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发动机装调工职业技能鉴定技师题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B.三效催化转化器堵塞 C.空气滤清器堵塞 1/4 左右开度时发动机能正常启动,而节气门全关时启动困难,应检查 ( B )是否正常。 A.汽油压力 B.怠速控制阀及空气阀 C.三效催化转化器(有无培塞) ,但是不能检测每个工作循环内的吸人空气量。 为了求出每个工作循环内的吸人空气量,就需要检测( B )。 A.发动机负荷 B.发动机转速 C.曲轴位置 动机 ( A )改变时,自动地改变供油量的多少,维持发动机稳定运转。 A.负荷 B.转速 C.工况 ( B )调速器。 A.两速式 B.全速式 c.机械离心式调速器 ( B )。 A.负荷 B.转速 C.工况 ,可通过调整 ( A )间接实现。 A.操纵臂的位置 B.调速弹簧弹力 C.高速限位螺钉的位置 起作用时转速达不到技术条件的要求,可用 ( C )的方法使其达到要求。 A.操纵臂的位置 B.调节调速弹簧弹力 C.调节怠速弹簧弹力 117. VE 型分配泵全速式调速器的作用是控制 ( B )的位置,调节供油量的大小,以运动机各工况的要求。 A.操纵臂的位置 B.油量控制套筒 C.柱塞转动的位置 ( A )起调节作用,增加供油量。 A.校正弹簧 B.调速弹簧 C.柱塞弹簧 ,它 用电子伺服机构代替( A )实现供油量的调整。 职业技能鉴定 A.调速器控制供油滑套位置 B.油量和定时的调节 C.共轨压力和喷油压力/时间的综合控制 ,其特点是供油仍维持传统柱塞泵油方式,但 ( A )则由 ECU 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时刻所决定。 A.油量和定时的调节 B.调速器控制供油滑套位置 C.喷油压力和定时 二、多选题 1. ( AB )之比称为压缩比。 A.汽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 B.气体压缩前的容积与气体压缩后的容积 C.燃烧室容积与汽缸总容 积 D.气体压缩后的容积与气体压缩前的容积 2.进气行程中,由于曲轴的旋转,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这时 ( AB ) A.排气门关闭 B.进气门打开 C.进排气门均打开 D.进排气门均关闭 3.发动机动力性能指标是指曲轴对外做功能力的指标 39。 包括 ( ABC )。 A.有效转矩 B.有效功率 C.曲轴转速 D.额定功率 4.发动机有效功率等于 ( AB )的乘积。 A.有效转矩 B.曲轴转速 C.车速 D.额定转矩 5.汽缸体的作用是 (ABC)。 A.承受发动机负荷 B.在期部安装有蝴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 C.在其外部安装发动机的所有部件 D.为润滑系统提供润滑油通路 6.汽缸套的作用是( AB ) A.引导活塞作上、下垂直运动 B.将活塞的热量传出以便冷却 C.安装活塞 D.承受发动机负荷 职业技能鉴定 7.汽缸体上、下平面在螺纹孔口周围凸起通常是由于 ( ABC )。 A.装配时螺栓扭紧力矩过大,或装配时螺纹孔中未清理干净 B.曲轴轴承座孔同轴度偏差增大,或 是受到整个汽缸体变形的影响 C.或是由于曲轴轴承座孔处厚薄不均,铸造后残余应力不均衡,在使用中引起变形 D.在高温下拆卸汽缸盖 8.曲轴的主要作用是( ABC ) A.将活塞连杆组传来的气体压力变为转矩向外输出给底盘的传动机构和行驶机构推动车辆行驶 B.通过连杆推动各缸活塞进气、压缩和排气 C.驱动配气机构及其他辅助装置 D.承受发动机工作时的各项作用力 9.造成曲轴承载后的弯曲变形的原因有 ( ABCD )。 A.发动机在爆震和超负荷条件下工作 B.个别汽缸不工作或工作不均衡 C.各道主轴承松紧度不一致 D.主轴承座孔同轴度偏差增大 10. 活塞敲缸响的故障原因有 ( ABCD )。 A.活塞与汽缸壁的间隙过大 B.活塞销与连杆衬套装配过紧 C.活塞顶碰汽缸衬垫 D.连杆变形 11. 活塞销响的特征有 ( ABCD )。 A.怠速和中速时响声比较明显、清脆,为有节奏的“嗒、嗒”声 B.发动机转速变化时,响声的周期也随着变化 C.发动机温度升高后,响声不减弱 D.该缸“断火”后,响声减弱或消失;恢复该缸工作时的瞬间,会 出现明显的响声或连续两个响声 12.采用下面 ( ABCD )方法可以防止气门座与座孔脱落。 A.压人时应将气门座冷缩或将气门座孔部位加热 B.气门座在压入后,再用点冲法将座孔周围冲压使其内收少许 C.用点焊法固定 D.采用较大的过盈配合 职业技能鉴定 13.气门座的锥角由 15度、 45 度(或 30度)和 75度锥角三部分组成,其中 ( AC )的锥面是用来修正工作锥面的宽度和上、下位置的。 度 B. 45 度 (或 30 度 ) 度 14.下列 ( ABCD )情况会导致配气相位的变化。 A.正时齿(链)轮的连接花键 B.液力挺柱发动机的机油压力 C.凸轮轴变形、磨损 D.正时链的磨损或正时带的老化 15.导致凸轮轴异响故障的原因有 ( ABC )。 A.凸轮轴及其轴承间配合松旷 B.凸轮轴弯曲变形 C.凸轮轴轴向间隙过大 D.凸轮轴上的凸轮磨损严重 16.按喷射时序,多点间歇汽油喷射系统可分 ( ABC )。 A.同时喷射 B.分组喷射 C.次序喷射 D.单独喷射 17.下列 ( BC )部件不属于进气测量装置部件。 A.空气流量传感器 B.发动机转速传感器 C.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D.进气温度传感器 18. 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的常见故障有 ( ABD )。 A.真空软管脏污 B.真空软管有无破裂、老化、压瘪 C.电位器电阻值不准确 D.压力转换元件损坏 19. 关于机械式节气门体,下述描述中正确的是 ( ACD )。 A.机械式节气门体工作时,是通过怠速调节螺钉将发动机怠速转速限定在既定转速 即节气门开启角在 1 度~ 3 度 B.在系统正常时,由发动机 ECU 驱 动节气门调节电动机进行控制;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则由拉索通过节气门离合器控制节气门的开启 C.机械式节气门体工作时,是由怠速控制阀控制怠速旁通空气道进行怠速转速调节,使发动机实现对启动怠速、暖机怠速、空调怠速、缓冲怠速及附件负荷怠速调节(发电动机充电、大用电量电器开启、转向及换挡)等工况的适应 D.机械式节气门体的节气门开度、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与怠速控制阀相对独立,故障表 现也相对独立,因此分析起来比较简单 20.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有 ( ACD )等类型。 A.霍尔式 B.磁脉冲式 C.滑变电阻式 D.触点开关式 职业技能鉴定 21. 如果节气门拉线调整不当,则 ( AB )。 A.对于机械式节气门体和半自动式节气门体,节气门拉线过松会导致踩下加速踏板发动机转速无法升高,节气门拉线过紧或发卡会导致怠速过高 B.对于装有自动变速器的车辆,有可能因为节气门拉线调整不当造成换挡时刻不正确 C.怠速不稳或怠速过高不能调低 D.发动机怠速不稳或怠速熄火或怠速过高不能调低,开空调(或用动力转向)时熄火 22. 节气门清洗的重点部位有 ( ABC )。 A.节气门阀片圆弧边缘 B.节气门轴 C.节气门体内壁 D.节气门阀片 23. 在 ( ABCD )之后,电子节气门总成需要进行初始化。 A.更换发动机 ECU B.更换或修复电子节气门总成 C.对发动机 ECU进行编程或编码 D.清洗电子节气门总成 24. 如果怠速转速过低,可能产生故障的原因是 ( ABC )。 A.发动机负荷太大 B.节气门控制部件与发动机 ECU没有匹配 C.节气门控制部件损坏 D.进气系统有泄漏 25. 涡轮增压系统 的作用是 ( AB )。 A.提高充气效率 B.增大发动机的功率 c.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D.降低排放 26.下列 ( ABCD )属于电动汽油泵的基本结构。 A.永磁式电动机 B.止回阀 c.安全阀 D.滤网 27.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喷油器的喷油量,取决于 ( ABCD )等因素。 A.针阀行程 B.喷口面积 C.喷射环境压力与汽油压力的压差 D.针阀的开启时间,即电磁线圈的通电时间 28. 在电控汽油喷射式发动机上 ,增加发动机混合气浓度常用方法有 (ABC )。 职业技能鉴定 A.拆去汽油压力调节器上真空软管 B.约束汽油压力调节器上的回油管 C.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线路中串人可变电阻 D.提高电动汽油泵的转速 29. 测量电控发动机燃油系统的油压时,启动发动机,使之怠速运转,观察油压表上的油压值,若油压过低,应检查 ( ABC )。 A.汽油压力调节器 B.电动汽油泵 C.汽油滤清器 D.汽油压力调节器的真空软管 30. 若汽油系统保持压力过低,应检查 ( ABC )。 A.电动汽油泵 保持压力 B.汽油压力调节器保持压力 C.喷油器有无泄漏 D.汽油滤清器是否堵塞 31. 曲轴位置传感器通常有 ( ACDE )类型。 A.磁脉冲式 B.滑变电阻式 C.光电式 D.霍尔效应式 E.可变磁阻式 32. 曲轴位置传感器是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中最主要的传感器之一,它向 ECU提供 ( ABC )。 A.点火时刻(点火提前角) B.确认曲轴位置的信号 C.活塞上止点、曲轴转角及发动机转速信号 D.发动机工况信号 33.氧传 感器输出信号电压是在 ~ V不断变化的氧传感器有 ( AB )。 A.氧化锆式氧传感器 B.氧化钛式氧传感器 C.宽带型氧传感器 D.损坏后的氧传感器 34. 汽油喷射发动机出现不能启动且无着车征兆的故障,其故障诊断与排除的重点应集中在 ( ABC )系统中。 A.点火系统 B.汽油系统 C.控制系统 D.发动机机械系统 35. 下列 ( ABCDE )原因会导致电控发动机启动困难的故障。 A.进气系统中有漏气 B.汽油压力太 低 C.空气滤清器滤芯堵塞或三效催化转化器堵塞 D.点火正时不正确 E.进气门附近有大量积炭 36. 发动机动力不足的故障原因有 (ABCDEF )。 A.空气滤清器或排气系统堵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