对朝代更替、世事浮沉的沧桑之感,表达了对恬淡宁静、高洁 自守 的生活 的 向往之情。 ( 2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五小题)( 5 分) ( 1)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 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 2)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贾谊《过秦论》) ( 3)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4)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杜甫《阁夜》) (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 人而复哀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 7) 会晚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 8)乌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 (周邦彦《苏幕遮》) 三、( 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 14 题。 庹 【 tuǒ】 其五 石 鸣 ① 庹其五是个茶客。 或者说,退休前,庹其五是个老师,退休后,庹其五是个茶客。 退休前,庹其五每周六天去学校上课;退休后,庹其五每周六天到巷子尽头老孙家的茶铺子里坐着喝茶。 ② 老孙家的茶铺子很小,茶几 椅子就摆在院子里。 院里的照壁是早就毁了,站在院外的路上往里看,一眼就能看个通透。 庹其五就坐在通透处的一棵银杏树下。 银杏高四五丈,郁郁苍苍,总有上百的年岁了吧。 庹其五有时抬眼望着银杏树,不免感叹一声: “ 银杏自然是好,要是有这么粗大的一棵茶树立着,不是更佳。 ” 听见的人就把老孙叫过来,对老孙说:“ 老孙,改天你将这银杏刨了,庹老师说,种棵茶树才更好呢。 ” 老孙听了,也抬眼看看银杏,对庹其五说: “ 庹老师, 这银杏可算得上是我爷爷辈的了呢。 ” 庹其五和喝茶的人就笑起来,庹其五对老孙说: “ 老孙,他们说玩笑话呢。 这么好一棵树,谁舍得刨。 ” ③ 在老孙家茶铺子喝茶的,多是熟客,认得庹其五的,都叫他 “ 庹老师 ” ,不认得的,互相谈起来,问起姓名,庹其五就会蘸着茶水在茶几上写一个 “ 庹 ” 字,指点着说: “ 很多人开口就念度,那不对。 这个字念庹,同稳妥的妥一样的音。 ” 同他的姓难念一样,有时他说的话也让人觉得突兀。 比如,有时侯庹其五将装茶叶的小瓶子从口袋里掏出来,将茶叶仔细放进茶碗,看着老孙一柱滚鲜鲜的开水注进去,就说: “ 茶者,南方之嘉木 也。 ” 说的是陆羽《茶经》开首一句,但和庹其五一道坐着喝茶的人都不知道,所以接着话往下说的人很少。 一道喝茶的人听不懂庹其五说的那些话,庹其五却并不觉得孤单,并没有知音不遇的失落。 自己的心绪能懂自己的话,就够了,所以别人听不太懂的话,庹其五常常是说几句就止住了。 ④ 庹其五来老孙的茶铺子喝茶,是喜欢自己带茶来。 老孙的茶太普通,没有他自己的茶好。 庹其五无儿无女,老伴也走了,生活清淡,钱能做的用途不多,说来算去也就是个喝茶。 庹其五也是有个儿子的,上山下乡的时候,儿子到山区插队,一年夏天放牛,走在山沟里,遇上山洪,儿子 忙着赶牛,却将自己留在了山洪里。 庹其五和妻子赶到儿子插队的村,站在山沟边一阵痛哭,又一阵痛哭,才移动步子,山坡上种下一株远道带来的茶树,又沿山沟向下一路洒了五斤茶叶。 乡里人都奇怪,只以为是城里人在破旧,却不知庹其五是在给儿子安魂。 儿子喜欢茶,若不是来了上山下乡的运动,本是该去农业大学学习,然后去培育他愿望中的优质茶树的。 天不假人以时日,庹其五只能让一株茶树在山坡上让儿子凝望。 茶树是儿子未下乡前在花盆里试种的,树干树枝上都有他抚摸的痕迹,如今人茶两相望,也算是互为慰藉。 ⑤ 有一段时间,庹其五外出走了一圈回来后 ,突然开始喝老孙配备的茶了。 这情况以前少见,一同喝茶的人就奇怪。 问,也没问出个所以然。 庹其五说: “ 喝茶,喝的是心绪,在乎茶的好坏。 ” 这就让大家不好说了。 谁说喝茶不是喝心绪呢。 可是细想,又似乎不是庹其五喝茶的习惯。 当然,似乎而已,也就是个感觉,所以虽存疑惑,也不再罗嗦刨问。 老孙的茶庹其五一喝竟持续了一年,让人渐渐忘了他有自己带茶的习惯。 ⑥ 大伙儿想起来他有这习惯,是第二年的清明后。 庹其五又自己带茶叶来了,而且给相熟的人每人都送一小包。 茶是新茶,雀舌,一看就是明前的新芽。 问,才知道是庹其五儿子以前插队的那个村寄 来的。 再问,才知道庹其五去年到山里看儿子,发现当年载的那株茶树长得竟好。 村里人依旧穷,庹其五就想着让他们种茶,于是请了他茶研所的一个专家朋友去看,专家说气候土壤都适合,便说动村长引进茶苗,聘了人指导种植和焙制。 村里人家家户户少余钱,庹其五就先垫了请人的费用,告诉村长茶叶赚了钱再补给他。 一年过去,果然就出了茶来。 茶还是打顶采的,量少,制得也不算好,但庹其五喝着,也是觉得浓郁清爽。 ⑦ 此后每年村里都寄上新茶来。 三年后茶叶开始正常开采,竟是越制越好,渐入佳境。 庹其五带上新茶,看着老孙将一柱水冲进茶碗,就说: “ 茶者 ,南方之嘉木也。 ” 这话,一道喝茶的人都已经听熟了,他们偶尔也重复一下,都以为是庹其五写的诗句。 11.庹其五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请简要分析。 ( 6 分) 11.( 6 分) 庹其五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老教师。 ⑴ 淡泊随和,与世无争,喜欢喝茶,有清雅的生活情趣; ⑵ 有学问,喜欢吟咏诗句,令人钦佩,值得尊敬; ⑷ 书生气很浓,清高奇特,与众不同,说话有时让人难以理解; ⑸ 有独到的眼光,有热心肠,乐于帮助穷困山村发展茶树种植业; (写出其中 3 点即可。20xx年合肥二模语文试题纯word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能部门 业务部门认同率各司龄段对比80%59%64%69% 72%20%30%40%50%60%70%80%90%1 年以下 13年 35年 510年 1 0 年以上认同率职务对比73%60%20%30%40%50%60%70%80%90%主管、主任设计师及以上 其他认同率4)薪酬福利 各年龄段对比28%34%48%20%30%40%50%60%70%80%90%3 0 岁以下(含) 3140岁
6),设两立方体朝上的数字分别为 x、 y,并以此确定点 P( x, y),那么点 P 落在抛物线 y=﹣ x2+3x上的概率为( ) A. B. C. D. 考点 : 列表法与树状图法;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3338333 专题 : 阅读型. 分析: 画出树状图,再求出在抛物线上的点的坐标的个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如下: 一共有 36
益 ②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③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④优先考虑个人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龟兔赛跑新传” —— 陆地上兔子驮着乌龟跑,很快到了河边;到了河里乌龟驮着兔子游,结果实现了双赢。 新龟兔赛跑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只有良好的合作才能创造竞争中的双赢 ②合作与竞争是对立的 ③要学会在竞争中合作 ④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 A.① ②③ B.②③④
,那么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1 关于 x的方程 xkx 21 的解为正实数,则 k 的取值范围是 ; 1 a、 b 为实数,且 ab=1,设 P= 11ab, Q= 11ab,则 P Q (填“>”、“<”或“=”). 1 正方形 A1B1C1O, A2B2C2C1, A3B3C3C2, „按 如图所示 的方式放置.点 A1, A2, A3, „ 和点 C1, C2, C3,
的参数方程为1 123 +32xtyt ( t 为参数) ( Ⅰ ) 求直线 l 和圆 C 的 普通 方程; ( Ⅱ ) 试判定直线 l 和圆 C 的位置关系. 若相交,则求直线 l 被圆 C 截得的弦长. 24.(本小题满分 10 分)选修 4— 5:不等式选讲 已知 关于 x 的不等式 | 2 | | | 2 ( 0 )a x a x a a . ( Ⅰ
包括正常调动、转岗调动、借调、地区间调动、晋升 /降职、离职。 任何异动需按流程审批 正常调动:公司因需要亦可能调动您的工作岗位,因此而改变您的工作时间、工作条件、工作部门、工作地点、及出勤距离,请您以大局为重。 如拒绝服从分配,公司将依法与您解除劳动关系。 转岗调动是指以培训为主要目的的调配活动,一般指同级别不同岗位的异动。 借调工作需要,满足特定时期和特定工作任务而进行的调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